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房書籍推薦 Way Beyond Monochrome 9/26更新


Noyama.Hana wrote:
大番糬讀 Way B...(恕刪)


定號數相紙若搭配兩液顯影法(select soft+dektol)
是可以降低1/2號~1/4號的級距
不過kodak已停產select soft,配方也許可以找到接近的

另多重反差相紙有一個先天致命缺點
就是底片沒有細節的地方一樣洗不黑(無法達到相紙Dmax的深度)
如果你有讀到製作mask遮罩的章節,她有解釋原因
採用濾鏡系統放大機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製作mask來處理
(看完製作流程你就可能投降不幹了)

過幾天等我的冷光頭替換燈管到了,我會秀一下暗房的終極武器
可以非常輕易的把Dmax深度做出來

infoto wrote:
定號數相紙若搭配兩液...(恕刪)


感謝INFOTO前輩的回覆

關於定號數相紙運用不同的顯影液來控制反差
小弟上次有條配過Agfa 105這類的低反差顯影液來放相
目測起來是可以降低半號左右的反差

另外還看過一種Two-Solution Variable Contrast Developer
按照比例不同調製成Low Medium Hard三種顯影液

無法達到D-MAX的問題 這我就不懂了 還請前輩們指導 (作揖)
冷光頭我也還沒用過 目前使用過最高階的僅止於Durst pictograph

另外有篇講暗房裡的USM銳化也很吸引人呢XD
https://medium.com/@kui.chiang
Noyama.Hana wrote:
無法達到D-MAX的問題 這我就不懂了 還請前輩們指導 (作揖)
冷光頭我也還沒用過 目前使用過最高階的僅止於Durst pictograph


要理解這很簡單
你只要拿一條標準透射稿,從放大機曝曬到相紙上
對照沒有任何底片,從直接讓相紙曝曬到最黑(不能過曝,那會反轉),兩個放在一起對比
你就會發現透射稿的最黑沒有比直接曝曬的黑

這還是標準透射稿的結果
換成底片,要是沖出來的底片片基fog超過0.03,那就會更明顯
想要洗出暗部細節就做不出深沉的黑,反差拉高一些就會黑成一團
有個問題想請教玩暗房的前輩,放大機的燈泡有色溫跟瓦數的限制嗎
可否換瓦數大點的以減少曝光時間,家用燈泡可代替嗎

raykile wrote:
有個問題想請教玩暗房的前輩,放大機的燈泡有色溫跟瓦數的限制嗎
可否換瓦數大點的以減少曝光時間,家用燈泡可代替嗎


不建議任意更改放大機本體的燈泡
並不是這樣改有什麼電路技術上的困難
只要你可以提高供瓦數(更改變壓器),確認電線在承受範圍,就一定可以更改
但最大的問題是散熱
提高瓦數相對會提高廢熱,對你的底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般而言,100W以下可以使用被動式散熱,而250W以上會變成主動式散熱(有風扇)
而且100W的放大機設計會以輕巧取勝,若自行加裝風扇,也可能會造成主機晃動

若是6x9/4x5機種,可以考慮改冷光燈頭,有不少改裝方法可以執行
可使亮度提升大約一倍以上

infoto wrote:
不建議任意更改放大機...(恕刪)

了解,感謝提供詳盡的說明
看來還是認命點,不要亂改
放一張5x7要2分多,是燈泡瓦數偏低的關係吧

raykile wrote:
放一張5x7要2分多,是燈泡瓦數偏低的關係吧


那還要請教哪一款放大機? 哪種相紙? 光圈開多少? 底片是否沖得過厚?

5x7這尺寸要曝光超過2分鐘,我推測是底片可能被沖得很厚造成的

raykile wrote:
了解,感謝提供詳盡的...(恕刪)


5*7 要放到兩分多真的還滿誇張

我放16*20也不超過1分鐘阿


infoto wrote:
要理解這很簡單
你只...(恕刪)


請教INFOTO前輩

一直以來有個疑問 黑不黑抑或是暗部細節豐富與否

是否是一張優質影像首要的重點?

第一眼觀賞一幅影像時 吸引人眼的不是亮部的區域嗎?





https://medium.com/@kui.chiang
infoto wrote:
那還要請教哪一款放大...(恕刪)

Dunco的KB35
ILFORD多重反差相紙,光圈F8(50mm)
三個朋友自沖的底片用這台放的時間是差不多的,不會剛好大家都沖厚吧!
底片沖厚的原因是...
大番糬讀 Way Beyond Monochrome #3
江番糬寫於 2012年3月10日 23:33

Home:
http://www.waybeyondmonochrome.com/WBM2/Welcome.html
online PDF:
http://www.waybeyondmonochrome.com/WBM2/TOC.html

Part 1 The Basic
Basics of Photographic Printing
A fundamental but thorough approach

基本的影像放大
一種基礎但十分仔細的方法

這一篇在WMB2有線上PDF檔可供閱讀,
結合了前兩篇的基礎,可以說是令人醍醐灌頂的一篇唷!!

(頁1說明略)
在我們開始之前,先來談談有關我的電子化暗房所給我的輔助。
我使用的是電子式的F/stop光圈級數概念的曝光計時器,在放相的流程中非常有用,
我還擁有一個實用的暗房測光錶,但是它僅能得到大約範圍的基準曝光值和大概的反差,
有更高精密的暗房測光錶能夠保證一次就能得到高品質的相片,
不過它們通常必須按照廠商所提供的校正流程才能確保功能正確。
另一方面,關於測試條,
透過製作一張簡單的測試條能在整個放相過程中提供寶貴的信息,
而且這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努力,
我喜歡透過測試條互相比較曝光太亮或是太暗、反差過高或偏低的方式,
來決定最佳的曝光和反差。
盲目地相信一台機器只有一種設定的機器會令我不自在,
這讓我沒有別的機會做其他的嘗試,
我們並不全然要使用科技取代技能,
否則這種工藝技巧將會逐漸消失。
完成一張真正的相片是來自於我們對整張影像的探索,
在我們剛入門的時候應該投資更多的時間來穩固基礎的技能,
而不是一味依賴科技來補足學習上的不足,
過度地依賴科技將會使我們的影像趨於平庸,
放相藝術品是一門精細的工藝技巧,
必須透過耐心地訓練與不斷地學習,
絕不是完全自動化一再重複的工作所能比擬。


1. 曝光決定亮部 Exposure for the Highlight

前人告訴我們高品質的底片來自於曝光決定暗部、顯影決定亮部,
在今日這個格言仍然是有效的,
從前兩個章節的學習我們將修改這個規則來製作高品質的相片,

曝光決定亮部,並透過反差來控制暗部。

圖1是我們的第一張階段曝光測試條,我們只注意亮部的區域。
在本例的影像中,模特兒的臉部是屬於最重要區域,
這就是我們為何選擇這個區域來作階段曝光測試條,
我們將只集中測試這個亮部區域來得到適宜的曝光。
我們使用2號反差來當作使用散光式放大機的預設反差,
一開始在經驗不足的時候,這樣的設置通常有助於我們的判斷,
像這樣製作測試條的方法,
可以避免畫面上其他的區域影響我們去評價亮部適宜的曝光,
接著我們才利用這個曝光基準值來製作一張全尺寸的樣張。



如何在亮部區域微妙的變化中得到最佳的曝光時間,
是目前這個階段我們最感興趣的部份。

如圖1所示,曝光時間由右至左從14.3秒秒逐步增加到28.5秒,
請參考之前的F/stop表格,本例光圈設定在f11並以1/6的級距增加,
從模特兒的臉部區域我們發現在第5階22.6秒稍微有點太亮,
而第6階25.6秒則有點過暗,
因此我們從f/stop表格中我們選擇兩者之間的24秒鐘為基準,
到此為止,我們都忽略暗部區域不做判斷,
只對亮部區域做評價。


2. 反差控制暗部 Control the Shadows with Contrast

我們只能在一張完整的相片上評估適宜的整體反差,
因此我們將利用剛才得到的基準曝光時間在2號相紙上,
製作一張全尺寸的樣張來決定接下來的反差該如何控制。

在日光燈的照明下評估曝光量和反差將可能會因為光線太亮,
而導致在正常的照明條件下看起來太過灰暗,
因此我寧願在比較昏暗的100瓦白熾燈光,
距離約兩米的照明下做評價。

我們的第一張樣張如圖2所示,暗部看起來過於沉悶虛弱,
它需要增加一點反差,於是我們製作另一張樣張,
使用2.5號反差並且注意維持亮部的曝光值不變。
(反差號數有變化時,曝光量會有變化。)
增加了1/2號的反差產生了顯著的變化差異,
尤其在暗部區域都進一步地提昇。



現在整體的反差相當良好,
但是我們還有一些工作能夠使這張相片更加優異。


3. 引導視覺動線 Direct the Viewer's Eye

人眼與大腦,有一種先從影像上亮部先閱讀的傾向,
如果我們能夠控制閱讀的視覺動線,就能讓影像更加傳神,
我們可以透過加減光的技巧使重要的區域更令人感興趣,
並讓比較無關緊要的地方不要過於搶眼干擾視線。

在圖3白牆上有太多不需要被注意到的塗鴉,
這可能會導致觀看者一開始分心去注意到這個地方,
我們希望觀看者的視覺動線是從模特兒身上開始,
這是這張影像最主要的重點所在。

在圖4和圖5中我們嘗試將令人分心的牆面黯淡下來,
圖4受到24秒的基準曝光時間且在2.5號反差的照射下,
並對左上方角落的牆面額外加光1/3級的曝光量(6.2秒),
圖5也受到類似的加光手法,
在上方牆面額外加光2/3級曝光(14.1秒),



在上述的流程值得一提的是,
我不會在全張的樣張上執行這些加光的測試,
而是在這些感興趣的區域製作比較小張的測試條,
並且我通常會製作至少兩張以上的測試條,
如此我能夠確定這些測試改變的走向。

我們發現在右邊幾乎接近合適的色調,
但是左上方角落的部分還是稍微有點亮,
從圖4、5兩個樣本看來,
我估計左上角的牆面需要額外增加1/3級的曝光,
來符合整個上方牆面的整體色調。

接下來我們注意到模特兒的臉部似乎有點太暗了,
因此我使用了一個小型的遮光道具對臉部減光,
大約在最後4.9秒開始遮光(1/3級),並且快速的移動,
所以並不會留下任何明顯的痕跡。

再來為了使模特兒更容易受到注意,
我們在整個影像右側牆面和地面區域加光1/3級的曝光。

以上所有的曝光微調參數請參考圖6所示,
這些數據可以記錄在用不到的廢紙或是相片背面的空白處,
在完成整個流程後,可以另外紀錄起來,
存檔以供未來使用這張底片放大時參考。



最終的放相結果如圖7所展示,
透過以上幾種手法使得影像能更加有效傳遞,
觀看者的目光不會在影像上游移不定,
模特兒不再被周圍的其他事物所混淆,
現在模特兒清楚地成為影像上主要的焦點,
而背景退居幕後不搶走主角的風采,
但依舊能夠支撐整個影像中強調城市的頹圮、
以及年輕女人的美貌兩者間的對比所在。



重點整理

使用f/stop曝光計時方式製作一系列的測試條來決定亮部最適曝光。
接著製作一張全尺寸的樣張檢視並調整整體的反差。
這個結果是我們首先要得到的基礎樣張,
並且具備適宜的曝光能夠呈現顯著的亮部區域
以及能夠透過控制反差達到預期中的暗部層次
這樣的流程成為後續微調處理的基礎,
進一步達到影像的最佳化。

官方網站提供的免費試閱就翻譯到這兒了
本討論串所有翻譯圖文內容皆屬出版者版權所有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