給長期投資人買ETF的超額報酬建議

boshun wrote:
「投資 ETF 就別...(恕刪)


只從績效來看待投資結果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如果事後論來看績效來決定進場標的
那就跟買基金的4433沒兩樣

風險呢?你應該不會評估也不在乎吧

你確定選擇所謂「策略型ETF」短期的績效
優於「市值型ETF」就是對的嗎?
短期就是那種績效只看個3~5年就當成標準

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今天你看到00713近5年績效 大於 0050績效
那是結果論。那也要剛好你買在00713剛推出時買進

如今,假設你現在此時買進00713,你有考慮風險嗎?
1. 誰能跟你保證00713未來5年的選股策略完全不會新增修改任何一項內容?0050可以保證不變
2.現在00713剛好績效超越0050,難道不是代表剛好你買在現在相對00713的相對位階高點嗎?這就是基金常提到的,「投資有風險,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沒人保證未來就是跟過去一樣好的績效。
3. 不論那一種策略型ETF,對應到景氣循環的績效是不一樣的。例如,股市進入熊市大跌的時候,00878比00713/0050抗跌,因為00878持有金融股的成分居多。相對的,當股市從熊市轉成牛市時,之前誰跌的越兇,相對的反彈會漲的越大。假設前一波0050跌下來的幅度比00713高,那麼你現在進場買0050會比買00713的勝率來得高。問題來了,你能判斷現在是真的已經從熊市要轉牛市了嗎?

最後,還是要說,只從績效來判斷市值型ETF和策略型ETF是完全不對的方向。
如果這是對的,一些理專推薦的基金都是前幾名的基金,往往去年第一名的基金到了今年都不是第一名甚至有墊底的都常常發生。

投資從來不會只看績效這麼簡單上手的啦。如果看看數據就會投資賺到錢,市場哪來這麼多韭菜?現在資訊很發達,不是以前那種訊息封閉的時代,但是韭菜依然前仆後繼地出現是為什麼?
時尚所有 風格自我
綾小路 葉子
現在除了市值型ETF以外,其他都是主動型ETF而非被動型的ETF(市值型)
灰狼01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不會「只看」績效。
但也「不可能不看」績效。

不然一些基金/Hedge Fund 書面文字、選股策略上講得頭頭是道,
但過往幾年的績效就都是怎麼看怎麼虧的話,
買那種要有過人的勇氣。

如果你覺得那種只是對於總經看法不同,
基金經理人只是事後時不我予,看好他對總經看法的話。
那直接買被動指數型的績效正反向商品或標的,自己賭自己就好。

-

A) 主動型基金的任務:取得 Alpha(風險修正後超額報酬)。
B) 被動型基金的任務:就表定任務,幫同意這個總體看法的人,作行政代操。
綾小路 葉子 wrote:
你確定選擇所謂「策略型ETF」短期的績效
優於「市值型ETF」就是對的嗎?
短期就是那種績效只看個3~5年就當成標準

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今天你看到00713近5年績效 大於 0050績效
那是結果論。那也要剛好你買在00713剛推出時買進

如今,假設你現在此時買進00713,你有考慮風險嗎?
1. 誰能跟你保證00713未來5年的選股策略完全不會新增修改任何一項內容?0050可以保證不變
2.現在00713剛好績效超越0050,難道不是代表剛好你買在現在相對00713的相對位階高點嗎?這就是基金常提到的,「投資有風險,過去的績效不代表未來」,沒人保證未來就是跟過去一樣好的績效。
3. 不論那一種策略型ETF,對應到景氣循環的績效是不一樣的。例如,股市進入熊市大跌的時候,00878比00713/0050抗跌,因為00878持有金融股的成分居多。相對的,當股市從熊市轉成牛市時,之前誰跌的越兇,相對的反彈會漲的越大。假設前一波0050跌下來的幅度比00713高,那麼你現在進場買0050會比買00713的勝率來得高。問題來了,你能判斷現在是真的已經從熊市要轉牛市了嗎?

最後,還是要說,只從績效來判斷市值型ETF和策略型ETF是完全不對的方向。
如果這是對的,一些理專推薦的基金都是前幾名的基金,往往去年第一名的基金到了今年都不是第一名甚至有墊底的都常常發生。


我敢說「市值型」的 ETF 最終績效必定不會勝過「成長型」、「價值型」或「策略型」的 ETF,
並不是以短期績效來看,而是以選股邏輯來看,
市值型也只是一種選股邏輯,而且只是單純的以市值權重來決定。
可以明顯看到有幾個問題,
1、權值股無法維持長期的高成長性
例如中鋼、金融股、大立光 … 等,成長性已不如以往,但是依然還在名單中。
像鴻海,低毛利率、低成長性的公司,卻占了 5%。
2、權重比例可能太懸殊,而變成集中在少數幾支個股
台積電就占了 45%,前五支個股就占了 60%,
失去 ETF 應有的分散風險性。
3、因為權重變化慢,所以對於景氣變化敏感度太低,

看美股過去 30 年的表現。
S&P500 依權重編列 而 道瓊 單純以 30 支個股的股價取平均值,
兩者表現卻相差無幾,顯示加權指數並沒有特別的優勢。

而著重成長性的科技股 和 單一產業的費半指數 表現卻遠遠優於 S&P 500 及 道瓊
代表著,策略型、成長型、價值型 長期的表現會優於市值型。
市值型最終只會得到市場平均的績效。
而策略型、價值型,著重在企業的獲利能力、或依股價昂貴或便宜來選股,
並且可以快速調整持股,反應市場變化。
長久下來必定會勝過市值型。



當然你可以質疑基金經理人亂動手腳,
那可以建立自已的策略,配置屬於自己的基金。
或是像以往 4433 基金選擇方式,動態建立基金的基金,降低風險。
但不可否認指數型 ETF 績效不佳的事實。

台股只是剛好電子科技股占了 6 成權重,
而最大成份股台積電,過去幾年表現不錯,
所以 0050 才會看似表現不差,
但無法保證台積電會持續成長下去,永遠不會有竸爭對手出現。

另外有篇分析文章挺有意思的也可以看看,
為什麼不應該將資產 ALL IN 在 0050 ETF
----------------------------
讓我們來個模擬,我們從1997年2月開始,在每月的1日開始定期定額投入1萬元購買指數(假設指數可購買,因為1997年還沒有 0050 ETF),一直買到 2020-03-19,為什麼是這一天?我故意的,因為這一天是新冠肺炎的波段低點,之後就開始大漲了

藍線是投入台股指數,橘線是投入定存(年利率用1.3%),Y軸單位為百萬,讓我們看一下資產的變化



你沒看錯,兩者幾乎是打平的,從這張圖也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拉長,資金愈來愈多,結果 2020 小小的一個新冠肺炎看起來影響甚至比 2000, 2008 還大,然後還有一個重點,這個回測時間是 23 年,不是短短個一年、兩年,人生有幾個 23 年? 然後是不是有人告訴過你投資大盤只要把時間拉長就不會賠?

其實沒那麼悲觀,指數大盤是會有除權息的,換言之你還有股息可領,不過這個結果相信大部份的人都不會滿意
boshun
sgxm3 除非股息再投入才會得到 8~9% 的報酬,而且是 2018 之後這 5年台積電大漲,才有比較好的報酬,以往表現是很差的。 就算股息再投入也只有 6% 的報酬
sgxm3
就算年化報酬率“只有”6%,也代表這數字贏多數台股投資人。更多台股投資人的投資績效只會更低。
boshun wrote:
我敢說「市值型」的 ETF 最終績效必定不會勝過
「成長型」、「價值型」或「策略型」的 ETF,
並不是以短期績效來看,而是以選股邏輯來看,



你的這個論述,早就被實證推翻。
boshun wrote:
1、權值股無法維持長期的高成長性
例如中鋼、金融股、大立光 … 等,成長性已不如以往,但是依然還在名單中。
像鴻海,低毛利率、低成長性的公司,卻占了 5%。
2、權重比例可能太懸殊,而變成集中在少數幾支個股
台積電就占了 45%,前五支個股就占了 60%,
失去 ETF 應有的分散風險性。
3、因為權重變化慢,所以對於景氣變化敏感度太低,

很有意思的論述
論點似乎說得通
這要想一下~
先存疑,再慢慢想想看, 觀察看看~
boshun wrote:
我敢說「市值型」的 ...(恕刪)

市值=股票發行量*股價
您是認為這些股票的股價有問題嗎?

chiyenms wrote:
你的這個論述,早就被實證推翻。


比較看看 美股中,市值型 和 成長型 的 ETF 表現就可以很清楚看到了,
加入成長性選股,踢除低成長性成份股之後。
長期下來成長性 ETF 明顯優於市值型一個範儔。

IUSG iShares核心標普美國成長股ETF
IVW iShares標普500成長股ETF
SPYG SPDR投資組合標普500成長股ETF
RPG Invesco標普500指數純成長型ETF

p33mcv
好像從1995年開始都是成長股獲勝。有沒有更舊的資料。好奇如果更早是不是還是成長股獲勝。更早可能都半世紀或1世紀之前了。
sgxm3
每個時期都一定有某種策略能贏市場(大盤),例子書裡都有。未來是否還是如此天曉得,不然因子投資早就成為顯學了。然後比較標的錯了,你要拿SPY來比而不是不含息的指數。不過SPY還是小輸你舉的例子就是了。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boshun wrote:
比較看看 美股中,市值型 和 成長型 的 ETF 表現就可以很清楚看到了,
加入成長性選股,踢除低成長性成份股之後。
長期下來成長性 ETF 明顯優於市值型一個範儔。


比較方法有問題,Survivorship Bias。
boshun wrote:
我敢說「市值型」的 ETF 最終績效必定不會勝過「成長型」、「價值型」或「策略型」的 ETF,



我是看S&P500。有2xx檔成長股,3xx價值股。有1xx是重疊。有些不在裡面。

白話文就是不太可能同時價值股和成長股打贏大盤。因為大部分的股票不是成長股就是價值股。所以通常就一個打輸一個打贏。

想過一個問題是把S&P500分成兩分。各250股。應該就是一個打贏大盤,一個打輸。

你把S&P500分成科技股和非科技股。也就一個打贏大盤一個打輸。我自己是賭科技股回贏啦。但事事難料。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