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因為論文需求,需要拍攝明膠乾版底片作為實驗對象,在機緣巧合下借到了兩台大片幅古董相機,在此之前只接觸過135、120底片相機。

根據我粗淺的判斷兩台都缺少片匣、另外一台則是不知道鏡頭規格 用尺量過卸下對焦屏後的大小都對不上 4x5 跟 6x7 的規格

因此想請教有經驗的前輩關於這兩台相機的成像範圍以及片匣規格 還有螺口鏡頭的規格

可能我的發言錯誤百出 還請前輩們指教大片幅相機疑問 4x5 5x7 螺口鏡頭
大片幅相機疑問 4x5 5x7 螺口鏡頭
大片幅相機疑問 4x5 5x7 螺口鏡頭
大片幅相機疑問 4x5 5x7 螺口鏡頭
大片幅相機疑問 4x5 5x7 螺口鏡頭
大片幅相機疑問 4x5 5x7 螺口鏡頭
大片幅相機疑問 4x5 5x7 螺口鏡頭
看起來兩台都是日本機
Kodak 鏡頭的那一個 是 300mm 鏡頭 應該足夠涵蓋 8*10

第一個底板已經改成一般 cut film 片匣用 只是看不出尺寸
第四張的鏡頭接環 因為是早期 (不算太早 大概是 1950 以後的東西 不到 1980以前) 的東西
那時候的規格還有 號數 跟 英制 公制 並用 所以沒辦法確認 只能拿到東西量過才知道

如果你能製作木工 可以自製一塊鏡頭板 鎖上你手邊有的鏡頭就好
就算沒辦法做木工 其實一塊可以固定鏡頭的木板用膠帶貼好固定 不會漏光就好 這樣也可以用的

你的位置是靠近哪裡?
暗房教父 wrote:
看起來兩台都是日本機...(恕刪)


根據前輩建議後對相機進行了測量:




那改成一般cut film 後還能使用 乾版(濕版)片匣嗎
另外還發現台式相機上方有三個鎖點不知有何用途


在折疊式木箱相機的對焦屏後發現疑似標號?(58?)


也就是說我只要找到可以涵蓋成像範圍的鏡頭(如:4X5 5X7)並固定在鏡頭板上在不露光的前提下即可使用
鏡頭接環的部分今天忘記測量到,如過要測量是測量接環直徑嗎

小弟目前於雲林就讀研究所中
葉老盃 wrote:
根據前輩建議後對相機(恕刪)


三樓的

第一張 是cut film 5*7 的片匣 如果運氣好 還是有可能找的到乾板玻璃用的片匣

第二張 是 3*3 的鏡頭板 不過可以直接切一塊這個尺寸的木板
中間鑽洞合你找到的鏡頭 用幾層膠帶貼好不漏光 不會掉下來就可以

第三張沒啥意義 要看原廠當初是不是有生產不同的底板
不過看起來它原本是 8*10 cut film 或 10*10 乾板

第六張的孔也是要看原廠的配件
以前有些公司有生產對焦布的夾子 或是簡單觀景器之類

第七張是零件編號

鏡頭環 除了測量直徑 還有 牙距 牙的形狀 跟 幾層的牙
沒有適當的工具是沒辦法測量的 通常只能盲試 但非常可能損傷鏡頭或鏡頭環的牙

膠帶貼的話小心一點 這類相機多數是洋干漆
萬一有殘膠 用酒精擦會傷漆面
先用紙膠帶保護要貼的地方 外面才用強力膠帶固定
小心紙膠帶容易脫落 鏡頭可能會掉下來

正式拍攝前 你可能要多試幾次
畢竟老相機 很多地方都有可能漏光 在不影響相機的狀況下
把漏光的地方用膠帶貼一貼就好了

先不管相機 相機越大越容易在不影響相機狀況下改裝 重點是底片板
小的底片板比較容易塗布 "均勻"
大的底片板 比較容易 "操作" 但是不容易塗布均勻
一般大概大於 3*5 小於 5*7 都算容易操作的

乾板的玻璃清潔很重要
藥膜乾燥務必在陰涼 乾燥 的地方

阿~~~ 可惜是在雲林 沒辦法親眼看看這台相機
有考慮買過第一張那台 可惜底座太重太大 運費太貴 直接放棄
1. 有底座(stand)的大型機是1930年代以前常見的studio camera, 如 kodak / agfa / deardorff 等知名廠商皆有推出 類似機器. 但沒有商標的機種通常是地區性的小型廠商生產, 至於是英美德日或其他國家則無法確定. 而本機轉接為5x7片架(carrier), 但無片夾.

2. 三腳架上的小型機, 其前板上的螺紋是20世紀初之前常見的設計, 當時還沒有鏡間快門, 透過該螺紋與快門箱連結, 再將鏡頭鎖在快門箱上. 另本機亦無商標及片夾 .

3. no.36 kodak 12 inch f4.5 必定是1940年之前生產的鏡頭, 二次大戰後kodak即不再使用anastigmat, 而這一系列鏡頭是配合kodak century studio camera (由graflex製造), 成像圈足以涵蓋810判.

4. 因此, 樓主借得的器材, 鏡頭可確定是戰前生產, 而二台相機從設計上來看也很有可能如此.

5. 片架(carrier)與片夾(holder)不同, 片架可固定特定規格的片夾, 而片夾可分為頁式軟片用( sheet film holder)及硬板用( plate holder), 差別在底片之大小(軟片不足1/8英寸左右)及厚度(硬板較厚), 故較厚之硬板片夾可轉接較小之頁式軟片, 反之頁式軟片片夾卻無法使用硬板. 如果按照ansi標準設計, 同尺寸之片夾不論頁式軟片或硬板皆為相同規格(意即只有內裝的底片不同), 可裝在同尺寸之片架上.

6. 但戰前生產的相機少有依照ansi標準設計片架(carrier)與片夾(holder), 即使尺寸相同, 也可能有特殊固定機構, 焦平面位置亦可能不同, 故彼此間片夾不能通用. 雖然小型廠商可能模仿大廠規格, 但在無法確知此項情報下, 難以取得適用片夾, 正常而言這二台機器無用.

7. 但樓主僅為實驗之用, 可嘗試以紙板製作臨時性/一次性片夾.
暗房教父 wrote:
三樓的

第一張 ...(恕刪)


抱歉那麼晚回覆前輩,目前應該會去尋找5X7的片匣來進行測試,折疊式的相機應該是會放棄使用了,關於明膠乾板底片的部分目前應該是會傾向購買現成底片,到時候成功會再將成果放上來。

JonSnow wrote:
1. 有底座(stand...(恕刪)


感謝這位前輩的回覆,也抱歉那麼晚才上來回文。根據前輩的建議,我有去向相機主人請教,大約在15年前有正常使用過圖中的台式相機,但是是使用一般底片而不是玻璃底片,從之前跟他的對談中猜測應他應該是使用現代片匣(可能性比較大),畢竟他也忘了當初是否有木製片匣,但我猜測仿製大廠規格的可能性很大,我應該會從ebay上找 kodak 5X7的木製玻璃片匣下手,來進行測試。
焦平面的問題可能只能靠運氣了...


不知前輩們是否知道台灣有沒有5X7片匣的入手管道,ebay上購買價格差距甚大,也怕品質有問題,或者有破碎、損壞的玻璃底片的台灣入手管道,也懇請告知小弟,感謝前輩~

更:據說相機是從東南亞購回,全機唯一有標示的文字是底座籌鐵上的「Ebata」
葉老盃 wrote:
抱歉那麼晚回覆前輩,(恕刪)


便當機那台應該是 Tachihara "立原" (還是另一間的 忘了) 大概是 1950 以後的東西
那塊底板是搭配腳架的 現在還有再生產的都沒用那個形狀的了 很可惜

座架機 那台是大阪的 Ebata "江端" 大概在 1940 後沒多久的東西
他的正前方下面應該有塊銘牌 似乎是不見了 滿可惜的
既然品項有點...... 出借的那位先生有要出手的話 我可以勉為其難地收下~~~

片匣的話 我手上是還有.......
但因為他是搭配某個特殊相機一整套的 不能出借 非常抱歉

其實早在 1920 左右 相機後板就已經慢慢演變成 cut film holder 跟 plate film holder 都可以通用
如果決定要買的話 二手的 "骨董級" 的片匣 通常都不貴 大概是幾塊到 20-30 美金之內
要注意裡面有四個彈簧鋼片是否完整 生鏽 斷裂
木料部分有沒有 破裂 磨損 豆腐刀有沒有凹痕或碎裂
至於漏光..... 此題無解.... 只能到手後再做測試 修補

新品的話大概在 50 鎂 之內 但新品沒有彈簧片
好像是大陸 夏慕尼 還是哪裡做的不知道 但不確定乾板是否可用

乾板 買現成的 可能會有點難度
早期留存的多數都是過期 N 年 買賣是作為收藏用 我有試過幾片 霧翳非常嚴重
新品的話 有一個叫 J. Lane 還是 L. Jane 的人 還有在做
不過看起來似乎是照一般網路流傳的配方做的 只有 ISO 2 跟 ISO25 兩種 而且只是色盲片
印象中 高雄駁二還有人在做 不妨問問

不管是要自製 或是 買現成的乾板 務必搭配片匣
印象中 乾板大概是 1.3mm 厚 台灣現有的玻璃多是 2mm 以上
1.3mm 要找專門的地方多問才有

另 不管是乾板 或是 片匣 Amazon 就有了 只是運費一整個 Orz

ps. 想起來了 第三個牌子是長岡製作所 Nagaoka
你圖中的便當機 是長岡的
再 ps. 如果你決定自製乾板 有找到合適的明膠的話 務必介紹一下那裡買的
葉老盃 wrote:
據說相機是從東南亞購回,全機唯一有標示的文字是底座籌鐵上的「Ebata」


如果是 Y. Ebata, 那是江畑洋行.
本社雖然一開始在大阪經營雜貨, 但20世紀初江畑彌吉到泰國曼谷開設支店, 主要業務是農業, 也順便開設寫真館, 並進行照相器材貿易, 1920年代開始販售大量曼谷街景明信片, 現在成為研究戰前曼谷的參考資料, 後來業務項目及範圍皆大幅擴張, 是戰前南洋的重要貿易行, 該機若是由其販售, 可以確定是戰前的產品(最有可能是1930年代).

另外那台英式折疊機, 20世紀初的英國和印度, 及1930年代的日本都有大量類似的產品, 我無法確定是哪間工廠生產(與數家日本較知名的製造所產品比對後發現金具不太相同), 但從照片來看, 其使用之木材不似朱里櫻, 從而不太可能是タチハラ寫真機或長岡製造所的產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