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以下發表的數據感想給各位參考

本人是雙胞胎(兄)
人: 雙胞胎(兄) vs 雙胞胎(弟)
身高: 188. vs. 184
體重: 91 vs. 89
舊鋁車:斯特拉100+zonda vs 萊德100+跑3
新碳車:2018 kuota kryon disc未改版+vision metron 40 sl disc / 車重8.3(兄)
ceepo 毒刺+碟煞競賽版跑零/車重7.9(弟)

第一次外騎:兄/鋁車上卡踏 vs 弟/碳車上卡踏
地點:西濱新竹到彰化
個人感想雖然全程(兄)沒被霸凌但跟車很吃力
但是弟騎碳車認為很輕鬆

第二次pk:兄/鋁車膝傷用殺人踏板 vs 弟/碳車上卡踏
地點:85山
兄贏1分45秒 之前沒換新車紀錄分差5分鐘多
碳車還是有對速度上的幫助

第三次pk:兄/碳車殺人踏板 vs 弟/碳車上卡踏
地點:寶二水庫
環湖相差10秒多相差只剩體能的差別

第四次pk:兄/碳車殺人踏板 vs 弟/碳車上卡踏
地點:西濱新竹到台中高美來回160km
只剩體能上的差異
後龍坡相差8秒
但跟車上就沒有所謂的誰跟不上

自我測試篇:舊車vs新車
騎過碳車+碳輪
騎舊車發現在速度30~33後要加速會很拖
必須要打重一個檔位才能加速
但會消耗體力加快
新車碳車+碳輪 35~38巡航很好維持
2%以下小坡幾乎沒感覺


所以不要太過侷限重量
重量我體重車重都比弟高
想要快多訓練效果還是遠高於升車
真的不要太在意車重多幾百克
這種數據真的沒有意義.......只能說多看書籍多查資料,多跑幾趟吧,然後車錶很多數據分析起來,真的很有趣....
單車李 wrote:
次外騎:


就如同 2 樓說的,這個比較,寫了很多,但是沒有可參考性,沒有意義。

單車李 wrote:
想要快多訓練效果還是遠高於升車
真的不要太在意車重多幾百克


這個結論 OK。

不過,要導出這個結論,使用同一車、同一個人,反而清楚。
新店小高
只能說謝謝那些會去花幾倍的錢省幾百公克的人,來支撐技術跟器材的進步,讓大家都能夠有好東西用。

很不錯啊,竟然有這麼好的騎車伙伴,好好珍惜有空一起騎車的時間吧。
Motor123 wrote:
這種數據真的沒有意義(恕刪)

新車新品引起的腎上腺素大量分泌
你需資料來說服自己換車投資正確
我是覺得有錢想換就換
沒那樣多內心戲啦

換車我還覺得不如投資功率計較好
有功率計來比較才客觀
較低瓦數或同瓦數,時間較短或均速高
土城加藤鷹
沒功率數據出來 比較都是自爽的 不過開心就好
這個主要吃體能和技術吧,
話說出門前拉泡屎大概就不只一點重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