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路車的設定騎習慣了,如果換車要有接近原來的設定,是要以有效上管或reach來考量?

例如reach接近原車,但有效上管更長,或有效長管接近原車,但reach更短,那一組比較容易調到原來習慣的設定?在上管跨距都足夠的前提下.

dino750 wrote:
目前公路車的設定騎...(恕刪)


REACH比原車短比較好調,因為龍頭沒在怕長的
我是會選reach短的那支車架,但reach短通常頭管也比較短,不想變長頸鹿要注意一下喔
感謝二位前輩的分析,這樣選車有個方向了.
現在車架越做越怪,有效上管已是過時觀念。別被上管誤導了,選reach一樣的設定就會是一樣的 (當然也要stack一樣)。只要抓好stack和reach,就算騎三角木馬設定也會一樣。

https://www.bikeradar.com/gear/article/your-top-tube-length-is-irrelevant-5017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x3LqsCFSA

選擇reach較短的車架但stack/reach比例不變龍頭改長只會讓你姿勢更趴操控性變差,這或許不是您想要的。再者,車架還沒選好就開始想如何用龍頭彌補,這或許有點本末倒置。
關於龍頭長度對騎乘的影響,有人還真的測試了一下,不過結果可能會跟您想的不大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69I_uayeMA&t=286s


Bala12345 wrote:
不過結果可能會跟您想的不大一樣

有不一樣嗎? 三角錐80mm最靈活,下坡140mm最趴所以最空力?

重點是樓主不是要更趴也不是要更靈活,他的要求是接近原來的設定。既然如此沒必要動到龍頭幹嘛去幫人家亂改龍頭? 只為了彌補reach太短,而reach短則是為了湊出一個毫無意義的數值(有效上管)? 這邏輯怪怪的。
說如果您是30% 爬坡,70% 平路,該選擇怎樣的Stem 才是最適合的
這才是實際組車會考量的問題

所以.... 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問題。只看圖說故事,都不是問題
除非找一台車架幾何完全相同的,不然Stem 都會需要變更設定的

Bala12345 wrote:
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問題

嗯嗯,這點同意。或許我把事情太簡化了。
感謝wikiwikiwildwildwest和Bala12345兄提出另一個角度的討論.從影片的資訊來看,似乎是短龍頭較靈活,長龍頭操控穏,從實測來看.操控穏在大部分的情況優於靈活,尤其有上坡就一定有下坡.這樣找同reach但較短的有效上管,然後以長龍頭來補座艙空間好像是比較好的方向.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