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米粉兄的這一句:「大部分人所迷戀的,也只不過是高級滾筒底掃的色調罷了」。
夠毒啊~

銀鹽拍了20多年,其實除非真的是拿去很好的店家用底掃,要不然出來的色彩差現今DSLR可多囉~

--

一個小小的疑問…
為什麼要先用底片固定色彩,已經失真一次了,然後再由電子裝置轉換成電子檔?
反正都會經過人工的電子裝置,幹嘛不直接把景物用電子裝置轉成同樣的電子檔不就好了?

難不成銀鹽底片拍攝景物之後,所得的東西比景物更多?(嗚,還好不是七月…)
要不然「同樣都經由電子裝置轉換為電子資料」,為什麼透過銀鹽掃景物或比直接由空間中抓景物來得更多?
這邏輯上不合理啊!

或是,其實銀鹽的資料其實才是失真的資料,只是比較討喜而已?
或說,大家愛上的是其實是掃底片的電子裝置的色彩,而不是底片的色彩?
(這不就和米粉兄的意思一樣了嘛~)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應該是底掃機和DSLR色彩處理能力的論戰,而不是銀鹽和數位論戰吧。

反正,就邏輯上來說,要論証底片的色彩比數位正確,先天上就難以自圓其說。
(而且,底掃過程中,調色才修得嚴重吧…)

--

如果要說銀鹽的色彩比數位討喜,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既然由上述的論述可以得到銀鹽的色彩是因失真而偏向討喜。
那麼為什麼要限制數位機不可經由後製而的到討喜的結果?甚至直接在機身處理直接輸出討喜的色彩就是一種罪大惡極?

作人不可以這樣雙重標準唷~

如果要論及「美感、討喜」這種非量化的東西,影響這個變數最大的就是「品味和經驗」了。

銀鹽發展已久,我們對之的色彩掌握已經歷數代,自然會產生較好的色彩表現。
就算是在家用底掃處理,底掃機的色彩也是實驗室再三推敲才定出來的吧~,各家的底掃機色彩都不一樣,對吧…^^
銀鹽時代,進行色彩修正的多是專家,一般人無緣得親。專家的修片技巧當然有一定水準之上,更何況多數都是以此為業的職業級高手。

論之數位,任何人都可以修片、都可以PO圖,自然他們的圖也比較生硬。

這是技巧、品味、經驗…的關係吧,應該不能引為數位和銀鹽的差距。

更別忘了,除非拿得出數十萬,否則一般PO出來的數位相片,多是一般使用者用APS-C感光規格處理出來的,甚至還有很多1/2.5"、1/1.8"po上來照片哩~
而我們習慣拿來與之對比的,至少都是35mm以上起跳的感光規格。而我們嘆為觀止的銀鹽印刷品更是至少由6x6起跳,光掃瞄器和輸出機就好幾台雙B的價錢了。
35mm如果切小再切小,我也不相信它還有多好的寬容度。

--

最後拉回來,色彩只是攝影中的一個元素,不是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個。
討論噴噴口水可以,若卡在這上面就不值得了。
正片的色調,目前暫時看不出來哪台DSLR做的來(目前做這種東西技術最好的KODAK的數位機背
出來的色調,還是沒有柯達正片來的好,正片是不需要換成數位檔就可以看的唷)

恩,其實說到底,買台不怎麼樣的底片機身應該不貴,可以試試看將你的DSLR或是DC當做測光錶
確定好光圈與快門後用SLR拍一張看看,應該會有不同的感想吧

不過我也承認,我就是懶,所以ALPHA7已經塵封很久了,正片很貴,而且沖洗也很貴
如果要洗照片出來的話我寧願洗DSLR拍的,除非可以找到哪家廠商願意用傳統方式幫我沖光學照片
不然轉數位,再沖印出來的這種方式實在讓我很難有動力拍想沖洗出來的相片
敗家怪醫 wrote:
為什麼....不到 10000 塊的小傻瓜底片機會有 24mm/f1.9 啊....
而且拍出來的感覺,貴他一倍的 Sigma 12-24 都趕不上阿

醫生,您這是在裝死嗎?
這個鏡後距的問題,是SLR面對連動相機永遠的痛啊!

DC連快門機構都可不用了,鏡後距更短,後鏡組直接貼在感光元件上,焦長要多短都行。
不要說10000元有24mm啦,現在市場上滿地都是5000元的5mm、6mm的機器啊~

現在是感光元件以面積計價,所以要個焦長轉換。
哪日感光元件不值錢,就會看到滿街的廣角鏡跑來跑去嚕~

(當然也沒這麼簡單啦,呵。不過那是另外一個成本的話題了。)

ps.呵,原來你也有DG 12-24啊~
底片機好數位機好實在沒啥好爭
只能說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好

貼兩張圖...





先說,這兩張設定的光圈快門和感光度都一樣
上面一張是Canon 10D + 24-70/2.8L拍的
這個view我拍了不下十幾張,當場調過各種色溫及飽和度
這張是勉強能看的
可能是因為在雨傘的陰影下,沒辦法拍出正常的色澤

下面那張是Canon EOS 1N + 28-70/2.8L + Kodak100VS拍的
數位機怎麼拍都拍不出這種色彩阿~~~

但是數位機的方便性又是無庸置疑的
所以誰也吃不了誰

我換回底片機的理由,不是因為畫質,而是因為那1.5倍的裁切

之前專用D70時,是沒感覺啦
可是交到壞朋友,看過裝上85/1.4的F100觀景窗後
又大又亮,從觀景窗裏又可以直接看到景深的變化,那種感動,到現在還記得~

曾經滄海難為水~已經沒辦法再接受D70那暗暗鳥鳥又小小的觀景窗了

像我愛用85拍人,用在SLR上,85這個焦段真的是剛剛好,用起來無比順手!
可是換上DSLR*1.5以後,用起來超級不順的,怎麼用都彆扭~感覺就被廢功廢了一半

所以啦~只好走回底片的路!

從10月份入手F100到現在拍了兩個月整,覺得選擇真的是正確的
雖然沒辦法隨拍即看,可是看到照片的感動,不是之前拍數位時能給我的喔 ^_*
黑麵之路~不由分說! http://www.wretch.cc/blog/wingmanzero
就我而言,拍底片的感覺就是簡簡單單的,在拍照的當下,思考著想要記錄下什麼樣的感覺,底片已經裝在裡面了,能變動的也不多,決定好光圈和快門,手拿穩一點,快門一按下,就決定了這一個記憶的凝結,看到沖洗出來成果時,不管是好是壞,都能輕易的被拉回到過去的那一個時空,大腦似乎能感覺當時我所處的情境,當時的喜怒哀樂,就這樣湧上心頭,真的是很感動的呀。

而數位就好像複雜了點,拍完了,還可以用強大的工具去調整,一張照片可已有千百種變化,心情也可以有好幾種變化,看著一次又一次的調整,最後出來的是美美的照片,但那是原味的回憶呢?還是,我創造了一個新的畫面?

底片相機和以前的沖洗方式,出來的照片,真的就比同等級或是高一級的數位單眼多了那種〝活生生〞的味道,和噴墨的完全不一樣,當我相信,科技的進步,不出幾年,數位影像質感的表現就會和傳統銀鹽齊平。

我想,只要出來的照片,不會做作,不會假假的,傳統和數位都是一樣的,當然還要考慮到預算,再怎麼好的機絲,沒錢買也是...。
唉~agfa倒了~我去哪裡找這種顏色的感光元件呢?

agfa u100+fm2+nikkor ai 35-135mm+店掃




erc wrote:
敗家怪醫 wrote:
為什麼....不到 10000 塊的小傻瓜底片機會有 24mm/f1.9 啊....
而且拍出來的感覺,貴他一倍的 Sigma 12-24 都趕不上阿


醫生,您這是在裝死嗎?
這個鏡後距的問題,是SLR面對連動相機永遠的痛啊!


這.....其實癥結是在.... 24mm + f1.9 啊
這兩個的匹配在 SLR 上面,目前市販鏡頭除了 Canon 24mm/1.4L 之外無可能超越, N 家有 24/2 但是規格上還是小負耶
我當天帶去 head to head 的是 G2,號稱自動對焦 RF 之王座的 G2 ,也只有 28/2.8 與 21/2.8 哩....而且 G21, G28 所用的 Biogon 設計邊角失光大,雖然變形控制優秀到一個境界,但是單就畫面來說G2+G21 佔不到很多便宜 (貴了五六倍耶)
(當然 G2 的操控性和手感是沒得比,Natura 的手感和操控...)

DC 用的超廣角鏡......erc 兄您就別開玩笑了,甭說光圈這檔事傷感情,拿來全片幅看看暗角怎生處理,嘿嘿,片幅一大,玻璃和作工就要大不相同,價錢就等比級數上升了。
(離題有夠遠)

底片好味,數位方便,我同意黑膠唱片的比喻,希望 135 底片可以多撐個幾年,我可不想再花一筆錢在 120 像機上面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看完上面的討論。
用我的親身使用經驗說說,數碼和菲林(正片和負片)的比較上,還是有差距的,菲林(尤其是正片)在各方面都會略勝一籌的。
在這裡影正片的好像比較少,如果你影過正片的話,如 Randolph 所示的圖所見,就會知正片的優點。如你用幻燈機將正片放到 100 吋以上看看,你就會見識到它的威力和魅力。
kclamac 就是 kclamac
敗家怪醫 wrote:
DC 用的超廣角鏡......erc 兄您就別開玩笑了,甭說光圈這檔事傷感情,拿來全片幅看看暗角怎生處理,嘿嘿,片幅一大,玻璃和作工就要大不相同,價錢就等比級數上升了。
(離題有夠遠)

對啊^^,鏡後距解決了,高深難搞的光學問題就解決了,剩下的就是成本的問題囉。
成本問題,嘿嘿嘿…,平價機想當然會用樹脂鏡片解決囉^^。

這會離題很遠嗎?我還想啦咧DG 12-24哩~
拍了百多張的EFs10-22對決DG 12-24,至今仍沒有時間整理…

也很想找個時間下高雄看看你那個對焦屏的效果。
我用K3磨的焦屏,竟然要補到1.5個EV~。真的天都黑一半了…@_______________@

-----------------------------------------------------------

Randolph兄,你是不可能沒試過RAW的~^++++++^
這片子要用RAW下去修正,感覺上不是大問題,只是煩人而已。

小弟是這樣看數位機的啦…
因為底片機的底片是固定的,壞處是沒法子拍攝中途換片。好處是,拍攝前可以變換底片的種類。
數位機的壞處是NIKON就是NIKON味、CANON就是CANON味,要換都不行。
但是數位機的超級長項是:「原始資料是可以紀錄的」。

如果我今天是數位機的廠商,我會讓數位機揮發自己特長,而不是和底片機對著幹。
感光元件只求忠誠的盡可能的紀錄現場光線,至於相對於傳統底片的何種號數,留待攝影師回頭再去擇定。

如此一來,原本不可更換感光元件的劣勢,就反倒變成數位機的優勢。

邏輯上,在數位機上「先決定底片種類,再拍攝」vs「先拍攝,再決定底片種類」,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都是拿同一筆資料進行處理。
但是前者有猜錯的可能,後者卻可以輕易修正。
數位相機當然可以採用傳統銀鹽相機的拍攝程序,
但是究竟哪種方式能讓數位機發揮長項、應該以哪種方式來設計DSLR的使用,應該是不言自明了。

(其實滿多的商品都有類似的作法,將自己的長項發揮,而避開自己的弱項。
如,一般的說法是四氣門引擎低轉速沒力。
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完全對的,基本上四氣門引擎在低轉速的優勢也是高於雙氣門的,問題是在低轉速域和雙氣門間的差距拉不開,倒不如把重心移往高轉速,把優勢明顯拉開。
(嗯,這個扯的才遠,嘻嘻))

在底片上有色溫不同的問題,自然也會有發色不同的問題。
RAW可以調整色溫,那發色不同的問題怎麼解決?
有調過DSLR和DC拍攝相片的話,應該都會發現DC很濃,但很難再調整,怎麼調顏色都亂跑。
DSLR的相片初看很淡,但是很容易調回到你當時在現場所要的感覺,而且隨便一調就把DC幹掉。

或許(我是說或許,相機不是我家做的…@@),DSLR在設計上就是要求儘可能先把顏色保留在資料裏面,要你拿回家再去決定底片發色感。
或許我們不應該說數位相機這叫後製,或許我們該把這個特性當做是傳統銀鹽前置作業的一個後移,一個可以修正的後移。
(DSLR也是要預視的。如果現場拍攝時沒有腦中的預視,那回到家就不是「調整到腦中的畫面」,而根本是亂調一氣了,講白一點,算是在「做畫」了)

感覺上,DSLR的機身和SLR沒啥多大差別,但是使用觀念上可能已經產生了一個很大的變革了。
有點像是C和C++一樣。(嗯,這個也能扯…。我今天真是厲害…orz)

要我說銀鹽和數位哪個顏色我喜歡?
嗯~處理好的銀鹽,目前還是有感覺得多了…

但是,嗯,要處理好,不容易啊!
而且,數位機,來勢洶洶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