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新訊】大改款「旅玩家」Ford Tourneo Connect無預警發表,首款與VW合作的商車作品!

king97878 wrote:
TOYOTA 布丁狗....值得期待....引擎、變速箱........

尤其4速傳統自排....比什麼都強....

T牌拿PSA集團的來貼牌的,人家給什麼,你T牌就只能賣什麼

TOYOTA 布丁狗,只有6速手排與8速自排,四速不管是在哪個品牌,早就是過去式,別再無知搞笑了!
中華得利卡豈不是大大的搞笑
cinnamon coffee wrote:
T牌拿PSA集團的來...(恕刪)
cinnamon coffee wrote:
T牌拿PSA集團的來貼牌的,人家給什麼,你T牌就只能賣什麼


兄台是業內?

人家給什麼?你T牌就只能賣什麼....

要秀一下....合約、合作契約、意向書...???


https://news.u-car.com.tw/news/article/46119?pk_vid=973955a4faa0b3541555908926aacd1c
Proace City 採用 PSA 集團的 EMP2 模組化底盤架構打造,動力部份亦提供了汽油及柴油動力選擇,動力輸出則自基礎的 75 匹至 130 匹最大馬力,且依動力配置的不同,分別具備了 5 速手排、6 速手排以及 8 速手自排的傳動設定。


cinnamon coffee wrote:

TOYOTA 布丁狗,只有6速手排與8速自排,四速不管是在哪個品牌,早就是過去式,別再無知搞笑了!


布丁狗是EAT8,愛信的變速箱...

小弟為什麼推:4速滯排....

先回答一下...台灣有一家,近年因變速箱興起的企業....(再過幾年搞不好發行股票兒了)....

先請回答:...............



先回答,再來討論.....不然雞同鴨講,.....沒啥意義....




PS:

TOYOTA在歐洲的貼牌車款....台灣...目前上巿:0%....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grandaurore
proace camper,群上最近剛引進
cinnamon coffee wrote:
T牌拿PSA集團的來貼牌的,人家給什麼,你T牌就只能賣什麼

TOYOTA 布丁狗,只有6速手排與8速自排,四速不管是在哪個品牌,早就是過去式,別再無知搞笑了!


=====

看來....又是個"莊董"....



====

蒐尋"變速箱"....

一:
本站最近..11萬KM,要花30萬...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5&t=6459426

二:

變速箱 維修

變速箱 故障

變速箱 維修價格...

變速箱

隨便蒐尋,都是一大串......(請自行大神蒐尋)

三:

小弟來說一說....台灣的玻變速箱....

小弟開車幾十年了......從來不知道...變速箱是啥牌子....


但是、幾十年的變速箱,讓消費者幹洨的....小弟列一下....

早期
1:德國進口福特DOHC,FR有爛葩...Sierra....小弟親人變速箱在高速公路掛點

2:再來...ford mondeo....當時廣告戲稱全世界就危險的清水斷崖路段...小弟同事老公...變速箱掛點

3:沒想到.不知有無車頂電漿熔接...ford metrostar...也一堆人受害...

~~~戲稱~~~玻璃變速箱....

4:
再來..power shift....雙離合器....

DSG...

乾式

溼式...

5:
.........雙離合器、多速變速箱......受害者增加中....



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GaYkRKj4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GaYkRKj4U



五:......


PS:

現在買車,還要研究變速箱??

廠牌、安怎開、如何開、要不要換油、去那裡維修、什麼時侯會顧路???........等研究好了,

好像"研究開飛機".....複雜得很....

====

所以.......回到傳統4速自排......讓人安心...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以前一直批評福斯的鄉民,現在不知如何自處?還是説:其實福斯是真歐洲車,不是歐系,真香呢?
這種車買來改成露營車應該很讚..
huaing123 wrote:
換皮的Caddy.....(恕刪)


現行款比較有福特自己的設計風貌。
目前的1.5t柴油+愛信8速就已經很好用。
動力輸出數據雖然比較小一點,但穩定,沒什麼不好,開起來跟不丁狗動力相當。

大台,省油,又好用。
Kuga如果搭配這顆柴油動力,真的會嗨!
grandaurore
國產旅玩家三考量,1.Wish19萬輛屆汰換,填補國產小七座需求;在台灣評估有8萬輛就值得生產。2.歐洲模具攤提完畢,引進成本低。3.在台生產料件,有現成歐洲3萬輛零件需求。
阿福的網宅II
grandaurore 已回在20樓。謝謝!
因為您的這議題,很難短短90幾字回。
另引言如下 :
@grandaurore
國產旅玩家三考量,

1.Wish19萬輛屆汰換,填補國產小七座需求;在台灣評估有8萬輛就值得生產。
A :
8萬台年銷,單月就得衝破6666台,以台灣現階段的車輛銷售總數統計,僅只有Corolla Cross有這個單月銷售實力。
以破百萬布丁狗或福特Tourneo Connect旅玩家客層,都不是大眾型,比較佔寡頭數。
單月能衝出90台銷售都可能是很不容易的事。
即使國產化,將120~130萬價格控制在97~110萬,月銷售數以車廠經驗估計,能單月200~300台就已經很不錯。
不能作過度樂觀的"想像",與現實面不符。

福特真的要重啟VAM車,符合Wish戰略車,國產價格控制在70~89萬區間帶產品,大概就歐洲福特B-MAX。
但B-MAX的造車成本肯定比Wish高許多,福特只能抓低毛利賣。
豐田的全球新車銷售毛利破千億美金/年。
福特有時是-12億/年,虧損。
企業經營獲利能力,沒這麼簡單。
外人也無法從-12億,去看是真的賠,還是因為布局更長遠的市場、商品、銷售通路需求而產生的支出破口。
要從完整的狀態才能正確看待。

公司集團越大越燒錢,在晶片有集團或國家把持操盤的狀態下,市場的應變能力調控,是成本控制的核心。
如果車體造一堆,卻無晶片可組立出車交車,不過是生產一堆自己做庫存,還得花大把鈔票維護產品的資源浪費。
車廠越大,市場一有變化,瞬間噴掉的成本很可觀。


2.歐洲模具攤提完畢,引進成本低。
A:
車廠的模具攤提,並不是車友您這樣算的。

如車輛是進口歐洲導入台灣以進口車銷售。
車價是受限於福特海外報價,攤不攤提,對國外汽車母廠來說不關銷售地區的事,也就不關台灣的事。
例如我開模攤提了,我也沒有義務就非得要降價賣您,不是嘛!!

假設新車該歐洲地區上市定價是80萬,就是以該品牌批售經銷商出車價+運資+稅額+管銷+售服條件等等額外再增加費用上去。
銷售地區市場大,例如北美、中國、印度等等,以量制價,才有價格管控抑制的基礎。
台灣不具備這樣的市場條件。
大陸單廣州汽車自主品牌一年約50~70萬輛,就已經超過台灣全車系品牌加總的年銷售38~42萬輛。
對國際車廠來說,台灣汽車品牌的總代理,不過就是只是個地區經銷據點。

另外,就是國與國的稅額課徵,台灣並未符合其他海外地區的任何關稅貿易優惠條件。
車從歐洲來台灣,課的稅是很多的。
基本肯定要超過20幾%,加上其他的費用疊加,台灣進口車,決對不會是歐洲當地的售價有優勢。
這個永遠比不完,要看政策,例如新加坡,一台Altis只要是進口,都可能要賣150萬,相較新加坡,台灣車也算便宜了。

如果車輛是導入國產化。
車體架,大多是採進口的作業方式。
只有引擎蓋、葉子鈑、保桿類,有機會導入國產。
現階段,因為車市走勢是產品少量+多樣化,往往不符合開模生產的攤提成本,零物料便只能從大陸、泰國、東南亞等地區導入進行國產化組裝。
例如本田車大多從泰國進口kd件組立、日系車大多進口中國大陸製件組立。

又例如中華汽車,因為母廠缺乏新車型在台灣上市,都靠拉皮求存。
東陽幫國內車廠代工,報給中華的單支保桿模具、檢具、治具費往往都破1500萬,甚至與中華開發朋友聊天,還有單支保桿報價超過2000萬。
以這台車假設單月抓爆單600台來算好了,一年就是7200台x3年車輛改款周期=21600台。

以1500萬換算21600=單台單支保桿攤提694以700計,這還只是一支射出pp件保桿的攤提費用。
射出一支保桿pp素材算800+700+底塗500+包材400+入倉/出倉運資1500+管銷成本800=4700。
現在保桿造型又複雜,也根本不是單單開一支保桿皮就了事,還得開一堆分件。

但只要是汽車產業的,用腳底板想也知道這台旅玩家真的國產,單月能賣200~300台就得偷笑了。
上一代KUGA單月銷售500~600,已經算賣得很不錯了。
8萬台,穩湯安捏想。
90年代最熱賣的車,就是日產Cefiro A32,一年創下年銷售12萬輛,迄今無車可超越。
已經無車能再契及當年車款少,單一車型能熱賣十幾萬台的歲月。
一台車要國產,要先能損平才有得談。
車廠得在成本控制下,看長安福特有什麼車,能共用盡量共用,已經是無法避免的模式。

模具攤提,並非您所想像這麼簡單,單一車型市場實際的銷售數量,也不容樂觀看待。

3.在台生產料件,有現成歐洲十萬輛零件需求。
A:
您這想法,應該是指在台灣生產,將零件外銷至海外。
因為您非汽車產業,所以這樣想並不奇怪。

但現實是,台灣因為無法簽下各國或國際組織的貿易優惠協定。
所以物料出口成本對他國買家來說都是算很高的。

這就要去思考,為何台灣代工大量外移出去,例如1995~2008大量轉移到中國從事生產。
2010後,逐步轉移到東南亞例如越南、泰國等地區作生產。
這並非單只有台灣,包含日本、美國,都是這樣產業外移。
這都是企業物料在各國家地區運來運去、關稅、市場銷售成本控制下的考量,而孕生的生態轉移。

台灣製造,在國際貿易上就沒有優勢。
MIT要外銷,需是中高單價商品,無法走量、須維持高毛利的商品與對應的海外客戶。
接海外訂單純作代工生產,才有一定的量體。
汽車零件在中低價以下,已無法跟大陸生產一堆塑膠拉基貨,用倒的海量方式比拚。

例如Altis 9代、10代原廠保桿的拷貝件,AM市場一堆,改裝店取得單支素材成本700~800,改給客人換裝素材報價1400一堆。
正原廠過檢定+認證件,單件素材哪一支不是2200~2800。
正廠產品,不同國家地區都有自己國家當地車廠供應商開模量產,也輪不到台灣車廠出口。
零件出口,這類的生意,大多不會是國內車廠作,會是東陽、大億、全興這類的車廠T1~T2代工廠接海外訂單製作。

這原理,跟每年南港汽車配件展AMPA一樣。
十幾年前,老外來台找產品,是跟國內參展的貿易商接頭,參展的幾乎都是貿易商。
國內負責生產的就專心作生產,銷售有貿易商去對頭。
但這些馬來西亞、中東....等國家地區客人,已經轉變不跟貿易商往來,只想找生產工廠談。
過去是問產品能否便宜點賣,變成用淘寶貨140元美金要不要賣我。
這些咖,都是這樣來台灣喊價。
展場就逐漸變成生產廠自己做自己接客人,貿易商逐漸退出市場。
車友上往蝦皮、淘寶賣家,很多都是大陸廠商自己自作自售,價格爛得一蹋糊塗、很多根本過度生產,當拉基丟上e-Bay等平台用倒的。
詐騙當然也一堆。
例如4x4呼吸管,我在大陸車廠擔任設計開發找供應商,就看到過一根呼吸管3塊人民幣。
看到都會傻眼,開模不用錢、素材成型不用錢、包材都不只3塊人民幣呀!
這是在賣啥拉基貨!!!

車廠便面臨這些競爭問題。
真的國產化,海外福特卻又不願意跟福特六和談了,它們想要直接跟認證的生產廠做生意。
但很多傻子,就傻傻的真的以為是肥單,就跟大陸車廠搭了!

但,生意有這麼好作嗎?
嘿嘿!!
如果生意真這麼簡單,那一堆跟大陸車廠做生意的怎麼會被屌好幾億貨款回不來。
作倒了又一堆。
2017年陸陸續續垮一片,嚴董搞到心力焦焠。

星爺鹿鼎記是很好的教材,麗春院-玩完了不付錢,不就是沒玩過嘛!
商務上,如果沒啥社會經驗,只想貪進,只看到利益,沒看到坑。
貪功躁進被坑慘都是常有的。
不然掬水軒柯家第三代又怎麼會被自己股東填坑,搞到公司資產被轉移,負責人還得跑路。

生產是一回事,作得出來,要將汽車零件或整車外銷又是另一回事。
台灣現階段,成車生產要外銷,已經沒有90年那時還能把生產車外銷中東、東南亞,每年出口幾萬輛這樣作。
沒能拿下幾個有利的貿易協定,就不要去想了。
過往Altis每年都會國產出口到中東,幾萬台這樣走,現在看有沒有幾千台。

要多出國去海外看看,了解下國際經貿。
看這些8點檔國內新聞沒啥養份的。
台灣已經很閉鎖,小朋友因疫情在家遠端,上課老師還跟全班學生教大陸GDP和人民生活水準比台灣低...........,實在是敢聽不好意思笑而已。
我們面臨的是在整個亞太區競爭,穩湯讓自己變成鎖在井底觀天那隻蛙。
顧好自己巴肚和家人才是實,其他容易導致自己眼睛業障重的,自己要透析。
很多事,能看不好說。
grandaurore wrote:
今年七月(三個月前)(恕刪)


大大是不是剛交車 很氣耶
grandaurore
你從何得知我剛交車? 我不回應捕風捉影的網路傳言?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1.Wish19萬輛屆汰換,填補國產小七座需求;在台灣評估有8萬輛就值得生產。
A :
8萬台年銷,單月就得衝破6666台,以台灣現階段的車輛銷售總數統計,僅只有Corolla Cross有這個單月銷售實力。
以破百萬布丁狗或福特Tourneo Connect旅玩家客層,都不是大眾型,比較佔寡頭數。
單月能衝出90台銷售都可能是很不容易的事。
即使國產化,將120~130萬價格控制在97~110萬,月銷售數以車廠經驗估計,能單月200~300台就已經很不錯。
不能作過度樂觀的"想像",與現實面不符。

福特真的要重啟VAM車,符合Wish戰略車,國產價格控制在70~89萬區間帶產品,大概就歐洲福特B-MAX。
但B-MAX的造車成本肯定比Wish高許多,福特只能抓低毛利賣。
豐田的全球新車銷售毛利破千億美金/年。
福特有時是-12億/年,虧損。
企業經營獲利能力,沒這麼簡單。
外人也無法從-12億,去看是真的賠,還是因為布局更長遠的市場、商品、銷售通路需求而產生的支出破口。
要從完整的狀態才能正確看待。

公司集團越大越燒錢,在晶片有集團或國家把持操盤的狀態下,市場的應變能力調控,是成本控制的核心。
如果車體造一堆,卻無晶片可組立出車交車,不過是生產一堆自己做庫存,還得花大把鈔票維護產品的資源浪費。
車廠越大,市場一有變化,瞬間噴掉的成本很可觀。

我所謂八萬輛不是年銷八萬輛,我也從來沒寫年銷八萬輛,我是指在台總售期,潛在市場有八萬輛
tourneo connect在歐洲汽柴油合計年銷一萬輛,怎麼可能到台灣暴增成年銷八萬輛?
潛在八萬輛市場規模是指從19萬輛Wish停產後,迄今無其他小七座填補其市場空缺,wish也屆換車年限,現今一堆計程車還在撐,40萬公里的wish就是沒有適當的後繼車。
Wish19萬輛也不是一年19萬輛,是總共八年合計19萬輛

tourneo connect可以比wish70~89萬區間再拉高~20萬,訴求點可以從後繼燃料成本及稅金攤提。
實際上路,tourneo connect每公升柴油跑16.5公里,wish每公升95汽油跑8.5公里,每公里兩者燃料成本相差2元,
跑10萬公里,兩者燃料成本差20萬;計程車跑40萬公里的燃料成本差80萬
再加上每年稅金相差七千,十年就七萬稅金差異

對於一般持有10年10萬公里的家庭車主而言:
70~89萬區間wish,10年稅費成本 17.4萬,10萬公里燃料成本36.4萬
與90~115萬tourneo connect ,10年稅費10萬,10萬公里燃料成本16.5萬
兩者比較,新車價90~110萬tourneo connect的總花費還低於70~89萬的wish

跑40萬公里的計程車更不用講,光是油錢省下80萬,就等於一台wish新車價

行銷要有訴求重點,跟汽油車比新車價無法彰顯tourneo connect的長期持有低成本的優勢。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2.歐洲模具攤提完畢,引進成本低。
A:
車廠的模具攤提,並不是車友您這樣算的。

如車輛是進口歐洲導入台灣以進口車銷售。
車價是受限於福特海外報價,攤不攤提,對國外汽車母廠來說不關銷售地區的事,也就不關台灣的事。
例如我開模攤提了,我也沒有義務就非得要降價賣您,不是嘛!!

假設新車該歐洲地區上市定價是80萬,就是以該品牌批售經銷商出車價+運資+稅額+管銷+售服條件等等額外再增加費用上去。
銷售地區市場大,例如北美、中國、印度等等,以量制價,才有價格管控抑制的基礎。
台灣不具備這樣的市場條件。
大陸單廣州汽車自主品牌一年約50~70萬輛,就已經超過台灣全車系品牌加總的年銷售38~42萬輛。
對國際車廠來說,台灣汽車品牌的總代理,不過就是只是個地區經銷據點。

另外,就是國與國的稅額課徵,台灣並未符合其他海外地區的任何關稅貿易優惠條件。
車從歐洲來台灣,課的稅是很多的。
基本肯定要超過20幾%,加上其他的費用疊加,台灣進口車,決對不會是歐洲當地的售價有優勢。
這個永遠比不完,要看政策,例如新加坡,一台Altis只要是進口,都可能要賣150萬,相較新加坡,台灣車也算便宜了。

如果車輛是導入國產化。
車體架,大多是採進口的作業方式。
只有引擎蓋、葉子鈑、保桿類,有機會導入國產。
現階段,因為車市走勢是產品少量+多樣化,往往不符合開模生產的攤提成本,零物料便只能從大陸、泰國、東南亞等地區導入進行國產化組裝。
例如本田車大多從泰國進口kd件組立、日系車大多進口中國大陸製件組立。

又例如中華汽車,因為母廠缺乏新車型在台灣上市,都靠拉皮求存。
東陽幫國內車廠代工,報給中華的單支保桿模具、檢具、治具費往往都破1500萬,甚至與中華開發朋友聊天,還有單支保桿報價超過2000萬。
以這台車假設單月抓爆單600台來算好了,一年就是7200台x3年車輛改款周期=21600台。

以1500萬換算21600=單台單支保桿攤提694以700計,這還只是一支射出pp件保桿的攤提費用。
射出一支保桿pp素材算800+700+底塗500+包材400+入倉/出倉運資1500+管銷成本800=4700。
現在保桿造型又複雜,也根本不是單單開一支保桿皮就了事,還得開一堆分件。

但只要是汽車產業的,用腳底板想也知道這台旅玩家真的國產,單月能賣200~300台就得偷笑了。
上一代KUGA單月銷售500~600,已經算賣得很不錯了。
8萬台,穩湯安捏想。
90年代最熱賣的車,就是日產Cefiro A32,一年創下年銷售12萬輛,迄今無車可超越。
已經無車能再契及當年車款少,單一車型能熱賣十幾萬台的歲月。
一台車要國產,要先能損平才有得談。
車廠得在成本控制下,看長安福特有什麼車,能共用盡量共用,已經是無法避免的模式。

模具攤提,並非您所想像這麼簡單,單一車型市場實際的銷售數量,也不容樂觀看待。

若要在台灣生產,長期目標就不是走CKD,也不是整車四萬個零件全部重新開模,而是整套模具引進台灣
短期試水溫,先用CKD試行
escort那個精美銷量,福特六和都願意嘗試CKD,不願意試tourneo connect?

台灣市場不缺kuga這種suv,不缺escort這種傳統轎車,不缺hatchback,但是缺百萬內的小正七座。
sienta太小,其他車款就要上百萬又不便宜。
本田豐田有的車型,福特就很難與其競爭,tourneo connect剛好是日系廠沒有的利基型車款,wish也證明這個市場有潛在需求,剛好這級距及價格目前真空沒產品。

模具部分:
先CKD,若市場接受度高,再買斷歐洲模具,當然這要跟各衛星廠談
在歐洲十年汽柴油合計10萬輛,柴油推估5萬輛,2018改款後的柴油推算不及三萬輛
兩萬多輛對零件廠而言偏少,反應在AM市場是幾乎沒有歐洲的第三方零件廠願意淌這台車渾水,幾乎沒有歐洲副廠件,這台車料件幾乎僅剩原廠體系。
台灣倒是有部分AM廠商製作該車零件,例如TYC公開資料,該車前後燈都有。
該車在歐洲停產,幾乎沒有歐洲第三方零件廠對副廠體系通路銷售這台車零件,也就是歐洲衛星廠零件幾乎供應原廠體系。
若歐洲福特原廠願意幫忙,這對福特六和若願意接手該車模具會比較好談。
福特原廠也有各零件推估更換周期,各零件年銷量,用這個資料跟各衛星廠談各模具剩餘銷售額;也用這個資料跟歐洲衛星廠談買斷價格。對歐洲衛星廠而言,新車零件已經攤提完模具成本,停產後是發揮模具剩餘價值,福特六和以未來15年該模具剩餘利潤再加成收購,歐洲衛星廠現金入袋再轉投資新車型模具更有未來性。
衛星廠自己評估留下這些模具,還賺不到福特六和收購價,或是要推估未來15年零件利潤才賺的到收購價,不如出清換現金。
反倒是布丁狗這種一百萬輛規模的不好談模具轉移,停產後30年都一直有穩定零件需求,衛星廠自己賺就吃不完,不會想賣斷。
以上是建構在歐洲模具廠願意以攤提後的價格轉售給福特六和,且轉售價高於未來15年該模具在歐洲能創造出的利潤。
若要福特六和及台灣衛星廠對整車四萬個零件全部重新開模,那就當我沒提引進台灣構想。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3.在台生產料件,有現成歐洲十萬輛零件需求。
A:
您這想法,應該是指在台灣生產,將零件外銷至海外。
因為您非汽車產業,所以這樣想並不奇怪。

但現實是,台灣因為無法簽下各國或國際組織的貿易優惠協定。
所以物料出口成本對他國買家來說都是算很高的。

這就要去思考,為何台灣代工大量外移出去,例如1995~2008大量轉移到中國從事生產。
2010後,逐步轉移到東南亞例如越南、泰國等地區作生產。
這並非單只有台灣,包含日本、美國,都是這樣產業外移。
這都是企業物料在各國家地區運來運去、關稅、市場銷售成本控制下的考量,而孕生的生態轉移。

台灣製造,在國際貿易上就沒有優勢。
MIT要外銷,需是中高單價商品,無法走量、須維持高毛利的商品與對應的海外客戶。
接海外訂單純作代工生產,才有一定的量體。
汽車零件在中低價以下,已無法跟大陸生產一堆塑膠拉基貨,用倒的海量方式比拚。

例如Altis 9代、10代原廠保桿的拷貝件,AM市場一堆,改裝店取得單支素材成本700~800,改給客人換裝素材報價1400一堆。
正原廠過檢定+認證件,單件素材哪一支不是2200~2800。
正廠產品,不同國家地區都有自己國家當地車廠供應商開模量產,也輪不到台灣車廠出口。
零件出口,這類的生意,大多不會是國內車廠作,會是東陽、大億、全興這類的車廠T1~T2代工廠接海外訂單製作。

這原理,跟每年南港汽車配件展AMPA一樣。
十幾年前,老外來台找產品,是跟國內參展的貿易商接頭,參展的幾乎都是貿易商。
國內負責生產的就專心作生產,銷售有貿易商去對頭。
但這些馬來西亞、中東....等國家地區客人,已經轉變不跟貿易商往來,只想找生產工廠談。
過去是問產品能否便宜點賣,變成用淘寶貨140元美金要不要賣我。
這些咖,都是這樣來台灣喊價。
展場就逐漸變成生產廠自己做自己接客人,貿易商逐漸退出市場。
車友上往蝦皮、淘寶賣家,很多都是大陸廠商自己自作自售,價格爛得一蹋糊塗、很多根本過度生產,當拉基丟上e-Bay等平台用倒的。
詐騙當然也一堆。
例如4x4呼吸管,我在大陸車廠擔任設計開發找供應商,就看到過一根呼吸管3塊人民幣。
看到都會傻眼,開模不用錢、素材成型不用錢、包材都不只3塊人民幣呀!
這是在賣啥拉基貨!!!

車廠便面臨這些競爭問題。
真的國產化,海外福特卻又不願意跟福特六和談了,它們想要直接跟認證的生產廠做生意。
但很多傻子,就傻傻的真的以為是肥單,就跟大陸車廠搭了!

但,生意有這麼好作嗎?
嘿嘿!!
如果生意真這麼簡單,那一堆跟大陸車廠做生意的怎麼會被屌好幾億貨款回不來。
作倒了又一堆。
2017年陸陸續續垮一片,嚴董搞到心力焦焠。

星爺鹿鼎記是很好的教材,麗春院-玩完了不付錢,不就是沒玩過嘛!
商務上,如果沒啥社會經驗,只想貪進,只看到利益,沒看到坑。
貪功躁進被坑慘都是常有的。
不然掬水軒柯家第三代又怎麼會被自己股東填坑,搞到公司資產被轉移,負責人還得跑路。

生產是一回事,作得出來,要將汽車零件或整車外銷又是另一回事。
台灣現階段,成車生產要外銷,已經沒有90年那時還能把生產車外銷中東、東南亞,每年出口幾萬輛這樣作。
沒能拿下幾個有利的貿易協定,就不要去想了。
過往Altis每年都會國產出口到中東,幾萬台這樣走,現在看有沒有幾千台。

要多出國去海外看看,了解下國際經貿。
看這些8點檔國內新聞沒啥養份的。
台灣已經很閉鎖,小朋友因疫情在家遠端,上課老師還跟全班學生教大陸GDP和人民生活水準比台灣低...........,實在是敢聽不好意思笑而已。
我們面臨的是在整個亞太區競爭,穩湯讓自己變成鎖在井底觀天那隻蛙。
顧好自己巴肚和家人才是實,其他容易導致自己眼睛業障重的,自己要透析。
很多事,能看不好說。
\

tournet connect至少可以撇除中國零件廠商搶單,江鈴福特及長安福特都沒這款,全歐洲累積十年改款前後汽柴油就這麼10萬輛,歐洲副廠都懶得生產這台的零件,中國及東南亞外廠也不會生產這台的零件。樓主提altis這種全球熱銷車款,全球副廠都會來搶,這種事不會發生在tourne connect這種獨特車型上,tourneo connect原則還是以原廠體系的衛星零件廠為主,外廠零件非常稀有。法國最大的副廠零件體系Oscaro上面查到的tourneo connect零件很稀有,這還是已經生產十年的車款。

對歐洲福特而言,這種小眾車料件安全庫存量不好抓。
像布丁狗這種百萬輛車款,未來零件需求會很平均;tourneo connect汽柴油合計十萬輛,改款後的柴油才兩萬輛左右。未來零件需求時多時少,變異量會很大,。
接單生產的歐洲衛星廠交期通常是兩個月,這個月下單,排下個月工期及訂料,下個月才生產;沒常態生產還有品質不穩的疑慮。
現在剛停產還沒浮現存量問題,停產幾年後,會發生達安全存量向衛星廠下單,但衛星廠未及交件就已經賣光庫存量。
若將模具交台灣生產,在台灣常態生產,會比歐洲衛星廠接單生產,反應來的快。
若台灣有在常態生產,就算交期一周,結關到到歐洲30天,每周有船,含交期/等船/通關/海運,45天到歐洲,也比歐洲衛星廠的反應快;急件航空兩周更快。

就是像tourneo connect這種不多也不少的車款,零件通路僅原廠,福特六和要做就接手歐洲原廠衛星廠模具,總量太少不要另外開太多模具,接手現成模具,除了台灣內需,也回銷歐洲對應10萬/五萬/兩萬輛的規模。至於關稅及價格問題,tourneo connect是獨佔市場,在歐洲就僅原廠通路,就算價格比布丁狗同位置零件貴50%又怎樣,車主除非報廢,不然還是要修。歐洲最貴的是工資,零件相對工資算不那麼高價格,技師時薪100歐,換引擎蓋,水箱,水箱架,水管,前保桿,前燈,兩天半工資兩千歐(台幣六萬三),另外加零件八百歐;就算單項零件價格貴20%,在總額內都不算多太多。 台灣到歐洲的零件也不一定貴,我在歐洲買過歐洲副廠通路的方向燈,6歐含運費及消費稅,打開外包裝後,裡面是TYC做的,還made in Taiwna。我也在歐洲買過中國零件,材料強度及質感還是有差,有替代選擇就盡量不碰中國產品。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