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降低才是經濟規律●因為你是商品

nickmice wrote:
1-2篇中的公式如圖所示,只有商品(W),貨幣(G)與'G=G+△G.若要套用在您給的公式中
G(資本)-W(產品)-P(生產性勞動)-W'(商品)-G'(貨幣) 這解釋您接受嗎?


不是這樣

G 是貨幣資本型態(你沒指出是哪一種資本型態)

W 是生產資本而不是產品(可以是機器設備 原材料等等)

P 生產過程 只有生產性勞動能新增價值

這個過程因為勞動者把自己創造的新價值附加在商品之上,再加上固定資本消耗轉移的死勞動(也就是資本)價值

共同構成商品的總價值

但是只活的勞動力可以從無到有創造增加總價值,

死勞動只能在使用機器設備消耗的過程中,透過磨損或折舊的形式,把機器設備等固定資本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裡去

而不可能增加價值存量,只有存量轉移

-----------資本價值公式------------

新增加的價值=工資+剩餘產品(這時還沒轉化成貨幣資本增值)

總價值W=資本消耗C+工資+V+剩餘產品M

-----------------------------------

C+V的產品總價值 稱為維持簡單在生產的「必要勞動產品」

M的部分為一種「剩餘勞動產品」,這種產品在賣出後將來可以維持擴大再生產的資本積累迴圈

再來一點

W'-G' 最後這階段是把所有產品賣出去 把「必要勞動產品」+「剩餘勞動產品」賣出轉化成為「貨幣資本的增值」,

也就是貨幣型態的「剩餘價值即利潤」

生產出的產品不是能夠保證賣出去,因為我之前有說過現在重複說一次

資本主義是相對生產過剩的體系,如果商品沒有賣出去滯銷, 資本家就沒辦法實現剩餘價值

如果還是不懂請看商品出售增值的矛盾,資本需要「驚險的跳耀


商品的驚險的跳躍
 商品的驚險的跳躍是指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和《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對商品向貨幣的轉化的形象比喻。「商品價值從商品體跳到金體上,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也就是是說,生產出產品最多只是成功的第一步,銷售出產品從而使商品轉換成貨幣才是更為關鍵的一步。

  馬克思指出:「W——G。商品的第一形態變化或賣。商品價值從商品體跳到金體上,像我在別處說過的,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就是說,如果商品所有者不能把商品成功地銷售出去,商品所有者就會受到致命的打擊。因為,商品的人格化代表是商品所有者,商品不能成功出售,商品所有者不僅不能實現其生產的目的,而且他的再生產也無法繼續下去。可見,在商品生產條件下,商品出售能否成功,對商品所有者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總的來說「資本主義一般循環」內生的「邏輯矛盾」其實就是經濟危機的根源

資本家用一個 比較小的預付資本 G去購買勞動和生產資料 W

這時候給工人的交換價值 只有工資

但是 產生的新價值 是「工資+利潤」

因為「工資+利潤」>一定大於 工資本身

而商品會賣不出去 就產生經濟蕭條

透過 「G-W---P---W'-G'」一般資本主義增值過程不斷循環,資本就可以增值他自己

但是從G-W 到W'-G' 卻要冒險......常常會發生流通鍊條的斷裂,而導致危機

而成功賣出後獲得增值後,更多的貨幣資本G' 才能繼續循環購買更多的生產資本W'




我這篇前幾十頁說過的內容

台灣向後退 wrote:
一開始破題就錯了,工資不是用來購買人的勞動力而是購買你的產出。人本身是彈性製造工廠,可不是一隻簡單的機器手臂,所以會有很特別的產出。樓主一開始破題就錯的一蹋糊塗了,剩下引申的自然都是廢文。
今日如果人的產出是單純的勞動力,那動力機器大量產出更便宜,這時人自然就被機器替代。
紡織業去看過嗎?你去看看紡一塊布要多少人,這還不是現在才這樣而是工業革命後百年前就這樣了。
也是因為在這種時空環境下,你的神明馬克思才發表那荒謬絕倫的"資本論"。
結論:吃共產黨屎長大的,腦袋都是裝屎。


邏輯分析

工資購買的價格是勞動力的再生產成本(生活資料價格),就是工資本身

勞動力的新增價值(產出)卻是 工資+利潤

工資+利潤 >大於工資購買價格本身

如果沒有任何詐欺的話,一個更小的購買價值,如何產生一個更大的價值?


資本家用一個比工人新增創造的價值的更小的價值(工資)來購買他

這部分的價值增值就是利潤來源,利潤就是資本家無償佔有勞工的剩餘價值

那你可以反駁說資本自己可以創造價值阿?

很抱歉馬克思也分析批判過這種狀況

資本的本體」不是指名義的貨幣或是數字,否則政府只要印鈔無中生有財富,而是具有實體的機器 設備 廠房 等等實體有用的東西

資本本體(capital proper),它由生產工具組成,包括最原始的斧頭、刀、犁,到最精密的機床、

最大的發電機或粒子回旋加速器,或者設備最先進的工廠。

固定資本消耗誰來補償?

簡而言之機器壞了要修理他的消耗誰來補償 、誰來創造出機器本身? 答案是工人的勞動

只有勞動能創造一切的價值,而勞動力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


答案很明顯了,工人的勞動創造出一切的資本,這是邏輯分析得出的結論





arqfool wrote:
蛋黃酥,大潤發,愛買,家樂福.....到處都有賣,為何沒人排隊?
這些大賣場的資本規模,會輸一家小餅舖?
回歸現實,尊重市場經濟......
PS:油漆工,有人3000,有人2000,貼磁磚的,木工的一樣......不勝枚舉,
市場經濟,是現實的承現,不是長篇理論!!!


資本主義是「生產相對過剩」的體系

生產相對過剩不是絕對過剩,不是人們不需要商品

而是生產力成長和工資這種不匹配

這些競爭對整個市場的平均工資來講是無差別的

因為會做同樣事情的人相對很多,即使是較高等級的勞動

比如腦力勞動者,也是可以受到其他國家跟你一樣水平的腦力勞動者的競爭而降低工資

比如在印度請一個工程師就比已開發國家便宜很多


twbbking wrote:
商品也有分很多種的
個人認為若是限量的這種商品
市場上就想買也買不到
而且商品本身是不能創造公司利潤的
若以人力而言 單純的勞動力是不能創造利潤
但是其他的利入 業務力或是開發力是可以幫公司創造利潤的怎可能價值變低呢
當老闆的想找這樣的人才都來不及了 還去砍你工資
所以結論是 提高個人職場價值才是王道



勞動力的價值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

但是因為資本家壟斷生產資料

資本家無償佔有勞動價值的一部份,轉化為「剩餘產品」

而資本家要獲得利潤 ,必須把剩餘產品和剩餘勞動量轉化成商品出售

商品要出售成功賣出 「使用價值」才可能轉化形成「交換價值」

而交換價值大於>「工資+固定資本消耗」的那部分餘額就是利潤

那一部分就是勞動者自己生產出來被無償佔有的部分

利潤和剩餘價值 可以讓資本家購買更多生產資料 擴大生產

那一部分剩餘勞動量就是資本可以持續不斷增值的原因

今天業務本身沒有創造價值,只是分配價值而已

包括其他壟斷型態的「平台通路商」,常常要收取很高額的廣告費用和「產品上架費用」

比如想要在超市或大賣場上架奶粉,廠商通常也要交一筆很高額的通路上架費

例如一支手機的廣告行銷費比它的製造成本貴的多

因為資本主義體系商品生產過剩產品賣不出去是常態

因此才需要這種業務來增加銷售業績

因此壟斷通路就壟斷了銷售取渠道 可以獲得超額利潤

也是美國沃爾瑪 或是台灣7-11全聯這類公司賺錢的原因

一般的雜貨店根本無法跟他們競爭 他們有規模經濟的優勢

他們有營銷的優勢

但是他們嚴格說起來沒有形成使用價值,只是分配了剩餘價值

去「網路拍賣」買到的商品比去傳統零售通路買到的更便宜

產品「使用價值卻是相同的」

這是因為C2C的網拍通路競爭者更多的緣故,而且省掉了實體零售「房租」的這種「經濟地租的剝削」

因此商品可以賣得更便宜 「使用價值」卻不變


至於職場個人價值,可以看這篇高學歷合成繆誤

掃地阿婆=IT工程師工資●高學歷合成繆誤

印度軟體工程師 勞動的價值和品質都不比已開發國家的更差

但是工資卻更便宜,印度工程師和歐美工程師「使用價值」相等

「工資的交換價值」卻不相等

在全球資本主義競爭下 「高階腦力勞動白領」一樣要面對工資降低的問題




economic wrote:
基本邏輯錯,拿一堆公式也沒用
最基本的供需邏輯錯誤,後面你怎扯也不會有多大認同
薪資往下走,那需求就往下,更多、更有效率的生產是要賣給誰
看看美國過去幾十年來引領經濟走向的邏輯就知道你說的不符合現實


資本主義是一種「相對生產過剩」的生產體系

「相對生產過剩」和總勞動強度、勞動時間不變下「相對剩餘價值率提高」

相對生產過剩來源於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內生邏輯矛盾」 因為他用剩餘價值進行生產

這正是資本主義發生「週期性經濟危機的根源」

而相對剩餘價值,是不增加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之下提高的產出

透過改良機器提高勞動生產率

但是我前面也說過很多次了

假如你說美國工資比較高 ,二戰後不斷再提高,但卻沒有看到美國的帝國主義是在用金融資本「剝削全球的勞動」

而且你也沒看到美國的二戰後工資在提高,是因為戰後嬰兒潮,全球人口成長到75億

可以「剝削的對象數量變多」因此而成長,而美國的工人是帝國主義 和「壟斷資本主義」之下的 「貴族工人」,

並非是「國際無產階級工人」


我這篇的之前幾頁也說過
mikefoxer wrote:
我覺得樓主文章很棒,有沒有可能推導出來資本主義玩到什麼階段玩不下去呢?亦或是機器人跟AI的發展讓資本主義可以繼續發揚壯大?


未來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這樣

1.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

資本、勞動力和商品的自由流動,形成世界單一市場和自由貿易打破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壁壘

各國的基本工資差距會越縮越小,已開發國家降低工資,開發中國家提高工資

同時自動化技術和AI人工智慧+IT產業等應用增加了高中低階所有工作崗位的可替代性,

導致在不增加絕對剩餘價值和勞動強度下資本家增加了「相對剩餘價值率」,但是資本有機構成上升的更快

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會導致利潤率下降和大蕭條更頻發的發生(發生頻率和密度會越來越高)

而目前已開發國家這種「壟斷型態資本主義」會維持不下去

帝國主義會在全球化發展下解體,這種崩潰主要會發生在已開發國家內部

因為開發中國家的所得成長將會降低他們內部的社會矛盾,而已開發國家降低工資會增加他們內部的矛盾

最終達到全球均衡工資,而各國無產階級可能在這種條件下實現大聯合

2.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情況是「帝國主義維持壟斷權力」,比如貿易戰如果是美國獲勝

產業沒辦法升級,開發中國家所得無法繼續提升,那麼就是壟斷權力的時間會延長延遲


同時已開發國家的資本家可以透過不平等交換和貿易,靠剝削其他國家,依靠從他國輸入的剩餘價值流量

然後分配剩餘價值給他們內部的「貴族工人」或稱勞工貴族

因為商品中的價值取決於「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力」

因此他們可以靠出售「高附加價值產品」用「較少的勞動」交換開發國家更多的勞動產品

但是兩者生產的產品的交換價值是相等的,只不過勞動價值不相等

例如用2億件襯衫換1架飛機

或是出口半導體 生物科技 軟體 專利權等等壟斷資本主義型態,去換回開發中國家更多的廉價商品和勞動價值

更甚一點直接印刷綠紙片(美元)來換



cuteyu wrote:
工資低是經濟規律是百分之百錯誤的看法. 因為這種看法完全由生產角度來看經濟運作.
但經濟要穩定運作除了生產還需要消費, 沒有相對應的消費, 生產出來的不是商品而是垃圾.
舉個很常見的例子, 每當農產品盛產價格很低採收不符合利潤時, 農民往往不採收任由農作物腐壞.
工資低固然讓生產的利潤上升進而鼓勵生產, 但是工資低也讓需求不振, 商品無人購買成為垃圾.
我個人認為整個經濟運作說到底只有兩個議題, 一個是如何把餅做大, 另一個則是如何分配餅.
有些經濟體系很講究分配餅, 要人人都吃得爽, 但基於人性最終是餅變小了人人吃不飽.
有些經濟體系很講究把餅做大, 分配卻做得很爛, 最後餅大了但沒人吃, 整個壞掉丟掉.
最終只有能取得良好平衡的經濟體系能長存.


1.
工資降低的確是資本主義的規律,在自由放任無政府干預的情況下

工資的價格要受到機器的價格競爭,還要受到再生產生活消費品的成本價格降低而降低

而機器體系本質本身是一種死勞動,是工人創造出來的「異化勞動」

工資會不斷降低才正常,但是我開頭也說了「自由放任的完全競爭市場和資本主義」並不存在

各國已開發國家都是實行所謂「帝國主義」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模式

這是「以民族國家為主體」,利用意識形態把人民分割在所得不同的國家

然後限制人口自由移民,再利用政府干預和保護主義等手段, 給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貴族工人」高工資

維持內部龐大的中產階級

以阻止資本和勞動力跨國自由流動,阻止在世界市場範圍內達到均衡,

阻止工人遷移到高所得經濟體內工作的一種制度

例如歐洲就會反對敘利亞移民,美國會反對墨西哥移民

而且對相關產業競爭的國家利用國家安全等理由 或是技術封鎖,反企業併購等手段實行「壟斷」

而阻止資本、勞動力自由流動

但是這種模式還是要同外部輸入剩餘價值才有辦法運作

因此一樣是對全球市場有所依賴


2.馬克思的資本論指的就是這樣一種矛盾

資本主義的「相對生產過剩」和工資成長的不匹配,因此產品要賣出去才可能實現剩餘價值轉化成利潤

相對生產過剩是對購買力而言,並不是真正的過剩,生產的產品可能還不能滿足這個社會的需求,

但是大部分人已經買不起了,這時候會導致資本家虧損。而絕對生產過剩是指生產的產品多餘社會需要,

就算人們在有錢也不會買了,是真正的生產過剩

產品賣不出去滯銷就可能就會產生「經濟週期」和蕭條

之所以是「相對生產過剩」不是「絕對的生產過剩」就是實現剩餘價值本身和工資的內在邏輯矛盾

因為工人勞動創造的新價值 等於 「利潤+工資 」 而工人的收入也就是「勞動力商品的交換價值」只有「工資」

「工資+利潤」永遠都大於「工資」
「工資+利潤」永遠都大於「工資」


工人永遠都不可能用一個更小的交換價值去購買工資+利潤的交換價值


因此資本主義是不穩定的體系,時常發生週期性的崩潰和蕭條 ,

這種蕭條不可能透過擴大消費解決,更不可能透過「凱因斯主義」所謂的消費和擴張財政赤字解決

因為這和資本用剩餘價值積累成長擴大生產力的邏輯相矛盾



3.我之前已經說過工資是一種勞動力商品的交換價值,但是一定小於工人新創造的價值(工資+利潤)

這是資本主義體系永遠的矛盾和經濟危機的基礎





abc003 wrote:
1.工資降低的確是資...(恕刪)


"商品的驚險的跳躍"是否可以理解為自由市場機制?

生產資料(機械與原料)本身是產品無誤(購買別的資本家的商品).G在1-2篇的內容中應指的是購買生產資料的資本,可簡單視為貨幣.

在資本論1-2篇中並無產品與商品的區別,我的定義是還未賣出的成品稱為產品,不論經過幾次加工與增加價格,只要沒有賣出去都是產品.而不論價格多少,能被賣出去的稱為商品.前者具有使用價值,後者具有交換價值.這定義您能接受嗎?

生產性勞動是增加剩餘價值的唯一途徑,這是透過市場機制的(買/賣)實現的.並非勞動力必然等同於生產性勞動.這點您同意嗎?

所以,在交易中"買是為了賣"(G-W-'G),而"賣是為了買"('W-G-W)<-在1-2篇中並無'W,原公式為W-G-W.這也是我讀1-2篇困惑之處,所以才將W區分為產品(W)與商品('W).至此,您能理解我為1-2篇所做的筆記嗎?這是否違背了前兩篇想表達的內容?


nickmice wrote:
"商品的驚險的跳躍"是否可以理解為自由市場機制?
生產資料(機械與原料)本身是產品無誤(購買別的資本家的商品).G在1-2篇的內容中應指的是購買生產資料的資本,可簡單視為貨幣.
在資本論1-2篇中並無產品與商品的區別,我的定義是還未賣出的成品稱為產品,不論經過幾次加工與增加價格,只要沒有賣出去都是產品.而不論價格多少,能被賣出去的稱為商品.前者具有使用價值,後者具有交換價值.這定義您能接受嗎?
生產性勞動是增加剩餘價值的唯一途徑,這是透過市場機制的(買/賣)實現的.並非勞動力必然等同於生產性勞動.這點您同意嗎?
所以,在交易中"買是為了賣"(G-W-'G),而"賣是為了買"('W-G-W)<-在1-2篇中並無'W,原公式為W-G-W.這也是我讀1-2篇困惑之處,所以才將W區分為產品(W)與商品('W).至此,您能理解我為1-2篇所做的筆記嗎?這是否違背了前兩篇想表達的內容?


勞動力商品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勞動。作為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作為抽象勞動,能形成價值。所以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就是創造商品、創造價值的能力。這種勞動能力,在生產過程中,不僅能創造新價值,而且能夠創造比它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這種新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部分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

  現在,矛盾的內幕基本揭開來,資本家按照勞動力的價值購買了工人的勞動力,因而獲得了勞動力的使用權;工人在勞動過程中,既創造一部分新價值作為勞動力價值的補償,又創造了剩餘價值,被資本家所佔有。在這裡,勞動力的買賣是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的,價值規律沒有被破壞。但通過勞動力的買賣,通過生產過程,卻創造出剩餘價值。創造出剩餘價值,貨幣才真正轉化為資本,貨幣所有者才轉化為資本家。只有在貨幣轉化為資本、勞動力成為商品這兩個前提條件同時具備時,才會有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


具體勞動形成使用價值,但是使用價值不等於交換價值


馬克思有分析過最早的以物易物

W-W 或

後來演變成中古世紀的貨幣和商人貿易

W-G-W 為了買而賣,指人們為了需要「使用價值」而交換物品

賣出自己生產 換取一些貨幣 再購買需要的產品

如農夫賣出糧食去換取衣服的產品

G-W-G' 是一種古時候常見的商業貿易和投機,目的在於用一個更小的價值投機詐取一個更大的「交換價值」

只是單存的利用高買低賣賺取差價,他跟W-G-W不同在於它已經是資本

只是不過他不介入生產,例如古代的絲路貿易商人 可以再A地點買一堆東西 B地點賣一堆東西

但是這並不是現代資本主義,危機只是可能會發生但並不一定會發生

現代資本主義才是介入了生產過程,利用貨幣資本擴大再生產

G-W-P-W'-G'

這種模式用剩餘價值擴大生產力的發展

一方面提高了生產力 另一方面讓商品賣出需要驚險的跳耀


第一章 貨幣資本的循環 資本論第二卷
資本的循環過程[註:采自第Ⅱ稿。]經過三個階段;根據第一卷的敘述,這些階段形成如下的序列:
  第一階段:資本家作為買者出現於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他的貨幣轉化為商品,或者說,完成G—W這個流通行為。
  第二階段:資本家用購買的商品從事生產消費。他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者進行活動;他的資本完成生產過程。結果產生了一種商品,這種商品的價值大於它的生產要素的價值。
  第三階段:資本家作為賣者回到市場;他的商品轉化為貨幣,或者說,完成W—G這個流通行為。
  因此,貨幣資本循環的公式是:G—W…P…W′—G′。在這個公式中,虛線表示流通過程的中斷,W′和G′表示由剩餘價值增大了的W和G。
  在第一卷中,我們只是在為理解第二階段即資本的生產過程所必要的範圍內,對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進行過研究。因此,資本在不同階段所具有的不同形式,它在反覆循環中時而採取時而拋棄的不同形式,在那裡沒有加以考慮。現在它們就成為我們研究的直接對象了。
  為了純粹地理解這些形式,首先要把一切同形式變換和形式形成本身無關的因素撇開。因此,這裡不但假定商品是按照它們的價值出售的,而且假定這種出售是在不變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也把在循環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價值變動撇開不說。


關於生產過程勞動使資本價值增值 西尼爾曾經用最後一小時勞動來反駁

結果馬克思 在資本論第一卷這麼回答


個人心得:西尼爾把經手產品的價值和勞動力新創造的價值混淆了
最後2小時經手生產的產品價值=工資+利潤=總勞動時間新創造的價值11.5小時=5.75工資+5.75小時利潤
倒數第二個1小時的產品價值是自己的工資,另外1小時是利潤,
最後1小時經手的產品價值=5.75小時勞動時間, 另外一小時=5.75小時勞動時間
總勞動時間11.5小時當中的5.75小時是自己的工資稱為「必要勞動」時間
另外的5.75小時為「剩餘勞動」時間,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1小時勞動能等於5.75小時
答案是經手產品的價值當中包含了資本轉移到產品中的價值,但是資本不能從無到有創造價值
生產資料轉移的死勞動價值+活勞動新創造的價值=共同構成新創造的產品總價值
其中死勞動資本只能轉移價值到產品中一部份而不能從無到有創造價值
活勞動才能創造新價值(包含原物料、資本折舊)的價轉轉移到新產品中
這兩者的價值相加共同構成新產品的總價值 所以1小時勞動經手的產品價值=5.75小時
代表當中有轉移原物料棉花的和資本折舊的價值5.75-1=4.75小時
所以棉紗的總價值=4.75小時的資本轉移價值+1小時的工人新增價值
還有西尼爾沒搞清楚剩餘價值率和利潤率的差別
還混淆了勞動力V和資本C 把流動資本當中的原物料和工資混淆在一起
也不會因為只減少或增加1小時就大幅改變剩餘價值率,然後增加或減少1小時棉花消耗也會增加或減少1小時

最後一小時論概述

  1833年工廠法規定,除了某些特殊規定外,每個少年每天不得做工12小時以上。而工人階級則開展了爭取10小時工作運動。資本家們反對縮短工作日,需要找出理由,他們就想到了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家納索‧威廉‧西尼爾。西尼爾根據資本家們要求,於1837年出版了名叫《關於工廠法對棉紡織業的影響的書信》的小冊子。在這本小冊子中,西尼爾提出了「最後一小時」論。西尼爾認為,工人每天勞動11.5小時,其中10小時生產的產品價值補償了預付資本價值,0.5小時生產的產品價值補償了工廠和機器的損耗,最後1小時生產資本家的利潤。就是說,工人給資本家生產的剩餘價值是在最後一小時生產出來的。如果工作日縮短到10小時,不僅沒有利潤,甚至機器的損耗也無法補償。他就以這樣的論述為根據反對工人階級爭取10小時工作日的鬥爭。

  西尼爾鼓吹「最後一小時」論,目的是維護工廠主們的剝削利益,為他們反對工廠法,延長工作日製造理論根據。

馬克思對最後一小時論的評價

  馬克思說:「這位教授先生竟把這種東西叫做『分析』!如果他真的相信工廠主的怨言,認為工人把一天的大部分時間用來生產從而再生產或補償建築物、機器、棉花、煤炭等等的價值,那麼,任何分析都是多餘的。他只須回答:諸位先生!如果你們把勞動時間從11小時減為10小時,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每天棉花、機器等等的消耗也會減少1小時。因此,你們正好得失相當。」其實,工作日縮短一個小時,僅僅減少一個小時創造的新價值,同時耗費的生產資本的也相應減少,需要補償的價值也就隨之減少,利潤決不會消失。(例如,工人勞動時間為11小時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為11先令,工作日縮短1小時,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為10先令。再假如每1小時創造新價值為1先令,那麼工作日縮短1小時,新創造的價值由11先令減少到10先令。再假定11小時工作日中6小時為必要勞動時間,5小時為剩餘勞動時間,現在工作日縮短1小時後,剩餘勞動時間為4小時,創造剩餘價值為4先令,而不是沒有剩餘價值。)

  馬克思指出,西尼爾的「最後一小時」論是極端荒謬的,他之所以會得出這種謬論,是因為他根本就不懂得勞動二重性原理。工人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所以在他的具體勞動把不變資本的舊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的同時,又由抽象勞動創造出新的價值。工人每一小時的勞動,都具有這樣的二重作用。因此,工人少勞動一小時,使資本家「損失」的決不是全部剩餘價值,而僅僅是少剝削了在這一小時內由抽象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而已。所以馬克思接著指出:「這個致命的『最後一小時』……是『十足的胡說』。失掉這最後一小時,你們(資本家)並不會喪失『純利潤』,而你們使用的童男童女也不會失去『靈魂的純潔』。[1]」馬克思在批判西尼爾「最後一小時」時,還特別指出了西尼爾的自相矛盾之處:他極力向資本家兜售他的「最後一小時」勞動創造利潤的高論,「而在一年前,西尼爾在他那本為牛津的大學生和有教養的庸人寫的《政治經濟學大綱》一書中,還反對李嘉圖提出的價值由勞動時間決定的觀點,『發現』利潤來源於資本家的勞動,利息來源於資本家的禁慾主義,來源於他的《Abstinenz》[節慾]。」

3.西尼耳的「最後一小時」

  1836年的一個早晨,以經濟學識和文體優美著稱的納騷‧威‧西尼耳,這位在英國經濟學家中相當於克勞倫的人,從牛津被召往曼徹斯特。他在牛津教授政治經濟學,現在被召到這裡來學習政治經濟學。工廠主選中了他,要他充當鬥士去反對新頒布的工廠法[100]和比工廠法更激進的爭取十小時工作日運動。工廠主以通常具有的實際敏感看出,這位教授先生「還需要好好地最後雕琢一番」。因此他們寫信叫他到曼徹斯特來。這位教授先生把他在曼徹斯特從工廠主那裡學到的課業,加以潤色,寫成一本小冊子:《關於工廠法對棉紡織業的影響的書信》(1837年倫敦版)。在這本小冊子裡,我們可以讀到下面一段很有教益的話:
  「按照現行法律,凡僱用不滿18歲的人的工廠,每天的勞動時間都不得超過11+(1/2)小時,就是說,一週的前5天每天勞動12小時,星期六勞動9小時。下面的分析〈!〉說明,這種工廠的全部純利潤是由最後一小時提供的。假定工廠主投資100000鎊,其中用在廠房和機器上的是80000鎊,用在原料和工資上的是20000鎊。假定資本每年周轉一次,總利潤是15%,該廠全年的商品銷售額應該是價值115000鎊……一個工作日是23個1/2勞動小時,每個1/2勞動小時生產115000鎊的5/115或1/23。在構成總額115000鎊的23/23中,20/23即115000鎊中的100000鎊只是補償資本,1/23即總利潤〈!〉15000鎊中的5000鎊補償工廠和機器的磨損。其餘2/23即每天最後兩個1/2小時才生產10%的純利潤。因此,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工廠不是勞動11+(1/2)小時,而是可以勞動13小時,那末,只要增加大約2600鎊流動資本,就能使純利潤增加一倍以上。反之,勞動時間每天縮短1小時,純利潤就會消失,縮短1+(1/2)小時,總利潤也會消失。」[註:西尼耳《關於工廠法對棉紡織業的影響的書信》1837年倫敦版第12、13頁。我們且不談那些和我們的目的無關的奇談怪論,例如,說工廠主把補償磨損的機器等等的金額,即補償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的金額,算在總利潤或純利潤裡面。我們也不去談這些數據是否正確。萊昂納德‧霍納在《給西尼耳先生的一封信》(1837年倫敦版)中已指明,這些數據除了供所謂「分析」外沒有什麼別的價值。萊昂納德‧霍納是1833年的工廠調查委員會的委員,在1859年前,一直是工廠視察員——其實是工廠檢查官。他對英國工人階級有不朽的貢獻。他終生不僅同激怒的工廠主作鬥爭,而且同大臣作鬥爭,對於這些大臣來說,計算工廠主在下院的「票數」比計算「人手」在工廠內的勞動小時不知要重要多少倍。
  注(32)的補充:且不談西尼耳說的內容如何荒唐,他的敘述方法也是混亂的。其實,他想說的是:工廠主使工人每天勞動11+(1/2)小時或23/2小時。正像一個工作日的情形一樣,全年的勞動也是由11+(1/2)小時或23/2小時(乘以一年的工作日數)構成。按照這個假定,23/2個勞動小時生產的年產品為115000鎊;1/2個勞動小時生產的年產品為1/23×115000鎊;20/2個勞動小時生產20/23×115000鎊 =100000鎊.也就是說,它們只補償預付資本。餘下的3/2個勞動小時生產3/23×115000鎊=15000鎊,即總利潤。在這3/2個勞動小時中,1/2個勞動小時生產1/23×115000鎊 =5000鎊,即只補償工廠和機器的損耗。最後的兩個1/2勞動小時,即最後一個勞動小時,生產2/23×115000鎊=10000鎊,即純利潤。在本文中,西尼耳把最後的2/23的產品轉化為工作日本身的各個部分。]
  這位教授先生竟把這種東西叫做「分析」!如果他真的相信工廠主的怨言,認為工人把一天的大部分時間用來生產從而再生產或補償建築物、機器、棉花、煤炭等等的價值,那末,任何分析都是多餘的。他只須回答:諸位先生!如果你們把勞動時間從11+(1/2)小時減為10小時,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每天棉花、機器等等的消耗也會減少1+(1/2)小時。因此,你們正好得失相當。以後你們的工人用來再生產或補償預付資本價值的時間也將少1+(1/2)小時。如果西尼耳不相信工廠主所說的話,而是作為內行認為必須作一番分析,他首先就得請求工廠主先生們,在專門涉及純利潤同工作日長度的關係的問題上,不要把機器和廠房、原料和勞動混雜在一起,而把包含在廠房、機器、原料等等中的不變資本放在一邊,把預付在工資上的資本放在另一邊。在這之後,如果按照工廠主的計算,工人是用2/3個勞動小時或1小時再生產或補償工資,那末這位分析家就應該接著說:
  根據你們的說法,工人是在倒數第二小時生產自己的工資,在最後一小時生產你們的剩餘價值或純利潤。因為工人在同樣的時間內生產同樣的價值,所以倒數第二小時的產品和最後一小時的產品具有同樣的價值。其次,工人只有耗費勞動,才生產價值,而他的勞動量是由他的勞動時間來計量的。按照你們的說法,工人的勞動時間是每天11+(1/2)小時。他用這11+(1/2)小時的一部分來生產或補償自己的工資,用另一部分來生產你們的純利潤。在這個工作日內他再也沒有做別的事情。既然按照你們的說法,工人的工資和他提供的剩餘價值是同樣大的價值,那末工人顯然是在5+(3/4)小時內生產自己的工資,在其餘5+(3/4)小時內生產你們的純利潤。其次,因為兩小時棉紗產品的價值等於他的工資的價值額加上你們的純利潤,所以這一棉紗的價值必然等於11+(1/2)個勞動小時,也就是說,倒數第二小時的產品必然等於5個勞動小時,最後一小時的產品也必然等於5+(3/4)個勞動小時。現在我們到了棘手的地方了。請注意!倒數第二個勞動小時同最初一個勞動小時一樣,都是一個通常的勞動小時。不多也不少。因此,紡紗工人怎麼能在1個勞動小時內生產出代表5+(3/4)個勞動小時的棉紗價值呢?實際上,他並沒有創造這個奇蹟。他在1個勞動小時內生產的使用價值是一定量的棉紗。這些棉紗的價值等於5+(3/4)個勞動小時,其中4+(3/4)小時未經他的協助就已包含在1小時消耗的生產資料棉花、機器等等內,而4/4小時或1小時才是由他自己加進的。因為他的工資是在5+(3/4)小時內生產的,而1小時紡出的棉紗產品也包含5+(3/4)個勞動小時。所以,他5+(3/4)個勞動小時紡紗勞動的價值產品等於1小時紡紗勞動的產品價值,這並不是什麼魔法妖術。如果你們以為他用了他的工作日的哪怕一個時間原子來再生產或「補償」棉花、機器等等的價值,那你們就完全錯了。正由於他的勞動把棉花和紗錠變成棉紗,正由於他紡紗,棉花和紗錠的價值才自行轉移到棉紗上去。這種結果是靠他的勞動的質,而不是靠他的勞動的量造成的。當然,他1小時轉移到棉紗上去的棉花等等的價值比1/2小時多,但這只是因為他1小時紡掉的棉花比1/2小時多。現在你們懂了吧,你們所謂工人在倒數第二小時生產他的工資的價值,在最後一小時生產純利潤,只不過是說,他的工作日的2小時(不管是最初2小時或是最後2小時)的棉紗產品,體現著11+(1/2)個勞動小時,正好等於他的整個工作日。所謂工人在前5+(3/4)小時生產他的工資,在後5+(3/4)小時生產你們的純利潤,又只不過是說,前5+(3/4)小時你們給了報酬,後5+(3/4)小時你們沒有給報酬。這裡我說勞動的報酬,而不說勞動力的報酬,是為了用你們的行話。諸位先生,現在請把你們付給報酬的勞動時間和你們沒有付給報酬的勞動時間比較一下,你們就會發現,二者的比率是半天比半天,也就是100%。這當然是一個很高的百分比。毫無疑問,如果你們使你們的「人手」不是勞動11+(1/2)小時,而是勞動13小時,並且像你們會做的那樣,把額外的1+(1/2)小時也歸入純粹的剩餘勞動,那末剩餘勞動就會 從5+(3/4)小時增加到7+(1/4)小時,從而剩餘價值率就會從100%增加到[126+(2/23)]%。如果你們期望,加上1+(1/2)小時就能使剩餘價值率從100%增加到200%,甚至200%以上,即「增加一倍以上」,那未免太樂觀了。另一方面——人的心是很奇怪的東西,特別是當人們把心放在錢袋裡的時候——如果你們擔心,工作日從11+(1/2)小時縮減為10+(1/2)小時會使你們的全部純利潤化為烏有,那又未免太悲觀了。事情決不是這樣的。假設其他一切條件相同,即使剩餘勞動從5+(3/4)小時降為4+(3/4)小時,仍然會得出一個很好的剩餘價值率,即[82+(14/23)]%。但是這個致命的「最後一小時」——你們為它編造的神話比錫利亞信徒[101]為世界末日編造的神話還要多——是「十足的胡說」。失掉這最後一小時,你們並不會喪失「純利潤」,而你們使用的童男童女也不會失去「靈魂的純潔」。[註:西尼耳證明,工廠主的純利潤、英國棉紡織業的存在和英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都決定於「最後一個勞動小時」;而安德魯‧尤爾博士則又證明[102],如果不是把童工和不滿18歲的青工在工廠的溫暖而純潔的道德氣氛裡關上整整12小時,而是提早「一小時」把他們趕到冷酷無情、放蕩不羈的外界去,他們就會因懶惰和邪惡而使靈魂不能得救。從1848年起,工廠視察員在半年一次的《報告》中一直拿「最後的」、「致命的一小時」來嘲弄工廠主。例如,豪威耳先生在1855年5月31日的工廠視察報告中說:「假如下面這種巧妙的計算〈他引證西尼耳〉是正確的,聯合王國的所有棉紡織廠從1850年起就已經賠本了。」(《工廠視察員報告。截至1855年4月30日為止的半年》第19、20頁)當1848年議會通過十小時工作日法案時,分散在多爾塞特和索美塞特兩郡交界處的農村麻紡廠的工廠主們,強迫一些正規工人接受一份反對這項法案的請願書,請願書中有這樣的話:「我們這些向你們請願的人,作為父母,認為增加一小時閒蕩的時間,結果只會使我們的孩子道德敗壞,因為懶惰是萬惡之源。」關於這一點,1848年10月31日的工廠視察員報告指出:「在這些惇厚善良的父母們的子女做工的麻紡廠裡,空氣中充滿著原料的塵埃和碎屑,即使只在紡紗車間呆上10分鐘,也會感到非常難受,因為眼睛、耳朵、鼻孔、嘴巴裡會立刻塞滿亞麻的碎屑,根本無法躲避,這不能不使你感到極度的痛苦。同時,由於機器飛速地轉動,這種勞動本身需要全神貫注,需要一刻不停地運用技巧和動作,這些兒童在這樣的空氣裡除了吃飯時間外整整勞動10小時,現在還要他們的父母說自己的子女『懶惰』,這未免太殘酷了……這些兒童的勞動時間比附近農村裡雇工的勞動時間還要長……所謂『懶惰和邪惡』這種無情的胡說必須斥之為十足的假仁假義和最無恥的偽善……大約在十二年以前,當有人在最高權威的批准下,十分自信地、鄭重其事地公開宣佈工廠主的全部『純利潤』來源於『最後一小時』勞動,從而工作日縮短一小時就會消滅純利潤的時候,一部分公眾曾對這種自信程度感到驚訝;而現在,當這部分公眾看到下面的事實時恐怕會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這就是:關於充滿善行的『最後一小時』的原始發現,從那時以來已經大大完善,不僅包括『利潤』,而且還包括『道德』;因此,如果兒童的勞動時間減為整整10小時,兒童的道德會和他們的僱主的純利潤一道化為烏有,因為二者都取決於這最後的致命的一小時。」(《工廠視察員報告。1848年10月31日》第101頁)接著,這份工廠視察員報告舉出了一些實例,說明這些工廠主先生的「道德」和「善行」,說明他們怎樣施用陰謀、詭計、利誘、威脅、偽造等手段,迫使少數完全不會反抗的工人在這種請願書上籤名,然後把這種請願書冒充整個產業部門和整個郡的請願書提交議會。——無論是後來熱心擁護工廠立法而值得讚揚的西尼耳本人,還是先後反對他的人,都不知道怎樣說明這一「原始發現」的錯誤結論。這個事實最能說明所謂經濟「科學」的現狀。他們只是訴諸實際經驗。而理由和原因仍然是秘密。]
  當你們的「最後一小時」真的敲響的時候,請你們想起牛津的這位教授吧。好了,但願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裡再同諸位相會。再見![註:這位教授先生總算從這次曼徹斯特的旅行中得到了一些好處!在《關於工廠法的書信》中,全部純利潤,即「利潤」、「利息」和甚至「更多的東西」取決於工人的一小時無酬勞動!而在一年前,西尼耳在他那本為牛津的大學生和有教養的庸人寫的《政治經濟學大綱》一書中,還反對李嘉圖提出的價值由勞動時間決定的論點,「發現」利潤來源於資本家的勞動,利息來源於資本家的禁慾主義,來源於他的《Abstinenz》〔「節慾」〕。這一派胡言本身是陳舊的,但「節慾」這個詞是新鮮的。羅雪爾先生把這個詞正確地譯成德文的《Enthaltung》〔「節制」〕。但他的不大懂拉丁文的同胞維爾特們、舒耳茨們以及別的米歇爾們卻把這個詞變成了僧侶用語《Entsagung》〔「禁慾」〕。]……西尼耳1836年發現的「最後一小時」這個信號,在1848年4月15日,又被經濟學界的一位大官老爺詹姆斯‧威爾遜在倫敦《經濟學家》雜誌上重新吹奏起來,以反對十小時工作日的法律。





abc003 wrote:
馬克思有分析過最早的...(恕刪)


您別急!我還沒讀到那呢!

如果只是簡單的 W-G-W 或 G-W-G是不會產生資本主義的,同意嗎?

所以,貨幣轉換為資本的必要條件是透過 'W-G-W 與 G-W-'G兩者同時實現時才成立,且 W的價格<'W , 'G>G ,您同意嗎?

問題來了,請問如何確保 'G>G且'W>W ?


nickmice wrote:
您別急!我還沒讀到那呢!
如果只是簡單的 W-G-W 或 G-W-G是不會產生資本主義的,同意嗎?
所以,貨幣轉換為資本的必要條件是透過 'W-G-W 與 G-W-'G兩者同時實現時才成立,且 W的價格<'W , 'G>G ,您同意嗎?
問題來了,請問如何確保 'G>G且'W>W ?


不同意

現在資本主義擴大在生產雖然是G-W...P...W'-G'

但是馬克思已經有指出

W-G-W 跟為了需要使用價值而買賣不同

G-W-G已經是資本 這是一種稱為「商人資本的古代形式」

商人資本是一種為了獲得更高的交換價值 用一個更小的交換價值去買,再賣出更高價值的詐欺

因為流通過程並不能產生價值,平等交換的話也不可能有商業資本

例如古時候絲路貿易,跟城邦之間商人貿易就是用一個比較小的貨幣買一堆商品 到另一個地點高價賣出


但這是種資本只是可能產生危機,也不會產生現代資本主義週期這種劇烈的大蕭條

是資本和擴大再生產結合起來讓資本主義充分得到了發展



資本論第一卷 第二篇


  假如互相交換的是交換價值相等的商品,或交換價值相等的商品和貨幣,就是說,是等價物,那末很明顯,任何人從流通中取出的價值,都不會大於他投入流通的價值。在這種情形下,就不會有剩餘價值形成。商品的流通過程就其純粹的形式來說,要求等價物的交換。但是在實際上,事情並不是純粹地進行的。因此,我們假定是非等價物的交換。

因此,堅持剩餘價值來源於名義上的加價或賣者享有貴賣商品的特權這一錯覺的代表者,是假定有一個只買不賣,從而只消費不生產的階級。從我們上面達到的觀點來看,即從簡單流通的觀點來看,還不能說明存在著這樣一個階級。但是,我們先假定有這樣一個階級。這個階級不斷用來購買的貨幣,必然是不斷地、不經過交換、白白地、依靠任何一種權利或暴力,從那些商品所有者手裡流到這個階級手裡的。把商品高於價值賣給這個階級,不過是騙回一部分白白交出去的貨幣罷了。[註:「假如有人感到商品滯銷,那末馬爾薩斯先生是否會勸他把錢付給別人,讓別人用這筆錢購買他的商品呢?」一個很氣憤的李嘉圖的信徒這樣質問馬爾薩斯,因為後者及其門徒查默斯牧師從經濟學的觀點讚美了純買者階級,即消費者階級。見《論馬爾薩斯先生近來提倡的關於需求的性質和消費的必要性的原理》1821年倫敦版第55頁。]例如,小亞細亞的城市每年向古羅馬繳納貢款,就是如此。羅馬則用這些貨幣購買小亞細亞城市的商品,而且按高價購買。小亞細亞人通過貿易從征服者手裡騙回一部分貢款,從而欺騙了羅馬人。但是,吃虧的還是小亞細亞人。他們的商品仍舊是用他們自己的貨幣支付的。這決不是發財致富或創造剩餘價值的方法。
  所以,我們還是留在賣者也是買者、買者也是賣者的商品交換範圍內吧。我們陷入困境,也許是因為我們只把人理解為人格化的範疇,而不是理解為個人。
  商品所有者A可能非常狡猾,總是使他的同行B或C受騙,而B和C無論如何也報復不了。A把價值40鎊的葡萄酒賣給B,換回價值50鎊的穀物。A把自己的40鎊變成了50鎊,把較少的貨幣變成了較多的貨幣,把自己的商品變成了資本。我們仔細地來看一下。在交換以前,A手中有價值40鎊的葡萄酒,B手中有價值50鎊的穀物,總價值是90鎊。在交換以後,總價值還是90鎊。流通中的價值沒有增大一個原子,只是它在A和B之間的分配改變了。一方的剩餘價值,是另一方的不足價值,一方的增加,是另一方的減少。如果A不用交換形式作掩飾,而直接從B那裡偷去10鎊,也會發生同樣的變化。顯然,流通中的價值總量不管其分配情況怎樣變化都不會增大,正像一個猶太人把安女王時代的一法尋當作一基尼來賣,不會使本國的貴金屬量增大一樣。一個國家的整個資本家階級不能靠欺騙自己來發財致富。[註:德斯杜特‧德‧特拉西雖然是(或許正因為是)研究院院士[86],卻持有相反的觀點。他說,產業資本家賺得利潤,是因為「他們按高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出賣商品。他們賣給誰呢?首先是彼此互賣」(德斯杜特‧德‧特拉西《論意志及其作用》第239頁)。]
  可見,無論怎樣顛來倒去,結果都是一樣。如果是等價物交換,不產生剩餘價值;如果是非等價物交換,也不產生剩餘價值。


G—W—G'的形式,為貴賣而買,在真正的商業資本中表現得最純粹。另一方面,它的整個運動是在流通領域內進行的。但是,既然不能從流通本身來說明貨幣轉化為資本,說明剩餘價值的形成,所以只要是等價物相交換,商業資本看來是不可能存在的。
[註:「在不變的等價物支配下,貿易是不可能的。」(喬‧奧普戴克《論政治經濟學》1851年紐約版第66頁至69頁)「實際價值和交換價值間的差別就在於物品的價值不等於人們在買賣中給予它的那個所謂等價物,就是說,這個等價物並不是等價物。」(弗‧恩格斯《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載於阿爾諾德‧盧格和卡爾‧馬克思編的《德法年鑑》1844年巴黎版第95、96頁[87])]因而,商業資本只能這樣來解釋:寄生在購買的商品生產者和售賣的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商人對他們雙方進行欺騙。富蘭克林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戰爭是掠奪,商業是欺騙。」[註:《本傑明‧富蘭克林全集》,斯巴克斯編第2卷《關於國民財富的有待研究的幾個問題》[第376頁]。]如果不是單純用對商品生產者的欺騙來說明商業資本的增殖,那就必須舉出一長串的中間環節,但是在這裡,商品流通及其簡單要素是我們唯一的前提,因此這些環節還完全不存在。


關於商業資本所說的一切,更加適用於高利貸資本。在商業資本中,兩極,即投入市場的貨幣和從市場取出的增大的貨幣,至少還以買和賣,以流通運動為媒介。在高利貸資本中,G—W—G'形式簡化成沒有媒介的兩極G—G',即交換成更多貨幣的貨幣。這種形式是和貨幣的性質相矛盾的,因而從商品交換的角度是無法解釋的。所以,亞里士多德說:
  「貨殖有兩種,一種屬於商業方面,一種屬於經濟方面。後者是必要的,值得稱讚的,前者以流通為基礎,理應受到譴責(因為它不以自然為基礎,而以互相欺騙為基礎)。所以,高利貸受人憎恨完全理所當然,因為在這裡,貨幣本身成為贏利的源泉,沒有用於發明它的時候的用途。貨幣是為商品交換而產生的,但利息卻使貨幣生出更多的貨幣。它的名稱〈róxos,利息和利子〉就是由此而來的。利子和母財是相像的。但利息是貨幣生出的貨幣,因此在所有的贏利部門中,這個部門是最違反自然的。」[註: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第1篇第10章[第17頁]。]
  在我們研究的進程中,我們將會發現,生息資本和商業資本一樣,也是派生的形式,同時會看到,為什麼它們在歷史上的出現早於資本的現代基本形式。


nickmice wrote:
"商品的驚險的跳躍"是否可以理解為自由市場機制?
生產資料(機械與原料)本身是產品無誤(購買別的資本家的商品).G在1-2篇的內容中應指的是購買生產資料的資本,可簡單視為貨幣.
在資本論1-2篇中並無產品與商品的區別,我的定義是還未賣出的成品稱為產品,不論經過幾次加工與增加價格,只要沒有賣出去都是產品.而不論價格多少,能被賣出去的稱為商品.前者具有使用價值,後者具有交換價值.這定義您能接受嗎?
生產性勞動是增加剩餘價值的唯一途徑,這是透過市場機制的(買/賣)實現的.並非勞動力必然等同於生產性勞動.這點您同意嗎?
所以,在交易中"買是為了賣"(G-W-'G),而"賣是為了買"('W-G-W)<-在1-2篇中並無'W,原公式為W-G-W.這也是我讀1-2篇困惑之處,所以才將W區分為產品(W)與商品('W).至此,您能理解我為1-2篇所做的筆記嗎?這是否違背了前兩篇想表達的內容?


勞動力商品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就是勞動。作為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作為抽象勞動,能形成價值。所以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就是創造商品、創造價值的能力。這種勞動能力,在生產過程中,不僅能創造新價值,而且能夠創造比它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這種新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部分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

  現在,矛盾的內幕基本揭開來,資本家按照勞動力的價值購買了工人的勞動力,因而獲得了勞動力的使用權;工人在勞動過程中,既創造一部分新價值作為勞動力價值的補償,又創造了剩餘價值,被資本家所佔有。在這裡,勞動力的買賣是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的,價值規律沒有被破壞。但通過勞動力的買賣,通過生產過程,卻創造出剩餘價值。創造出剩餘價值,貨幣才真正轉化為資本,貨幣所有者才轉化為資本家。只有在貨幣轉化為資本、勞動力成為商品這兩個前提條件同時具備時,才會有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


具體勞動形成使用價值,但是使用價值不等於交換價值


馬克思有分析過最早的以物易物

W-W 或

後來演變成中古世紀的貨幣和商人貿易

W-G-W 為了買而賣,指人們為了需要「使用價值」而交換物品

賣出自己生產 換取一些貨幣 再購買需要的產品

如農夫賣出糧食去換取衣服的產品

G-W-G' 是一種古時候常見的商業貿易和投機,目的在於用一個更小的價值投機詐取一個更大的「交換價值」

只是單存的利用高買低賣賺取差價,他跟W-G-W不同在於它已經是資本

只是不過他不介入生產,例如古代的絲路貿易商人 可以再A地點買一堆東西 B地點賣一堆東西

但是這並不是現代資本主義,危機只是可能會發生但並不一定會發生

現代資本主義才是介入了生產過程,利用貨幣資本擴大再生產

G-W-P-W'-G'

這種模式用剩餘價值擴大生產力的發展

一方面提高了生產力 另一方面讓商品賣出需要驚險的跳耀


第一章 貨幣資本的循環 資本論第二卷
資本的循環過程[註:采自第Ⅱ稿。]經過三個階段;根據第一卷的敘述,這些階段形成如下的序列:
  第一階段:資本家作為買者出現於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他的貨幣轉化為商品,或者說,完成G—W這個流通行為。
  第二階段:資本家用購買的商品從事生產消費。他作為資本主義商品生產者進行活動;他的資本完成生產過程。結果產生了一種商品,這種商品的價值大於它的生產要素的價值。
  第三階段:資本家作為賣者回到市場;他的商品轉化為貨幣,或者說,完成W—G這個流通行為。
  因此,貨幣資本循環的公式是:G—W…P…W′—G′。在這個公式中,虛線表示流通過程的中斷,W′和G′表示由剩餘價值增大了的W和G。
  在第一卷中,我們只是在為理解第二階段即資本的生產過程所必要的範圍內,對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進行過研究。因此,資本在不同階段所具有的不同形式,它在反覆循環中時而採取時而拋棄的不同形式,在那裡沒有加以考慮。現在它們就成為我們研究的直接對象了。
  為了純粹地理解這些形式,首先要把一切同形式變換和形式形成本身無關的因素撇開。因此,這裡不但假定商品是按照它們的價值出售的,而且假定這種出售是在不變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也把在循環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價值變動撇開不說。






說員工是商品
我覺得員工比較像股票
有地雷股也有積優股
坐領高薪沒能力的就是地雷股
一間公司地雷股愈多又不停損
那麼前景堪慮
也沒什麼資本拿出來投資積優股了
愛玉吉他 wrote:
說員工是商品
我覺得員工比較像股票
有地雷股也有積優股
坐領高薪沒能力的就是地雷股
一間公司地雷股愈多又不停損
那麼前景堪慮
也沒什麼資本拿出來投資積優股了


這個比喻並不貼切

因為資本能產生剩餘價值

股份資本是實體資本所有權的證明書,持有他就能持有這間公司價值和利潤的所有權

但是員工本身在沒有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之下,並不會剝削任何人

除非員工的勞動力被資本家購買,變動資本V成為預付資本的一部份

員工生產的剩餘價值 擴大資本積累,更多資本又可以雇傭更多員工

員工的勞動力才能「物化為資本」

員工才成為「異化勞動」,勞動者才能被自己的死勞動所奴役

那麼勞動者越努力 自己就會越貧窮,自己就越被自己勞動的創造物所奴役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而歷史發展到達一定階段以後如果不推翻這種關係

就沒辦法獲得人類全面的解放 和人類全面自由的發展,回歸人類的本質



人類財富的增長與剩餘價值

眾所周知,自人類誕生以來,人類財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增長,尤其是近三百年來,更呈指數增長。然而人類財富究竟從何而來呢?


首先,鑑於財富一詞具有多種含義,為了便於論述的展開,在這裡,我將財富定義為:人類通過對其施加勞動而形成佔有且不僅可以而且可能被用於生產、交換和消費,但尚未被人類開發利用的是不能被稱為財富的。否則整個宇宙均將是人類的巨大財富,在我看來,這是極其荒謬的,因為人類無權將預期佔有視為事實佔有。

接下來,我將簡要地闡述對人類財富的來源的看法。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勞動對象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自然資源為人類所開發利用,從而構成了人類社會財富的第一個來源。

但是,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總是一定的。而且在其進入人類社會以後,總是在經歷一系列的「生產——交換——消費」環節後逐步損耗。同時,無論是在生產中還是在消費中,物質總不可能以超過它自身價值的價值量轉移到新物質中。這表明人類財富的增長還要依賴於G-W-G′循環的G′-G>0。

G-W-G′循環中,G可分為不變資本C與可變資本V兩部分。不變資本C所買入的生產資料業已被證明是不可能將高於自身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而可變資本V所買入的勞動力卻具有特殊的性質:勞動力的勞動過程能夠創造價值,不僅能夠創造自身的價值,而且能夠創造比它的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即剩餘價值,因此,剩餘價值m=G′-G>0,並由此構成了社會財富的第二個也是最為重要的來源。

雖然如此,在不同生產力條件下,剩餘價值m的來源不同,對人類財富增長起著不同的作用,G-W-G′循環也佔據著不同的歷史地位。

事實上,G-W-G′循環早已在古代社會中存在。此時的生產主要以奴隸為勞動力,並以採礦、商業及金屬業為主要投資流向。由於生產力水平、交通等條件之限制以及社會倫理道德觀念對營利的否定,古代社會的G-W-G′循環更逐漸向少數奢侈品集中,而關係國計民生的產品則依賴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隨著中世紀的到來,所謂古代資本主義只好黯然退場。在這一階段,剩餘價值更多地來自對奴隸勞動的赤裸裸的剝削和掠奪,但隨著古代社會的衰落,剝削成本逐漸上升,m並沒有對這一階段的財富增長作出較大的貢獻,而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成為財富增長的主要來源。

十五、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改變了社會倫理道德觀念,追求利潤成為一種值得讚賞的行為。而G-W-G′循環所需要的資本完成了它的充滿血腥和暴力的原始積累和初步集中:「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和血腥立法則「造就」了一大批可以與資本家「自由簽約」、擁有「對自身」的「決定權」而除此以外「自由得一無所有」的自由勞動力,
有效降低了剝削成本;工業革命以來的科技創新及發明促進了社會生產的又一次大分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得機器大生產成為可能。在這種情況下,G-W-G′循環再次登上了歷史舞台,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第一個階段,也即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佔社會經濟統治地位是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化大生產的工廠。這一階段,由於勞動生產率並不能滿足資本增殖的需求,因此,資本家更多的是採取延長勞動時間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剩餘價值率,最大限度地搾取工人的剩餘價值,並視之為上帝賦予資本家的權力,對此的任何不滿均被視為對自然法則的挑戰,因此,工人的平均日勞動時間在14小時以上。但一天只有24小時,資本家也無法使工人勞動得更長,由於生產力水平的侷限,此時剩餘價值對財富的貢獻率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對財富的貢獻率只好令資本家非常遺憾的基本相等。

隨著無產階級的覺醒,勞資矛盾不斷激化,資產階段採用了另一種剝削方式:加大勞動強度。自資本主義邁入壟斷資本主義以來,先由洛克菲勒奠定了公司制,再由福特發明流水線使生產分工更一步具體化、細節化。工人在流水線上,只需掌握幾個基本動作並日復一日地重複勞作,這種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生產率,但卻使工人機器化,加大了勞動強度,迫使工人不得不疲於勞作。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家中需付出比原來的V多一點(某些時候甚至少一點)的工資,使可獲得更多地剩餘價值,並有效地提高了剩餘價值率,因此,此時m對財富貢獻率已高出資源對財富貢獻率。

但加大勞動強度並不能長期欺騙無產階級,《摩登時代》揭露了這一醜惡,同時由於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資產階級可以採用凱恩斯的主張,建立社會福利制度,適當提高工人待遇,培養一批工人「貴族」。但這一切是建立在工人在此種條件下可以創造更多剩餘價值的前提下的,建立在發達國家對第三世界國家的不等價掠奪基礎上的。這一點即便是在現代所謂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制度下也未能改變,只是由於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剩餘價值對財富貢獻率再創新高罷了。

總之,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剩餘價值不會消失,它只會為社會財富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所差別的只是財富的分配而已。

abc003 wrote:
勞動力商品的最大特點...(恕刪)


您沒看懂我要表達的意思,G-W-’G是資本模式,但必須依賴 ’W-G-W而存在.因為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必須透過商品的交換價值才得以實現.

G-W-’G 在課本中的恆等式為 'G=G+△G 這是貨幣轉化為資本對吧!

’W-G-W 在課本中並無恆等式,因為馬克思將這個部分稱為"商品的驚險的跳躍"

但是,若'W=W+△W不成立,則資本使用的勞動力無法產生商品的交換價值,您同意嗎?


問題是,如何同時實現 'G=G+△G 與 'W=W+△W ?


PS.這是釐清基礎假設的過程,您必須一步步來,先放下後面的章節內容,否則無法將專業知識轉為淺顯易懂的表述.
nickmice wrote:
您沒看懂我要表達的意思,G-W-』G是資本模式,但必須依賴 』W-G-W而存在.因為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必須透過商品的交換價值才得以實現.
G-W-』G 在課本中的恆等式為 'G=G+△G 這是貨幣轉化為資本對吧!
』W-G-W 在課本中並無恆等式,因為馬克思將這個部分稱為"商品的驚險的跳躍"
但是,若'W=W+△W不成立,則資本使用的勞動力無法產生商品的交換價值,您同意嗎?
問題是,如何同時實現 'G=G+△G 與 'W=W+△W ?
PS.這是釐清基礎假設的過程,您必須一步步來,先放下後面的章節內容,否則無法將專業知識轉為淺顯易懂的表述.


不同意

使用價值不等於交換價值,等價物交換不會產生剩餘價值,非等價物交換也不會產生剩餘價值,

因為所有交換和商品流通都不會產生價值

商人的貨幣資本只是改變了在不同買者和賣者之間的資源配置關係

整個社會的總資本沒有因為這種交換而產生一點增值

你最好看懂馬克斯在講什麼「交換過程中不產生價值,但是商人可以透過交換佔有價值」


就是交換不會產生社會的總價值增加

假設A商人有40元的物品 和B有50元的物品

交換之前整個社會有40+50=90元的價值


A商人用40元去交換到50元 A商人的資本增值10元

交換之後整個社會還是90元 但是社會的資源配置改變了


可能是資訊的不對稱 地理上的因素 反正邏輯就是交換不會把整個社會整價值增大一個原子

但卻能重新分配價值,因此他賺到了10元,別人必定要因為交換損失10元

以下是資本論第一卷

資本論第一卷 第二篇


  假如互相交換的是交換價值相等的商品,或交換價值相等的商品和貨幣,就是說,是等價物,那末很明顯,任何人從流通中取出的價值,都不會大於他投入流通的價值。在這種情形下,就不會有剩餘價值形成。商品的流通過程就其純粹的形式來說,要求等價物的交換。但是在實際上,事情並不是純粹地進行的。因此,我們假定是非等價物的交換。

因此,堅持剩餘價值來源於名義上的加價或賣者享有貴賣商品的特權這一錯覺的代表者,是假定有一個只買不賣,從而只消費不生產的階級。從我們上面達到的觀點來看,即從簡單流通的觀點來看,還不能說明存在著這樣一個階級。但是,我們先假定有這樣一個階級。這個階級不斷用來購買的貨幣,必然是不斷地、不經過交換、白白地、依靠任何一種權利或暴力,從那些商品所有者手裡流到這個階級手裡的。把商品高於價值賣給這個階級,不過是騙回一部分白白交出去的貨幣罷了。[註:「假如有人感到商品滯銷,那末馬爾薩斯先生是否會勸他把錢付給別人,讓別人用這筆錢購買他的商品呢?」一個很氣憤的李嘉圖的信徒這樣質問馬爾薩斯,因為後者及其門徒查默斯牧師從經濟學的觀點讚美了純買者階級,即消費者階級。見《論馬爾薩斯先生近來提倡的關於需求的性質和消費的必要性的原理》1821年倫敦版第55頁。]例如,小亞細亞的城市每年向古羅馬繳納貢款,就是如此。羅馬則用這些貨幣購買小亞細亞城市的商品,而且按高價購買。小亞細亞人通過貿易從征服者手裡騙回一部分貢款,從而欺騙了羅馬人。但是,吃虧的還是小亞細亞人。他們的商品仍舊是用他們自己的貨幣支付的。這決不是發財致富或創造剩餘價值的方法。
  所以,我們還是留在賣者也是買者、買者也是賣者的商品交換範圍內吧。我們陷入困境,也許是因為我們只把人理解為人格化的範疇,而不是理解為個人。
  商品所有者A可能非常狡猾,總是使他的同行B或C受騙,而B和C無論如何也報復不了。A把價值40鎊的葡萄酒賣給B,換回價值50鎊的穀物。A把自己的40鎊變成了50鎊,把較少的貨幣變成了較多的貨幣,把自己的商品變成了資本。我們仔細地來看一下。在交換以前,A手中有價值40鎊的葡萄酒,B手中有價值50鎊的穀物,總價值是90鎊。在交換以後,總價值還是90鎊。流通中的價值沒有增大一個原子,只是它在A和B之間的分配改變了。一方的剩餘價值,是另一方的不足價值,一方的增加,是另一方的減少。如果A不用交換形式作掩飾,而直接從B那裡偷去10鎊,也會發生同樣的變化。顯然,流通中的價值總量不管其分配情況怎樣變化都不會增大,正像一個猶太人把安女王時代的一法尋當作一基尼來賣,不會使本國的貴金屬量增大一樣。一個國家的整個資本家階級不能靠欺騙自己來發財致富。[註:德斯杜特‧德‧特拉西雖然是(或許正因為是)研究院院士[86],卻持有相反的觀點。他說,產業資本家賺得利潤,是因為「他們按高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出賣商品。他們賣給誰呢?首先是彼此互賣」(德斯杜特‧德‧特拉西《論意志及其作用》第239頁)。]
  可見,無論怎樣顛來倒去,結果都是一樣。如果是等價物交換,不產生剩餘價值;如果是非等價物交換,也不產生剩餘價值。


G—W—G'的形式,為貴賣而買,在真正的商業資本中表現得最純粹。另一方面,它的整個運動是在流通領域內進行的。但是,既然不能從流通本身來說明貨幣轉化為資本,說明剩餘價值的形成,所以只要是等價物相交換,商業資本看來是不可能存在的。
[註:「在不變的等價物支配下,貿易是不可能的。」(喬‧奧普戴克《論政治經濟學》1851年紐約版第66頁至69頁)「實際價值和交換價值間的差別就在於物品的價值不等於人們在買賣中給予它的那個所謂等價物,就是說,這個等價物並不是等價物。」(弗‧恩格斯《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載於阿爾諾德‧盧格和卡爾‧馬克思編的《德法年鑑》1844年巴黎版第95、96頁[87])]因而,商業資本只能這樣來解釋:寄生在購買的商品生產者和售賣的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商人對他們雙方進行欺騙。富蘭克林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戰爭是掠奪,商業是欺騙。」[註:《本傑明‧富蘭克林全集》,斯巴克斯編第2卷《關於國民財富的有待研究的幾個問題》[第376頁]。]如果不是單純用對商品生產者的欺騙來說明商業資本的增殖,那就必須舉出一長串的中間環節,但是在這裡,商品流通及其簡單要素是我們唯一的前提,因此這些環節還完全不存在。


關於商業資本所說的一切,更加適用於高利貸資本。在商業資本中,兩極,即投入市場的貨幣和從市場取出的增大的貨幣,至少還以買和賣,以流通運動為媒介。在高利貸資本中,G—W—G'形式簡化成沒有媒介的兩極G—G',即交換成更多貨幣的貨幣。這種形式是和貨幣的性質相矛盾的,因而從商品交換的角度是無法解釋的。所以,亞里士多德說:
  「貨殖有兩種,一種屬於商業方面,一種屬於經濟方面。後者是必要的,值得稱讚的,前者以流通為基礎,理應受到譴責(因為它不以自然為基礎,而以互相欺騙為基礎)。所以,高利貸受人憎恨完全理所當然,因為在這裡,貨幣本身成為贏利的源泉,沒有用於發明它的時候的用途。貨幣是為商品交換而產生的,但利息卻使貨幣生出更多的貨幣。它的名稱〈róxos,利息和利子〉就是由此而來的。利子和母財是相像的。但利息是貨幣生出的貨幣,因此在所有的贏利部門中,這個部門是最違反自然的。」[註: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第1篇第10章[第17頁]。]
  在我們研究的進程中,我們將會發現,生息資本和商業資本一樣,也是派生的形式,同時會看到,為什麼它們在歷史上的出現早於資本的現代基本形式。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