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那年擁有的第一台底片相機 - Olympus OM-10

death0101 wrote:
為什麼這幾年還是翻倍的漲,這根本不符合商業邏輯和市場規律啊...(恕刪)


因為底片復興是2019年才出現的現象, 底片銷量在2000年後大幅衰退, agfa在2005年就破產. 富士2010年底片銷貨收入降至100多億日票(巔峰期超過2600億日票), 在社內已無足輕重. 而kodak底片雖然到2015年還能維持5千多萬美金的營業利潤, 但2017年開始銷貨收入跌破2億美金(巔峰期超過100億美金), 扣除生產成本後不足以支付營業成本, 底片生產成為賠錢事業.

針對底片復興一事, 去年mono trendy(日本經濟新聞旗下網站)做過數則記事探討, 重點如下:
1. 來客量較過去幾年增加2倍, 有店家表示一日可收到100-150支底片沖掃.
2. 以20多歲青年為主, 10幾歲少年亦有, 男女各半, 女性以拍生活照為主.
3. 喜歡的相機是小型輕便有自動對焦, 價格在10000日票以下.
4. 沖掃最好當日完成, 可以手機下載掃描檔後立即上傳instagram.

可說與老式作法截然不同, 傳統上底片使用者多半是男性, 執著於zeiss/leica等高級器材, 題材為美少女或絕景, 通常自行沖片放相, 在家中獨自欣賞.
JonSnow wrote:
因為底片復興是2019(恕刪)



經JonSnow大這麼一說底片好像還能再玩幾年,這是個好消息,
只是底片現在這個價位,對小弟來說卻好像離底片越來越遙遠了
搞得我想給 kodak和富士,按個讚也不是,不按讚也不是...
數位攝影的來臨是傳統底片的殺手,那底片價格的飆漲是在自殺嗎?
生死只是件閒事
JonSnow wrote:
因為底片復興是2019(恕刪)


說得很好,千禧年代各式的數碼機興起令底片市場急劇萎縮,但近年倍增的年輕底片用家亦慢慢改變底片生態。
death0101 wrote:
經JonSnow大這(恕刪)


除了底片的價格漲了不少,底片的種類都減少了。
像富士般,每年都有哪一種底片的停產消息,似乎想消費者都買價格較貴的定位為專業用的底片。
雖然說是市場的利益考量,但這樣也很可惜。
JonSnow wrote:
因為底片復興是201...(恕刪)


感謝版友的資訊
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觀察

在大學時代(2010年代)
Lomo 相機正流行
富士的拍立得廣受喜愛
班上幾位比較前衛的同學幾乎人手一台
甚至誠品書店擺了一堆Lomo相機和拍立得
FM2的售價也似乎也是水漲船高
但真的都是女生在玩⋯⋯
班上的、路上的清一色女生
還看過女生掛著FM2
男生則是玩數位單眼居多
結果到我畢業後
手機崛起、ig成為主流後
幾乎沒有人再玩相機了⋯⋯
整個Lomo風光的時代似乎也不超過4年

然後,剛好這陣子因為有點機緣
看了一些底片的文章
而有點錯愕看到底片突然又興起的新聞
結果
查詢了一些底片銘機的價格
沒想到真的是水漲船高
當年1500的OM1都漲到3、4000
OM2 SP由3、4000飆到8、9000
(懷念大學時大家只炒FM2的時候)
真心覺得很神奇
也真心不知道是為何⋯⋯
可能又只是一股復古潮流吧
都不敢太奢望這風氣能不能撐過5年
momentsbylck wrote:
在2014年,使用了...(恕刪)


樓主的相機歷程和我相似
不過我的底片機是OM1

當年我也入手600D
再慢慢的整理家人的OM1
整理的過程真的還挺好玩的
買電池座、找電池、修測光、買快門鈕和快門線
然後慢慢摸懂測光和按鈕

這段時間也恰好是在樓主入手OM10的時間之前一點
沒記錯當時OM10單機身還在1000元多一些
配件也比現在多又好找
01上還有更多的底片高手(多數已離開01了)
算是玩底片最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
cksh 505 28 wrote:
感謝版友的資訊我也來(恕刪)


cksh 505 28 wrote:
樓主的相機歷程和我相...(恕刪)


感謝支持!
看來我們也算是同期開始玩底片,有時候真想回到很多底片相機的價格還沒被炒起來的那時。
雖然說近年多了很多人進入底片攝影這個坑,令到底片市場得以延續,不過有些相機鏡頭的價格升幅也真的太高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