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稍早前曾簡單給大家介紹 PS5 旗下兩款新配件 PS VR2 以及 PS 歷史中第一款主攻專業的手把 DualSense Edge,稍早之前後者也正式上市了。DualSense Edge 最大的亮點,無非是在各式專業的自訂功能,以及新增的背部按鍵、可替換的類比搖桿模組等好料。也趁著剛上市的時候,針對 DualSense Edge 做一篇詳細開箱與設定介紹,希望能起到一點參考價值之餘,本篇也會與一般版的 DualSense 做詳細對比,有興趣的玩家千萬不要錯過!


▌開箱與外型

外盒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外盒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外盒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外盒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DualSense Edge 外盒基本上沿襲 PS5 旗下配件如 DualSense、Pulse 3D 耳機盒裝的設計風格,正面以產品渲染圖為主,輔以後方的簡單說明。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這邊也隨手拿了《戰神:諸神黃昏》的限定版 DualSense 手把外盒做個對比,就能看到本次 DualSense Edge 的外盒體積還是相對大的,畢竟多了一個收納盒嘛


內盒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整體配件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把外盒的「皮」卸除後,內盒則是安放說明文件、以及用防塵袋包裹的 DualSense Edge 本體與收納盒,建議防塵袋千萬不要丟,其實一直會用到.....


收納盒正面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收納盒背面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DualSense Edge 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在因應專業性與攜帶需求,還會附上一只硬殼的貝殼造型收納盒,整體設計也一樣用了 PS5 最原始的白色霧面塗裝。背後則是有平放設計的凹槽,以及 △○×□ 的浮雕圖案。


收納盒左側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收納盒右側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平放時則是能看到類似貝殼狀的弧線設定,雖然說不太需要,但拉鍊如果用了防水造型感覺給人的高級感會更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收納盒後方則是有個以魔鬼氈固定的 USB 護蓋,一旁也有一個可吊掛的三角形金屬扣,以及兩個搭配 Playstation 符號的拉鍊。


充電示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USB護蓋開啟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USB 護蓋因應魔鬼氈的可拆卸特性,就能在不打開收納盒的狀態下,直接為 DualSense Edge 充電,可以說是個頗加分的貼心細節。


收納盒表面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收納盒表面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雖說收納盒採用與 PS5 原始的白色霧面塗裝,但收納盒再帶來帶去,甚至像我僅是拿起來拍照,就可以看到非常容易因爲摩擦等方式沾染刮痕,如果有手汗的話也會有污漬,雖說拿個濕布或是酒精擦拭就能消除,但真的很容易髒.....或許未來就會跟先前 DualSense 一樣,推出不同顏色的版本吧?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打開收納盒後則是可分為上下兩個空間,下方自然是 DualSense Edge 以及本次提供的多樣配件了,對比之下上方感覺有種空虛感.....?但這次 DualSense Edge 至少終於額外給了一條 USB-C 線了,這可是 DualSense 沒有的。


線材收納區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USB編織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上方有個編織網袋可以用來安放隨控制器附送的編織 USB-C 線材,內部還有一個不織布的設計可以讓線材直接固定在網袋中,不會晃來晃去。下方的 QRCode 掃描則是能導入到官方網站的 DualSense Edge 詳細說明,基本上盒裝的說明文件完全不需要讀,靠這個就能搞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下方的收納區域則有 DualSense Edge 本體、兩個可替換的背部按鍵(半圓頂與釋放桿)、兩種高度的圓頂搖桿帽、端子外殼等配置。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把 DualSense Edge 本體移除後,就能看到收納區頂端的半圓頂背部按鍵了;另外,中央有 PS 雕刻的凹槽大家應該會很在意是什麼東西,其實是用來安放額外的類比搖桿帽模組,但目前官方還沒釋出另售的價格與通路。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由於 DualSense Edge 整體設計與初代 DualSense 不管是在風格、或是體積上都幾乎相同,因此收納盒其實也能用來放置 DualSense.....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感覺就是了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針對 DualSense Edge 本體部分,設計語言其實跟 DualSense 差異不大,但在一些細節、塗裝上做了打磨之餘,正面看起來差異最大的,就是按鍵與觸控板的塗裝設計、飾蓋的樣式以及類比搖桿下方的兩個自定義按鍵。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正面除了剛剛提到的一些細節,最大的不同應該就是在按鍵改為對比更大的黑色塗裝,以及中央改為全黑,並搭配滿滿 △○×□ 雕紋的觸控板,感覺有點像什麼預言石板;另外,下方可拆卸的飾板相較 DualSense 則是從霧面變成鏡面,由於位在比較容易碰到的類比搖桿區域,所以使用一段期間其實真的很容易沾染指紋跟灰塵.....希望之後也可以推出霧面的版本。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控制器頂部算是更動相對少的地方,看可以看到在 USB-C 連接埠這邊多了黑色塗裝,或許是因應下方全黑觸控板所做的更動?整體設計就比較偏方正感,而不是 DualSense 的曲線設計之餘,最大的改變就是在 L2 / R2 上的防滑雕紋了。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放大檢視一下,可以看到 L2 / R2 上的 △○×□ 雕紋約是分佈整個板機的一半,也剛好是手指最容易碰觸的地方,來達到止滑的效果。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背面則是本次 DualSense Edge 更動較多的地方,除了整體塗裝更有分界感,在上方也多了實體的板機盲區設定,以及這次最有感的背部按鍵裝置區,中央下方的 Release 撥桿則是能卸除正面飾蓋來做類比搖桿模組的替換。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上一篇有提到 DualSense Edge 手把內側的 △○×□ 防滑雕紋,但其實 DualSense 其實就有了,主要的不同其實是在 DualSense Edge 的內側其實把防滑雕紋的面積變得更大,後續比較大家就有概念了。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DualSense Edge 的背部按鍵安裝則是分為 RB / LB 兩個,基本上不用擔心會裝反,而且安裝機構也不是單純卡榫,而是採磁吸的固定機制,用寫的其實有點難呈現,但操作上的手感真的很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背部按鍵這邊我用了釋放桿做為示範,雖說是個小小零件,但這次用上的都是霧面金屬材質,其實頗有份量感之餘,摸起來的質感與手感也皆屬上乘。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首先是半圓頂的背部按鍵,裝上後則是可透過中指或無名指,從控制器內往外撥的方式做觸發,整體行程會來的比較長。


釋放桿背部按鈕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半圓頂背部按鈕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釋放桿背部按鍵體積則是較半圓頂來的更為寬闊,在操作上則是會以按壓的短行程方式呈現,相較半圓形會更適合 FPS 等需要精準、快速反應的遊戲。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這邊也示範一張釋放桿背部按鍵裝錯的忙子,但其實這樣裝實際按壓按鍵會掉下來.....所以防呆其實是做得還不錯就是。


板機盲區調整撥桿(大)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板機盲區調整撥桿(中)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板機盲區調整撥桿(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上方的板機實體盲區則是分為三段,分別可以對應三種不同的按壓行程,可以因應不同的遊戲來做實際調整。像是一樣需要精準、快速的按壓反應的射擊遊戲,就適合最短的行程,而要比較悠長的操控反應如賽車、特定的動作遊戲,則是可以用為一般最長等方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控制器底部除了多出類比搖桿下方的兩個 Fn 自定義按鍵,還有一些塗裝差異,基本上倒是蠻相似的。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身為專業訴求的遊戲控制器,DualSense Edge 有著自訂功能自然不夠,在類比搖桿帽上本次也具備替換功能,除了使用久了年限已到之餘,也有另外兩種樣貌可供玩家做替換。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要替換其實也相當簡單,只要把搖桿帽往上板,就會脫離了。安裝也是同理,只要輕輕下呀聽到卡榫固定的聲音,就完成了。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有別於標準的搖桿帽採用內凹設計,另外兩款高圓頂與低圓頂則是都採用同一個弧度的樣貌,差別只是在類比搖桿的高低而已。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這邊也附上三款搖桿帽的高度,其實低圓頂與標準版其實是同個高度,但倒放時會因為標準·版的頂端有凹槽,所以看起來低了一點。


高圓頂搖桿帽比較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低圓頂搖桿帽比較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這裡也附上高圓頂搖桿帽、低圓頂搖桿帽與標準搖桿帽裝在控制器上的高度比較,可以看到高圓頂搖桿帽確實是高了一些,在實際搭配上就能以需要精準操作如狙擊準星等的 FPS 遊戲,至於低圓頂搖桿帽則是跟標準版高度相同,主要是觸感的差異。

另外,雖說等等才要介紹正面飾蓋,但這邊近拍就能看到,由於是採鏡面的塑料設計,使用一陣子上面就都是灰塵跟指紋.....真的不懂為何不用霧面材質,畢竟控制器又不是擺著好看的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接下來是類比搖桿模組的替換順序,首先需要將控制器剛剛提到的 Release 撥桿往左邊撥,搖桿正面的飾蓋就會自行卸除,所以在拆卸時不要把控制器放在較高的地方.....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拆卸正面飾蓋後的樣貌,可以看到類比搖桿模組的分離設計,一旁則是有可卸除模組的撥桿。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要裝回飾蓋不是說隨便裝上去就好了,可以看到頂端兩側有兩個小卡榫,要由內卡上才能正確安裝,不然絕對裝不起來不說,萬一斷掉就.....


金屬撥桿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金屬撥桿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把金屬撥桿往上扳後,搖桿模組就會往下鬆動,但不會像飾蓋一樣直接掉下來,直接用手卸除就可以了。


卸除可替換搖桿帽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搖桿內部結構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控制器再卸載搖桿模組後,就能看到內部的電子接點,不過 DualSense Edge 畢竟不像封住的 DualSense,如果卸除的話最好還是稍微注意一下灰塵累積的狀況。


搖桿帽細節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搖桿帽細節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搖桿模組卸除的樣貌,而剛剛收納盒中唯一的空格,則是放置多餘搖桿模組的地方。不過目前官方還是沒有宣布搖桿模組的販售方式與價錢。


端子外殼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端子外殼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端子外殼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端子外殼則是為了怕 DualSense Edge 在插線時遊玩防止脫落的部件,安裝也只要在線材插上控制器時,直接安裝在上方並鎖上即可。但這樣可能就是 PS5 端的線材脫落、或是主機直接被跩下來.....還是盡量避免拉扯的狀況吧。


半圓頂背部按鈕重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釋放桿背部按鈕重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這邊也附上兩個背部按鈕的重量給大家參考,半圓頂的釋放按鈕為 3g,比較狹長的釋放桿背部按鈕則是 4g。


▌設定與操作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大致介紹完了 DualSense Edge 的外觀介紹後,緊接著就是實際連接主機時的操作設定了,只要在連接控制器後,PS5 就會顯示 DualSense Edge 相關的設定與操作概要說明。


概略說明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概略說明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概略說明中也包含實體的板機盲區、背部按鍵設定、替換的操作桿模組與桿帽、隨意更改案件配置與操控感靈敏度曲線、板機輸入範圍(其實就是數位版的盲區)等介紹。


自訂設定檔說明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自訂設定檔說明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自訂設定檔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另外,位於控制器底部的兩個 Fn 自定義按鍵其實不像背後按鍵可直接對應控制器的按鈕,而是需要搭配兩側的實體按鍵組合,藉此快速條整四種不同的個人設定檔,或是調整耳機音量、遊戲音量與聊天語音的平衡設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正式設定 DualSense Edge 時,則是在周邊機器的選項中做調整,最重要的選項則是第一個「自訂化設定檔」,其餘則是針對 DualSense Edge 的震動回饋、控制器燈光的亮度,以及使用說明、軟體更新等。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自訂化設定檔除了基本不可更改的預設資料,還有另外三組可以搭配不同遊戲時,所採用的操控手感、或按鍵位置、類比搖桿靈敏度來做自由設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進入任一自訂檔後,就能在按鈕配置、操控感靈敏度 / 盲區、板機盲區、震動強度與板機效果強度做調整。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首先在自訂按鈕配置上,對 DualSense Edge 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新增的兩個背部按鍵鍵做設定;另外,其他可選的案件也是都能按自己的喜好來做調整。對於不少 PS5 的新用戶來說,最不習慣的 X 變確定,就能把按鍵位置與 O 調換來做重新習慣。


操控桿靈敏度設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左右操控桿設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另一項 DualSense Edge 的亮點,則是左右類比操控桿的靈敏度與盲區調整,而且可以針對左右操控桿做單獨切換,對於射擊遊戲來說可能只要調一邊就好了


操作曲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操作曲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實際調整操縱桿的靈敏度之前,可以先移動一下蘑菇頭,就能看到在設定模擬區的移動曲線,藉此做基本判定。


盲區設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盲區設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操縱桿的盲區設定也相當好理解,最大可開啟 30%,同時在兩個模擬區塊就能看到有塗黑的地方,實際操控時在移動行程的前 30%,則是不會被偵測到移動。


靈敏度模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靈敏度模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靈敏度模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靈敏度模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靈敏度模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靈敏度模式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操縱桿的靈敏度部分,包含預設則是共有六種模式。包含適合快速瞄準的「快速」、緩慢移動適合狙擊的「精準」、介於預設設定較為流暢的「穩定」、輕輕一動直接催到底適合格鬥等快速的「數位」,以及大方向不太會動,但介於中間幅度的輕微移動做快速反應的「動態」。


靈敏度微調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靈敏度微調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在每個靈敏度的設定中,還能再調整正負 5 度的曲線設定,藉此滿足需要更為精準操控的玩家。


板機盲區調整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板機盲區調整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板機盲區則是為了無法被實體板機盲區滿足的玩家設計,一樣可以在 L2 / R2 之間單獨做調整,或是直接搭配同樣的設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實際運作上則是將板機的行程量化為 0 至 100 的數字,藉由輸入不同的範圍來達到盲區的設定,但如果在實體盲區有做設定,而且是最小的話,基本上 50 以後的數字根本就按不下去。因此數位的板機盲區模式,其實比較適合習慣全行程的板機設定。


搖桿震動強度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板機震動強度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DualSense Edge 其他設定則是基礎的震動強度以及自適應板機的震動強度,這點相信就不需要多說了。


自訂檔快捷設定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自訂檔提醒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最後,針對自訂化個人檔案的介面中,還能再自由選擇需要顯示的內容,以及切換時控制器要不要以燈光或是震動回饋來提醒使用者。以需要同時按壓底部 Fn 鍵與右方 △○×□ 按鈕來看,說真的誤觸的機率真的很低.....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DualSense對照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在文章的最後,則是不免其俗,把 DualSense Edge 與 PS5 的一般控制器 DualSense 做個比較。首先最明顯的無非是黑色塗裝加雕紋的觸控板、塗黑的兩側按鍵,控制器下方的霧面飾蓋變成鏡面,有個小細節則是在延伸至握把下方的曲線,在 DualSense Edge 變得更為狹窄。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放大檢視就能看到觸控板與兩側按鍵設計的不同之處,另外,雖然 DualSense 霧面的飾蓋也是有灰塵,但霧面就是不會像 DualSense Edge 鏡面一樣沾指紋.....這點我真的是不太能接受啊。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從底部看起則是能看到握把下方的黑色線條,DualSense Edge 真的減少非常多,這也是剛剛提到的止滑紋路面積提升的關鍵點。另外,底部還有一個差別,就是 DualSense Edge 的兩個 Fn 自訂化按鍵了。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控制器頂端的差異可以說是最小的,基本上就是差在觸控板設計上所導致的視覺差異,以及 USB 連接埠旁的塗裝與 SONY 的廠徽位置。DualSense Edge 可以看到頂端由於黑色塗裝與觸控板,幾乎是方正的切齊設計;而 DualSense 則是更有曲線的感覺,這點就見仁見智了。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頂端還有一個大差別,即是在 L2 / R2 板機上方的 △○×□ 止滑紋路。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相較 DualSense 光溜溜的背部,DualSense Edge 則是有相當多的設計元素。像是上方的實體板機盲區撥桿後,下方直接以弧線圈出另一個範圍,並搭配塗黑的背部按鈕與飾蓋拆卸推桿等設計。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從背面看握把的差異,其實只會感覺到 DualSense 底端的黑色塗裝,在 DualSense Edge 變為更窄的線條呈現。然而剛剛從正面已經可以看到,DualSense Edge 在握把的防滑面積其實是來得更多的。


▌小結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整體來說,從 PS 初代再到第五代,才推出專業等級的控制器,老實說真的是讓玩家等得有點久了。不過 DualSense Edge 在整體倒是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外形的塗裝差異這邊先不論,我自己是覺得一定會出新版五色戰隊的 DualSense Edge 啦(午夜黑:準備好了!)。

從專業角度來說,DualSense Edge 提供可替換的搖桿模組,以及板機、類比搖桿的靈敏度調整,但真的要說最實用的,無非就是控制器按鈕的任意替換,以及新增的兩個背部按鍵了。在瞬息萬變的競爭遊戲中,多兩個按鍵可能就是改變勝負的關鍵!不過我自己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可能就是沒有連發的設定了。這讓一些比較休閒的玩家來說,花這個錢可能最有感的,只有兩個背後按鍵.....

官方在 DualSense Edge 的宣傳影片中,其實有提到因為不少玩家的意見反饋,所以要將 DualSense Edge 的外型維持相同設計,同時還要納入一堆自訂功能,無疑是個挑戰。

但這樣的結果,其實在先前也有不少外媒發現,好處其實就不用多提了,上面都有說,缺點就是 DualSense Edge 的電量相較 DualSense 直接減少。在拆機之後 DualSense Edge 電池容量為 1,050mAh,而 DualSense 則是來到更多的 1,560mAh。因此在遊玩後,最好還是乖乖把 DualSense Edge 插線充電、或是直接插線玩比較不會發生憾事。(官方:有個充電座好便宜的,這就是我的商法!

但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加入那麼多設計,維持同樣體積又能保持同樣的電量,這個科技恐怕要等電池技術再度提升才有辦法達成,要是塞入更大的電池,可能又會讓 DualSense Edge 體積變的更大,小手黨可能就來的吃不消了,我自己覺得以這樣的權衡,至少好處還是來的比較多啦。
PS5 DualSense Edge開箱體驗|為專業玩家設計的菁英之選
而對我來說,DualSense Edge 當前可以更好的地方,的可能還不是功能,而是一些外型設計上的考量。首先需要帶來帶去的收納殼,居然用超級容易髒掉的白色.....雖說是要統一設計,但只要一摩擦到就會有污漬,真的是很不行。另外,在與雙手長時間接觸,會有大量手汗的狀況下,其實我的 DualSense 已經有一些泛黃的地方了,我還不是那種很長玩的族群,這點在改變色調上可能就完全能改善;但正面飾蓋、以及一些變窄的裝飾線條上,用的是容易沾指紋的鏡面設計.....真的希望可以出霧面材質版的啊!


延伸閱讀:PS VR2 / DualSense Edge PS5配件雙雄初試|高自訂性帶來的絕佳體驗!
信仰大於實用.
背部只給兩組太少…就跟電量一樣😂
Martin
我是覺得兩組剛好啦
PS5跟PS4及以前的比,質感真的好很多
連同周邊的配件也是...
這價位我不如去買公館大搖還比較實在。
Martin
只會玩格鬥遊戲就買大搖比較划算囉
原來現在搖桿已經進步到這樣了...竟然還有充電收納盒跟中間那兩顆也可以替換,PS4搖桿還在服役中
好酷真想收藏
太貴!但有信仰的人不會在意,手把只是消耗品,超過2500元真的沒必要。
Martin wrote:
稍早前曾簡單給大家介...(恕刪)


黑白配色蠻好看的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oxsoul/
這看起來很讚耶! 
黑白配雖然潮到出水,但如果能加上抗菌防黃材質更好。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