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發錯版已刪除
轉貼王大衛先生 臉書

永豐金公布股利0.8元,其中配息0.6元,配股0.2元,
來看一下永豐金的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
(1) 2022年稅後淨利159.6億,OCI是-157.3億,綜合損益2.32億,至少不是富的。
(2) 未分配保留盈餘285.6億,其他權益-142億,算是足夠cover。
從(1)~(2)可以得知,配息0.6元等於拿出68.3億,配股拿出22.76億轉成普通股,所以有動用到前期的未分配保留盈餘,永豐金這一次股利是創7年來次高,算是誠意十足,我相信未來股價會再創新高,股利其實也是公司的一種企圖心表現。
*
合庫金沒有公布股利,但公布發放股利的3個因素,如下:
(1) 參考往年配發水準。
(2) 考量股東權益。
(3) 與兼顧財務健全度
從(1)~(3)結論就是”有說等於沒說”。
*
來看一下合庫金的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
(1) 2022年稅後淨利202.5億,OCI是-289.8億,綜合損益-81.61億。
(2) 未分配保留盈餘244.7億,其他權益-215.1億。
從(1)~(2)可以得知,假如不動用資本公積579.8億,股利會很淒慘,所以我認為會動用資本公積來配發股利。
*
開發金的特別股已經確認股息為0元,最大的受災戶是當初中壽換股到開發金的持股者,中華開發金社團有人提議組成自救會爭取權益,不用功的投資者永遠是盲目,特別股的發放條件是用盈餘來發放,不是用資本公積來發放,這一次普通股預計是用資本公積來發放,懂了嗎?
*
瑞士信貸勾消170億美元AT1,已導致發行AT1債券的銀行普遍承受壓力。德銀發行的7.5% AT1美元債,殖利率衝到24%,比兩周前高出一倍多
隨著瑞信的AT1債券淪為壁紙,歐洲許多其他銀行發行的AT1債券也陷入拋售狂潮
dormer wrote:
今年稅率大約15%,...(恕刪)

群益期自2022/11/8跳空站上季線後月K連五紅,今年二月營收雖年減24.06%,但當月合併每股稅前盈餘年增六成,業外利息收益持續貢獻良多。
今美國及台灣同步升息,未來再添業外收益。接下來觀察能否越過2021/4的45.15塊,完成三年的大底,有完成就加碼。
去年實領群益期貨股息4790元,今年應可領逾十五萬元股息。
去年開始六月正式列入個人追蹤買入的標的。金融股市況不佳,但還是有利可圖的標的。
vul34622
有賺續抱 讓獲利飛起來 現在的總經理 非常積極
dormer
群益期應該是有了什麼改變。以22Q3和22Q4比較元大期。兩家都受惠升息增業外收益。但元大期這兩季每股營業利益居然大降至0.05和0.1,而同期群益期每股營業利益為0.66和0.49,維持年增。
這幾天一堆大咖看到瑞信倒了,跑去做空德意志銀行,來看看最後誰贏了。
轉貼 謝金河先生臉書

鮑爾對銀行破產一頭霧水?金融業已成重災區!
3月22日,美國聯準會再升息一碼,從去年3月16日展開的升息週期,共升息9次,共19碼,台灣的央行也跟進升息半碼。這一年來,全球央行使盡全力升息,對通膨降溫有一定作用,但有極限,反而對全球金融產業帶來撞擊。這其中最令人感到驚駭的是鮑爾表示他對銀行破產一頭霧水!
傳統對抗通膨手段只要一招升息就可以,利率極度拉升,像這次暴力升息,CPI很快就會掉下來,但這次多了一個Covid-19的變數,疫情延燒三年,像航空,旅遊,餐飲,飯店業大受衝擊,這些慘業大舉裁員,從業人員紛紛轉業。現在各國解封,那些被裁的人找到新工作,大家都缺人,造成服務成本上升,為了請人,這些原來裁員的產業必須要付出更高薪聘用員工,這種薪資帶動的通膨,用加息是打不下來的,慘的是金融體系!
從1980年以來,金融業從來沒有見過在一年左右升息9次,升19碼的暴力升息手段,這次矽谷銀行破產是因為短期間收到存款戶太多的錢,為了增加投資報酬,銀行拿這個錢去買長債,這種以短支長手段本來風險就很大,那堪暴力升息折騰。
歐洲的銀行從歐債危機以來從來都沒有改善,瑞士信貸這十幾年來,幾乎所有地雷都踩,這是體質太脆弱的必然後果。這兩天,德國的德意志銀行又拉警報,原來是CDS違約掉期急遽升高,24日股價大跌近一成,也造成歐洲股市大幅下跌,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一開盤就重挫三百多點⋯⋯
台灣的金融業去年盈利4798億元,比2021年少48.7%,這其中,銀行業獲利4321億元,比21年的4111億元多,但產險業虧損1905億,把壽險業賺的錢貼上去,全年仍虧損186億,凡是有保險業務的金控公司都很累,像過去南山人壽虎虎生風,去年十分慘烈!
極端升息,一定帶來巨大後座力!這點葉倫比鮑爾老練!鮑爾搞不懂銀行為什麼會倒?原來他是學法律的。銀行業到處告急,另一個角度看,也提醒FED,升息循環近尾聲。24日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從5.066掉到3.555%,債券殖利率急降,也預告升息近尾聲,股,債市場正弱中透強!
............
24日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從5.066掉到3.555% 如果 銀行 有美國2年期公債來賣應該不錯
不賣 債券帳上回沖 似也可觀 所以3月銀行獲利似應不差
kim122
笑人家學法律不懂經濟,是在影射台灣經濟部長嗎[^++^],自己學政治也到處鬼扯經濟軍工軍事[^++^]
轉貼 王大衛先生臉書

開發金最高來到20.1元,股價從20.1元再跌到上星期12.4元,
*
花點時間分析一下開發金,從資料知道主要獲利來源有
(1) 中國人壽2022年稅後淨利106億,與去年相較衰退21.5%,主要是占總投資資產2.1932兆68.3%的國外債券(1.4978兆)與4.3%的國外股票(943億),因Fed快速升息造成美債殖利率上升價格下跌,強調中壽沒有防疫險理賠問題,否則衰退會更嚴重,其實一家壽險公司國外投資佔總投資72.7%是高了點,例如富邦人壽65.2%,國泰人壽67.5%,台灣人壽60.6%,新光人壽69.4%,但台灣市場太小了,所以也是莫可奈何,所以只要全球經濟轉好,獲利就一飛衝天,反之亦然。
(2) 凱基證券2022年稅後淨利34億,與去年相較衰退67.8%,凱基證券是目前台灣排名第二,僅次於元大證券,但稅後淨利兩家證券有天壤之別,元大證券2022年稅後淨利120.52億,與去年相較衰退48.2%,兩家相互比較高低立判,以前凱基證券是開發金主要獲利來源,現在退居第三位,次於中壽與凱基銀行,其實證券業可以當成景氣循環股來看,股市好證券業就好,反之亦然。
(3) 凱基銀行2022年稅後淨利59億,與去年相較成長46.6%,主要得力於因為升息利差擴大,
如下:
利息成長262%、手續費衰退3%、金融資產成長6.7%、NIM1.39%(2022年)、1.33%(2021年),存放利差1.88%(2022年)、1.72%(2021年),凱基銀行2022年表現不差,但銀行規模太小,應該說是金控裡最小的,國票金除外(沒有銀行)。
(4) 中華開發資本2022年稅後虧損3.2億,除了賣祖產外這個部門不知道幹啥好?資產管理約506億,直接投資資產約302億。
*
從(1)~(4)得知開發金2022年稅後淨利164億,與去年相較衰退53%,表現算是很差(幸虧沒有踩到防疫險,不然將會更差),所以股價從2022/4/11的20.1元高點下滑到2022/10/19的11.2元是必然,目前回升到12.4元,一位存股者在高點部分停利與低點部分加碼取捨很重要,而不是死存股(當然一些技術分析也需要略懂一點)。
...........
王大 仔細分析了開發金 也許好公司遇到倒楣事 反而現在要找買點
開發的20.1元 就如玉山35.7元 那時玉山我一張也沒跑
哪有這種好事 too good to be true” 意為「好得難以置信;好得不像是真的

最近電子 超熱 廣達 快90了 60張 賣到剩40張 美國大跌 他不跌 就賣一些 這回要抱了 too good to be true
京元電 29.6 衝到50.4 減碼 到14張 做差價 也可以
宜鼎 更不要說的 還漲停 302.5 最後一張出在292.5 賣完還漲停 140元時 沒人討論 現在頭條
Kevin1943
第一季電子股作夢行情,V大賺很大,我技嘉118停利後換強茂40張,強茂61到大69停利後,換51.5矽格及63的力致,等待4/15前大盤若有再見高點停利短打電子股,回防金融個股及ETF
nslee540317
我已經回防ETF了!金融股保留基本持股,待跌至五年線再加碼
美公債殖利率降太快 銀行措手不及
04:102023/03/27 工商時報 朱漢崙

目前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降到4%以下,造成多家大型行庫在債券投資上碰到二個困境,一是措手不及、來不及買,二是難以避險,必須在雷聲不斷之下,仍得配置一定部位的金融債券,並且採取只投資「主順位債券」的方式來避雷。


盤點各大行庫今年海外債券投資計畫的執行,以一銀布局動作最快,第一季已加碼全年預定目標的8成之多,尤其趕在美國政府公債殖利率大跌前已加碼完畢,可說發揮最大的鎖利效果。一銀內部統計,除已超前進度在第一季完成加碼,其中美國政府公債買進大約占4成左右,且大部分都放在AC,尤其現在美國政府公債的殖利率近二周來重挫百餘個基本點之際,提前加碼到位的「鎖利」效果更顯著。

行庫海外債券部位,今年仍將以金融債券加碼量甚於公債。大型行庫主管分析,觀察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借款以及拆款利率都在4%以上,但高於一年期以上的債券,如現在2年期以上的公債殖利率都低於4%,買太多的公債根本就「入不敷出」,仍必須配置比起公債加碼幅度超過60個基本點至120個基本點的金融債券,才能得到一定的報酬率。

依最新的美國政府公債報價,3月24日的3個月期公債殖利率為4.74%,2年期、5年期、10年期的公債殖利率分別為3.76%、3.41%、3.38%,雖然利率倒掛現象持續,但避險資金湧入,已使公債殖利率短短二周內就大降百餘個基本點。
...........
外匯存底大量持有美債 央行:持有到期不影響收益
16:022023-03-20 工商 巫其倫

美國聯準會(Fed)強勢升息,使債券價格劇烈下跌,導致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立委關心中央銀行大量持有美債,是否也有類似隱憂。央行副總裁嚴宗大今(20)日在立院備詢指出,央行外匯存底約7成為持有美債,但都是持有到期、每年固定收取利息,不影響收益,也不會有類似情況;至於相關評價損失,央行資料不會對外公開,僅透露評價損失小於新台幣1,000億元。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央行副總裁嚴宗大今受邀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就「美國銀行倒閉事件是否引發新金融危機及臺灣金融產業暴險程度與因應之道」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詢時提到,SVB握有太多美國國債,是否為整體倒閉的主因?嚴宗大表示,因素很多,除了快速升息導致債券評價問題,還有存戶方面,受到存款保險的比重很低。

賴士葆追問,我國外匯存底逾7成是美元配置,多數為美債,央行大量持有美債恐有風險。嚴宗大說明,我國是持有一部分,但相較下,持有最多的還是中國大陸與日本,而且我國是持有到期,每年固定收取利息,不會有發生SVB事件的狀況。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則提到,我國外匯存底目前約5584億美元,7成以上都買美債,但美國利率一直調升,利率上漲、債券評價會損失,央行應該對全體國人說明目前評價損失了多少。

嚴宗大表示,央行內部有資料,但此料這是不公開的,也強調「這個不會影響到收益部分」。

曾銘宗續問,7成都投資債券,因為利息高、價格會降,他個人預估央行損失已超過新台幣2,000億元,甚至高達3,000億元。嚴宗大則說,曾銘宗的估計數是高估很多,目前實際上損失不到1,000億元,但並未詳細說明確切數字。
............
到期後 又一條好漢
recnas
央行持有這些美元債,財報上沒有用市價反應。可民眾不是每個人都是門外漢,本金折現後就是虧損,為何遮遮掩掩的,不敢公布。
napoleon0014
公布後,媒體一定又是大書特書,我不覺得要公布,就是浮動數字,美國遲早降息,數字還是會回來
【彰銀法說】公股首家!彰銀表態:股利不會配得比去年差
吳栢妤|Yahoo財經特派記者
週一 下午3:30
21.5萬存股族可以放心了!彰銀今(27)日舉行法說會,由銀行副總經理暨發言人陳斌主持。會中法人、投資人聚焦在今年的股利發放政策,對此銀行主管表示,今年確定不會動用資本公積配息,且原則上股利發放水準不會比去年差。陳斌也表態,目前銀行沒有的增資計畫。
彰銀2022年稅後盈餘109.71億,突破百億大關,年增24.62%,稅後每股盈餘(EPS)1.04元。不過受到金融市場波動影響,帳列OCI虧損達81.5億,讓投資人擔心是否會影響今年配息狀況。

對此,彰銀主管在法說會上回應,雖銀行確實上有不少位評價損失,影響其他權益,但銀行確定不會動用資本公積來配息,且在獲利創高的情況下,「股利發放不會比去年差」。

彰銀主管表示,今年股利配發仍將秉持審慎的態度,以獲利穩健成長、資本結構為前提,除了資本規劃外,同時也會考量股東權益,希望能維持股利政策的穩定,目前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會考量過去的配發率及EPS,原則上股利發放不會比去年差,不過實際仍要以董事會決議為主。
.......................
去年0.84配發0.5/0.1,配發率71.43%,今年若相同配發率,1.04*71.43%=0.743.
fostery
彰銀主管說,因彰銀有IFRSs開帳日約117.8億元的不動產重估增資利益,該數字遠高於其他權益虧損,免再多增提公積,彰銀可就去年每股賺1.04元做配發,若以往年七成配發率,約可配發0.7元股利。
刪文
t.y.
拉黑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0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