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降低才是經濟規律●因為你是商品

arqfool wrote:
.PS:油漆工,有人3000,有人2000,貼磁磚的,木工的一樣......不勝枚舉, 市場經濟,是現實的承現,不是長篇理論!!!

泥水工阿龍仔,在廟口喝保力達配花生,好友阿義仔,也來聊天打屁,

阿龍仔:阿義仔,有間廁所翻修,10萬給你做.

阿義仔:謝謝大哥,感謝感謝....

阿龍仔:我跟業主報價13萬.

阿義仔:沒關係啦,有錢大家賺!!!

========================================
阿龍仔,連一包廢土都沒搬,就賺3萬.

=>市場經濟,是現實的承現,不是長篇理論!!!....



卍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羅斯柴爾德-洛克菲勒 卍
KCLin0423 wrote:
如果淘寶上有 100萬 個商家
每個商家每天賣出 100 元商品
假設商品毛利率 20%
馬雲從其中收取 10% 左平台費作為公司營業費用
從平台費收取 1% 元做為自己的利潤
所以商家每天最多賺進 10 元
馬雲卻每天賺進 100 萬元
請樓主以剩餘價值論評論馬雲該不該每天賺這麼多?


雖然在網路平台上獨大,但是C2C平台還是要和實體零售相競爭

因為網拍平台並非是全壟斷零售市場,他還要同大賣場 實體通路等競爭

馬克思當然知道資本主義能夠促進生產率之進步

如果能夠充分競爭並降低商品的價格那就是一種有益經濟成長的資本積累

如果阿里巴巴把相對利潤投資於機器人技術和AI那是促進生產率進步的

相反的如果實體零售永遠不擴大投資 只是賺一個的穩定的現金流

例如20年前的實體零售和今天相比,雖然引入了一些資訊系統,和電商相比卻沒有提高太多商品流通的效率

而且還被房地產主賺大量房租,而房租是屬於「地租」的一種型態,他的實體資本=0

實體零售的營收當中有30%被店租所賺走,所以在商品售價上難以和網拍競爭

在一些昂貴的地點如台北市東區這種地租還可以達到商品售價的50~60%甚至更多

那麼實體零售阻礙進步的「經濟地租」,就需要這種網路拍賣通路的競爭來打破

因為資本主義就是需要不斷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刺激進步才是良性的循環

馬克思就認為資本主義的全部歷史使命就是「發展生產力」

以便將來過渡到社會主義經濟和更高級的共產主義階段

但「生產力發展」這對資本主義來說只是一種手段和「副作用」而非是目的,

資本主義的真正目的是生產「剩餘價值」,而這就會剝削勞動力

除了產業資本主義能夠促進生產力之外,

「土地資本」、「虛擬經濟資本」等等都能夠只轉移產業資本的剩餘價值

對產業資本的剩餘價值和利潤進行「二次再分配」

資本主義可不是為了發展生產力而存在,只是剛好有一種方式同時滿足擴大生產和和生產剩餘而以

這時不發展生產力的資本就是阻礙進步的,資本主義有好幾種方式來生產剩餘價值

G-G' 是純粹利用錢來賺錢,例如虛擬經濟和衍生性商品可以,不通過括大實體的擴張來賺錢,只分配而不擴大投資實體生產

G代表貨幣 G'代表增值後的貨幣 常見於金融體系

G-W-P-W'-G' 是一種透過產業資本「生產力的擴張」的賺錢方式

只有這種模式的資本主義有利於生產力進步





歷史已經證明,真正實施共產主義就是一窮二白,連中國共產黨都放棄改投資本主義懷抱,共產黨大官都把錢藏海外,心向資本主義,
誰跟你共產,人性本就是自私,人不為己,就應該去看腦科。
abc003 wrote:
雖然在網路平台上獨...(恕刪)


你如果投期刊
referee 這樣問
你那樣答
你就會被退稿
一篇期刊如果是單一作者,大概要搞個半年甚至兩三年,很辛苦的,這樣被退稿很可惜

您的文邏輯很難懂
然後,可否簡要把邏輯說清楚
除非你只是在網路上自己打好玩的
根本也不需要別人的討論與認同(那乾脆發在 FB)
cuteyu wrote:
工資低是經濟規律是百分之百錯誤的看法. 因為這種看法完全由生產角度來看經濟運作.
但經濟要穩定運作除了生產還需要消費, 沒有相對應的消費, 生產出來的不是商品而是垃圾.
舉個很常見的例子, 每當農產品盛產價格很低採收不符合利潤時, 農民往往不採收任由農作物腐壞.
工資低固然讓生產的利潤上升進而鼓勵生產, 但是工資低也讓需求不振, 商品無人購買成為垃圾.
我個人認為整個經濟運作說到底只有兩個議題, 一個是如何把餅做大, 另一個則是如何分配餅.
有些經濟體系很講究分配餅, 要人人都吃得爽, 但基於人性最終是餅變小了人人吃不飽.
有些經濟體系很講究把餅做大, 分配卻做得很爛, 最後餅大了但沒人吃, 整個壞掉丟掉.
最終只有能取得良好平衡的經濟體系能長存.


1.
工資降低的確是資本主義的規律,在自由放任無政府干預的情況下

工資的價格要受到機器的價格競爭,還要受到再生產生活消費品的成本價格降低而降低

而機器體系本質本身是一種死勞動,是工人創造出來的「異化勞動」

工資會不斷降低才正常,但是我開頭也說了「自由放任的完全競爭市場和資本主義」並不存在

各國已開發國家都是實行所謂「帝國主義」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模式

這是「以民族國家為主體」,利用意識形態把人民分割在所得不同的國家

然後限制人口自由移民,再利用政府干預和保護主義等手段, 給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貴族工人」高工資

維持內部龐大的中產階級

以阻止資本和勞動力跨國自由流動,阻止在世界市場範圍內達到均衡,

阻止工人遷移到高所得經濟體內工作的一種制度

例如歐洲就會反對敘利亞移民,美國會反對墨西哥移民

而且對相關產業競爭的國家利用國家安全等理由 或是技術封鎖,反企業併購等手段實行「壟斷」

而阻止資本、勞動力自由流動

但是這種模式還是要同外部輸入剩餘價值才有辦法運作

因此一樣是對全球市場有所依賴


2.馬克思的資本論指的就是這樣一種矛盾

資本主義的「相對生產過剩」和工資成長的不匹配,因此產品要賣出去才可能實現剩餘價值轉化成利潤

相對生產過剩是對購買力而言,並不是真正的過剩,生產的產品可能還不能滿足這個社會的需求,

但是大部分人已經買不起了,這時候會導致資本家虧損。而絕對生產過剩是指生產的產品多餘社會需要,

就算人們在有錢也不會買了,是真正的生產過剩

產品賣不出去滯銷就可能就會產生「經濟週期」和蕭條

之所以是「相對生產過剩」不是「絕對的生產過剩」就是實現剩餘價值本身和工資的內在邏輯矛盾

因為工人勞動創造的新價值 等於 「利潤+工資 」 而工人的收入也就是「勞動力商品的交換價值」只有「工資」

「工資+利潤」永遠都大於「工資」
「工資+利潤」永遠都大於「工資」


工人永遠都不可能用一個更小的交換價值去購買工資+利潤的交換價值


因此資本主義是不穩定的體系,時常發生週期性的崩潰和蕭條 ,

這種蕭條不可能透過擴大消費解決,更不可能透過「凱因斯主義」所謂的消費和擴張財政赤字解決

因為這和資本用剩餘價值積累成長擴大生產力的邏輯相矛盾



3.我之前已經說過工資是一種勞動力商品的交換價值,但是一定小於工人新創造的價值(工資+利潤)

這是資本主義體系永遠的矛盾和經濟危機的基礎


台灣向後退 wrote:
一開始破題就錯了,工資不是用來購買人的勞動力而是購買你的產出。人本身是彈性製造工廠,可不是一隻簡單的機器手臂,所以會有很特別的產出。樓主一開始破題就錯的一蹋糊塗了,剩下引申的自然都是廢文。
今日如果人的產出是單純的勞動力,那動力機器大量產出更便宜,這時人自然就被機器替代。
紡織業去看過嗎?你去看看紡一塊布要多少人,這還不是現在才這樣而是工業革命後百年前就這樣了。
也是因為在這種時空環境下,你的神明馬克思才發表那荒謬絕倫的"資本論"。
結論:吃共產黨屎長大的,腦袋都是裝屎。


邏輯分析

工資購買的價格是勞動力的再生產成本(生活資料價格),就是工資本身

勞動力的新增價值(產出)卻是 工資+利潤

工資+利潤 >大於工資購買價格本身

如果沒有任何詐欺的話,一個更小的購買價值,如何產生一個更大的價值?


資本家用一個比工人新增創造的價值的更小的價值(工資)來購買他

這部分的價值增值就是利潤來源,利潤就是資本家無償佔有勞工的剩餘價值

那你可以反駁說資本自己可以創造價值阿?

很抱歉馬克思也分析批判過這種狀況

資本的本體」不是指名義的貨幣或是數字,否則政府只要印鈔無中生有財富,而是具有實體的機器 設備 廠房 等等實體有用的東西

資本本體(capital proper),它由生產工具組成,包括最原始的斧頭、刀、犁,到最精密的機床、

最大的發電機或粒子回旋加速器,或者設備最先進的工廠。

固定資本消耗誰來補償?

簡而言之機器壞了要修理他的消耗誰來補償 、誰來創造出機器本身? 答案是工人的勞動

只有勞動能創造一切的價值,而勞動力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


答案很明顯了,工人的勞動創造出一切的資本,這是邏輯分析得出的結論



x365555 wrote:
歷史已經證明,真正實施共產主義就是一窮二白,連中國共產黨都放棄改投資本主義懷抱,共產黨大官都把錢藏海外,心向資本主義,
誰跟你共產,人性本就是自私,人不為己,就應該去看腦科。


這點之前已經在這篇已經講過

為什麼巴菲特長期贏散戶?●他懂合成繆誤

平心而論6568 wrote:
樓主,倘依馬克思的模型來推論資本主義早該在20世紀末就滅亡了,為何沒有?這個模型最大的「合成謬誤」就是「資源有限」的假定!馬克思忽略了人類「創新、慾望、技術、網路⋯」是無窮無盡且資源無限,因此資本主義短期有混亂、長期不但不會滅亡反而能後來局上⋯連對面老共都往資本主義修正了!另外,為何巴菲特挑對公司之後永不進出傻傻賺股利呢?他知道短期而言透過精準計畫賺價差雖然很聰明,但長期自然而然賺股利的笨蛋才是富翁!


這點我過去有發過類似的文章說明過,因為經濟基礎和科技的發展程度

影響生產關係 和上層建築也就是社會主義成敗的原因

同樣的道理1萬年前人類在一個狩獵採集文明的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和大工業制度例如生產汽車也必定將會失敗

你不徹底學習了解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理解為什麼


人工智慧導致共產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念

以下是一個全國政協也發表過這樣觀點的文章 為什麼沒辦法在生產力落後的經濟體建成發達社會主義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1頁)

馬克思寫於1847年10月底,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本文深刻地論證了資本主義財產權力(即所謂的「資產階級法權」)與政治統治權的關係。】
馬克思指出,權力有兩種。一是財產權力即所有者的權力,二是統治權力即國家的權力。資產階級的統治來自於現代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
馬克思認為,當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消滅的物質條件尚未形成以前,即使革命階級暫時地推翻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它的勝利也只能是暫時的。
如果資產階級實行統治的經濟條件還沒有充分成熟,即使從政治上推翻了君主封建制也只能是暫時的。封建主義會在舊的經濟基礎上恢復和重建。
總之,政治權力從屬於財產權力,財產權力決定了政治權力。
因此,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又指出: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1頁)
據此原理觀察現代歷史:
——1917年在推翻農奴制的革命後,俄羅斯有沒有可能在資本主義經濟不成熟的社會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不可能,事實也沒有。實際建立的新制度,是斯大林主義模式的紅色貴族等級特權制度,毛澤東甚至認為蘇聯出現了新沙皇。
這一紅色特權封建制度在1990年代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的白色革命所顛覆。此後的俄羅斯在資本主義生產力基礎上建立了現在的半國家資本主義、半市場資本主義的混合經濟制度。
——那麼,1949年的內戰革命後,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有沒有可能建立真正的社會主義制度?
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馬克思說: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依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形態為依據。"
換句話說,儘管前蘇聯和中國的意識形態認為自己已經是"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制度,但是歷史學家判斷它的時代和性質,卻不能以這種意識形態的自我意識為依據。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也曾指出: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個小店主都能精明地判明某人的假貌和真相。然而我們的歷史學卻還沒有達到這種平凡的認識。
不論每一時代關於自己說了些什麼和想了些什麼,它都一概相信。(《馬恩全集》3-46)


【馬克思的原文】
「財產關係上的不公平』以現代分工、現代交換形式、競爭、資本積累(「積聚」)等等為前提,決不是來自資產階級的階級政治統治,相反,資產階級的階級政治統治倒是來自這些被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宣佈為必然規律和永恆規律的現代生產關係。
因此,當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必然消滅、從而也使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必然顛覆的物質條件尚未在歷史進程中、尚未在歷史的「運動』中形成以前,即使無產階級推翻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它的勝利也只能是暫時的,只能是資產階級革命本身的輔助因素(如1794年時就是這樣〉。
所以,法國的恐怖統治所能起的作用,只是通過自己的猛烈錘擊,象施法術一樣把全部封建遺蹟從法國地面上一掃而光。這樣的事情是懦怯的資產階級在幾十年中也辦不到的。
因此,人民的流血犧牲只是給資產階級掃清了道路。
同樣,如果資產階級實行階級統治的經濟條件沒有充分成熟,要推翻君主專制也只能是暫時的。人們為自己建造新世界,不是如粗俗之徒的成見所臆斷的靠"地上的財富」,而是靠他們垂死的世界上所有的歷來自己創置的產業。
他們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首先必須創造新社會的物質條件,任何強大的思想或意志力量都不能使他們擺脫這個命運。「
( 以上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四卷,馬克思《道德化的批評和批評化的道德》)



我之前也和網友討論過:「共產主義並不是烏托邦而是人類歷史發展必然規律」
投資房地產會導致經濟衰退●許多人的合成繆誤




chalupa1 wrote:

若是如此,我是對共產主義經濟能否達到 「歷史五段論」中的第五階段,感到非常悲觀,原因很簡單:
按Game Theory,這是典型的Prisoner's Dilemma,
雖然每個人知道「合作-Marxism」會使所有人有最大收益,
但若是只有我「合作-Marxism」 + 別人「背叛-Capitalism」,我的損失會最大。
反若是我「背叛」,我的損失不是最大/可能還有收益。
所以,若我是理性的人,假設別人也是理性的,而且能有自由選擇,我會選「背叛-Capitalism」


我不是隨時有空24小時在線上 回文有時沒看到 如果看不到你可以回兩次----

這種矛盾性是在資本主義生產中才產生的,賽局理論中的囚徒困境正適用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你可能會說共產主義經濟下人類生產的積極性會受到影響(但是沒有任何國家實行過共產經濟體 包括蘇聯)

但是那不是共產主義經濟,不管是蘇聯的計畫經濟或者是北歐模式的社會主義

本質上都不是共產主義, 是「中國是初級社會主義經濟」 或是「瑞典 芬蘭 可以等北歐國家稱為發達社會主義」

但是北歐這種發達社會主義和福利經濟是建立在帝國主義和科技壟斷資本主義之上的一種模式

「共產主義經濟是一種把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的一套制度」 就不會有你說的資本家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性

不會有賽局理論中-囚徒困境的產生,至於如何達到這種狀態 ??底下我會說明


原始社會中的氏族和公社可以是共產主義經濟是因為 ,當時社會生產力不發達 不需要大分工

根據亞當斯密的理論國富論 經濟就是在專業分工之下得到效率的提高

西方的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說過如下的話 ----------

如果一個人來完成生產鐵釘或針,所有生產步驟他一天可能可以做10個針或鐵釘
(比如找鐵匠製作)

如果把鐵釘的生產拆解成1000個基礎的步驟

讓一群工人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分工合作

人均產量一天可能可以生產1000個鐵釘 相比之前的手工生產10個1人完成所有製程 單位產量提高100倍

人均產量在分工之下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成本被降低

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戰勝農業時代手工業的原因


但是也因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 導致勞動者本身不擁有了生產資料

發生「生產資料所有權」和生產者勞動者之間發生的分離現象

在中世紀 許多農民本身就有生產資料 在英國也有許多小農 小店主本身是有自己的生產資料可以自己玩成生產和銷售

而分工的效率提高帶來的提升導致「生產資料所有權」掌握在資本家手上 和實際生產者的分離

馬克思就觀察到這種矛盾性的存在

這種制度的未來會如何會產生的結果雖然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了成本

但是也就是資本有機構成會提高 利潤率會在競爭之下變得越來越低

----------------共產經濟如何達到在公有化生產資料條件下的把生產者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結合

首先共產經濟的實行必須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極端發達的國家之內 這是一切的先決條件
(而且到了他的末期無法再繼續擴大在生產 資本有機構成越來越大)

19世紀的馬克思一開始就不認為會在俄國和中國這類國家發生,可能在未來的大英帝國發生

因為這些農業國家「資本有機構成」太低也就是說沒有先進的生產力當時是農業國家

連列寧的導師普列漢諾夫也持這種觀點 (因此後來和列寧分道揚鑣)

而托洛斯基甚至認為俄國根本不可能在國內建成一個發達社會主義 更別提是共產經濟

因此需要不斷輸出革命到西歐 在波蘭卻遇到慘敗

後來史達林把它(托洛斯基)暗殺在墨西哥,而托洛斯基也反對獨裁者即史達林模式的計劃經濟

而史達林是想在一國之內建成共產經濟還且還是在落後的經濟體之內(最終走向的是計劃經濟-即國家資本主義)

但是這模式本身還是必須同資本主義的外部世界性競爭

只有成本最低的和勞動生產力最高的經濟體能在這種經濟競爭中生存下來

冷戰70年的歷史已經證明這一點 一國之內不可能建成共產經濟


如果一個國家把所有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全部換成機器人 歷史上不斷反覆出現的變革

1.在狩獵採集時代人類的生產是分散、共享的原始氏族社會
後來為了發展農業和水利建設出現了中央集權型態的國家
(因為集中大規模生產比分散更有效率 農業的單位土地產量比採集狩獵更高
但卻需要中央集權的國家投入土地改良興修水利如大禹治水 這是經濟基礎改變第一次改變上層建族)

2.例如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前各國是農業社會,一國的總就業人口農民有90%的人口比例

後來圈地運動導致農民全部失業,並進入了城市進行工業生產 這是經濟基礎的改變導致上層建築和社會組織的改變

3.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是電氣化的時代和資訊化的時代

製造業本身的勞動生產力不斷提高 需要的人工越來越少

因為在一個21世紀的現代化國家 ,服務業有時可以達到81%人口 製造業只占19%人口 農業站1%就業人口

4.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即將發生的變革---------------

服務業就業人口本身可以全面性的被AI人工智慧所取代

想想看22世紀可能出現的狀況,一個國家就業人口最多的低端服務業完全消失

無人車自動駕駛 自動化物流 無人零售商店 大數據醫療 大數據金融分析

因而不需要司機 倉儲物流 不需要零售店員

連高端服務也不需要太多醫生 金融從業人員

總之強人工智慧可能戶吹現而全面性取代人類所有工作種類

在這個社會下勞動生產本身就變成沒有必要

因為生產完全100%自動化 連管理階層的高級工作崗位90%也被自動化

這時候社會普遍大規模失業 就需要無條件基本收入 和生產資料公有化制度

否則社會100%人口都將沒有工作可以做這是一格極端的完全永久性失業狀況

所有收入都將壟斷在資本家手中

至於你說的生產者和資本家的之間的矛盾性這時已經消失了

因為沒有人類去生產

共產經濟在生產力不發達的社會實行會導致「勞動積極性被破壞」

而在一個全不由機器人完成生產的100%失業率社會就不適用這種矛盾性

因為人類根本不需要勞動 生產只需要案一個鈕就自動完成 全球沒有半個人類在進行生產勞動

只是公平的分配機器所生產出來的產品

即使一開始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 最終將演化成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階段

這於這種演化是如何大成的 也可是無產階級大革命 也可能民主制度下重新選舉完成的演化

但是哪條路線走得通 要看當時的資本家肯不肯變革自己

如果資本家堅持讓全球75億人口餓死 自己壟斷所有生產資料 並且不需要任何勞工

那75億人口在資本家眼裡就是多餘的、過剩的就業人口 已經完全不需要 會完全餓死

這種經濟基礎產生的上層建築變革,過剩人口將推動共產經濟




普列漢諾夫和列寧關於在俄國能否實行社會主義的爭論

Plekhanov and Lenin's Debate on Whether the Socialism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in Russia

內容提要:十月革命前夕,普列漢諾夫與列寧曾經就資本主義落後的俄國能否立即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實行社會主義革命展開過激烈的爭論。普列漢諾夫秉持歷史決定論的立場,主張俄國革命必須嚴格遵循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循序漸進地演變到社會主義革命的規律,認為俄國當前的任務是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大力發展生產力,而不是立刻實施社會主義。而列寧則主張在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後不失時機地將革命引向社會主義,由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在這場爭論中,就成功地奪取政權、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言,列寧無疑是勝利者。而從後來社會主義實踐的進程來說,普列漢諾夫的一些觀點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也不無啟示意義。

關 鍵 詞: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十月革命/民主

一、引言

眾所周知,如何才能在一個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即實現社會主義的條件,這對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的馬克思主義者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經典的馬克思主義秉持歷史決定論的立場,主張社會主義必須在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因此,對那些經濟文化落後的非資本主義國家而言,社會主義只是其最終的必然歸宿而不是近期的前景,其當前的迫切任務是努力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力,待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高度,社會主義的任務才能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由於馬克思主義創立的時代絕大多數國家還處在前資本主義階段,所以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一方面激烈地批判資本主義,另一方面卻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功績。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這種態度為後繼的革命家和馬克思主義者對待資本主義的立場提供了不同的選擇,更何況,晚年的馬克思在回答上述問題時確實與早期相比顯得有些猶豫和謹慎,不似早年那麼堅定。不過,在後來首先成功實現社會主義革命而當時經濟文化卻十分落後的俄國,表現出急於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人,主要是後來那些被稱為民粹主義者的革命者而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相反,俄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包括後來較晚才改變觀點的列寧在內)倒是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非常實際,甚至可能是由於俄國相比於西歐的極端落後而表現得比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在這個問題上更為謹慎。在這方面,普列漢諾夫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人物,而且他這方面的觀點自始至終沒有改變過。正是由於這一點,引申出了他的許多其他方面的觀點,並最終導致他與以列寧為代表的布爾什維克分道揚鑣,在馬克思主義發展上最終被定格為「機會主義者」、「時代落伍者」。因此,仔細研究普列漢諾夫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及他與列寧的爭論並給予儘量不帶偏見的客觀評價,不僅對於普氏本人的思想和政治定位十分重要,而且對於有關社會主義的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認識和解決也非常必要。

二、落後的俄國能否立刻實行社會主義?

基於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決定論和相關具體理論,並考慮到俄國經濟文化落後的實際狀況,普列漢諾夫對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實現社會主義的態度和立場應該說非常明確、毫不含糊:當前俄國社會的現狀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嚴重不足,因此實行社會主義的條件還極不成熟,還需要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在其開始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後發表的著名的《社會主義與政治鬥爭》(1883年)一文中普列漢諾夫指出:「社會主義的組織,正如任何其他的組織一樣,要求有與之相適應的基礎。而這樣的基礎在現代的俄國是沒有的。人民生活的舊基礎是太狹隘,種類太不相同而片面了……生產的客觀社會諸條件還沒有成熟到可以有社會主義組織的程度……」①在同年撰寫的《社會民主主義「勞動解放社」綱領》中,他也指出:「當代的俄國所遭受的……不僅是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痛苦,而且也有這一發展不夠的痛苦。」②後一說法,他在以後還多次重複過。根據對社會主義和俄國社會現實的這一認識,普列漢諾夫進而指出:「我們完全不害怕資本主義的發展。我們堅決地相信資本主義越是有力地發展,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矛盾越是大大地尖銳化,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就越會臨近。」③「如果我們不願意背叛我們所代表的那個革命階級的利益,那麼我們應當毫無例外地堅決抵抗一切停止歷史車輪的企圖,換句話說,也就是堅決抵抗一切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企圖。」④「凡是已經有可能用另一種更高的生產關係來代替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地方,我們就力求消滅資產階級生產關係;凡是我們只能在這種關係和過時的前資產階級生產關係之間作一選擇的地方,我們則為它掃清道路。」⑤因此,俄國社會主義者當前的迫切任務不是立即實行社會主義變革,而是儘力為資本主義在俄國的發展掃清障礙,建立民主和自由的政治制度:「一方面是爭取政治自由的鬥爭,另一方面是使工人階級準備去扮演它的將來獨立的和進攻的角色,據我們的意見,在現時所可能『規定的黨的任務』,就是這樣的。想把推翻專制制度和社會主義革命這樣兩種實質上不同的事情聯結為一,想在進行革命鬥爭時把社會發展的這兩個環節在的歷史中合而為一——就是等於把前者和後者到來的時刻都推遲」⑥。

基於這樣的認識,普列漢諾夫堅決主張俄國革命應分兩步走:革命的最近目標是推翻專制制度,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保障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基本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同時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準,待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都達到一個相當高的程度時,再準備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並最終在俄國實現共產主義。考慮到俄國社會的極端落後,普列漢諾夫在提出上述革命的終極策略時,總是不忘強調這一革命策略不能僅僅被理解為一種邏輯的劃分,而應特別注意其時間性,即兩個革命階段之間必須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間隔,而決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用他的話說就是「社會主義的勝利不能同專制制度的崩潰同時並舉」⑦。因此,他堅決反對當時俄國革命陣營中為相當一部分人所熱衷的那種「不斷革命」的「左」傾論調。

從這一革命的總策略出發,普列漢諾夫認為,在俄國革命的第一階段即民主革命階段,社會民主黨人的基本策略是必須與俄國社會中一切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人結成同盟,只有這樣民主革命才有成功的可能。針對當時革命隊伍中普遍存在的對資產階級的恐懼和不信任心理,普列漢諾夫認為,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所指出的那種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尖銳對立的情形,只是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才會有的現象,而並不是落後的俄國社會的現實。在他看來,在俄國意欲實現民主革命的現階段,資產階級不但不是革命的障礙,反而是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因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利益並不是永遠對立的,二者至少在民主革命中是一致的。所以二者在革命中結成統一戰線是完全有可能的,關鍵是社會民主黨人的策略是否對頭。因此,在民主革命過程中,完全不必過分擔心和害怕資產階級。當然,像所有馬克思主義者一樣,普列漢諾夫也沒有過高估計資產階級的革命性:「這種一致性決不會達到同一性的地步:資產階級要同舊制度的各種殘餘勢力和睦相處比起無產階級來容易得不能相提並論。德國資產階級即為一例。」⑧因此,「我們的策略隨時隨地也都應當這樣,當資產階級作為革命階級同舊制度進行鬥爭的時候,我們同它一起走。當資產階級放慢腳步,當它不再是革命階級的時候,我們就批評它」⑨。

在20世紀初之前,列寧基本贊同普列漢諾夫的上述看法,不過,後來列寧的觀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他看來,普列漢諾夫的觀點書生氣十足,完全不能適應俄國革命形勢的發展,已經墮落為機會主義了。列寧的這種判斷來源於他此時對資本主義的一個新的認定:與早期不同,20世紀以後的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這個階段的資本主義是「腐朽的」、「垂死的」,是沒有任何進步性可言的。當然,列寧也承認這樣的判斷是就整個世界範圍內的資本主義而言,他從來沒有否認過在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裡資本主義還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作為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者,列寧當然不會忘記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關於實現社會主義條件的教誨,在20世紀初之前,他也曾經多次以此為理論依據駁斥過俄國一些民粹主義者的社會主義空想⑩。那時候,與普列漢諾夫相似,列寧表現得像是一個堅定的「西歐派」。不過,列寧畢竟首先是一個革命家、特別是一個革命策略大師,「與時俱進」、善於抓住稍縱即逝的革命時機是像他這樣的革命者的天性,於是他主張(至遲在二月革命後不久),在資本主義雖不如西方國家發達但確已達到相當水平的俄國,不失時機地推翻專制制度並實現社會主義。如果不這樣做,就是對歷史和人民的犯罪。實際上,早在1905年俄國第一次革命時,當時剛剛形成不久的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就已經初步形成了這樣的想法,只不過鑑於當時的形勢和布爾什維克的力量,這樣的想法還完全不可能付諸實施,弱小的布爾什維克也沒有公開亮出這樣的旗幟。後來革命失敗,使列寧意識到無論是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還是社會主義的實現都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事情。然而,歷史確實充滿弔詭和偶然性,第一次革命僅僅過去十餘年,布爾什維克的機會就不期而至,於是機敏的列寧力排眾議、不失時機地率領布爾什維克一舉奪得了政權,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這裡必須指出,列寧觀點的改變不能僅僅歸結為外部環境變化的刺激和他善於調整和改變自己觀點的個性,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在邏輯的制約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這就是,雖然馬克思終其一生始終肯定社會主義的實現和最終成功必須依賴於資本主義的一定發展,因而它始終鄙棄民粹主義的那種空想社會主義,但馬克思並沒有明確說明(實際上也不可能說明)他所說的建設社會主義所需要的「一定」的資本主義前提究竟是什麼?是否有精確的指標即資本主義究竟要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具體水平才能考慮實現社會主義的可能性?正如列寧所說:「誰也說不出這個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為這在各個西歐國家都是不同的。」(11)在列寧看來,既然資本主義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遲早會被拋棄,那麼,我們就算稍稍提早一點拋棄這個過時的廢物,至少不是什麼歷史罪過,還很可能是一樁功德無量的大好事。何況等革命者掌權後再來補資本主義生產力落後這一課也為時不晚!就像列寧所說的,就算俄國目前暫時還不具備實行社會主義的客觀經濟前提和文明前提,但「我們為什麼不能首先在為這種文明創造前提,如驅逐地主,驅逐俄國資本家,然後開始走向社會主義呢?你們在哪些書本上讀到過,通常的歷史順序是不容許或不可能有這類改變的呢」(12)?所以,客觀地說,即便以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原理來衡量,我們也難以得出列寧的觀點和行動一定是錯誤的結論。

列寧之所以發生這種後來被證明具有極為深遠的歷史影響的變化,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他思想深處有兩種相互衝突的觀點。「一方面,列寧根據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以及俄國無產階級的覺悟和組織程度,認為俄國當前的革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俄國社會缺乏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革命將加強資本主義的統治,革命後俄國將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另一方面,列寧有時又認為,工農民主專政之後無產階級有可能在一定的條件(按:無產階級的覺悟和組織程度的提高及歐洲革命的勝利並援助俄國革命)下通過鬥爭把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後列寧發揮的正是這後一思想。但是在這之前,在列寧的思想中佔主導地位的還是前一想法。」(13)「在關於工農民主專政前途的第一種考慮(按:即資本主義前途)中,對俄國客觀條件的尊重無疑佔了上風。……而在後一種設想(按:即社會主義前途)中,俄國『客觀條件』的不足已為無產階級的政治能動性和國際無產階級的援助……所克服,因此在這種思路中政治鬥爭、無產階級在革命時期的能動性就被提到首位,通向社會主義之路上物質條件的匱乏可以由這種能動性的發揮而得到克服。」(14)另外,列寧之所以在二月革命後很快放棄以前的觀點,主張將資產階級革命立刻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原因還在於:由於列寧只是把工農民主專政看作完成俄國民主革命的一個工具,那麼在革命完成之後革命者就自然面臨著這一工具的存廢問題,從而尖銳地提出了非資產階級的革命政權與資本主義發展的關係問題。馬克思關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原理早已告訴人們,在和平發展時期,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之上是不能存在一個工農政權的,因而在資產階級革命完成即工農民主專政建立後的進一步選擇只能是:或者是工農民主專政轉化為資產階級專政,或者是(在西方無產階級的幫助下)這一專政快速轉向無產階級專政。在1917年以前,列寧傾向於認為前者是俄國革命的前途,但二月革命爆發不久,列寧的看法改變了(15)。


其實,就連普列漢諾夫這樣「穩健」的馬克思主義者也難以真正抵擋住社會主義美好前景的誘惑。他的如下這段話無疑可看成是對被他視為「激進」的布爾什維克的讓步:「但是這兩個時刻(按:指資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接近是取決於我們的。我們應當傚法德國共產主義者的光輝榜樣,他們如《共產黨宣言》所說的,『當資產階級還採取革命行動時,同資產階級一起去反對君主專制』,同時,『一分鐘也不停止在工人中間努力培養儘量明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間敵對情形的意識』。當這樣做時,共產黨人是要使『德國資產階級革命成為無產階級革命的直接序幕』。」(16)既然俄國資本主義已經有「一定」的發展(這是布爾什維克和反對他們的人都一致認可的),那我們何必過分拘泥於馬克思主義的個別詞句(何況這些詞句有些也是含糊不清的)從而束縛住自己的手腳呢?

可普列漢諾夫究竟不是列寧,他更像是一個學究氣十足的理論家,他一生不僅很少變化而且似乎對列寧式的「善變」不屑一顧。他以不同的詞句反覆申述同一個觀點:「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還遠沒有發揮出來。更確切一些說:與其說我們吃資本主義的苦頭,不如說我們吃資本主義不夠發達的苦頭。」(17)「以馬克思的學說為依據的社會主義政策當然有自己的邏輯。如果一國的資本主義尚未達到阻礙本國生產力發展的那個高級階段,那麼號召城鄉工人和最貧苦的農民推翻資本主義就是荒謬的。」(18)俄國並沒有做好走向社會主義的準備,「這是神聖的真理,只有不可救藥的空想主義者才能拒絕它」(19)。政權轉入社會主義者手中「無非是『無產階級和農民的專政』。勞動群眾還沒有實行這種專政的準備。正像恩格斯指出過的,對於任何一個特定的階級來說,最大的不幸莫過於在它還沒有充分發展而不能適當的利用政權的時候就得到政權: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它一定要遭到慘重的失敗。至於勞動群眾,那麼,如果它奪取政權,它的失敗也會是必然的,因為大家知道,俄國現在正遭受空前的經濟破壞。……俄國歷史還沒有磨好將來要用它烤成社會主義餡餅的那種麵粉,因此當它還沒有磨好這種麵粉的時候,為了勞動者本身的利益必須讓資產階級參加國家管理。……資產階級參加國家管理,在目前這個十分特殊的時期是特別必要的」(20)。

三、對普列漢諾夫和列寧上述爭論的評價及這一爭論對落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啟示

作為不帶偏見的歷史研究者,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普列漢諾夫當時對在俄國實現社會主義的認識呢?今天這可能依然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再給普氏貼上過去那種本身就含糊不清的意識形態標籤——「機會主義」的做法是難以被稱為客觀的研究了。因為只要我們仔細研究當時俄國的國際國內形勢,就不難真切地感受到普列漢諾夫如此謹慎的原因。實際上,當時如此謹小慎微的不僅是普列漢諾夫和孟什維克這樣的「穩健派」,就連在一向被視為「激進」的布爾什維克內部,許多人也對在二月革命後不久就奪取政權和實現社會主義充滿疑慮和不安。對此,列寧的回答(21)一開始還顯得比較謹慎,他一方面正面反駁加米涅夫等人關於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尚未完成的觀點,指出從革命的含義是指國家政權從一個階級手裡轉到另一個階級手裡來說,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已經完成。而且,「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否已經完成?」這一問題提得不正確:因為在理論上,這樣抽象地、簡單地提問題,忽視了極其複雜的現實狀況;而在實踐上,這是向「小資產階級的革命性」舉手投降。現實情況是,政權轉移到了資產階級手中,這可以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已經完成,同時除了現實的政府外還存在著一個附屬政府,即蘇維埃,這也是一個政府,而加米涅夫的「資產階級革命還沒有完成」這一老布爾什維克的公式沒有包括這種現實。另一方面,他回擊對他的冒險主義的指責說:「在我的提綱中,絕對保險一點也沒有跳過尚未失去作用的農民運動或整個小資產階級運動,一點也沒有由工人政府『奪取政權』的兒戲,一點也沒有布朗基主義的冒險行動,因為我直接提到了巴黎公社的經驗。……這種經驗完全排斥布朗基主義,完全根據大多數人的自覺行動,充分保證大多數人實行直接的、絕對的統治和發揮群眾的積極性。」(22)但很快列寧就改變了看法(保證布爾什維克不奪取政權的《論策略書》寫作於1917年4月8—13日之間,而改變觀點的《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任務》的寫作時間是同年4月10日):「不推翻資本的權力,不把國家政權轉到另一個階級即無產階級手中,就不能跳出帝國主義戰爭,不能爭得民主的非強制的和約。」(23)1917年6月上旬在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列寧更是斬釘截鐵地指出:「任何一個政黨都不會放棄這樣做(按:指掌握全部政權),我們的黨也不放棄這樣做,它每一分鐘都準備掌握全部政權。」(24)不過,隨著後來蘇俄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實施新經濟政策以後,列寧的觀點似乎有了一些變化。在其最後著作之一的《論革命(評尼‧蘇漢諾夫的札記)》一文中,列寧承認,十月革命前俄國在社會經濟關係方面還沒有完全做好實施社會主義的準備,只是由於當時俄國社會的矛盾異常尖銳,面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那種革命形勢的人民,在毫無出路的情況下,只能奮起鬥爭,奪取政權。但革命的成功使得他們能夠利用這一政權著手創造和發展文明,並「開始走向社會主義」(25)。甚至還在此前四年多就寫成的《論「左派」幼稚性和小資產階級性》一文中,他指出:「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這個名稱是表明蘇維埃政權有決心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而決不是表明新的經濟制度就是社會主義制度。」(26)

二月革命後,列寧和普列漢諾夫關於俄國革命的爭論實際上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上:一是無產階級應不應該繼續革命,推翻臨時政府,奪取政權;二是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是否成熟,社會主義者是否應該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迅速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不過在普列漢諾夫看來,這兩個問題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如果俄國無產階級在二月革命後馬上繼續革命,推翻臨時政府,奪取政權,那就是實施社會主義革命,而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在他看來當時還遠未成熟,所以他斷然否認當前革命轉變的可能性。這方面他的理論公式很簡單,就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社會主義(革命)。而列寧的看法則不同,十月起義發生前,列寧和俄國大多數馬克思主義者一樣,承認俄國近期的革命將是資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對俄國而言還是比較遙遠的未來。但與普列漢諾夫不同的是,在大多數場合下(特別是為了反駁普列漢諾夫等人對他想「提早」實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指責時)列寧是將上述兩個問題分開對待的:先奪取政權,再創造條件實現社會主義。也就是說,在列寧看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並不意味著立刻實現了社會主義,或者奪取政權本身就是社會主義革命。前面已說過,《四月提綱》提出時,列寧並沒有明確提出奪取政權的要求,更沒有把奪取政權後要建立的巴黎公社式的新型國家看作是社會主義的。那麼,十月革命成功後的情況又如何呢?從列寧那時公開發表的文章和演講來看,起初他只是稱這一革命為「工農革命」或「工人、士兵、農民的革命」,而沒有將其界定為社會主義革命。「從1917年革命事件一開始,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就明白了俄國尚未為直接『實施社會主義』作好準備。但是他們奪取政權不是為了直接實現社會主義變革,而是為了完成民主變革。」(27)「在十月起義的進程中,並沒有特彆強調這場正在進行的革命的社會主義性質。與後來的許多宣傳用的套話和聲明相反,起義當天——10月25日(11月7日)——說的是『布爾什維克始終認為必要的工農革命(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本文作者注),已經成功了。」(28)托洛茨基在描述列寧當時的立場時指出,這一立場導致的結論是「在只有工人階級佔統治地位的情況下,才能完成民主革命」(29)。這就是說,在列寧看來,雖然已經發生了二月革命,但這一革命是不徹底的民主革命,沒有實現他早在1905年革命時就提出的「工農民主專政」的理想,所以必須繼續革命,使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奪得政權,才能真正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這就是列寧著名的「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革命」思想。

當然,對十月革命性質的界定,列寧的看法不久就發生了改變,明確肯定它屬於社會主義革命。後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說法就成為公認的、流行的觀點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轉變,道理不難理解:雖然十月革命前列寧明確反對托洛茨基激進的「不斷革命論」,但一旦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後,情況就可能有所改變,之前如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這一被認為似乎是難以踰越的界限,現在可能變得不那麼不可企及了(30)。就像托洛茨基所說的:「無產階級一旦掌握政權,『最低』和『最高』綱領(按:指資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之間的界限便立刻不存在了」,因為「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和它在經濟上受奴役的地位是不相容的。不論無產階級是在什麼政治旗幟下取得政權,它都必須走上社會主義政策的道路」(31)。從邏輯上說,托洛茨基的觀點並沒有必然性,列寧區分革命的兩個階段或主張「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革命」在邏輯上是可能的,但從後來各社會主義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托洛茨基的看法確實是符合實際情況的。這是因為,雖然從理論上說革命可分為資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但這兩個階段之間的時間間隔有多長列寧並沒有明確說明,這就使這一「兩個革命階段」的理論具有相當大的彈性,為後來以種種理由縮短這一進程或認為社會主義革命時機已經成熟預留了空間。列寧本人雖然經常強調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條件還不成熟,因此不應該過早地實行社會主義,但同時他也有另一方面的思想,即一旦時機成熟就應該毫不猶豫地把資產階級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只不過在二月革命爆發前,前一方面的思想表現得比較突出,後一方面的思想比較隱晦。但二月革命發生以後,列寧逐漸改變了觀點,要求俄國社會民主黨迅速奪取政權,並將資產階級革命不失時機地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這樣的轉變固然有其政治敏銳這一因素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視列寧思想中早已存在的這後一傾向的潛在影響。

一方面,在上述問題上,相比於列寧政治上的高度敏銳和靈活性,普列漢諾夫確實顯得比較呆板和教條,列寧對他在這方面的批評是正確的。而且從無產階級的利益出發,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本身也無可厚非。如果像普列漢諾夫和孟什維克這些自認為「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那樣,死抱著「無產階級只能在資本主義鞏固的基礎上才能奪取政權,才能實行社會主義」這樣的觀點不放,那恐怕社會主義永遠沒有成功的那一天(按照這種「社會主義條件論」來看,最具備實行社會主義條件的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卻至今也沒有實現社會主義)。因此,如下一段話是比較公允的:「孟什維克始終不渝地忠於他們的信仰,這種品格確實是一種值得稱讚的品質。但是,他們的學說有嚴重缺陷,孟什維克運動因此而衰落下去,終於銷聲匿跡。有組織的無產階級可以在不發達的俄國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而奮鬥,而自己不想去奪取政權,這種見解在理論上似乎有道理,但在實際上是非常不現實的。要是沒有工人階級大規模地參與的話,資產階級革命就不可能進行,那麼期望無產階級把自己政治上和經濟上的願望壓在心底,難道合理嗎?可曾有過什麼階級為革命出過力,然後自願退讓,讓別的階級去獲取革命的大部分果實?」(32)

另一方面,從後來社會主義的實踐來看,普列漢諾夫對在俄國實現社會主義條件的認識也有其合理之處和一定的啟示意義。首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後,包括列寧在內的許多馬克思主義者都認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已經完成,革命者應該繼續前進,將革命不斷向深處引導。即使不能馬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或建設社會主義國家,但現在至少已經具備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最基本條件,所以應該立即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然後再進一步創造條件,實現社會主義。十月革命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發動的。應該說,革命確實獲得了成功,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然而從社會主義近一百年的實踐過程來看,當初的革命者在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這些事關重大的問題上的看法是有些過於樂觀了。在這方面,普列漢諾夫雖然反對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立即實行社會主義轉變,從而被視為機會主義者,但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說,在他的這種反對中隱藏著這樣一個今天看來非常值得重視的意見,那就是:二月革命雖然成功地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但這並不意味著民主革命就已經真的大功告成了。對像俄國這樣的資本主義不發達、資產階級民主本來就很薄弱甚至完全闕如的落後國家來說,社會主義者在奪取政權以後,並不能簡單地認為民主革命已經徹底完成、資產階級民主已經徹底過時,從而急於向社會主義過渡。相反,與那些具有比較長期和深厚的民主傳統的國家相比,落後國家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和加強民主政治建設。這是我們今天反思以往的社會主義實踐時所應獲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經驗教訓。的確,從歷史來看,「在一個充滿著『領地』、『封邑』、『小公爵』、『獨斷專行』和『家族統治』的社會裡發動一場反對資本主義的『階級鬥爭』,在一個無論資產階級還是無產階級都處於第四等級地位的中世紀社會裡發動反對近代文明的『革命』,會造成什麼結果?『文化大革命』那場『反修防修』的浩劫說明了這一切」(33)。

其次,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普列漢諾夫的最終政治目標無疑是要在俄國社會實現社會主義,但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決定論者或歷史唯物主義者,他又深深地相信,歷史的發展必須循序漸進,不可單憑某一個階級或黨派甚至個人的主觀好惡而隨意跨越那些本不可以輕易跨越的歷史階段。在他看來,資本主義就是這樣的歷史階段。與列寧及以後的馬克思主義者有所不同的是,普列漢諾夫所謂「資本主義不可跨越」,不僅指資本主義的大生產不可跨越——即使社會主義革命在落後國家勝利了,也必須補上資本主義大生產缺失這一課,否則社會主義的最終勝利是不可能的——這一點列寧和布爾什維克也同意;而且也指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可以為無產階級專政所加以借鑑和利用,這點至少十月革命後的列寧是不會贊同的。特別是考慮到長期的封建專制歷史使俄國社會極度缺乏民主和自由,普列漢諾夫特別重視這個問題。當然,和所有馬克思主義者一樣,普列漢諾夫談論民主和自由都是在「資產階級民主和自由相比封建主義的專制是個巨大的歷史進步,但終歸會被未來更先進的社會主義所代替」這一歷史決定論的理論架構中進行的。只不過,比較而言,普列漢諾夫更多地談到前者,與列寧相比他顯然更多地注意到俄國缺乏民主和自由的傳統(後者在談到俄國社會的落後時,似乎更關注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內容),並且還認為二月革命後的俄國應該允許資本主義有一個較長時期的發展,因為既然俄國社會已經走向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又暫時不能被超越,那談論資本主義民主已經過時、社會主義民主比資本主義民主更優越在他看來就是不適當的,也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當務之急應該是在俄國社會儘快地補上民主自由缺失這一課。

如此看來,雖然在普列漢諾夫眼裡,資產階級民主並不像有人認為的那樣有害和恐怖,反而對俄國這樣的落後國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有益的東西,但我們必須注意到,普列漢諾夫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始終都沒有遊離於經典馬克思主義的框架之外,始終都是在社會主義革命的最高利益前提下進行的。他多次強調的一句話「革命的成功是最高的法律」(34)就是這個意思。「要順利地為社會主義而鬥爭,必須有政治自由。」(35)「爭取政治自由應該是,而且只能是為在多少遙遠的未來實現社會主義革命作準備的必要條件之一。」(36)正因為這樣,他也沒少像一般馬克思主義者那樣抨擊資本主義的民主和自由,認為自由、平等和博愛這些口號的價值只是形式上的,因而是冠冕堂皇的,批評這個口號「一百多年,這個出色的口號最好不過地同經濟上、政治上和思想上剝削群眾的現象和平地相處」(37)。更是因為這樣,他才會要求對民主應有所限制:「革命的成功是最高的法律。而如果為了革命的成功需要暫時限制一下某個民主原則的作用,那麼在這種限制面前停步不前就會是罪過的。」(38)姑且不論普列漢諾夫的上述看法是否正確,但他對民主和自由的認識和強調,對我們反思幾十年來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教訓,對建設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值得我們今天加以注意。

站在今天的立場上,我們固然不能因為後來蘇聯解體、蘇共失去執政地位而事後諸葛亮般地指責列寧和布爾什維克當初選擇社會主義是錯誤的,是冒險主義;同樣,對普列漢諾夫反對在俄國立即實行社會主義,因而反對布爾什維克發動十月革命這件事,我們也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只是將其斥之為「落後者」、「機會主義」而簡單了事。今天看來,普列漢諾夫關於革命應有步驟、分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在革命過程中革命者不可急於求成等觀點還是相當有預見性的。我們看到,在革命漫長的過程中,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無論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舊民主主義者,還是以共產黨人為代表的共產主義者,他們都具備堅忍不拔的革命毅力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前赴後繼、義無反顧地奔向他們心中神聖的革命目標。但歷史地看,他們當中許多人當初都犯了一個共同的毛病,即革命的「急性病」。無論是孫中山的「畢其功於一役」,還是毛澤東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都是這種革命急性病的典型表現,其後果已如「大躍進」這樣的歷史悲劇所一再證明。與此不同的是,改革開放以後的,以「實事求是」的務實精神重新審視革命和建設等事關重大的問題,於是行動的目標變得實在了,路線、方針、政策變得切實可行了,表面上看目標似乎降低了,建設速度也降下來了,但由於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反而取得了扎紮實實的成效。

①②⑥《普列漢諾夫文選》,張光明編,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2、14、79頁。

③④⑤⑦《普列漢諾夫機會主義文選(上冊)》,虛榮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4年版,第172、174、305、126頁。

⑧⑨《普列漢諾夫機會主義文選(下冊)》,虛榮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5年版,第227、66頁。

⑩直到二月革命發生時,在1917年3月中旬回國前夕,列寧還對瑞士工人說:「俄國是一個農民國家,是歐洲最落後的國家之一。在這個國家裡,社會主義不可能立刻直接取得勝利。」(《列寧全集》,第二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頁。)

(11)《列寧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頁。

(12)《列寧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8頁。

(13)(14)(15)曹浩瀚:《列寧革命思想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版,第96—97、97、165頁。

(16)《普列漢諾夫文選》,張光明編,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頁。

(17)(18)(19)(20)《在祖國的一年—— 一九一七 — 一九一八年言論全集》,王蔭廷、楊永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0年版,第203、23—24、203、207頁。

(21)這裡有必要說明,與過去人們普遍的看法有所不同,筆者發現在列寧著名的「四月提綱」中並沒有明確提出由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的設想,更沒有提出立刻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問題,相反,列寧認為:「我們的直接任務並不是『實施』社會主義,而只是立刻過渡到由工人代表蘇維埃監督社會的產品生產和分配。」(《列寧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頁。)該提綱中比較激進的地方只是:不給臨時政府以任何支持,工人代表蘇維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不要議會制共和國,一切土地收歸國有,等等。

(22)(23)《列寧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7頁。

(24)(26)《列寧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21頁。

(25)參見《列寧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778頁。

(27)(28)(29)[俄]阿‧帕‧布堅科:《蘇聯歷史的現實悲劇》,載李宗禹主編《國外學者論斯大林模式(下)》,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年版,第637、638頁、637頁注(23)。

(30)何況十月革命至少還是「沒有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革命」,而不是舊式的資產階級革命,即介於舊式資產階級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之間的革命階段,它實行的不是資產階級專政,而是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的專政,甚至直接就是純粹的無產階級專政。

(31)[俄]托洛茨基:《不斷革命論》,蔡漢敖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6年版,第63、62頁。

(32)[俄]亞伯拉罕‧阿謝爾編:《俄國革命中的孟什維克》,石菊英、余瑞先譯,中共中央黨校科研辦公室1985年發行,第40頁。其實孟什維克有時也表現得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教條,他們曾經有如下主張:「雖然我們一定要經歷作為社會主義革命序曲的民主革命,但是這兩場革命可能不像西方那樣,被一段長時期的和平發展分割開來。假如內戰延長,作為民主革命而開始的革命,很可能就會轉變成社會主義革命。無論如何,我們切不可忽視這種可能性。社會民主黨同空想的無政府主義相反,始終認為,俄國不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就不可能躍進到社會主義階段。但是,我們並沒有想要規定出這兩者之間的確切間隔時間。世界資本主義在繼續發展,資本主義條件開始在改變俄國的舊秩序。在這種情況下,歷史越是延緩專制制度崩潰的時間,人們就越有理由期望從民主革命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見前書第63頁。)

(33)金雁、卞悟:《農村公社、改革與革命——村社傳統與俄國現代化之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頁。

(34)《普列漢諾夫文選》,張光明編,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3頁。

(35)《普列漢諾夫機會主義文選(下冊)》,虛榮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5年版,第3頁。

(36)《在祖國的一年—— 一九一七— 一九一八年言論全集》,王蔭廷、楊永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0年版,第22—23頁。

(37)《普列漢諾夫機會主義文選(下冊)》,虛榮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5年版,第417頁。

(38)《普列漢諾夫文選》,張光明編,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63頁。



chalupa1 wrote:
然後請不要再引我們的討論文了 謝謝
真的 您很多用語 我很多是看不懂的 很燒腦的


你看不懂就代表你很多基礎不了解就妄加批判 ,這是你需要做功課來理解這些"專有名詞"

經濟學有經濟學專有名詞 你要閱讀其他人文章要先有這些基礎 理解這些"專有名詞"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
就好比一個宗教人士和唯心主義者不懂物理學的人

連國中物理的基礎名詞都不懂,就開始批判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開始批判物理學是反上帝的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專有名詞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是什麼

經濟基礎決定社會上層建築的架構如何運行,他們之間的關係是生產關係所決定的

生產關係也就是生產的方式

狩獵採集--氏族社會 是一生產關係

農業社會--中央集權國家 是一種生產關係

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現代化共和國 是一種生產關係

高度AI自動化----社會主義經濟

全面AI自動化---共產主義經濟


上層建築

這是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概念

所以才說樓上批判馬克思是空想社會主義和烏托邦是錯誤的

他的分析是基於科學的共產主義經濟就有現實上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只是社會資本有機構成太低 和落後生產力還不能適性先進的社會生產關係就必然會崩潰

如蘇聯解體這樣

如想想在狩獵採集社會強行推動資本主義生產會如何??

比如你在1萬年前的原始社會讓1000個部落的人口強行實行資本主義經濟去推動汽車 和智慧型手機生產

但是這種強行推動會導致那1000個部落的經濟崩潰

人還要靠打獵維生 採野果子 社會沒辦法達成規模經濟生產力也不構

但是你激進的改變太過先進的生產關係 卻叫1000部落單位的人口去生產晶圓廠和面板廠

那1000部落人口就算把晶圓廠蓋出來生產了CPU自己卻會活活餓死

他需要打獵 採野果來生存 你去叫他用資本主義生產CPU 汽車

資本主義生產制度就根本不適合當時落後條件下的生產力


必須先發展農業 也就是第二階段還沒走完你就想跳到第三階段

共產主義經濟和發達社會主義經濟也是如此

他的底層就是經濟基礎需要高度發達的生產力來支持

不管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普列漢諾夫 等人正統馬克思主義者支持的

至於那些修正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不再討論範圍

蘇聯經濟的崩潰是因為它的生產關係太過先進、上層建築太過超前200年而崩潰


而生產力太落後用22世紀的生產力關係方法上層建築去維持19世紀的生產力

共產主義不能適應環境就是因為太過先進而崩潰(如同我那個狩獵採集社會去強推資本主義生產手機的例子一樣)

要維持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 人均GDP至少要有4-5萬美元這樣的水平

中國就很務實了 知道自己人均才9600美元只能稱自己是初級社會主義國家

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chalupa1 wrote:
謝謝 讓我慢慢問同...(恕刪)

chalupa1 wrote:
==== 我在這copy (1) (2) 部分 以有完整性===
大概是2100年以前 為了進入第四階段的後期達到第五階段的目標 達到「資本主義生產極端發達」階段
全球每一個國家要
1) 努力去做一些事:
如 加速提升生產力 我們要「生產極端發達」
如 研究創新更進步的AI/機器人 (最好更低價 每個人都可以有) 我們要「生產極端發達」
2) 努力地避免一些事:
如 一些事會影響「勞動和創新的積極性」 以致拖延「生產極端發達」的發生
如 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
在第五階段以前:
「資本主義生產極端發達」是目標 以上的(1)部分是加分 (2)是減分
====
當然 有其它的(1) 或 (2) 的選項 都是可討論的
現在加上一條
-- 在第五階段以前 「資本主義生產極端發達」是目標 以上(1)是加分 (2)是減分
-- 在第五階段以前 不能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 因為必定會產生反作用力 ==》 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 是減分
-- 在第五階段以前 "一切的先決條件"未滿足前,共產經濟是不合適的 因「勞動積極性被破壞」 是對「達到第五階段的目標」 是有傷害的
-- 大概是2100年左右 依生產力提升的狀況 全球世界可能達到 「第五階段」
我假設您對以上沒有很大的爭議 要麼就是要多加幾個限制條件 但不會全部推翻 我也嘗試要向您確認好幾次了 是吧


意思近似但不準確

「資本主義生產的極端發達」應該修正為「物質生產力的極端發達
這種物質生產力的發達可以是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結合的一套制度加速提高了生產力,不完全是資本主義提高的結果
例如社會住宅、醫療健保、免費免及高等教育制度 甚至是在「發達社會主義階段」提供的無條件基本收入
讓窮人也能真正100%真正釋放出創造力而勞動 和真正有能力做自己有興趣想做的事情 而不是為了基本生活物資而勞動
想當工程師的就去當工程師 想當科學家就去當科學家 想當藝術家者就去當藝術家
而不是「為了維持生存而維持必要勞動時間」導致「無產階級」永遠處於一個生產力被壓制的階段

等等等社會主義制度之下加速的推動提高生產力 ,真正100%完全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只會造成衰退和經濟危機而已

chalupa1 wrote:
就這點「資本主義終會滅亡」 ---
若是 資本主義 在第五階段以前滅亡 :
A==> 具有人道關懷的真正共產思想的人 是不會以輕鬆看待「資本主義滅亡」 因為窮人會受苦更多 (共產思想是由關懷窮苦人出發的 是吧)
B==> 就算「資本主義終會滅亡」的觀點被證明是對的 具有人道關懷的真正共產思想的人應該不會以勝利的心情看待
(請問您同意 以上A/B嗎?)
一個 Great depression時期 經典的照片
換一個角度 (沒有住所/食物)
C==> 事實上 在第五階段以前 "一切的先決條件"未滿足前,共產經濟是不合適的
D==> 在第五階段以前 共產經濟 不是選項之一
(請問您同意 以上C/D嗎?)
==> 「資本主義生產極端發達」是目標 目前2018因沒有其他選項 我們是需要資本主義 所以才能有美麗的「2100」 (但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 是減分)
==> 資本主義 在第五階段以前滅亡 2100年的預估值只會向後推 是減分


上層建築有時候並不會自動的變革,因為存在許多反動的階級和既得利益者

舉個例子,在滿清帝國末期 「封建君主制」影響產業資本家的發展

馬克斯在共產黨宣言中也指出過 產業資本家也曾經起過革命推動進步的作用 主要是看到當時「資產階級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

但是在一百多年的發展後來卻自己成為反動階級

再看看第二階段的社會上層建築和反動勢力影響過第三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所以有了辛亥革命 自強運動 維新變法等等

不推翻滿清就不可能完全實行現代化,因為這是一種「上層建築」對「現代化工業國家生產力和經濟基礎發展的阻力」

想想看裹小腳不廢除、造個鐵路都要因為破壞風水而被強制拆掉、

當時拉根電線都要被朝廷保守派批判成不忠、不孝 拿孔孟思想和八股文來批判那根電線違反忠孝仁義

慈禧太后是中國第一個有汽車的人 當時說:「這東西跑這麼快要吃多少草啊?」

但是司機前座和慈禧平起平坐於是叫司機跪著開車,想想看這種第二階段的上層建築完全僵化了部改革,當時不革命還有救嗎?

同樣的道理:
當資本主義的生產力發展如果受到了某一種阻礙,反動既得利益者的偏袒就應該發生變革甚至革命

可以是和平的變革(例如普遍的高素質公民透過選舉)、但是台灣不比北歐這種狀況發生的機率很低因為沒有普遍高素質公民

也可以透過革命和戰爭以武力推翻上層建築,但是永遠應該作為萬不得已的最後手段

如果既得利益者堅決反對變革以適應新型態生產力的發展「無產階級革命」還是必要的

第三階段到第四階段中後期,有可能是和平演變而避免了自由放任的經濟危害,也可能是革命







以下是大陸的全國政協何心也有類似觀點
何新觀感43:重溫馬克思一個極其深刻的歷史觀點
轉載 2018-08-05 22:19:49
觀感43:重溫馬克思一個深刻的歷史觀點
【何新按語:《道德化的批評和批評化的道德》,馬克思寫於1847年10月底,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本文深刻地論證了資本主義財產權力(即所謂的「資產階級法權」)與政治統治權的關係。】
馬克思指出,權力有兩種。一是財產權力即所有者的權力,二是統治權力即國家的權力。資產階級的統治來自於現代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
馬克思認為,當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消滅的物質條件尚未形成以前,即使革命階級暫時地推翻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它的勝利也只能是暫時的。
如果資產階級實行統治的經濟條件還沒有充分成熟,即使從政治上推翻了君主封建制也只能是暫時的。封建主義會在舊的經濟基礎上恢復和重建。
總之,政治權力從屬於財產權力,財產權力決定了政治權力。
因此,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又指出: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裡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1頁)
據此原理觀察現代歷史:
——1917年在推翻農奴制的革命後,俄羅斯有沒有可能在資本主義經濟不成熟的社會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不可能,事實也沒有。實際建立的新制度,是斯大林主義模式的紅色貴族等級特權制度,毛澤東甚至認為蘇聯出現了新沙皇。
這一紅色特權封建制度在1990年代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的白色革命所顛覆。此後的俄羅斯在資本主義生產力基礎上建立了現在的半國家資本主義、半市場資本主義的混合經濟制度。
——那麼,1949年的內戰革命後,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有沒有可能建立真正的社會主義制度?
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馬克思說: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依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形態為依據。"
換句話說,儘管前蘇聯和中國的意識形態認為自己已經是"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制度,但是歷史學家判斷它的時代和性質,卻不能以這種意識形態的自我意識為依據。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也曾指出: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個小店主都能精明地判明某人的假貌和真相。然而我們的歷史學卻還沒有達到這種平凡的認識。
不論每一時代關於自己說了些什麼和想了些什麼,它都一概相信。(《馬恩全集》3-46)


【馬克思的原文】
「財產關係上的不公平』以現代分工、現代交換形式、競爭、資本積累(「積聚」)等等為前提,決不是來自資產階級的階級政治統治,相反,資產階級的階級政治統治倒是來自這些被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宣佈為必然規律和永恆規律的現代生產關係。
因此,當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必然消滅、從而也使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必然顛覆的物質條件尚未在歷史進程中、尚未在歷史的「運動』中形成以前,即使無產階級推翻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它的勝利也只能是暫時的,只能是資產階級革命本身的輔助因素(如1794年時就是這樣〉。
所以,法國的恐怖統治所能起的作用,只是通過自己的猛烈錘擊,象施法術一樣把全部封建遺蹟從法國地面上一掃而光。這樣的事情是懦怯的資產階級在幾十年中也辦不到的。
因此,人民的流血犧牲只是給資產階級掃清了道路。
同樣,如果資產階級實行階級統治的經濟條件沒有充分成熟,要推翻君主專制也只能是暫時的。人們為自己建造新世界,不是如粗俗之徒的成見所臆斷的靠"地上的財富」,而是靠他們垂死的世界上所有的歷來自己創置的產業。
他們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首先必須創造新社會的物質條件,任何強大的思想或意志力量都不能使他們擺脫這個命運。「
( 以上摘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四卷,馬克思《道德化的批評和批評化的道德》)




KCLin0423 wrote:
你如果投期刊refe...(恕刪)


個人畫了張簡圖提供您參考,這張圖的內容指包含資本論第一本(共三本)的前兩篇,可做為個人筆記參考.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SsAc1QYrGYhkKQjtkjTgq_p5zlE6orw/view?usp=sharing

樓主不斷用"合成謬誤"進行解說的部份便是指出產品成本趨於降低等於商品價格趨於便宜的趨勢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產品的勞動力必然貶值(生活資料所需>生產資料投入),資本家透過’G->G的過程無償佔有生產過程中的剩餘價值.所以,這是大週期的必然趨勢不可逆,即所謂資本主義的內生性矛盾.

然而,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是薪資調整趕不上物價上漲,其實這是貨幣與商品之間關係的表象.資本家關注的是’G->G的過程,而非勞工的感受G->W->’G.

所以,只要’G>G,W(商品)的絕對價格並不重要,工資與物價間的相對關係才是決定資本主義是否能不斷透過剝削剩餘價值而發展的關鍵.

樓主確實熟讀資本論,對於經濟運行規則的大趨勢掌握的很徹底,但這與百姓的實際生活經驗相去甚遠.所以才會不斷試圖透過發表文章,以期導正民眾的合成謬誤.

個人主張經濟週期不可避免,上升階段人們偏好資本主義,下降階段則偏向共產主義.此兩者是經濟整體的內生性矛盾(即一個事物整體的陰陽二性).前者代表貪婪(恐懼),後者代表仇恨(憤怒).此兩者都是陰水性,化解之道為創新(智慧)與共濟(慈悲)的陽水性.而這需要教育(法治與觀念)的推動,和文化(生活與共識)的拉升.

PS.經濟目前所處位置可參考 周金涛周期论:2018到2019是康波周期的万劫不复之年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marketresearch/2018-02-09/doc-ifyrkuxs5221780.shtml

nickmice wrote:
個人畫了張簡圖提供...(恕刪)


還沒空詳看
基本上認同

在極端的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中間還有 社會主義
所有的資本主義都會伴隨社會主義
在資本主義的慾望驅動下,也會伴隨社會主義對人類的關懷

把社會的發展建立在仇恨與對立上,基本上是錯誤的(所以我非常反對那個年年228的政黨)
nickmice wrote:
個人畫了張簡圖提供您參考,這張圖的內容指包含資本論第一本(共三本)的前兩篇,可做為個人筆記參考.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SsAc1QYrGYhkKQjtkjTgq_p5zlE6orw/view?usp=sharing
樓主不斷用"合成謬誤"進行解說的部份便是指出產品成本趨於降低等於商品價格趨於便宜的趨勢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產品的勞動力必然貶值(生活資料所需>生產資料投入),資本家透過』G->G的過程無償佔有生產過程中的剩餘價值.所以,這是大週期的必然趨勢不可逆,即所謂資本主義的內生性矛盾.
然而,生活中我們看到的是薪資調整趕不上物價上漲,其實這是貨幣與商品之間關係的表象.資本家關注的是』G->G的過程,而非勞工的感受G->W->』G.
所以,只要』G>G,W(商品)的絕對價格並不重要,工資與物價間的相對關係才是決定資本主義是否能不斷透過剝削剩餘價值而發展的關鍵.
樓主確實熟讀資本論,對於經濟運行規則的大趨勢掌握的很徹底,但這與百姓的實際生活經驗相去甚遠.所以才會不斷試圖透過發表文章,以期導正民眾的合成謬誤.
個人主張經濟週期不可避免,上升階段人們偏好資本主義,下降階段則偏向共產主義.此兩者是經濟整體的內生性矛盾(即一個事物整體的陰陽二性).前者代表貪婪(恐懼),後者代表仇恨(憤怒).此兩者都是陰水性,化解之道為創新(智慧)與共濟(慈悲)的陽水性.而這需要教育(法治與觀念)的推動,和文化(生活與共識)的拉升.
PS.經濟目前所處位置可參考 周金濤週期論:2018到2019是康波週期的萬劫不復之年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marketresearch/2018-02-09/doc-ifyrkuxs5221780.shtml


你畫錯了,這可不是資本累積循環圖,馬克思也不相信什麼陰陽五行

而且資本循環的模型和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圖示也跟本不在第一捲

資本論三卷
第一卷主要講 剩餘價值的生產 以及一般利潤率的形成
第二卷主要講 再生產圖示和資本的流通過程
第三卷是主要講 資本主義的分配總過程 以及長期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的形成

這三個部分是以不同角度分析資本主義 1-2-3捲前後是有邏輯推演關係的,

當然你要先看第一卷後面的二三卷你才能看得懂,


馬克思發現第一部類(生產資料部門)

和第二部類(消費品生產部門)的擴張需要有一個數學比例關係

要理解擴大再生產你需要先了解「簡單再生產」,

「簡單再生產」是資本規模和生產力不變下維持兩大部類工人和固定資本消耗的最基本的生產

這是資本論第二卷基礎的基礎,如果連這基礎都沒搞懂下面的就更難懂了

首先經濟部門分成兩大類

第一部類生產資料部類
I C+V+M
第二部類是消費品生產的部類
II C+V+M

C 是不變資本 包含固定資本生產資料和原材料等
V 是可變資本 包含工人的工資
M 是資本家的剩餘價值產品 也就是最後要轉化成貨幣利潤的東西


馬克思簡單再生產圖示

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是以下
I(v+m)=Ⅱc
I(c+v+m)=Ic+Ⅱc
Ⅱ(c+v+m)=I(v+m)+Ⅱ(v+m)

簡單再生產(Simple Reproduction)
什麼是簡單再生產?
簡單再生產是指生產規模不變的再生產。簡單再生產是擴大再生產的基礎和出發點,是擴大再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本主義再生產圖示

資本循環再生產圖示是在資本論第二捲 ,同時在1861-1963年手稿中有提及整個研究過程

這點你可以看看最底下的文章


個人心得:由於第一部類和二部類必須同比例擴張
兩部類互相交換實物和貨幣資本,必且保持固定的比例關係
才能持續擴大積累,有可能在現實世界中用
當某一個部類I或是II擴張相對比另一部門比例太快必然導致另一部類的危機,
最後整個交換鏈條斷裂,蔓延成全社會普遍危機


有了以上基礎認識以後你在看底下三篇文章

第一篇是馬克思的1861年手稿發現資本循環的研究過程

中間第二篇是批判凱因斯和古典經學的消費不足論和西方庸俗經濟學的

最後第三篇是崑崙政策研究院論述關於資本循環的正確過程
和批判「亞當斯密教條」總收入公式的錯誤



第一篇
張鐘朴:資本論》創作史研究之三
——《資本論》第二部手稿(《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

一、《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的創作過程
馬克思原計畫在《政治經濟學批判》( 第一分冊) 出版後繼續寫第二分冊,但是後來他不得不抽出一年時間寫作《福格特先生》來反擊福格特的攻擊。從 1861 年 8 月到 1863 年 7 月馬克思寫作了61—63 手稿。這部手稿標題也是《政治經濟學批判》,一共 24 個筆記本,1472 頁,200 個印張,篇幅僅次於《倫敦筆記》( 300 個印張) 。
準備工作。作為準備,馬克思先寫了《引文筆記》,把他原來《巴黎筆記》、《倫敦筆記》等等當中的引文進行了重新整理,共 92 頁,包括 90 多種著作。後來馬克思在此基礎上寫了一個《引文筆記索引》。此外他還寫了一個《第七筆記本的摘錄》,寫在 1857—1858 年手稿第七本的後面。馬克思在寫 1857—1858 年手稿時這個本子沒寫完,只寫到了第 63 頁。第七筆記本中的摘錄從第 64頁開始到第 227 頁,共 164 頁。這些都是 1861—1863 年手稿的重要資料準備。另外,1863 年快寫完手稿時,馬克思又寫了 8 本《補充筆記》,一共是786 頁,筆記本標號是 A—H。這些補充資料包括150 種著作,主要用在了《剩餘價值理論》以後的寫作( 原始積累等問題) 中。
1861—1863 年手稿實際寫作過程。在 1861年 8 月份開始寫作手稿之前,馬克思寫了一份資本章計畫草稿,開始時就是按照資本章計畫草稿寫的,但寫到剩餘價值的機器部分後就沒有按這個提綱寫了,因為他的思路變了。實際寫作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寫作階段是 1861 年 8月到 1862 年春天或者是 1861 年底,寫的是第 1到第 5 個筆記本,和後來編號為第 16 和第 17 兩個筆記本。
第 1 到第 5 筆記本是嚴格按照資本章計畫草稿第一篇寫的,寫得非常規整。第一本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第二本是絕對剩餘價值,第三本相對剩餘價值,寫了協作、分工、機器三節。到機器這一節停下來了。馬克思給恩格斯寫了一封信,說機器的問題有一些細節還沒弄清楚,還得重新找材料。馬克思把機器的寫作暫時放下以後,改寫他比較熟悉的東西,按照資本章計畫草稿第三篇《資本和利潤》的提綱,馬克思寫《資本和利潤》,共寫了一本半( 一本是全本,後來編號為第 16 本,一本是前七頁,即第 17 本前七頁) ,這部分手稿開始寫了七點提示,這實際上是《資本論》第 3 卷前三篇的雛形。不過要注意,現在《資本論》第 3 卷第二篇講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在這個手稿當中,這一部分叫「生產費用」,這裡面只講了平均利潤,還沒有制定出生產價格,因此這是不大成熟的。後來人們發現第 15 筆記本( 寫於 1862 年底) 就已經出現「生產價格」,我們正是根據這點來推斷第 16筆記本、17 筆記本是在 15 筆記本以前寫的,而MEGA 版編者在這裡弄錯了。
第二個寫作階段是 1862 年春天到 1862 年底,主要寫的是《剩餘價值理論》和《資本論》第 3卷的一些內容,《剩餘價值理論》成了後來《資本論》第 4 卷的基礎。
到了 1862 年底,馬克思根據這兩年《資本一般》手稿的這些成果,改變了想法。1862 年 12 月28 日他給庫格曼寫了一封信,說現在寫到這個程度可以先寫成一本書出版,書名《資本論》,以《政治經濟學批判》作為副標題。這封信標誌著他的政治經濟學六冊結構計畫演化成了《資本論》。把「政治經濟學批判」改成副標題,表示跟六冊計畫還有聯繫。六冊計畫演變成四冊《資本論》,這個轉變反映了馬克思的理論成果。
第二階段之後,馬克思寫了兩個提綱,1863 年1 月在第 18 筆記本( 收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版第 26 卷第一分冊) 的 1139、1140 頁上有這兩個提綱,即《資本論》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的計畫草稿,也就是未來《資本論》第 1 卷和第 3 卷的計畫草稿。這兩個提綱既總結了馬克思 1862 年以前寫資本部分的全部成果,也是下個階段寫新手稿的提綱,這兩個提綱的特點除了包含未來《資本論》的章節以外,每一章後面都有一個理論史部分。就像《政治經濟學批判》第 1 分冊的結構那樣。但在寫作過程中,馬克思改變了寫法,把理論史集中放在《資本論》全部理論之後,這樣,它不再是第 1 卷的理論史,也就是說,不是剩餘價值的理論史,而是政治經濟學史,作為第 4 卷寫在後面。於是他對《剩餘價值理論》又做了補充,因為原來寫的《剩餘價值理論》是從斯圖亞特開始,他是最後一位重商主義者,但開始主張剩餘價值也來自生產過程。把剩餘價值理論史改成政治經濟學史後,就不能從斯圖亞特開始,而應該從威廉‧配第等人開始,因為馬克思在《反杜林論》裡說過,政治經濟學從配第等人開始,到西斯蒙第和李嘉圖結束。《剩餘價值理論》之後,接著寫的是商業資本、貨幣資本等內容,實際上是《資本論》第 3 卷的後半部分。
第三個階段。馬克思在這個階段接著前面第5 筆記本中斷了的論述,繼續往下寫相對剩餘價值的機器部分,時間大概是 1863 年 1 月到 7 月,從第 19 筆記本到第 23 筆記本。馬克思為了寫這一部分,又重新讀了《倫敦筆記》裡面的工藝學筆記。他重新去聽課,重新讀了尤爾的《工廠哲學》、波佩的《從科學復興至十八世紀末的工藝學歷史》等著作,基本弄清楚了機器是怎麼發展的,產業革命是從哪兒開始等問題,後面接著寫勞動對資本的形式從屬和實際從屬,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等問題,實際上是《資本論》第 1 卷的後半部分。
總之,第一寫作階段是 1861 年 8 月至 1862年春,寫了第 1—5 筆記本,內容是《資本論》第 1卷的前半部( 從「貨幣轉化為資本」到「機器」問題) ,同時寫了後來編為第 16 筆記本和第 17 筆記本的前 7 頁,內容是《資本論》第 3 卷的前半部(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等) 。第二寫作階段是 1862 年春—1862 年底,寫了第 6—18 筆記本,第 1—15 筆記本是《剩餘價值理論》,第 17—18 筆記本《資本論》第 3 卷的後半部( 商業資本、貨幣資本、各種收入及其源泉) 。第三寫作階段是 1863 年 1 月至 7月,寫了第 19—23 筆記本,內容是《資本論》第 1卷後半部( 從機器生產直到資本積累和原始積累等) 。關於《資本論》第 2 卷的內容,除了「再生產」問題的論述外,關於資本循環和周轉只有零星論述。弄清實際寫作過程,有利於瞭解馬克思思路的發展。如果要詳細瞭解這個過程,可參看一些專著( 如《〈資本論〉第二稿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
二、《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的理論成果
馬克思《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的理論成果,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廣義剩餘價值理論的制定,包括平均利潤、生產價格理論以及地租、商業資本和貨幣資本等理論。如果說《1857—1858 年經濟學手稿》制定了狹義剩餘價值理論,創造了勞動二重性等等一系列的科學理論,是《資本論》創作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那麼《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從平均利潤、生產價格開始,揭示社會上剩餘價值的各種表現形式,如利潤、地租、企業主收入、商業利潤、利息等,都是從剩餘價值演變來的,從而制定了廣義的剩餘價值理論,這是《資本論》創作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下面具體地談一下這部手稿的理論成果,可以概括為十個方面。
勞動力商品價值的新規定。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以前,馬克思講到勞動力商品價值的時候沿用古典經濟學的說法,叫最低工資。勞動力商品價值表現為最低工資,這個概念是重農學派創造的。根據這個觀點,工資額只決定於維持工人身體所必需的、既定不變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因而是個固定不變的量。馬克思在以前寫的一些文章中也沿用了這個觀點。後來馬克思發現這樣定義勞動力價值不符合實際情況,他在《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當中談到勞動力價值的時候明確提出,決定勞動力商品價值的,「不是純粹的自然需要,而是歷史上隨著一定的文化水平而發生變化的自然需要」。他總結說: 「工人作為工人而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資料,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明狀態下當然是不同的。」這就大大修正了對勞動力商品價值的規定。使勞動力商品價值不僅包括身體因素,還要包括社會因素。
馬克思在談到勞動力商品的時候,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勞動能力是絕對貧困本身」,這個「絕對貧困」跟後來政治經濟學講的「相對貧困」和「絕對貧困」是不一樣的概念,它是指勞動力( 工人) 一無所有、沒有生產資料的意思。馬克思順便還談到了一點,就是勞動力商品的價值的轉化形式,即工資。不過在這個時候,工資問題沒有展開論述。
系統地論述相對剩餘價值的三個階段。在《資本論》裡,協作、工廠手工業、機器大生產,即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三層次,是在《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裡形成的。在《1857—1858 年經濟學手稿》中,關於機器的論述是論述固定資本的特點時提出的,現在把機器的論述作為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第三層次,就已經接近《資本論》的結構了。在本手稿中,機器理論雖然還不如《資本論》中那樣成熟,但是本手稿中的論述和資料卻比《資本論》豐富得多。這裡馬克思引了大量資料,裡面很多越出了機器本身的範圍,非常豐富。這樣我們又像進到了馬克思的科學實驗室一樣,看到了他制定機器理論的過程。這裡有不少《資本論》當中沒包括的一些內容,例如,馬克思不是為研究機器而研究機器,他要通過機器的研究來揭示社會關係。他說正確的順序應當是: 機器的發明引起生產方式的改變( 這個生產方式是指生產技術方式,馬克思在法文版中用了一個詞「生產技術方式」,即工人和生產資料結合的方式) ,生產技術方式的改變引起生產關係的改變,生產關係的改變引起社會狀況的改變,社會狀況的改變最終引起工人生活狀況的改變。這些論述對我們理解馬克思《資本論》中的機器大生產理論是很有啟發的,馬克思就是按這樣的思路論述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社會關係的影響的。他對古代的幾大發明也是從這樣的角度評價的。他說: 「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再比如,「社會形態」這個詞。馬克思說,正像各種不同的「地質層系」( Formation,我們現在翻譯成「社會形態」) 一樣,各種社會的關係也是如此。 Formation 就是地質學上的「地質層系」。他說正像各種不同的地質層系相繼更迭一樣,各種不同的經濟社會形態,就是「經濟的社會層系」,也是這樣構成的。現在我們翻譯成「形態」,就看不出它是一層一層的關係了。
勞動對資本的形式從屬和實際從屬。相對剩餘價值、絕對剩餘價值研究以後,馬克思進一步研究相對剩餘價值和絕對剩餘價值相結合的問題。這是《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中的新東西。最初他的提綱裡沒有這一項,到後來才加了這一條,這其中就包括勞動對資本形式上的從屬和實際上的從屬問題。資本在初期主要靠延長勞動時間取得剩餘價值,在這個階段,勞動只是形式上從屬於資本,特點就是生產的技術基礎和以前是一樣的,生產者仍然使用小生產時期的一些勞動資料,接受資本家訂貨,受資本家指揮。後來,隨著資本主義發展,勞動進入了對資本的實際從屬階段。資本在這個階段創造出了自己的技術基礎,即機器大生產,這時候勞動的方式都改變了,勞動者變成機器的附屬品,勞動者離開資本有組織的生產就不能獨立,勞動實際上從屬於資本。這個問題的研究,說明生產力的改變如何改變生產技術方式,如何對工人階級產生影響。這是從新的角度對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進行的概括。
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理論。這個理論是在第二個寫作階段批判亞當‧斯密的理論時制定的。資產階級經濟學每一派都有自己的生產勞動定義,比如重商主義主張凡是生產出口產品並能實現「出超」的就是生產勞動。重農學派提出來,農業勞動是生產勞動,包括農業資本家和工人是生產勞動者,地主、官僚都是非生產勞動者。到了亞當‧斯密那裡,有了兩個生產勞動定義。第一定義認為,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是生產勞動,這是從社會關係方面得出的定義,馬克思贊成他的這一定義。馬克思說,亞當‧斯密在這裡觸及了問題的本質,抓住了要領,是「他的巨大科學功績之一」。斯密還有關於生產勞動的另一個定義( 他在好多問題上都是二元論) ,他受重農學派影響,說製造業工人的勞動固定和物化在一個特定的對象上,或物化在可以出賣的商品當中,因此是生產勞動。相反,家僕的勞動既不物化在一個特定對象當中,也不固定、不物化在一個可以出賣的商品當中,因而不是生產勞動。這個定義是不科學的,沒有經濟關係、社會關係在裡面。
在《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當中,馬克思在研究亞當‧斯密的過程當中,得出了自己的生產勞動理論。他認為要區分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關鍵是要放在特定生產關係當中來研究,也就是放在資本與生產關係當中來研究。馬克思堅持生產勞動就是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換句話說,跟資本相交換的勞動是生產勞動。馬克思後來又在手稿中專門寫了一節正面論述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問題,他指出,「生產勞動不過是對勞動能力出現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所具有的整個關係和方式的簡稱」。因此,只有直接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是生產勞動。僱傭勞動並不等於生產勞動,你雇來的家庭服務員就不是。還有,同一個勞動在一種場合是生產勞動,在另一種情況下就不是生產勞動,比如唱歌的人,如果是資本家把他雇來唱歌,給資本家創造剩餘價值,那就是生產勞動,不是這個關係就不是生產勞動。馬克思關於物質生產領域講得比較多,關於非物質生產領域,有好多問題還沒有分析,正因為這樣,所以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分析還是有很多爭論。
馬克思在這個論述當中還加了一個「補充定義」,說如果全社會都是資本主義生產了,在這個前提下可以認為物化在產品中的勞動是生產勞動。馬克思這個「補充定義」跟亞當‧斯密的定義不一樣,他有個前提。另外,馬克思還順便指出,假定不存在任何資本,工人佔有自己的剩餘勞動,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工人凡是生產出來的價值比他本人消費價值還多,那樣的勞動就是生產勞動,也就是說他創造了新價值。至於如何把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理論的原理和方法論應用於社會主義社會,這曾引起我國理論界多次的爭論。
社會資本再生產問題。這個理論是在批判「斯密教條」的過程當中制定的。「斯密教條」是說,就每一個商品價值來說,都包括三部分,C +V + M,但就全社會來講,所有產品價值只有 V +M,V 是工資,M 是地租和利潤,也就是說,沒有不變資本。他的邏輯是這樣的: 單個產品價值都有不變資本部分,但是這個不變資本部分 C 往上推,到供給他不變資本的人那兒去,那個 C 裡頭也包括 C + V + M,但「C」就小了。再往上推,供給這個人的 C 又包括 C + V + M,C 進一步變小。如此推來推去,就把 C 推沒了。馬克思說妙就妙在這個「推來推去」。在現實當中,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不變資本越來越大,因此斯密教條與現實是相矛盾的。
問題的關鍵在於說明這個「C」就全社會來說究竟怎麼補償。這裡馬克思受到重農學派的啟發。重農學派研究了整個社會各部門的產品怎麼互相交換。他們用五條線六個點就把整個複雜的社會再生產過程畫明白了,實在是很有天才的思想,這是馬克思的評價。馬克思在再生產部分設定了兩大部類,第一部類是生活資料的生產,第二部類是生產資料的生產,每一部類的產品又分三部分( C + V + M) ,從實物和價值兩方面都要互相符合比例,才能互相交換、互相補償,才能再生產。
他得出結論說,如果生產規模不變,即簡單再生產,那麼生產不變資本的生產者們的產品,應當正好等於生產消費資料的生產者們每年所需要的不變資本。這個結論如果用公式來表示,就是Ⅰ( C) = Ⅱ( V + M) ,不過馬克思當時還沒有得出這個公式。馬克思還進一步考察了擴大再生產的條件。他指出,擴大再生產的條件是,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類中的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的總額必須大於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類中被消耗的不變資本。弄清不變資本的補充問題,是馬克思在理論上的一大突破。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的基本內容,後來寫到了《資本論》第 2 卷第三篇中。馬克思得出再生產理論以後,受重農學派再生產圖表的啟發,又畫了自己的經濟表。馬克思的經濟表跟重農學派的經濟表形式上看是一樣的,實際上複雜得多,重農學派的經濟表是受侷限的,只是農業的。馬克思的經濟表是全社會的,不光整個社會,各個部門之間怎麼互相交流,而且還有貨幣如何流通,貨幣流通的路線跟商品流通都在這個經濟表裡頭。後來馬克思寫了一封信給恩格斯,請恩格斯提意見。馬克思經濟表的內容超過了《資本論》第 2 卷的再生產理論的範圍,可惜這個經濟表沒保留下來,但這裡的思想後來變成了《資本論》第 3 卷第 49 章的內容,標題就是《關於生產過程的分析》。
經濟危機問題( 危機從可能性變為現實) 。按照馬克思的「六冊計畫」,經濟危機問題要到最後一冊《世界市場》論述以後才加以詳細論述。因此,在《資本論》及其手稿中並沒有關於危機問題的詳細論述。馬克思在本手稿中分析李嘉圖的理論時,寫了《危機問題》一節,分析了它如何由可能性發展成現實,因而受到學術界的重視。馬克思指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特有現象,基本特徵是「生產過剩」。在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中,由於貨幣的出現,商品的買和賣分離,這就造成了危機的抽象的可能性。貨幣發展成為支付手段之後,這種抽象的可能性又進一步擴大了。在簡單商品生產和流通的條件下,這還只是抽象的可能性,而當商品生產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生產,貨幣流通轉化為資本流通之後,危機的這兩種形式就第一次獲得現實內容,獲得了它們可以表現出來的基礎。資本主義生產是普遍的商品生產,各個資本的再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是互相聯結和互相交織在一起的,但由於分工,它們之間雖然客觀上要求必須聯結在一起,但能否聯結在一起卻是偶然的事情。通過貨幣的支付手段作用,各個資本彼此形成一連串的支付鎖鏈,只要這個支付鎖鏈中某一環節中斷,整個支付系列都會受到影響。這就使危機成為現實。馬克思詳細分析了使危機成為現實的各種條件。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這個理論的制定是馬克思在本手稿中取得的重大理論突破。由於這一理論的制定,馬克思在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得以進一步說明了地租、商業資本利潤和貨幣資本利息等問題。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問題是使古典經濟學遭到破產的兩個關鍵問題之一。亞當‧斯密最早承認生產價格的存在,但他沒有把勞動價值論堅持到底。李嘉圖堅持勞動價值論,但他在生產價格問題上遇到了難題。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各個資本的有機構成不同,周轉時間長短不同,但表現出來的現象是,等量資本好像能得到等量利潤,這從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同勞動價值理論相矛盾。李嘉圖沒能科學地解決這個問題,導致古典經濟學的解體。
李嘉圖碰壁的原因,在於沒有找到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的中間環節。這個任務由馬克思在本手稿中科學地解決了。馬克思研究了社會上的競爭現象,認為平均利潤的形成是競爭形成的,競爭有兩種: 一是部門內部的競爭,二是部門之間的競爭; 部門內部競爭形成市場價值,部門之間競爭形成平均利潤。C + V + 平均利潤就是生產價格。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是價值的變形。從全社會來說,剩餘價值總量跟利潤總量相等,關鍵是由於競爭的關係,剩餘價值在各資本中間重新分配,分配到一定程度,大體上按照等量資本得到等量利潤,就算大體上平衡了。因此,生產價格總量跟剩餘價值總量是相等的。如果說剩餘價值是生產當中勞動創造的結果,生產價格就不是勞動直接創造的,是剩餘價值在所有資本之間第二次分配的結果。馬克思說,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在資本主義發達階段,起決定作用的是生產價格,價值躲到幕後了。馬克思創造的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標誌著馬克思實現的政治經濟學史上的革命的第二個里程碑,也為《資本論》第3 卷的理論奠定了基礎。
地租理論。馬克思早在 50 年代初制定了級差地租理論。在本手稿中,馬克思在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基礎上制定了絕對地租理論,這是馬克思又一個重大的理論突破。
李嘉圖認為農業中存在級差地租,不存在絕對地租。他從勞動價值論出發,認為農產品的價值由劣等土地上生產的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決定,在較肥沃土地上生產的產品所花費的勞動時間少於劣等土地,但仍按劣等土地決定的價值出售。這樣,肥沃土地上生產的產品就能夠在平均利潤之上提供超額利潤,形成地租( 級差地租) 。而劣等土地上的產品按價值出售。在李嘉圖看來,承認絕對地租就得推翻勞動價值論。李嘉圖所以否定絕對地租,其根源在於他把價值和生產價格混為一談了。李嘉圖所說的劣等地決定的「價值」,實際上是指「生產價格」( 預付資本加平均利潤) ,而不是農產品的價值。可見,要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說明絕對地租的來源,首先必須弄清楚價值是如何轉化為生產價格的。因此,馬克思的生產價格理論為他制定絕對地租理論打下了堅實基礎。
馬克思分析說,資本主義競爭使各類產品的個別價值轉化為市場價值,使市場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各類產品的市場價值同生產價格的關係有三種情況。有的部門產品的市場價值高於生產價格,有的部門的產品的市場價值低於生產價格,有的部門則二者一致。馬克思說,農業就是市場價值高於生產價格的部門,因為農業部門資本的有機構成低於工業部門,同量資本中可變資本佔的比重大於工業部門,因此,在剩餘價值率相同的情況下,創造的價值多於工業部門。只要農產品能夠按價值出售,高於平均利潤的那部分剩餘價值就可以形成絕對地租。在工業中,各部門的超額剩餘價值要參加平均化。而在農業中,由於土地私有權的存在,租地農場主必須把自己獲得的超額利潤作為絕對地租交給土地所有者。這就是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這樣,馬克思就在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科學地說明了絕對地租。
關於級差地租問題,馬克思原則上在 50 年代就解決了。馬克思在本手稿中進一步完善了級差地租理論,指出級差地租無非是由於土地自然條件的差別等原因,投資於不同土地所產生的超額利潤。由於存在土地經營的壟斷,這些超額利潤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形成地租。
商業資本和貨幣資本理論。馬克思在本手稿的《各種收入及其源泉》這一部分分析了商業資本和貨幣資本。商業資本是從生產資本在流通當中的職能獨立而形成的一種資本,經營這種資本的是商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的利潤不是商業資本的工人創造的,是工業資本中的工人創造出來的。到了商業資本形成以後,平均利潤的分割就改變了。商品的生產價格這時候就是工業當中的成本加上工業的平均利潤,再加上商業資本的平均利潤,因此工業資本家讓利給商業資本家,商業利潤的來源就是從工業資本的剩餘價值當中分到與商業資本數量相應的平均利潤。因此商業職工的勞動也是商業資本利潤的來源,但是真正的起源是工業資本當中勞動創造的,商業職工是為他的老闆創造去分那個利潤的可能性。
貨幣資本的運動形式比較簡單。貨幣資本是生產資本在貨幣運動和貨幣經營這方面職能的獨立化。這跟商業資本家是類似的。不過貨幣經營這一部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今天逐步發展成為龐大的金融體系。那麼,利息是從哪兒來的呢?利息就是工商業利潤中支付給貨幣資本家( 包括銀行) 的那一部分利潤。利息率的高低取決於借貸雙方的供求關係,貨幣供應過多,利息率就低,貨幣短缺了,利息就高。但是利息的來源是利潤。時至今日,信用和金融業發展成龐大的體系,離實體經濟越來越遠,不斷在全世界掀起一波又一波災禍( 經濟危機) ,這是後話。本手稿中制定的貨幣資本理論是後來信用理論的基礎。
借助於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馬克思說清楚了,無論地租、商業利潤還是貨幣利息,都是剩餘價值轉化來的,都是工人勞動創造的。馬克思從勞動價值論一直說到利息,這樣他就創立了廣義的剩餘價值理論。古典經濟學沒有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把這一切說清楚,因而遭到了破產。只有馬克思實現了政治經濟學史上的革命。
學說史初稿。在《1861—1863 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還研究了經濟思想史。這個學說史最初是作為《資本論》的附錄寫的,就是《關於剩餘價值的各種理論》。手稿中學說史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從詹姆斯‧斯圖亞特開始,因為他是最後一位重商主義經濟學家,他承認單單流通領域是不能產生剩餘價值的。馬克思第二個考察的是重農學派。馬克思認為重農學派有兩大貢獻,一個是把價值創造從流通領域轉到了生產領域,二是魁奈的《經濟表》。接下來就是分析亞當‧斯密。馬克思對斯密的評價很高,認為他創造了古典經濟學體系,達到了資產階級認識的新高峰。斯密的《國富論》馬克思至少讀了三遍。斯密認為勞動是創造一切財富的源泉,這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範圍內是了不起的。斯密是務實的,正因為他務實,除了他堅持勞動價值論以外,在一些重要問題上產生了二元論,為庸俗經濟學開了方便之門。馬克思正是在和他的這些錯誤理論的論戰中,發展了勞動價值論,馬克思還在批判斯密的理論中制定了再生產理論、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理論等。
第二部分研究的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頂峰時期,代表人物是李嘉圖。馬克思研究李嘉圖時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上: 地租理論、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積累理論。另外,馬克思還對「危機問題」作了非常重要的論述。李嘉圖跟亞當‧斯密不一樣,斯密的理論是二元論,李嘉圖則堅持勞動價值論,他比斯密徹底,馬克思很佩服他。他的優點是,研究深入到資本主義的內部聯繫當中,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各階級之間經濟上的對立。但是李嘉圖的缺點是堅信資本主義是永恆的,有很多方法論上的形而上學。他不像斯密有現實感,由於很多問題沒有說明,後來造成很多矛盾,勞動價值論遭到破產。
第三部分是古典經濟學的沒落。馬克思也寫了三派。一派是古典經濟學的死對頭馬爾薩斯之流。馬爾薩斯根本不承認勞動價值論,也不承認等價交換,因此他認為勞動生產的剩餘的東西,就必須由食利者階層消費,這當然是庸俗的。馬爾薩斯又回到讓渡利潤上來,強調勞資之間是不平等交換,而且必然是不平等交換,因為如果是平等交換,社會就沒法發展了。還有一派是李嘉圖的「門徒」,他們為勞動價值論辯護,但走上了歧途。例如,葡萄酒裝到酒窖裡頭髮酵多少年以後為什麼價值就高了?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這是壟斷價格問題。但是他們解釋不清楚,說什麼時間也創造價值。到了麥克庫洛赫,他說創造價值的,包括人的勞動,動物的勞動,還有機器的勞動。馬克思說李嘉圖經濟學的解體過程,到了麥克庫洛赫那裡就成了「最可悲的樣板」。第三派是李嘉圖派社會主義者。他們從李嘉圖的理論出發,得出有利於工人階級的結論。他們主張,既然財富是勞動創造的,那麼勞動成果就應歸工人享有。但由於他們不懂社會發展規律,不瞭解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所以他們的主張依然是空想的。
馬克思認為還有三個人在剩餘價值理論史上是有局部貢獻的,他們是拉姆賽、舍爾比利埃和瓊斯,馬克思在《剩餘價值理論》的末尾補寫了這三個人的理論貢獻。他們講的「流動資本」、「固定資本」,實際上就是「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到了瓊斯,他已經認識到社會是按歷史階段發展的。
在《剩餘價值理論》的最後,馬克思又補寫了配第等人,因為這時候馬克思的想法有了變化。由於他打算先出版《資本論》,所以把《剩餘價值理論》要寫成政治經濟學史,而政治經濟學史的起點應從配第等人開始,這樣才補寫了這些內容。
馬克思寫的這些手稿成了以後編理論史的基本材料。考茨基編《剩餘價值理論》的時候,他仍按原來的手稿把斯圖亞特作為起點,而把配第這些人編為第一卷《附錄》。這樣編是很有創見的。一方面把原手稿作為基本內容,另一方面表示馬克思另有寫理論史的起點。此外,考茨基還把《各種收入及其源泉》的前半部分編為《剩餘價值理論》最後一章,看重的是這裡論述了庸俗經濟學和古典經濟學的區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編者在編第 26 卷的時候,沿用了考茨基的編法,只是把考茨基編的結尾,編成了最後的《附錄》,這就更加科學。如果我們以後編《剩餘價值理論》單行本的話,我建議可以沿用考茨基或者俄文版的編法框架。
《剩餘價值理論》部分在 1861—1863 年手稿中約佔 40% 以上的篇幅,是馬克思留下的學說史問題的唯一手稿,內容非常豐富。這部分手稿也是 1861—1863 年手稿中除廣義剩餘價值理論以外的又一重大理論貢獻。它需要專門的篇幅和時間才能加以說明。限於時間,今天我們只能極簡單地提示如上。(註釋略)(本文為張鐘朴先生在中央編譯局所作「《資本論》創作史系列講座」第三講,由中央編譯局馬列部曹浩瀚同志整理髮表,文字經作者審定。)


(作者單位: 中央編譯局馬列部)


第二篇


「消費不足論」和「生產過剩論」的根本不同


  一、馬克思關於危機的「生產過剩論」
  馬克思在《1857 -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批判地發展了馬爾薩斯和西斯蒙第的思路,強調了有限消費需求所造成的實現困難。他的目的是用危機理論來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所提出來的和諧論。在《1861 -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一方面繼續用消費不足的觀點來解釋危機的必然性,指出勞動者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不足,是造成生產過剩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馬克思開始用兩大部類之間的比例失調來解釋經濟危機。這表明馬克思已經開始深入到資本之間的內部關係來尋找危機原因。馬克思的危機理論從對流通過程的分析出發,最終回到了生產過程內部。
  在《資本論》關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論述中,商品生產過剩現象總是作為形成或導致經濟危機的因素而存在的。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存在大規模的或普遍的生產過剩時期,正是經濟危機的前夕。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所特有的經濟危機現象,主要是每隔數年定期重演的週期性經濟危機現象,是普遍經濟危機或普遍危機現象,是由生產過剩產生的。為數不多但居主導地位的商品的生產過剩會在整個市場上引起帶普遍性的相對的生產過剩。這種生產過剩,不是發生在某一種商品或某一個生產部門的局部的生產過剩,而是發生在大多數商品或許多生產部門的普遍的生產過剩。
  馬克思認為,生產過剩趨勢不是對市場界限的無知或判斷失誤的結果,生產過剩的基礎來自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自身固有的限制。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不是消費,而是積累資本和佔有利潤。資本積累並不是為了滿足消費者需要,而是為了發展生產力,消費者需求的限制不過是資本家必須克服的障礙而已。發展生產力的需要不僅僅是資本家主觀動機的表現,而且是通過競爭壓力強加到資本家身上,這種壓力不是別的,正是那種內在的、自我複製的生產過剩趨勢的壓力。它迫使資本家不顧市場的界限,通過發展生產力來擴大生產。必要勞動是活勞動能力的交換價值的界限或產業人口的工資的界限,剩餘價值是剩餘勞動和生產力發展的界限,貨幣是生產的界限,使用價值的生產受交換價值的限制。在限制與想要突破限制的衝動之間總是存在著矛盾。
  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竭力追求的只是攫取儘可能多的剩餘勞動,就是靠一定的資本物化儘可能多的直接勞動時間,其方法或是延長勞動時間,或是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發展勞動生產力,採用協作、分工、機器等,同時,進行大規模生產即大量生產。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中就包含著不顧市場的限制而生產。」[1]
  隨後馬克思便提出了關於生產過剩和經濟危機理論的一個重要的論斷:「構成現代生產過剩基礎的,正是生產力的不可遏止的發展和由此產生的大規模生產,這種大規模的生產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的:
  一方面,廣大的生產者的消費只限於必需品的範圍,另一方面,資本家的利潤成為生產的界限。」[1]馬克思認為,形成生產過剩或普遍生產過剩基礎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生產力的不可遏制的發展;二是這種生產力的發展又遇到了兩方面的限制:一方面,廣大的生產者的消費只限於必需品的範圍,即工人群眾的貧困;另一方面,資本家的利潤成為生產的界限,即生產規模的擴大受到利潤量的限制。資本的目的不是滿足需要,而是生產利潤。資本為達到這一目的所使用的方法就是按照生產的規模來決定生產量。
  馬克思指出:「認為危機是由於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費或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費者引起的,這純粹是同義反覆……商品賣不出去,無非是找不到有支付能力的買者……但是,如果有人想使這個同義反覆具有更深刻的論據的假象,說什麼工人階級從他們自己的產品中得到的那一部分太小了,只要他們從中得到較大的部分,即提高他們的工資,弊端就可以消除,那麼,我們只須指出,危機每一次都恰好有這樣一個時期做準備,在這個時期,工資會普遍提高,工人階級實際上也會從供消費用的那部分年產品中得到較大的一份。按照這些具有健全而『簡單』(!)的人類常識的騎士們的觀點,這個時期反而把危機消除了。因此,看起來,資本主義生產包含著各種和善意或惡意無關的條件,這些條件只不過讓工人階級暫時享受一下相對的繁榮,而這種繁榮往往只是危機風暴的預兆。」[2]
  這段話來自馬克思1878年的一個筆記本,直接表現出對消費不足論的批評。馬克思並沒有提出一個完整的危機理論,他關於危機理論的分析包含在對其他問題的探討中。在馬克思看來,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歷史趨勢的高潮,在某種意義上又是最淺顯的表現。因此,馬克思的危機理論應該作為他關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動力這一更廣闊的論述的一部分,是為了更加深刻地分析資本主義的動力機制。
  二、恩格斯對拉薩爾、杜林的「消費不足論」的批判
  恩格斯的危機理論是直接而鮮明的生產過剩理論,他駁斥了拉薩爾和杜林的消費不足論。從表面上看,消費不足和生產過剩之間區別不大。但實際上,拉薩爾等所提倡的消費不足論和恩格斯的生產過剩論根本不同。拉薩爾的消費不足論建立在「鐵的工資規律」的基礎上。「鐵的工資規律」認為平均工資停留在一個國家中根據習慣未來維持生存和延續後代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的限度上。拉薩爾指出:「工資不能經常超過這個平均數,否則由於工人的狀況有所改善,就會增加結婚和出生率,增加工人人口,從而增加了又把工資降低到從前的水平,甚至降低到那個水平以下的人手的供給。工資也不能長期落在必要的生活費用下面,因為那樣一來就會產生移民、不結婚、節育,最後由於貧困產生工人人數的減少,因而又減少人手的供給,又使工資恢復到從前的水平。因此真正的平均工資處於變動之中,經常在它必須不斷地落灰的重心周圍旋轉,有時比它高些(所有或個別勞動部門的繁榮時期),有時比它低些(多少帶有普遍性的困難和危機時期)。」[3]
  拉薩爾認為工資是勞動的價格。「和其他一切商品的價格一樣,勞動的價格(工資)也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完全正確。但是每一種商品在任何時候的市場價格或者某種物品的平均的供求關係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是由它的必要的生產費用決定的。」[4]
  拉薩爾指出,工人的貧困造成了消費不足。「工資或勞動的價格和在物品的價格中償付給資本的勞動量之間的差別,必然使得所有製造出產品的勞動者,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不可能用他們總共的工資重新購買他們自己勞動的產品。……在工人們的生活費用保持不變時他們的勞動生產率愈高,他們就愈不能買回他們自己勞動的這些產品。」[4]
  拉薩爾認為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條件下,只要在國家的幫助下建立生產合作社,再把分散的合作社聯合到全國所有合作社的統一組織中,由一個管理合作社業務的「中央委員會」來調節生產,就可以消除生產過剩的危機。「難道您就看不到,根據所有這些合作社的業務簿籍,並通過為了瞭解這些業務簿籍而設立的中央委員會,就會給生產需要的科學統計打下真正的基礎,從而很快就會有可能避免生產過剩嗎?而且及時暫且還不能完全做到這點,由於合作社擁有強大的手段而不必進行競爭卻推銷產品,生產過剩就會變成單純的預先生產。……解脫社會的生產過剩和危機,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將會是怎樣一種得福和致富的源泉啊?」[4]這就是拉薩爾設想的「社會主義」。
  在杜林看來,危機不過是對於事物常態的偶然背離。「貨物貯藏和銷售之間的鴻溝,其最後所以大得如此嚴重,並不是因為生產過剩,而是因為人民消費落後,……因為人為地造成消費水平低,……因為人民需要在其自然增長上遇到了障礙。」[5]
  恩格斯論述危機的理論基礎不是工人的貧困,而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矛盾形式,這一矛盾形式使積累不斷超過需求的增長。恩格斯指出,消費不足是「存在了幾千年」的「老現象」,而危機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形式下才出現。因此,「雖然群眾的消費水平低也是危機的先決條件之一,並且在危機中,起著早已被承認的作用,可是這絲毫不能給我們說明現時存在危機的原因,也不能給我們說明過去不存在這種危機的原因。」[5]
  恩格斯認為,消費水平低是數千年來的經常的歷史現象,而生產過剩所引起的、爆發於危機中的、一般的普遍的商品滯銷,只是最近五十年來才有的現象。「只有杜林先生那樣的庸俗經濟學的全部淺薄見解,才能不用新的生產過剩的現象,而用舊的存在了幾千年的、消費水平低的事實,來解釋新的衝突。」[5]消費不足是任何建立於剝削之上的社會形式的一個必然條件,因此也是資本主義社會形式的一個必然條件。可是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才使經濟狀況達到了危機的地步。「消費不足論」和「生產過剩論」都是從經濟危機的現象開始研究的,但是,一旦真正涉及到危機的本質問題時,兩者就分道揚鑣了。
  恩格斯力圖證明私有制是資本主義制度一切罪惡的根源。他認為,私有制不但將社會建立在利益對抗的基礎上,而且決定了供給和需求的永久性失衡。「在競爭的波動不大,需求和供給、消費和生產幾乎彼此相等的時候,在生產發展過程中必定會出現這樣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生產力大大過剩,結果,廣大人民群眾無以為生,人們純粹由於過剩而餓死。長期以來,英國就處於這種荒誕的狀況中,處於這種極不合理的情況下。如果生產波動得更加厲害———這是這種狀態的必然結果———,那麼就會出現繁榮和危機、生產過剩和停滯的反覆交替。」[6]在恩格斯看來,供給和需求的失衡是系統性的,其根源在於經常性的生產過剩趨勢。
三、考茨基關於危機的「原始凱恩斯主義」解釋
  第二國際的理論家考茨基把恩格斯危機理論的兩個方面分離開來,提出一個長期生產過剩趨勢理論和一個建立在市場無政府狀態基礎上的危機理論,兩者相互聯繫。考茨基將生產過剩理論改造成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期趨勢理論。他說:「震撼世界市場的現代的巨大危機,是生產過剩的結果,而生產過剩又是與商品生產有必然聯繫的無計畫性的結果。」[7]
  恩格斯認為生產無政府狀態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各由不同的規律所支配,所以兩者之間的背離也就是系統性的。考茨基並未像恩格斯一樣,把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和資本主義生產的規律結合起來,而只是和「與商品生產有必然聯繫的無計畫性的結果」聯繫起來。這樣,生產的週期性擴張便不再是資本主義生產內在規律的表現,而是由市場的發展所驅動的。
  雖然在《愛爾福特綱領解說》對工業危機的討論中,考茨基並未提及消費不足問題,而只是強調生產過剩,但其理論所隱含的基礎卻是消費不足論。考茨基指出:「生產量超過需要量的這種生產過剩,在任何生產方式下,都可能發生。但是,如果生產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進行生產的,那末,這種生產過剩當然不會帶來危害……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情況就不同了。商品生產(在它的發達形式下)的前提是任何人都不是為自己生產,每一個人都是為他人而生產。每個人都必須購買他所需要的東西。但是,社會的全部生產卻不是按照計畫佈置的。恰恰相反,每一個生產者都要自行估計社會上對他所生產的商品的需要量有多大。
  另一方面,在商品生產之下,生產一超過物物交換的買賣這個低級階段,除了貨幣商品和貴金屬的生產者意外,誰也不能在售出自己的商品之前預先購進任何商品。這就是危機所由產生的兩個根源。」[7]考茨基認為,當商品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由於為自己的消費而生產越來越居於次要地位,為他人的需要而生產成為主導,因此對他人需求的預測變得非常困難,所以危機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考茨基對經濟危機的這一解釋實質上是市場供求的比例失調論,仍然侷限在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框架之內。這種「原始凱恩斯主義」的解釋已經和恩格斯的生產過剩理論相去甚遠。
  雖然考茨基把危機的根源歸因於市場的無政府狀況,但是他認為卡特爾不能消除經濟危機。這一觀點與伯恩斯坦針鋒相對。伯恩斯坦把卡特爾、信用制度、交通工具的完善、工人階級生活狀況的提高等等當作資本主義的適應工具,認為這些現象緩和甚至消除了資本主義經濟內部的矛盾,防止了矛盾的展開和激化,由此消除危機。考茨基認為卡特爾不能消除經濟危機,原因有二:一是利用卡特爾來調節生產,前提是卡特爾必須控制一切主要的工業部門,並在國際範圍內組織起來,但國際卡特爾是不容易組成的,而且也難於徹底維持下去;二是如果普遍組織卡特爾,結果是每一個卡特爾都力求儘量少生產商品,以提高其價格。每個卡特爾一方面儘量少生產商品,另一方面又竭力迫使生產它所需要的原料的其他卡特爾生產過剩,結果還是要發生危機。他舉例指出:「假如幾個銅礦組成了一個卡特爾,縮小銅的生產,把銅的價格提高。這樣作的結果將會怎樣呢?這時,在煉銅企業的工業家中,有一些人將停止自己的生產,等待良好的時機;另一些人就會竭力用其他金屬來代替銅;其餘一些人則購置或自辦銅礦,以擺脫對銅礦卡特爾的依賴。到了最後,銅礦卡特爾就要瓦解或破產,結果就出現危機。」[7]
  但是,考茨基又說:「只有把所有的卡特爾聯合成為一個單一的卡特爾,把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全部生產資料都集中在這個卡特爾手裡,換句話說,只有生產資料私有制確實廢除,成立卡特爾才能消除危機。相反地,經濟發展達到一定階段之後,只要生產資料私有制存在一天,危機就是不可避免的。」[7]考茨基認為危機的產生直接源於市場的無政府狀態,而生產資料私有制是造成市場無政府狀態的原因,因此只有消除了生產資料私有制才能從根本消除危機。那麼,考茨基的這一觀點與恩格斯把危機看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趨勢的觀點完全一致嗎?後來考茨基把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卡特爾就可以消除經濟危機的思想,發展成為他的「超帝國主義」理論。這種理論造成一種幻想,似乎只要把一切國際卡特爾結合成唯一「超卡特爾」,就可能使各國的資本家達成協議,調和他們的利益,並消除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和危機。列寧曾指出「超帝國主義」在理論上的錯誤和危險性,指出考茨基只抓住資本主義發展的一種趨勢,即壟斷的發展和壟斷之間聯繫的加強,而忽略了資本主義壟斷階段必然導致社會主義革命。
  四、杜岡經濟週期理論中的「生產過剩論」
  杜岡在信仰上經歷了由「合法馬克思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批評者的轉變。他在經濟週期理論方面的研究,對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發展而言是值得重視的。杜岡的經濟週期理論的重要性在於,他指出了週期性危機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伴侶」。雖然沒有明確提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表現形式,但他把經濟危機和資本主義制度本身聯繫了起來,並因此而指出了它必然滅亡的發展趨向。
  杜岡在其《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對西斯蒙第的「消費不足論」進行了批判。杜岡認為,西斯蒙第的市場理論同時也是危機理論。從西斯蒙第危機理論的觀點來看,危機產生的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生產了由於人民大眾的貧困而不能被社會消費掉的過剩產品。按照這個理論,資本主義工業產品市場,對資本主義所擁有的全部生產力來說過於狹小了。杜岡肯定了西斯蒙地的消費不足論「含有幾分真理」,因為它從現象上部分地解釋了危機的成因。但是,杜岡指出,西斯蒙第的理論同危機的過程有明顯的矛盾。「這個理論認為,危機之後必然出現工業高漲是不可思議的。要知道,危機和工業蕭條使人民大眾不是更加富裕,而是更加貧困;怎麼能連續幾年的工業蕭條之後出現工業高漲,又怎麼能使市場容納下比危機前多得多的商品呢?」[8]
  要是消費不足論是正確的,那麼就只能是資本主義工業完全停滯不前。杜岡指出:「危機問題只有依據正確的市場理論才有可能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正因為現代的經濟科學及其大批代表人物堅持錯誤的市場理論,所以,它無力解決危機問題是毫不奇怪的。」[8]在杜岡看來,這種錯誤的市場理論認為生產過剩只能是局部的,可是在危機時期生產過剩總是帶有普遍性。那麼,普遍的商品生產過剩究竟是在什麼基礎上產生的呢?杜岡把資本主義經濟同比較原始的經濟體進行比較後指出,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是居民的消費需求調節著社會生產,資本積累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在簡單商品經濟制度下社會生產也和社會消費一樣保守,當需求穩定時社會生產很容易做到按比例分配。而偶爾的比例失調總是由於外部原因如歉收等造成的。但是,在對抗性的資本主義經濟中情況則不同。「不是居民的需要,而是資本積累決定社會生產的規模。」[8]
  在資本主義經濟中,資本積累造成經常不斷的擴大生產的趨勢。在社會生產無組織狀態的條件下,社會生產由於資本的積累而不斷擴大,從而造成長期生產過剩的趨勢。當商品銷售困難變本加厲時,資本主義生產就會陷入似乎是普遍癱瘓的狀態,從而爆發所謂的工業危機。考茨基的觀點曾經非常接近這一觀點。他認為,當商品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由於為自己的消費而生產越來越居於次要地位,為他人的需要而生產成為主導,因此對他人需求的預測變得非常困難,所以危機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但是他並未看到「為他人的需求而生產」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積累的目的,因而也未能把危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聯繫起來。信用是加劇危機的一種因素:「信用容易膨脹,也容易收縮;在順利時期它能使社會購買力增長好多倍,而在困難時期它會在一瞬間垮台。」[8]
  杜岡進一步指出,「信用只不過是加劇危機的一個條件,而絕不是發生危機的主要原因。資本主義危機的根扎得要深些,它寓於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中。危機的必然性來源於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三個特徵,即:1、資本主義經濟是對抗性經濟,在這種經濟中工人是資本主義企業領導者的簡單生產手段;2、資本主義經濟和其他對抗性經濟不同,生產有無限擴大(作為資本積累的手段)的趨勢;3、整個資本主義經濟是無組織的經濟,各個不同勞動部門之間缺乏有計畫地分配社會生產。」[8]在這裡,杜岡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傳統,其危機理論是原初馬克思主義意義上的「生產過剩論」。在杜岡看來,長期以來,古典政治經濟學之所以不能解決危機問題,是因為經濟學家們只是從社會經濟的某一個別領域———生產、交換或分配領域中去尋找危機的原因。實際上,危機是在社會經濟各現象總體的基礎上產生的,因而不能把危機只侷限於社會經濟的某一個別的領域。
  杜岡認為人民大眾的相對貧困是工業危機的必要條件,但認為民眾消費水平低並且提高得慢、以致產品不能銷售,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消費只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因素之一,並不當然地決定生產。歸根結底,杜岡認為資本主義體制下國民經濟生產缺乏有計畫有組織的安排,即使工廠科學地組織生產、重視技術改革、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也不能避免工業危機的發生。而危機呈現出的週期性則源於貨幣資本在創造新的固定資本時表現出來的週期性。
  在杜岡看來,馬克思的理論作為一種指導原則,在經濟週期研究中是適用的,但是作為一種具體的理論觀點,卻是缺乏系統性的和不充足的。他甚至把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同西斯蒙第等人的消費不足論相提並論。在杜岡看來,馬克思認為總有一天商品的普遍過剩會成為經常性的現象,於是資本主義制度就會因為資本主義工業的產品不能繼續銷售而崩潰。他對馬克思關於經濟危機理論的這種理解,的確是非常膚淺的。
五、盧森堡對剩餘價值實現問題的關注
  面對伯恩斯坦等的挑戰,第二國際的馬克思主義者力圖將危機理論建立在更有力的基礎上。針對伯恩斯坦的觀點,羅莎‧盧森堡指出,信用制度和企業主的聯合組織都不能消除資本主義經濟的無政府狀態,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信用把生產的擴展能力提高到極大程度,造成使生產不斷超越市場界限的內在動力。但它是從兩個方面進行的。如果它一度作為生產過程的因素召來了生產過剩,那麼,在危機過程中,它又作為流通手段把自己喚起的生產力更加徹底地摧毀了。」[9]
  這是因為,危機時期的信用緊縮,使得產品的銷售進一步惡化。所以,「在它不可缺少的地方卻拋棄了交換,在它還存在的地方卻證明自己不起作用和沒有用處,因而在危機過程中,把消費能力縮減到最低限度。」[9]在伯恩斯坦看來,企業主聯合組織通過對生產進行調整可以結束無政府狀態,防止危機。對此,盧森堡指出:「只有當卡特爾、托拉斯等變成近乎包羅一切、居於支配生產地位的生產形式的時候,才說得上通過企業主聯合組織防止資本主義無政府狀態。
  但是,卡特爾本身的性質排斥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企業主聯合組織的最終經濟目的和作用,就是在一個部門內部消滅在分配世界市場利潤方面的競爭,以便提高這個工業部門在世界市場上所得的份額。而這種組織要提高一個生產部門的利潤率,就只有犧牲別的部門的利益。因此,它恰恰不能成為普遍性的組織。如果它擴展到一切重要的工業部門,它的作用也就消失了。」同考茨基一樣,盧森堡從卡特爾自身所包含的矛盾出發駁斥了伯恩斯坦的觀點。那麼,為什麼「二十年以來沒有發生普遍的商業危機呢」?對此,盧森堡指出,馬克思的危機理論雖然揭示了一切危機的內在結構和它們的深刻的一般原因,但更加適合於世界市場已經成為現實,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充分發展的成熟階段。而盧森堡認為她所處的時代「還沒有達到象馬克思的圖式中所設想的那種發生週期性危機的資本主義成熟階段。」[9]
  她認為當時已經擺脫了「年青的危機」———週期性出現的那種對資本主義經濟新領域進行的突然的、跳躍式的開拓及隨之而來的危機,也還沒有發生「資本主義的老年危機」———世界市場的發展使得生產力同市場的框架發生致命性、週期性的衝撞。在《資本積累論》中,盧森堡從正面論述過危機產生的直接原因,即從剩餘價值實現的角度談到了消費不足問題。有學者將盧森堡對馬克思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的分析及從資本積累角度對資本主義發展趨勢的論證,看作是「消費不足」思想的闡發。關於消費不足產生的原因,盧森堡認為,工人和資本家只能實現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中被消耗掉的部分,以及剩餘價值的可消費部分。至於剩餘價值的資本化部分,就不可能由工人和資本家來實現。盧森堡認為,這正是李嘉圖、西斯蒙第、馬克思等人的經濟理論的不足,因為他們都把這一不能解決的問題作為理論研究的前提條件。盧森堡指出:「剩餘價值的實現,無疑是資本主義積累的一個關鍵問題。為了簡單起見,假定把資本家的消費基金存而不論,那末,剩餘價值實現的第一個條件,是要求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以外的購買者階層。我們說是購買者而不是消費者,因為,剩餘價值的實現,最初就不是指剩餘價值的物質形態而言。起決定性作用的一點在於:剩餘價值既不能由工人,也不能由資本家來實現,而是由那種屬於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社會階層或社會結構來實現的。」[10]
  例如,在19世紀最初六十年間,英國的棉業將棉織品供應給歐洲大陸的農民以及印度、美洲和非洲等的農民。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非資本主義階層及非資本主義國家的消費,就為英國棉業的繁榮擴大建立了基礎。在這一觀點的基礎上,盧森堡在《資本積累論》一書中明確提出資本主義經濟是不能自己獨立存在的,要以另一種經濟成分的存在作為它存在的前提條件。布哈林曾經批評盧森堡,指出她將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和剝削問題割裂開了。
  盧森堡認為,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和非資本主義生產之間的交換關係,不僅可以實現剩餘價值,而且能夠通過擴大再生產瓦解非資本主義生產形式來獲得新的無產階級化的勞動力。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資本主義生產與非資本主義生產之間交換關係的發展,使資本主義得以擴張。盧森堡指出,參加尋求積累地區的資本主義國家越多,仍然對資本擴張開放的非資本主義地方就變得越少,競爭就越厲害。通過這個過程,資本準備了自己的毀滅。當它接近到人類只是由資本家和無產者所組成這一點時,進一步的積累將變得不可能了。有學者指出,盧森堡是在企圖迴避帝國主義作為資本主義最新階段的經濟基礎、基本矛盾的情況下,直接揭示資本主義生產的客觀歷史界限和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的。這無疑是錯誤的。[11]
  她以資本主義對非資本主義的侵蝕來描述近代以來的世界歷史進程,認為這是一種本質的聯繫,因而構成了世界體系。這一觀點涉及到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挑戰。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歷史上繼起的經濟形態或社會形態,從前一種形態中產生以後就獨自存在,不以其他的經濟形態或社會形態的存在為其存在的前提條件。
  克拉克對盧森堡的消費不足論進行評價時指出:「盧森堡理論核心的謬誤不是她對再生產圖式的誤解,而是她假設資本主義積累的動力必須來自於消費需求的增加,忽視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動力不是額外的需求、而是不顧市場限制擴大生產的趨勢這一事實,這種趨勢由競爭的壓力強加到每一個資本家身上,又因生產力日益革命化而加劇。」[12]
  六、結 語
  「消費不足論」和「生產過剩論」之間的爭論,其焦點在於:危機究竟只是偏離市場均衡常態的現象,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固有趨勢。古典政治經濟學將危機解釋為偶然現象,否認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因此任何危機自然都被視為偏離常態的意外結果。時至今日,經濟學家們對經濟危機所作的解釋,儘管在數學上越來越精巧,卻和19世紀初提出的解釋沒有本質區別。凱恩斯對古典宏觀經濟調整機制的穩定性提出了質疑,但除此之外他的理論基本上仍侷限在古典框架之內。凱恩斯提出質疑的意義在於,為了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政府必須更加積極的干預,採取反週期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維持宏觀經濟的平衡。然而,凱恩斯的解釋不過是表明,危機決不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相反,它可以通過政府適當的政策得到調節。以上經濟學理論都認為,總有一種巨大的外部衝擊,例如戰爭、歉收或是金融管制的缺失,加劇了各生產部門之間關係的暫時失衡。危機發生的原因不在於資本主義制度本身,而且正常的市場調節過程會很快使穩定得到恢復。除了外部衝擊之外,危機的主要原因有時還被歸結為政府的過度干預。
  危機理論不是描述危機的現象,而是要探究危機的原因。一些人認為是原因的,可能被另一些人認為是更深層次的原因的結果,各種不同類型的危機理論也就應運而起。「經濟學家們對危機的解釋,有如這樣一位科學家,他試圖否認四季更替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將每年春天的回歸解釋為某種超自然力量偶然作用的結果。實際上,科學家應該做的,不是解釋某一年的春天會準確地在哪一天來臨。同樣,真正的理論問題也不是要解釋這一次或那一次危機的特定原因。將經濟危機的週期性爆發解釋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趨勢一個正常的組成部分,才是理論真正的任務。」[12]
  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承擔的正是這一任務,他們所要證明的是,危機不是供給和需求的暫時失衡,而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一種趨勢。馬克思指出:「一切平衡都是偶然的,各個領域中使用資本的比例固然通過一個經常的過程達到平衡,但是這個過程經常性本身,正是以它必須經常地、往往是強制地進行平衡的那種經常的比例失調為前提。」[1]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衝突及其暫時解決,是馬克思和恩格斯論述危機問題的主線。馬克思把自己的著作稱為「政治經濟學批判」。在馬克思和恩格斯之後,特別是在第二國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危機理論之所以出現爭論、陷入困境,主要是因為學者們試圖將其建立在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上,忽視並背離了馬克思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維度。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放在當代經濟學的語境下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56-457.
  [3]弗‧梅林. 德國社會民主黨史(Ⅲ)[M]. 北京:三聯書店,1973:31-32.
  [4]拉薩爾. 拉薩爾言論[M]. 北京:三聯書店,1976.
  [5]恩格斯. 反杜林論[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63.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卡爾‧考茨基. 愛爾福特綱領解說[M]. 北京:三聯書店,1963.
  [8]杜岡-巴拉諾夫斯基. 政治經濟學原理(下冊)[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9]羅莎‧盧森堡. 盧森堡文選(上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0]羅莎‧盧森堡. 資本積累論[M]. 北京:三聯書店,1959:276-277.
  [11]張雷聲. 羅莎‧盧森堡資本主義理論述評[J]. 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5).
  [12]克拉克. 經濟危機理論:馬克思的視角[M].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第三篇 資本論循環和私密教條


何干強:論凱恩斯「儲蓄=投資」恆等式的錯誤
作者:何干強 來源:崑崙策研究院
2018年05月31日 8 次瀏覽 0
(點擊上方【崑崙策研究院】可關注)



  【摘 要】按照凱恩斯的本意,「儲蓄=投資」這個恆等式的準確表達應為「社會總儲蓄=追加總投資」,這個恆等式是從常識性的經濟現象推理出來的。全面理解馬克思揭示的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這是我們認識凱恩斯這個公式錯誤的不可缺少的科學指導。對照馬克思關於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圖式,可以清楚地看出,社會總儲蓄並不恆等於社會追加總投資,凱恩斯的這個恆等式沿襲了斯密教條,在社會再生產的分析中犯了丟掉不變資本C的錯誤。搬用「儲蓄=投資」公式認識宏觀經濟運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勢必誤導宏觀經濟調控。

  凱恩斯提出的「儲蓄=投資」恆等式,是西方宏觀經濟學進行數理分析的基本工具。目前我國經濟學界有一種傾向,認為馬克思的社會再生產理論,只適用於計畫經濟,而不適用於市場經濟,因而主張借鑑來源於凱恩斯經濟思想的西方宏觀經濟學,來指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不難看到,報刊上不斷有文章照搬凱恩斯的「儲蓄=投資」公式,來分析我國宏觀經濟問題,並由此提出對策主張。其實,馬克思是結合貨幣流回規律[1]來揭示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的,因而完全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照馬克思科學的宏觀經濟理論,應當嚴肅地指出,凱恩斯的這個恆等式是錯誤的。謬種流傳,誤人誤國。目前,解決我國宏觀經濟逐步形成的重大結構性失衡問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已成當務之急。[2]為此,深入分析「儲蓄=投資」這個公式表面性、片面性和應用於實踐的危害性,對於糾正宏觀經濟研究領域迷信凱恩斯主義的傾向,確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凱恩斯「儲蓄=投資」恆等式的理論邏輯

  1、「儲蓄=投資」恆等式的由來

  凱恩斯主義的「儲蓄=投資」這個公式,來自凱恩斯的代表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要看清它的弊病,就有必要弄清提出這個恆等式的理論邏輯。

  首先,凱恩斯在提出這個恆等式之前,對它的宏觀經濟基本概念做出了定義。主要是:

  ——總收入:就是全社會一定時期的收入總和,它等於「企業家的收入」加上「其他人的收入」。「企業家的收入是他的在本期中被賣掉的製成品的賣價超過他的直接成本的部分」;「A代表該時期的全部銷售量」,直接成本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生產A而消耗掉「使用者成本」,也就是消耗掉的生產資料、設備等資本價值,用U表示;另一部分是「社會上其他人的收入等於要素成本」,用F表示。所謂要素成本也就是企業家付出的地租、工資、貸款利息等,它們是土地所有者、工人和銀行家的收入;顯然,總收入=企業家收入+其他人的收入=(A-U-F)+F=(A-U),所以,凱恩斯說「總收入等於A-U」。

  ——儲蓄:「儲蓄的意思是收入超過消費支出的部分。」

  ——消費:「對整個社會而言,一個時期的總消費(C)等於Σ(A-A1)」[3]。(式中「ΣA是一個時期的總銷售量,而ΣA1則為企業家之間的購買量。」所謂企業家相互之間的購買量A1,指的是生產者之間相互購買生產資料的量。如果企業家購買的是消費品。他就不是作為企業家,而是作為消費者。而總銷售量由消費品和投資品(生產資料)構成,這樣,A-A1就是消費品的量或消費量。

  ——投資:「總投資(I)則為Σ(A1-U)」。既然A1是企業家投入資本買回的生產資料,而U是消耗掉的生產資料,那麼在A1-U>0的情況下,所謂總投資(I),就只能理解為追加的投資。

  接著,凱恩斯就推理出「儲蓄=投資」的公式。他認為,這些概念「都符合於常識,也符合於大多數經濟學者的傳統用法」,所以,「只要我們同意:收入等於現期產量的價值,現期投資等於沒有被用之於消費的現期產量,而儲蓄又等於收入超過消費的部分,」那麼,「儲蓄和投資的相等是必然的結果。簡言之:收入=產量的價值=消費+投資;儲蓄=收入-消費;因此,儲蓄=投資 」。

  顯然,前兩個等式左右分別相加,收入+儲蓄=(消費+投資)+(收入-消費);消去左右兩邊的同類項,去除正負抵消的部分,結果必然是:儲蓄=投資。我們還可以按凱恩斯的說法,在下面的論述中,「一律省略掉Σ」,直接用凱恩斯定義的字母表述總量概念,換一種推理,也一樣得出「儲蓄=投資」這個恆等式:

  因為,收入=A-U; 消費=A-A1;按照定義,儲蓄=收入-消費=(A-U)-(A-A1)=A1-U;按照定義:投資=A1-U,所以,儲蓄=投資。

  以上就是凱恩斯得出宏觀經濟中的「儲蓄=投資」恆等式的推理過程。

  2、「儲蓄=投資」恆等式的本義

  需要強調的是,這裡的投資,並不是指一定時期投入生產的全部生產資料投資,而是指新追加的投資。對照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理論,在社會再生產中的全部生產資料投資是應當包括凱恩斯所說的「使用者成本」的。凱恩斯在其著作中對此一開始並沒有說清楚,後來他明確做了解釋,說「社會上所有的人的總儲蓄必然要等於社會上現行的新投資。」由此看來,按照凱恩斯的本意,「儲蓄=投資」這個恆等式的準確表達應為:「社會總儲蓄=追加總投資」。也由此不難理解,他一開始研究的,就是社會總資本的擴大再生產,而不是像馬克思那樣,遵循社會再生產總是在實現簡單再生產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擴大再生產的一般規律,先弄清社會簡單再生產實現條件,再研究社會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可見,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研究方法一開始就存在簡單化的毛病。

  「儲蓄=投資」這個公式,按照凱恩斯對概念的定義,在數學推理上沒有錯;初看起來,也似乎像凱恩斯說的那樣,「符合於常識」。但是,問題在於,一般的常識和數學邏輯絕不能替代科學經濟學的邏輯。一般常識往往直接反映事物的現象,不等於揭示了事物的本質,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而為一,一切科學就都成為多餘的了」。而數學邏輯如果能替代經濟學的邏輯,經濟學的數理分析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經濟學要進行科學的數理分析,首先要明確分析對象的科學性質,在此前提下,才能應用數學邏輯作為分析工具。這個道理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在數學邏輯上,3+4=7,這是常識;但是在經濟學邏輯上,問題就不這麼簡單,如果問,3幢房子加上4本書等於多少,我們按數學邏輯,只能回答是7個抽象東西,但是在經濟學上,這樣回答是毫無意義的。在經濟學上,你必須把房子和書抽象為性質上同一的「價值」或「凝結的勞動時間」,相加才有意義,而結果就顯然不是7這個結果了。

  凱恩斯的這個恆等式是從常識性的經濟現象推理出來的。如果我們用《資本論》的唯物史觀經濟方法來分析,就可以看出,社會總儲蓄=追加總投資,這是一個缺乏客觀經濟內在聯繫的,並不恆等的公式,因而根本沒有科學價值;用以指導宏觀經濟調控實踐,只會導致掩蓋矛盾、深化矛盾的嚴重後果。

  二、結合儲蓄理解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實現條件

  1、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與儲蓄有關的實現條件

  全面理解馬克思揭示的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這是我們認識凱恩斯「儲蓄=投資」公式錯誤的不可缺少的科學指導。學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人都明白,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實現的基本條件是,社會總產品價值的各組成部分必須形成一定的、平衡的比例關係結構;其基本公式可表示為:Ⅰ(v+m/z+m/x)=Ⅱ(c+m/y)。[4]但是,這對於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擴大再生產還不夠,還需要進一步理解馬克思深刻揭示的與商品流通和貨幣儲蓄相聯繫的兩種實現條件,而這對認識凱恩斯公式的錯誤尤其重要。

  一是全社會的固定資本實現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的條件。在一定時期,全社會一部分資本家(1)或企業,他(它)們要用往年積累的固定資本折舊基金貨幣,進行實物更新,即購買新的固定資本實物,替代已經失去價值的固定資本;而另一部分資本家(2)或企業,則在當期無法進行實物更新,只能通過出賣自己的商品,把貨幣化的固定資本損耗積累起來。前一部分資本家(企業)的折舊基金c(1)G的貨幣價值總量和後一部分資本家(企業)的體現固定資本損耗價值的商品c(2)d的價值總量之間,應當相等,即:c(1)G=c(2)d,社會再生產才能夠實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全社會固定資本實現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的平衡,這是社會再生產實現客觀需要的條件,但是在凱恩斯的「儲蓄=投資」這個公式中,卻表現不出這種重要條件。

  二是在社會擴大再生產追加投資過程中實現實物積累和貨幣積累的條件。馬克思揭示出,社會再生產的兩大部類有許多產業部門,許多企業,它們的資本積累和擴大再生產並不是同步的。總有一類資本家或企業(用B來表示)的貨幣積累已達到可以進行擴大再生產的數額,當年已需要購買追加生產要素,進行實際積累(用mBG來表示);而其他一類資本家或企業(用A來表示),當年則仍在通過出售體現剩餘價值的商品,進行貨幣積累(用mAW來表示),以做好擴大再生產的準備。[5]這樣,兩大部類就既有實行單純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追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商品的B資本家或企業(進行實際積累),又有賣而不買的A資本家或企業(進行貨幣積累)。馬克思揭示出,A能出售商品進行貨幣積累的可能性,就在於B把以往已經積累的貨幣投入流通,來購買A的體現剩餘價值的商品。於是得出,在一定時期,社會總資本實現擴大再生產在實物積累和貨幣積累方面的實現條件是,全社會一部分準備未來追加投資的A類資本家或企業,要賣掉體現剩餘價值的商品mA(W),進行貨幣積累(即貨幣形態的資本儲蓄);而另一部分在當期進行實物積累的資本家B或企業,則要用往年的積累貨幣資本mBG,購買追加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商品,來實現擴大再生產,只有當mAW=mBG,社會擴大再生產才有實現的可能。但是,凱恩斯的「儲蓄=投資」(社會總儲蓄=追加總投資)這個公式卻與馬克思的mAW=mBG公式有本質的區別。

  2、用圖式來闡釋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中實物積累和貨幣積累的平衡

  對照馬克思關於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圖式(圖1)[6]可以比較清晰地理解馬克思關於實物積累和貨幣積累的科學含義,弄清凱恩斯「儲蓄=投資」公式的錯誤。


  圖1:當Ⅰ(v m/x)=Ⅱc時,結合貨幣積累和實際積累的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

  說明:圖中箭頭→表示兩大部類之間進行交換時的貨幣流通途徑;A表示出售商品進行貨幣積累,B表示購買商品進行實際積累;工人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出賣的是勞動力商品。本圖為簡略計,撇開了表現不變資本中的固定資本實現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的途徑。

  圖1顯示,在Ⅰ(v+m/z+m/x)=Ⅱ(c+m/y),且Ⅰ(v+m/x)=Ⅱc 的情況下,兩大部類擴大再生產的商品流通,以及實物積累和貨幣積累的情況:

  其一,第Ⅰ部類追加的不變資本Ⅰm/y這部分的實際積累和貨幣積累在本部類進行,並應當相等,即Ⅰ(m/y)BG=Ⅰ(m/y)AW。

  其二,第Ⅱ部類追加的可變資本Ⅱm/z這部分的實際積累和貨幣積累也在本部類進行,經過Ⅱ(m/z)BG→追加工人的勞動力商品→Ⅱ(m/z)A W的途徑來實現,並要求Ⅱ(m/z)BG=追加工人的勞動力商品=Ⅱ(m/z)AW。

  其三,Ⅰ(v+m/x)和Ⅱc這兩部分商品的價值量相等,它們的商品交換途徑是:第Ⅰ部類Ⅰv商品的資本家付出作為可變資本的貨幣→購買工人的勞動力商品→工人得到工資貨幣,到第Ⅱ部類購買消費資料商品→第Ⅱ部類資本家到第Ⅰ部類購買生產資料商品補償一部分Ⅱc,使貨幣流回到第Ⅰ部類;或者,第Ⅱ部類的資本家付出貨幣,購買第Ⅰ部類資本家的Ⅰv商品→資本家得到貨幣,購買本部類工人的勞動力商品→工人到第Ⅱ部類購買消費資料商品,使貨幣流回到第Ⅱ部類。至於Ⅰm/x與Ⅱc之間的商品交換,在兩大部類資本家之間進行,任何一方預付貨幣作為交換的中介,貨幣都會回到預付的一方。

  其四,第Ⅰ部類追加的可變資本Ⅰm/z與第Ⅱ部類追加的不變資本Ⅱm/y這兩部分,他們之間的交換隻能結合各部類的實際積累和貨幣積累來進行。途徑是:第Ⅰ部類用追加可變資本貨幣Ⅰ(m/z)BG進行實際積累→它們作為工資貨幣付給本部類追加的工人→第Ⅰ部類追加的工人用勞動力商品換回的工資貨幣,到第Ⅱ部類購買進行貨幣積累的資本家手中的商品Ⅱ(m/y)AW,這部分貨幣留在第Ⅱ部類;而第Ⅱ部類進行實際積累的資本家,則用貨幣Ⅱ(m/y)BG到第Ⅰ部類進行貨幣積累的資本家那裡購買等價值量的生產資料商品Ⅰ(m/z)AW,作為追加的不變資本。這樣,經過上述途徑,兩大部類在交換中,既遵守了貨幣流回規律,又都實現了貨幣積累和實際積累,實現了社會擴大再生產。

  從圖式中不難看出,在社會總資本實現擴大再生產的過程中,進行實際積累的B資本家動用積累(儲蓄)的貨幣進行購買;而進行貨幣積累的資本家A提供實物形態的用於追加資本的商品(追加生產資料和供追加勞動力的消費資料)。這兩類資本家處在兩大部類不同的部門,受產品價值不同部分的比例關係的制約,相互之間具有以下交換關係:Ⅰ(m/y)BG=Ⅰ(m/y)AW,Ⅱ(m/z)BG=Ⅱ(m/z)AW,Ⅰ(m/z)BG=Ⅱ(m/y)AW,Ⅱ(m/y)BG=Ⅰ(m/z)AW。綜合起來:Ⅰ(m/y)BG+Ⅱ(m/z)BG+Ⅰ(m/z)BG+Ⅱ(m/y)BG=Ⅰ(m/y)AW+Ⅱ(m/z)AW+Ⅱ(m/y)AW+Ⅰ(m/z)AW,也就是:等式左邊全社會B類資本家手中的剩餘價值中用於擴大再生產的貨幣資本積累(BG)=等式右邊全社會A類資本家購買追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商品進行實際積累的追加資本額(AW)。理解了馬克思揭示的這種平衡條件,就容易看清凱恩斯「儲蓄=投資」這個恆等式的錯誤了。

  三、「儲蓄=投資」恆等式的錯誤

  1、社會總儲蓄並不恆等於追加總投資

  對照馬克思關於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圖式,可以清楚地看出,與追加總投資(即進行實際積累的追加資本AW)相等的,是用於擴大再生產的貨幣資本積累(BG)。但是,貨幣資本積累(BG)並不是社會總儲蓄,而只能是社會總儲蓄中的一部分。《資本論》和經濟現實都表明,社會總儲蓄包含豐富的內容,除了用於追加投資的儲蓄,它還至少包含:

  其一,作為企業固定資本折舊基金積累的儲蓄。顯然,一定時期一部分資本家賣出體現固定資本損耗的商品,形成的折舊基金是包含在社會總儲蓄之中的。雖然這種折舊基金作為儲蓄,在一定時間範圍內,可以暫時通過銀行信貸,作為追加投資使用,但是這部分折舊基金儲蓄從性質上說,並不是用於追加投資的儲蓄。如果這種儲蓄被銀行貸出而用於追加投資,那麼存入折舊基金的資本家到了自己需要進行實物更新之時,銀行將不能保證它們取回積累的折舊基金貨幣,用於固定資本更新。如果把本來用於固定資本更新的折舊基金儲蓄大量地用到追加資本即擴大再生產上,那就會連社會簡單再生產都難以維持。

  其二,企業的非追加投資性質的儲蓄。它們包括,企業必要的應付市場風險的準備金、企業在資本週轉中一般會產生的游離貨幣資本(企業資本的周轉期間包括生產期間和流通期間,這兩種期間的差別,往往會使企業資本在周轉中產生暫時不用的貨幣資本)、企業防災的保險金等,這些儲蓄一般來說,在性質上都不屬於用於追加投資的儲蓄,而主要是用於維持企業資本的正常循環和周轉。當然,在信用制度下,這不排除可以將它們暫時利用來追加投資,但是,這畢竟具有暫時性,並只能在較小的額度之內,如果超過一定期限和一定額度,勢必造成社會再生產的失衡。

  其三,人們個人收入中結餘的消費基金。這種儲蓄雖然可以通過銀行信貸用於生產投資,但是,在現實中,由消費基金轉化的投資,既有用於追加投資的,也有被借用於維持簡單再生產的。從這個角度看,也不能說「儲蓄=投資」(社會總儲蓄=追加總投資)是恆等式。

  由此看來,社會總儲蓄並不恆等於社會追加總投資。說兩者恆等是錯誤的。

  2、「儲蓄=投資」這個恆等式沿襲了斯密教條

  所謂斯密教條,就是馬克思指出的,「一切商品(從而年商品產品)的價格分解為工資加利潤加地租這個教條」;斯密「把資本的不變價值部分從商品價值中驅逐出去」(簡稱「丟掉了不變資本c」)。

  凱恩斯是從「收入=產量的價值=消費+投資」、「儲蓄=收入-消費」這兩個等式,推導出「儲蓄=投資」這個恆等式的。我們已經知道,凱恩斯這些公式中的「投資」都是指社會追加的投資或「新投資」。這就意味著,凱恩斯公式中的社會總「收入」是撇開了資本家投入簡單再生產的原有舊資本的不變資本C的,由於凱恩斯和斯密一樣,沒有社會簡單再生產的概念,他們都一開始就研究社會擴大再生產,所以,他的「收入+產量的價值=消費+投資」,相當於馬克思所說的Σ(v+m)=Σ[v+(m/x+m/y+m/z)=Σ[(v+m/x)+(m/y+m/z)],式中,v+m/x(這裡v是工人的工資收入,m/x代表資本家的利潤、銀行家的利息和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是消費,(m/y+m/z)是新投資(用於追加生產資料m/y和勞動力的剩餘價值m/z)。顯然,凱恩斯是把他對單個資本家的收入的定義,簡單地套用到全社會的收入上來了。

  凱恩斯認為,「企業家的收入是他的在本期中被賣掉的製成品的賣價超過他的直接成本的部分」,用《資本論》的話語來表述,也就是在賣出的製成品的產品價值中W=c+v+m中,扣除了c+v這部分資本家投入的直接成本,並扣除了m這部分剩餘家中要付出的利息、地租等(假定他借款和租地經營),所剩餘的部分。對這個剩餘的部分,單個資本家一是用於個人消費(x/m),二是用於追加投資(y/m +z/m)。這對於單個資本家而言,是符合常識的。但是,凱恩斯卻把「消費+儲蓄」視為總供給(售出總產品和勞務的總收入,分為消費和儲蓄),把「消費+投資」視為總需求(對購買產品、勞務的總支出,用於消費、投資需求),並由此認為,只要全社會「儲蓄=投資」,就可以實現「總供給=總需求」 或「總收入=總支出」!這說明,凱恩斯只是在社會的新創造的價值產品Σ(v+m)範圍內定義總收入和總支出,這完全沿襲了斯密教條,在社會再生產的分析中犯了丟掉不變資本C的錯誤。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針對斯密教條,問道:「如果全部產品的價值都可以以收入的形式消費,舊資本又怎麼能夠得到補償;每一個資本的產品價值怎麼能夠等於三種收入加上C(不變資本)的價值總和,而所有資本的產品價值加起來的總和卻等於三種收入加上零的價值總和。」這段話完全適用於揭示凱恩斯的錯誤。我們知道,社會再生產必須從社會總產品出發,其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都只能來自社會總產品價值:Σ(c+v+m)=Ⅰ(c+v+m)+Ⅱ(c+v+m)。明白了這個前提,我們就不難領會馬克思這段話的兩層反問的意思:

  第一層:在兩大部類的產品價值中,能夠供給全社會消費的,只能是生產消費品的第Ⅱ部類的產品Ⅱ(c+v+m),也就是全社會的消費品Σ(v+m)。由於實物形態的Ⅱc是消費品,它可以銷售出去,提供個人消費,按照社會再生產交換的途徑,它應當換回價值量等於Ⅰ(v+m)的生產資料商品,來補償第Ⅱ部類生產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c;而Ⅱ(v+m)在使用價值上本身是消費品,它銷售出去是供給本部類的個人消費需求的。這樣一來,因為在全社會以收入的形式來進行個人消費的,只能是消費資料商品Ⅱ(c+v+m),所以,如果全部產品的價值都屬於供給用於兩大部類消費的Σ(v+m)=Ⅱ(c+v+m),也就意味著全社會沒有生產生產資料Ⅰ(c+v+m),那麼,第Ⅱ部類已經消耗的不變資本(舊資本)Ⅱc又如何能夠換回生產資料Ⅰ(v+m),而第Ⅰ部類自己再生產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Ⅰc,又怎麼能夠得到補償呢?

  第二層:每一個單個資本的產品價值都是W=c+v+m,它等於c(不變資本) 加上v(工資)、m(利潤和地租)這三種收入的價值總和,按照數學加總的原理,所有單個資本的產品價值加起來的總和,就應當等於Σ(c+v+m),卻怎麼能夠等於Σ(v+m)即三種收入的價值總和呢?

  可見,凱恩斯用三種收入的價值總和來推理全社會的「儲蓄=投資」,並論證「總供給=總需求」,這只不過是沿襲了斯密教條而已,是完全錯誤的。無疑,用這種不科學的、扭曲了社會再生產或宏觀經濟運動內在聯繫的理論來指導任何社會的國民經濟宏觀調控,都只會帶來混亂的結果。

  四、「儲蓄=投資」公式對於宏觀調控實踐的誤導作用

  1、搬用「儲蓄=投資」認識宏觀經濟運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研究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和流通理論,可以知道,不變資本Σc的補償,這是研究社會再生產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社會生產兩大部類各生產部門的產品價值之間形成價值補償和實物更新所要求的平衡比例關係,這是實現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基本條件。而凱恩斯「儲蓄=投資」這個公式貫徹斯密教條,丟掉了Σc。如果搬用這個公式認識宏觀經濟運動,就會主要考慮社會總儲蓄與總追加投資之間的關係,把儲蓄全都理解為貨幣資本的供給,把投資理解為對追加投資(購買追加生產資料)的需求,就不會考慮生產領域尤其是第部類不變資本Ⅰc的補償問題,也不會考慮追加投資要以社會再生產相應的部門之間形成一定比例關係為條件,更不會從「全國一盤棋」、社會化大生產要按比例發展的客觀要求角度,考慮追加資本的投資方向。這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2、用「儲蓄=投資」公式進行數理分析勢必誤導宏觀經濟調控

  「儲蓄=投資」(社會總儲蓄=追加總投資)這個公式的誤導作用,在現實中會有三種情況:

  (1)某時期出現儲蓄=投資(社會總儲蓄=追加總投資)。在這種情況下,搬用「儲蓄=投資」公式的人,就會認為,當年儲蓄應當全部用於追加投資即購買追加生產資料產品),這樣就可實現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但是,正如前面所述,在一定時期能夠用於追加投資或實際積累的,只能是社會總儲蓄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即用於擴大再生產的貨幣積累基金,而這部分基金必須與在擴大再生產中能用於貨幣積累的體現剩餘價值的產品價值相等,或者說與社會再生產比例關係所決定的一定量的追加生產資料商品和勞動力商品的價值量相等。這樣,如果把全部儲蓄的貨幣都用於購買一定量的追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商品,那麼就會導致投入流通的貨幣過多,超出了要購買的追加生產要素的商品價值量,這就會導致追加生產要素商品的價格上漲,導致社會總產品不同組成部分的價格關係失去原有的平衡,並導致各生產部門的生產要素結構發生變動,從而引起產業結構失衡。

  (2)社會總儲蓄>追加總投資。在這種情況下,搬用「儲蓄=投資」公式來調控宏觀經濟,就會比第一種情況更多地將儲蓄的貨幣用於追加投資(購買生產要素商品),這會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動和失衡更加嚴重。當然,可以設想把社會總儲蓄超過追加總投資的差額,不用於國內,而投到國外,這樣在國內似乎可以實現貨幣積累基金(用於實物積累)與追加生產要素的商品價值量(用於貨幣積累)的平衡。但是,如果把這種「差額」用於國際貿易的進口,那等於將國外商品購回國內銷售,這與在國內追加投資生產商品並無實質不同,因而不能達到促進國內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的目的。而如果把這種「差額」用於國外直接投資,那麼,除非是把資本奉送給外國,從一國民族資本再生產的角度來看,這種到外國的直接投資及其利潤,總是要返回國內的,這就仍然不能解決照搬凱恩斯「儲蓄=投資」公式帶來的產業結構失衡問題。

  (3)假定社會總儲蓄<追加總投資。在這種情況下,搬用「儲蓄=投資」公式來調控宏觀經濟,就有兩種辦法,一種辦法是,削減過剩的生產資料產品,使貨幣資本積累(BG)=實際積累的追加資本額(AW)。在公有制是經濟基礎的條件下,可以把詳見下來的過剩產品暫時儲存起來,以後再使用;但是,即使能夠如此,仍然要弄清在社會總儲蓄中貨幣資本積累(BG)有多少,併力求在社會生產力的一定水平上社會再生產各部門形成何種平衡的比例關係,不解決這些問題,就仍然不能促使宏觀經濟實現平衡。如果私有制經濟比重很大,儲存過剩產品的方法就行不通,因為商品過剩,賣不出去,對私有制企業來說,將意味著企業資本循環中斷或破產;而從全社會看,破產企業達到一定程度,導致社會再生產比例關係發生新的不平衡,乃至引起經濟危機。另一種辦法是,設法增加用於實際積累的貨幣基金,這只有通過負債的方式或增發貨幣的方法,而舉債等於寅吃卯糧,為以後經濟發展留下隱患,增發貨幣(紙幣)則勢必引發通貨膨脹,這都只會暫時掩蓋宏觀經濟運動的矛盾甚至加深矛盾,都無法解決社會再生產比例關係不平衡問題。

  綜上所述,凱恩斯的「儲蓄=投資」公式在理論上是錯誤的,應用於實踐是有害的。我們只有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應用和發展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和流通的科學理論,才能標本兼治地解決好宏觀經濟的嚴重結構性失衡問題,開創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的新局面。

注 釋:
[1]馬克思揭示出,全社會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資料生產這兩大部類的各生產部門,在商品價值和實物形態兩方面,必須形成平衡的比例關係,並以貨幣流通為中介,進行相互補償和更新的交換,才能實現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在這個過程中,「當再生產(無論是簡單的、還是規模擴大的)正常進行時,由資本主義生產者預付到流通中去的貨幣,必須流回到它的起點(無論這些貨幣是他們自己的,還是借來的)。這是一個規律」[1]511關於貨幣流回規律,馬克思在《資本論》第2卷第3篇「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中多處提到,參見該卷第446、459、507、533頁。)
[2]中央領導同志在1999年就提出,「目前經濟生活中的問題,根本的是結構不合理,結構調整緩慢」 (江澤民.大力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優化升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冊[G],人民出版社,2001:1070);2005年又指出,「盲目投資導致產能過剩的不良後果正在顯現」,「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相當艱巨」(胡錦濤.搞好宏觀調控,促進科學發展//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G],人民出版,2008:70);此後,又反覆要求調整好宏觀經濟結構。2016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出現「重大結構性失衡」(新華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N],光明日報2016年12月17日第1版)。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提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報10月28日第1版)。足見結構失衡問題由來已久。
[3]請讀者注意,凱恩斯用C表示總消費;馬克思用C表示不變資本,不宜混淆。
[4]式中,c、v分別表示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m表示剩餘價值,m/x表示剩餘價值中用於資本家消費的價值產品,m/y、m/z分別表示剩餘價值用於追加不變資本和追加可變資本的部分,m=m/x+m/y+m/z。在一般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這個等式通常表述為:Ⅰ(v △v m/x) =Ⅱ(c △c)。
[5]嚴格地說,mBG和mAW中的剩餘價值m應表示為(m-m/x),因為剩餘價值要扣除資本家的個人消費m/x,才能用於追加資本;為了不至於一開始把闡釋複雜化,這裡用m表示,是屬於m的意思。
[6]馬克思是通過「積累時Ⅱc的交換」,即兩大部類在Ⅰ(v+m/x)和Ⅱc之間等於、大於、小於三種情況,來概述貨幣流回規律與社會擴大再生產實現條件之間關係的;[1]586~590,[2]圖1表現的是Ⅰ(v m/x)=Ⅱc這一種情況。

參考文獻:
[1] 資本論: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何干強.貨幣流回規律和社會再生產的實現——馬克思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理論再研究[J],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7(11):27—52.
[3] [英]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著、高鴻業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重譯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4] 《資本論》: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係崑崙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理事、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本文原載《當代經濟研究》2018年第5期)



abc003 wrote:
你畫錯了,這可不是資...(恕刪)


我這是筆記啊!我看得懂即可,且這是用來理解商品與貨幣的關係,不是用來解釋資本累積.您若有興致,可以試試將資本論的整套理論用一張圖說明.

圖中陰陽五行並非某種迷信,而是幫助我記憶與理解事物的方法.類似心智圖或者曼陀羅思考法.

樓主認定資本主義的末路是共產主義的誕生,我認定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乃經濟的二元背反現象,即一個事務的兩個面向(簡稱陰陽).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沒有所謂共產是最終演變方向的單向道.我的觀點與K大相近,極端的資本或者共產並不存在現實之中,我認為兩者只是經濟循環中人類對於經濟運行的偏好的思想性解釋,並不能依賴其中之一解決真實的問題.

同理,您可以提出許多理論解釋資本主義的現狀,但無助於創造一個可運行的共產主義模型.您認同唯物史觀為唯一可依循的基礎,我認為人的心智作為一個整體,本身便存在唯物與維心兩個面向.如同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一般,現實是雞與蛋同時吋在,兩者如何循環反覆才是我關心的重點.

所以,我不是說服您認同我的看法,而是提出我理解的部分供大家參考.理解錯了可以再學習,若說不出講不清,怎知自己錯了呢?

PS.圖示的中心是理解的重點,這張圖的中心是交易中貨幣化與商品化的過程循環.不涉及資本論的整體觀念(我還沒看完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