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這次想要跟大家分享這些日子以來入手A7IV(或稱A74,以下稱A74),在使用上的感想心得。
雖然網路上關於A74的業配分享已經很多,但看了許多文章跟影片,
好像跟我在使用上有些地方不同,
趁此端午連假有時間可以慢慢整理,文章可能會有點長,照片也會有點多,
但我會使用較直白的論述來分享。

文章內容會著重在於機器本身,主要是跟我以前用的機器(松下)做一些比較。
這都是我個人主觀的想法,或許有些地方是我設定的問題,還請各位不要太過計較。
我不是要來分享哪一家優秀哪一家不好,每一家都有優點當然也有缺點,就跟人一樣。
只要自己能夠接受就好。

至於分享的照片部分,由於剛跳來索尼不久,在色調上還有些不足之處,也請海量包涵。

那麼,正片開始。(誤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我是分隔線-------------------------------------------------

[機身外觀]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A74的箱子了,那我這裡就省略那些無謂的開場白
直接送各位下地...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請原諒我在拿到相機沒多久就將機身包膜(LG雪地迷彩)起來,旁邊是我後來買的原廠閃光燈。
SONY原廠燈都可以擺頭,不只方便還很萌(?,看著都療癒。 ( ◜◡‾)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機身左側肩膀一如前代機種一樣空空如也,機頂上有個低調的型號銘牌。
而機身兩側相機背帶掛環則是採用跟A7S3一樣的設計,在錄影時不容易發出聲音,
這點小細節好評。雖然對我這種拍照居多的愛好者功用不大,但有給就是要稱讚。
螢幕也從原本上下翻改成了近來流行的翻轉螢幕。這個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我個人是非常喜歡就是了。
即使是面對刁鑽的取景場面也可以輕鬆應對,只是將螢幕平拉出來時,取景構圖還是需要習慣一下。

而觀景窗接目罩,是用卡榫固定,拆裝方便,不過我是覺得這接目罩有點小了,
對戴眼鏡的使用者來說有點卡卡的,例如我。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可以看見比前代更大更厚的手柄,控制機身參數的按鈕及轉盤都集中在右側,
雖然SONY的意思可能是要讓使用者用一隻手就能操控所有參數,但我個人是習慣用兩手操控,
如果SONY可以效仿松下不管是入門還是旗艦都是雙轉盤的設計,在操控上絕對是飛躍提升。
可惜目前只有A9/A1頂級機種上有雙轉盤設計。

至於網路上一片好評的模式切換轉盤...目前我還沒轉過。
可以在拍照/錄影/慢動作之間切換,並且在選單中有各自獨立的設定選單。
這個我是比較無感,從前使用松下不用轉盤就有錄影拍照各自獨立的選單了,
但把慢動作獨立在轉盤上,這點倒是很方便。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機身正面不像前代機種一樣有標註型號,
畢竟A7是這系列代表稱號,在正面只需要標明就可以,
我個人是很喜歡這樣的改動。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機身側面有各式各樣的連接口,這裡就不多介紹了。
你想插入相機的東西都可以在這裡找到(x

順帶一提,記憶卡的插槽在另外一側。
記憶卡為雙卡槽並支援CFA卡以及SD卡,或者兩個卡槽都裝SD卡也可以。
但這裡必須小吐槽一下索尼的卡槽設計,當上方卡槽裝入CFA卡時,
可以看見記憶卡是微微傾斜,而不是像裝入SD卡一樣平整,
而如果用手去觸碰,可以感覺記憶卡的搖晃程度有點大,雖然使用起來沒問題,但不禁還是有點擔心之後會不會接觸不良或者不牢固之類的。

套一句恰恰老師說的話: 逼死強迫症 _(┐「﹃゚。)_

不過CFA的卡速的確非常快,網路有人實測拍R+J可以連續拍入8百多張才停止。
這裡有個小誤區,有些人可能會覺得A74的緩存很高,
但其實A74的緩存非常小,可以說都是靠高速卡寫入去COVER這一塊。
所以選擇A74的朋友們,在記憶卡上我是建議能買多快就買多快的卡。
而在CFA卡的使用上(我是用SONY原廠那張80G的卡),有時候會遇到高速連拍卡速不太穩的情況。
也就是可能連拍幾十張突然就卡了,有時連拍幾百張也不卡..
這不知道有沒有其他版友們有遇過,如果有遇過麻煩留言告訴我一下,讓我知道我並不孤單。

[機身操控]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講完了外觀,來聊聊關於操控的部分。
在A7系列進化到4代之後,在機身大小上也做了變動。
最明顯的改動就是機身大小以及加大加厚的手柄,這對握持上會帶來不錯的改變。
A73使用者,或者應該說是是3世代機身的使用者,在手柄上是比較小而且窄的,
而且連右手小拇指都沒有地方可以放,沒有辦法滿把握,
而在裝上某些鏡頭時手指還會卡到鏡頭...
我是認為這在人機操作上是有點離譜了,不過好像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就是了。

在A74的手柄加大加厚,但我的小拇指還是會微微懸空,所以我還是額外買了延伸手把來應對。

A74的模式轉盤轉起來阻尼適中,模式轉盤下的撥桿也有鎖定鈕預防誤觸。
而這次較大的改動則是原本應該是曝光轉盤的部分,更改成可自定義的功能轉盤。
這非常方便,因為不一定只能限制為曝光補償,而我自己是設定成ISO切換。

前轉盤設定為光圈,後轉盤一個設定為快門速度,另外一個則設為ISO,
這樣曝光三要素就齊全了,可以輕鬆切換,操控上效率很高。

只是除了模式轉盤,其餘三個轉盤手感我個人認為差強人意。
轉起來段落感有點模糊,而且覺得阻尼偏鬆,在相機掛在胸前時,容易誤觸到後面兩個轉盤。
我自己是遇到好幾次啦..但機身只有提供其中一個轉盤有鎖定功能,這個只能自己多注意。

當然A74也有提供按鍵鎖定的功能,
只要長按Fn鍵就可以鎖定你事先設定的按鈕跟轉盤而不會誤觸。
這功能雖然好,但如果可以多出一個實體按鍵會更直觀直覺,畢竟長按也是會浪費一點時間。

而在按鈕部分,按起來回饋感適中,沒什麼問題;搖桿形狀偏扁圓,上面還有止滑顆粒,手感不錯。
但是快門按鈕我認為還是差了點,雖然知道是沿用A73的快門模組,說這個對原本的SONY用戶也沒什麼用,但還是對初次使用A74的朋友們提一下。

快門按鈕按下去,行程模糊而且有點偏長..手感軟爛,
這快門也不是屬於靈敏的那種,對我街拍或者抓拍小孩時,反應就有點慢。
而我還遇到新機就發生按一次快門拍兩張照片的囧境。

是在哈...
貼一張圖代表我的無奈。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A74的快門聲就..我個人是不討厭就是了,不過現在似乎有許多人都習慣用電子快門拍攝。
我這種老派還是習慣純機械快門。原廠預設是有開啟電子前廉的,我個人是習慣關掉。

而A74還有令廣大用戶期待的另外一個地方,那就是SONY終於更改了祖傳螢幕,
改成了一片像素高達102萬的高科技螢幕,這是巨大的提升!

總算是追上松下2018年產品的水平了。(嗯?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在這友商產品螢幕都接近2百萬甚至超過2百萬的時候,
索尼依然使用了這塊螢幕而不是使用A7R3a/R4a上那一塊,或許是因為成本考量。
先別急著失望,雖然螢幕只有102萬(還是103萬?),但顯示效果相當不錯,總算可以在相機螢幕上好好觀看曝光了。

加入完整的觸控功能也是好評,有別於在A73上那鱉腳的螢幕,SONY總算在A74上爭了一口氣。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不過雖然螢幕進步提升了,但在大太陽底下一樣看不清楚,祖傳傳統依然健在。
必須要到選單中手動將螢幕改成晴朗天氣才有足夠亮度,我相信這對舊有用戶來說已經是瞭若指掌。

最後要提的就是防手震,A74從A73的5級防手震進步到5.5級。
至於實際效果如何:嗯,就那樣。

該上腳架就上腳架,該上穩定器就上穩定器,何必糾結於防手震,你說是嗎?
補充一下:SONY在影片防手震模式中多了一個積極模式,實際使用起來蠻有感,
就類似像是其他廠商所說的電子穩定吧,畫面會有些微裁切。

[選單更換/機身設定]

這次在A74上也將選單更換成新式選單。
不過就我從前使用A72的印象來看,A74的選單確實有改善許多,但邏輯還是跟從前差不多的..
感覺就像是換個顯示介面,但內容差不多。

我認為索尼選單邏輯跟奧巴比較相似。(都同樣難用...

選單邏輯這次改變,我認為有點像是松下尼康的感覺了,好用許多。
(雖然我初次要把A74設定成我自己的習慣時,設定了大概4天,一天大概設定個2小時)

常常會聽到有人說Sony的選單很難用,邏輯不夠清楚..我認為的確是這樣的。
雖然有人說他自己用起來就很順,這個就見仁見智。
佳能尼康富士松下的選單設計就非常清楚明瞭,但在這次A74上也改變了許多了。

尤其進入選單第一項就是星號選單,將自己常用的功能加入這裡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索尼也知道。
但我要吐槽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選單功能都可以加入這個星號選單中,
我不懂為何要做這種限制,如果有知道的朋友們請在留言告訴我,感謝。

在機身快捷鍵也同樣跟選單有類似的限制,
也就是說有幾顆按鍵是不能更改的...所以我以為可以更改成我在松下時常用的設定,
看來是沒有辦法百分百複製操作習慣了,很可惜。

另外我覺得最令人頭痛的一點,就是Sony選單的中文翻譯。
很多功能明明寫中文,但你卻不懂它的意思。
最經典的就類似索尼當初的眼控對焦,雖然原文也是這樣,但就不能換個方式演繹嗎?
翻譯的重要性不就是這裡嗎?要是照翻都不潤飾,那翻譯要幹嘛,我用古狗小姐就好了。

我覺得索尼選單為人詬病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中文翻譯,
寫中文,但你不知道功能是幹嘛的。
像是什麼風格外觀跟相片設定檔之類的..
風格外觀就算了,相片設定檔裡不是都用在拍影片的設定嗎?(雖然也可用來拍照),但本質上是為了拍影片存在的選項吧?SLOG什麼的都在這選單裡面,但選單名字用了一看就不覺得是影片的名稱。

選單翻譯大致上都沒什麼問題,但還是有些小地方有點奇怪。
例如這次A74測光選項中有個醒目,
我看字面意思還不知道這功能是做什麼的,還去查了電子說明書。
希望後續機種的翻譯能夠更加簡單易懂。

[風格外觀/畫質/對焦/ISO]

說到畫質,這篇文章也差不多要到尾聲了。
先上幾張照片。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我想畫質應該是最不用擔心的部分,A7系列的畫質表現大家有目共睹。
在畫面呈現上也沒有從前網路上說的A73時期會有偏綠偏黃的現象發生,
我個人甚是喜歡。

Sony也在這次推出A74時似乎也稍微修改了一下色彩科學,
我感覺Sony每推出一款新機都會修改一下色彩科學。(是我的錯覺嗎?)
不過不管怎樣,我個人是很滿意A74的顏色的。

這次還加入了A7S3上的風格外觀,其實也就是相片風格。
有看網路評測的就知道網路吹得最多的就是IN/SH/FL這三項風格。
甚至有油土伯說有這三項風格,Sony相機就可以直出了..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我在B站看過許多號稱用IN/SH/FL風格直出的影片...
可能我道行還太淺,沒辦法IN/SH/FL風格這三種風格拍出像是其他人後製的感覺。
但是這三種風格的確拍起來蠻好看的,我個人是最喜歡FL,會有一點點膠片感。(還是錯覺?)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貼幾張拍RAW檔之後在LR套用FL風格的照片。
我目前都是以FL為主,NT為輔。有時看膩FL的風格時就會改用NT這種清淡中性的風格。

IN在沒有調整的情況下,畫面會有點偏紅,而SH只用過幾次沒特別想法。
當然除了這3種風格之外,還有其他選項。
ex:ST/PT/BW/NT/VV/VV2/SE

ST拍起來就是索尼的顏色。
PT是人像模式,但拍起來在未調整的情況下人的膚色也是偏紅。
BW當然就是黑白囉,我很喜歡Sony的這BW模式。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對我來說就是很有感覺的那種,就是好看

NT就是中性,對我來說也是第二常用的風格,就是淡淡的很舒服。
至於VV就是鮮明模式,但VV2的調性跟VV有點不一樣,我是比較喜歡VV2的表現就是了。
但我也不常用,歡迎有用過的朋友們分享一下。

買相機的人大多人會在意的點就是人物的膚色。
很多人買相機當然拍拍家人/女朋友,最好的是還可以拍拍妹子。

(可惡,我也好想約妹子外拍)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Sony這次有新增一個美膚功能,可以在拍照或者錄影時使用,而把A74當直播機的時候也可以使用。
有三種強弱可以選,我個人沒有使用這功能,但還是提出來跟大家說一下。
但在拍RAW檔時是不能選擇該項功能的。

說到膚色,我貼個幾張照片。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雖然照片有後製過,但原圖膚色表現就很不錯了,類似前面兩張那樣的感覺。

再來說說對焦吧,索尼的對焦不用說就是第一梯隊的。
說是這樣說,但我用起來還是蠻常對不到的。
眼睛追焦部分,只要人物臉部保持正面,即使距離遠,機器還是可以對得上。
但如果沒辦法識別眼睛時,照理說相機對焦邏輯應該是要改識別頭部,但是在我這些日子的使用中,頭部的識別框很少會出現,幾乎都是變為多點對焦。

這裡不知道是我沒用頂級鏡頭還是設定出了錯誤。

但相機本來就沒有辦法每次都對中,但成功率已經很高就是了。
對焦就不多說了,拍人的話大都沒什麼好擔心的,更何況是靜物之類的就更不用擔心。

A74雖然是相位反差混和對焦,但你如果是使用AFS單點對焦時,你會發現對焦極其緩慢而且還對不準,建議都不用使用AFS單點,直接使用AFC就好。用AFC也可以單點或者單點擴充點對焦,使用體驗好很多!

還是一樣,這可能原有用戶早就知道,但還是說給想買Sony的朋友們聽聽。

最後說說白平衡,從前用松下相機的時候都是使用AWB,
而換到索尼之後也將這習慣帶了過來。但我發現A74的AWB非常飄,色溫時不時會改變,但你明明在同一個場景,色溫卻變來變去不穩定。

解決方法也很簡單,就固定白平衡,或者手動選擇白平衡就是了,不然就後製
我還為此買了入門灰卡,好讓白平衡更準確。

至於ISO的部分,網路上有些評測說A74有雙原生ISO,
不過就我自己使用,效果並沒有特別明顯,希望有同樣是A74的機友跟我說一下,
A74的雙原生ISO確切的檔位是在哪兩檔,謝謝~

A74的ISO我個人在室內拍小孩都是開到3200,但是3200的躁點跟彩躁其實就很明顯了,
有別於我對全片幅高ISO很純淨的印象..因為我看評測也是有人說開到12800也很乾淨。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說了這麼多,應該該說的都說了,如果有忘記跟大家分享的,我之後再作補充。

[結尾]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雖然文章一路寫下來,吐槽的部分有點多,但那都是出自我自身的回饋。
為了跳到索尼,我出掉了大部分的松下M43系統。
在跳家之前,當然也有考慮過松下自身的S系統、佳能的RF、尼康的Z系統,
為什麼沒有考慮自己接觸最久的松下?
我用松下也用了8年快9年了,想換個口味玩玩而佳能的RF系統消受不起..
最心水的Z系統對焦還稍微差Sony一點,想說都花錢了就要買該價位對焦最好最新的機器,於是又重入了Sony。

Sony相機比其他友商,當然最優勢的就是因為卡口開放而選擇眾多的鏡頭群,
原廠副廠都有許多鏡頭可供選擇,你都可以在這些選擇裡依照自己的需求購買。
體驗各種廠商的鏡頭,擁有不同感受,對荷包也算友好(*゜ー゜)b

目前購買了
FE551.8
FE24105
1635F4ZA
SIGMA 35F2
ZEISS BATIS 85
ZEISS BATIS 135

之後還預計購入70-300/200-600/201.8/B18
這樣我的鏡頭群就完整了,Sony系統是一個可以信賴並且可靠的夥伴,
雖然有一些小缺點,但瑕不掩瑜。

只看到優點只能叫做喜歡,能包容缺點才是愛。
歡迎大家加入Sony系統囉,那麼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觀看。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之後在疫情趨緩之後,期待帶著相機跟家人一起出處拍。

啊,差點忘記。
趁機推廣一下我的IG跟amplframe..歡迎板友們互相交流指教囉,感謝你們。

IG
amplframe


SONY A7IV 開箱與心得 (文多圖多) ლ(́◕◞౪◟◕‵ლ)


索尼真香。
「初めての戀が終わる時」
哇 真是太厲害了!
snsevoltsuj
感謝湯湯:D
我推
snsevoltsuj
我也推推懶懶
☆¸.•°*”˜˜”*°•.¸☆¸.•°*”˜˜”*°•.¸☆
太利害了!✌♥♦☀
生死只是件閒事
snsevoltsuj
讚的[大笑]
沒錯,我剛拿到A7M4 插入CFA 也是感覺怪怪的,怎麼會是微微傾斜後來拍攝都正常就不理它。
還有 A7M4 錄影時收音在某個頻率上會降低收音到的音量,不知有沒有人遇到
snsevoltsuj
我沒有在錄影,所以這問題我沒遇到QQ..
我本身也是Panasonic 和Sony 雙修的影片攝錄,我是先用了Gh5到現在Gh6, 聽說sony fx3很屌,我就去買了,嗯,是很不錯沒錯,但真的不驚豔.....甚至很多電影機該有的東西,以及設計邏輯,是完全沒fu,sony很好,但,過度神話了
多家相機多修的我

其實比較喜歡一隻手就能完成操作的相機

雖然轉輪看起來很多操作性很好的感覺

但是實際用起來反而沒有只用右手動動手指就完成快

需要兩手的設計

反而為了轉轉輪手會離開變焦環

或是為了看轉哪個轉輪將相機往下襬離開了當下的構圖錯失拍照

不過SONY的鏡頭釋放鈕位置很奇怪就是了

握把跟鏡頭的空隙已經夠小了

然後還把按鈕放那裏

更別提右手要握相機

伸左手上來卻要繞到右邊跟右手擠空間去按按鈕

然後防手震就當作他沒有吧

選單的部分也是很神奇

差不多類型的東西放在不同頁

還好不是很常調整選項

不然找起來很麻煩
snsevoltsuj wrote:
這次想要跟大家分享這(恕刪)


被實拍電到了
好喜歡這系列的發色阿
痞客邦: http://stfeelva0802.pixnet.net/blog
弦外知音 wrote:
聽說sony fx3很屌,我就去買了,嗯,是很不錯沒錯,但真的不驚豔.....甚至很多電影機該有的東西,以及設計邏輯,是完全沒fu


SONY故意的,要你去買業務級的,和CANON的玩法一樣
據說BMPCC 4K很難用但是顏色與動態範圍是松下與SONY入門級電影機比不上的
原本還在猶豫A74的我現在已被推坑了
拍的好讚
snsevoltsuj
買買買!!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