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因為「不甘心」!Olympus總部揭開E-M1 MarkII的幕後開發技術

很好奇的是, 他們"不甘心", 要把所有人的批評給改掉, 那麼我個人最關心的就是ISO表現, 好像沒有什麼進展. 個人很欣賞S家還可以做出12MP全幅相機來賣, 如果O家也出台12MP相機而不要再上20MP或以上, 相信ISO表現一定會更好, 我是一定會買這台EM-1IIA(?).





ching43202 wrote:
很好奇的是, 他們...(恕刪)

同意!! 12M對大部份影友也足夠了!! 看富士APS也是16M起家!! 反而感光及色彩才是O家須要改進地方!!
是的, 太多場合要用到ISO3200 或 6400了, 這也許是很多人都需要的.

其實目前O家對ISO的處理己經很好了, 我用EM1在三周前和5DIII的朋友一起拍墨西哥人的室內舞蹈節慶, 我用到ISO1600到3200, 然後要求他拍一些對等於4/3片幅ISO的相片, 也就是ISO6400到12800, 結果出乎意料地5DIII (24-70mm F2.8)的相片出現非常嚴重的紅綠色噪訊, 而普通噪訊則二者差不多. 對焦方面, 二者都是用中央點對焦, 可是又出乎意料地5DIII會遲疑很久才會合焦, 因此錯過了很多好畫面, EM1 (12-40mm F2.8)則完全沒有什麼遲疑... 是不是EM1會硬上呢? 事後看相片, 都各有幾張模糊的相片, 比例差不多. C家的人可以說也許我朋友是新手, 還不會調到最佳設定, 也許真的比我差吧, 不過不要在他面前說哦...

什麼? 有圖有真相? 是的, 我會做一個Ohio爸爸相片書來介紹, 當然包括介紹當地文化, 屆時請多多點閱... 現在先放上一張相片...

P2250194 by san ching, on Flickr




Chung2388 wrote:
同意!! 12M...(恕刪)


EM1ii如果是訴求能和D5/1DXii平起平坐,就必須有一致的解析度;現在的主流是2000萬畫素(自會產生這樣的應用標準),那麼它也必須跟上.

換個例子,大部分懂相機的用家或許對手機主打高畫素嗤之以鼻(1/3吋2-3000萬畫素算個什麼東西?)但實際使用一些高畫素手機在光線好的環境拍出的照片還是能發揮高解析优點,而光線差時畫素少的手機也沒有多少优勢(既糊雜訊也高),那麼還不如救光線好時的表現.
ching43202 wrote:
很好奇的是, 他們"...(恕刪)



EM1-ii是一台好相機,
許多新功能都是非常的創新!
但強推的高速連拍功能⋯
一般常見的風景、人物拍攝⋯用不到!


如果O家可以比照S家搞一台「EM1-ii S」,
降低相機畫素、可用iso提升到6400、優秀的軟硬體,
再搭配O家、P家豐富的鏡頭群,
相信可以創造出M43的藍海!




jenhoxen wrote:
EM1ii如果是訴求能和D5/1DXii平起平坐,就必須有一致的解析度;現在的主流是2000萬畫素(自會產生這樣的應用標準),那麼它也必須跟上.
換個例子,大部分懂相機的用家或許對手機主打高畫素嗤之以鼻(1/3吋2-3000萬畫素算個什麼東西?)但實際使用一些高畫素手機在光線好的環境拍出的照片還是能發揮高解析优點,而光線差時畫素少的手機也沒有多少优勢(既糊雜訊也高),那麼還不如救光線好時的表現.

E-M1II幹嘛要跟D5/1DXII平起平坐?
當年135底片跟中片幅比解析度也是永遠追不上,那為什麼會成為最大宗的主流?就是底片科技的發展與體積重量的平衡啊.
不需要到最頂尖,只要夠用就好.
再舉個例子,家族中七十多歲的長輩,用了二三十年的Nikon,去年還買了D810,結果今年卻看他拿著E-M1+E-M1II,然後高高興興的出國玩,拍丹頂鶴拍貓頭鷹拍狐狸!
是的, 在拍墨西哥舞會時, 由於拿慣了EM1, 等換到5DMIII, 才玩不到半小時就急著要換回來, 真的已經是由簡入奢易, 由奢返簡難... 也許我也是你家長輩級的老頭子了吧...

再說下去, 等到從電腦看相片, 哇, 5DMIII 的相片每張會大於30MP, 一個旅行拍1000張的話那就是... 哇, 我真的不敢算下去了... 真的有必要玩那麼大嗎? 更何況是5DMIV... 所以還是請O家看到我們這兒的心聲吧! 我要高ISO畫質相機...

1200萬像(如4:3)已經是4240x2832像素. 4k螢幕都不夠大(4k螢幕只是3840x2160). 一般人甚至半專業也足夠.
A7RII的4200萬像(3:2)是7952x5304像素是全高清(1920x1024)的21倍已上.
可是, 人們攪不清高像素(數字)的須要, 市場也以高像素與高質素掛鈎.

其實, 一般用家, 有接近A7SII(12M:4240x2832像素)的感光能力可能更有用. 像素四分一也沒問題(約300萬像:2120x1416), 但給我同樣ISO(100-102400)控噪及色彩還原能力就滿意了!!



collective wrote:
E-M1II幹嘛要跟D5/1DXII平起平坐?
當年135底片跟中片幅比解析度也是永遠追不上,那為什麼會成為最大宗的主流?就是底片科技的發展與體積重量的平衡啊.
不需要到最頂尖,只要夠用就好.
再舉個例子,家族中七十多歲的長輩,用了二三十年的Nikon,去年還買了D810,結果今年卻看他拿著E-M1+E-M1II,然後高高興興的出國玩,拍丹頂鶴拍貓頭鷹拍狐狸!


請參考編輯轉述原廠的雄心:
----------------------------------------------------------------------------------------------------------
除了理論上獲得了能夠超越DSLR的對焦表現,工程師也在實際的測試當中證實了眾人的努力。實測中拍了25萬張測試照。因為我們在E-M1的時候受了很大的打擊,但我們在更新對焦系統之後,希望能夠讓市場的反應變成:「認為要有好的對焦系統就要選無反光鏡相機」這樣的概念。
----------------------------------------------------------------------------------------------------------
眾所周知:要好的對焦系統,終極選項就是D5/1DX2,EM1ii要改變這個想法,使專業用戶能夠因為輕便而改變選擇(注意是"能夠"而非"願意",當基本水平沒達到時,即使有意願也不可能去實現),不就是要在基本表現上和單反的龍頭平起平坐嗎?

片幅當然和畫質是共軛關係,所有"目的導向"的使用者必會有所取捨.多年前奧林的名言"4/3就是全片幅"能否為世人接受(人們願意/能夠重新定義時代的主流片幅),還是要看(M)4/3能不能在當前135FF單反各項規格似已達到穩定/飽和狀態下(亦即大部分人同意:這是足夠的 ),躋身這個水平向世人宣告"Yes, I can".

至於覺得EM1ii性能"over qualified"的用戶,選擇EM1、EM5ii或Pen-f不就好了嗎?
jenhoxen wrote:
請參考編輯轉述原廠...(恕刪)

jenhoxen兄,
我想您看不懂我的重點,我點出135底片比中片幅底片解像力差,但是卻成為主流來說明"夠用就好"的這個論點.
跟同時代不同片幅的底片一樣,同時代不同片幅的數位感光元件也是大的比小的好不是嗎?依您的要求,小片幅永遠趕不上較大片幅,那哪有機會達成您說的"平起平坐"?
在SLR架構下,每秒連拍張數還能再上去多少?不是做不到就說需求已經穩定/飽和了好不好?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