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測試蓋大樓開始】E-M1 Mark II 2(MK II 2) 開箱、測試 by Lowlence

繁體中文說明書pdf檔請點我下載

2017/4/8 開始製作E-M1 II 教學影片,將會分成好幾個章節來放上來,第一個是最重要的C-AF鎖定的簡易說明,資源for free,可以從01轉貼

影片上路更新中 :)
先推 001章節



↑ 001- C-AF 鎖定操作說明 (靈敏/遲緩的運用)


歡迎蓋大樓,PO文加5分 ^0^ !
12/12 下午2點就到貨囉… ! 不過小弟我今天在忙著搬家,晚些就會開始更新了…
12/15 已更新開箱照片,請拉至文章下方觀賞,也可以按訂閱本文章追蹤哦
12/17 已更新牛刀小試直線C-AF對焦,和C-AF 鎖定功能介紹
12/18 已更新iso測試
12/19 已更新飛羽拍攝測試---@@"一般人也可以簡單拍飛羽了
12/22 已更新ProCapH/L功能 … ! 超好用der
12/31 已更新-和12-100mm,25mm f1.2PRO的防手震測試
2017/1/15 把蓋樓的照片補到第1頁本文中
2017/4/8 開始製作影片教學



I believe (我相信)… ---(我不是要唱范逸臣的歌XD)

很多人等這台很久了,距離上次E-M1一代推出已經超過3年以上了,旗艦機的更新時間比較慢,優點是壽命時間很長,不會一年後又出一台新機,買的人會很幹,按照E-M1一代仍然持續在更新韌體來說,都看的出來日本Olympus對於自家的相機事業非常重視,至少沒有一直出新機亂擠牙膏(囧)。


蝦米 ? 我知道好貴,很多人會猶豫要不要入手,不過我只有一句話


QQ 有可能還不一定買得到,國外amazon網購很快就衝到銷售預購第一名了,我覺得台灣有可能會凶多吉少……也許會產生不夠賣的情形(推測),畢竟這是Olympus m4/3相機的性能一大躍進的革新 (後面文章更新會提到),加上和國外比起來,台灣售價價格很有競爭力,所以我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排預購了 (有人可能會誤會我有特權,即使我這麼努力的開箱敗家QQ,其實和各位鄉民一樣要排預購的)。


↓↓在還沒入手前,可以先看看01站內新聞
Mobile01 站內新聞 E-M1 MK2 動手玩

↓↓或是版友Changerer正在努力搜集世界各國的測試新聞,先過過癮再說
E-M1II 測試搜尋


開箱內容如下

【E-M1 II 外觀 vs E-M1 外觀-操作手感和特性】
【 iso 測試,包含iso64的實用性】
【對焦測試---飛羽、追焦、新的C-AF細部設定影片教學分享、高速卡連打測試】

【4/3鏡轉接測試---目前已知轉接14-35mm f2.0是飛快…!! 比接e-5還快!】
【人像實拍】
【耐侯測試】
【夜間動態攝影】
【HRS畫素合成測試---聽說可以改善會移動的物體合成的效果】
【錄影測試-C4K】
【果凍效應的改善?】
【跟大家一起拍照蓋大樓】
【長曝噪點測試】
【使用感想】

防潮箱裡目前可以拿來測試的m4/3、4/3鏡頭如下 (無商業贊助,純粹自己持有,還在努力蒐集中):
All my collection for 4/3 & M4/3 system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12-100mm f4因為還沒到貨…所以沒有在照片內Q_Q)


安原500%五倍鏡
Olympus 7-14mm f2.8
Panasonic 7-14mm f4
Olympus 8mm f1.8
Panasonic 8mm f3.5
Olympus 9-18mm f4-5.6
福倫達10.5mm f0.95
Olympus 12-100mm f4.0
Olympus 12mm f2.0
Panasonic 12mm f1.4
Olympus 12-40mm f2.8
Panasonic 12-35mm f2.8
Panasonic 14mm f2.5
Olympus 14-35mm f2.0
Panasonic 15mm f1.7
福倫達 17.5mm f0.95
Leica D 14-150mm
Leica D 25mm f1.4
Panasonic DG 25mm f1.4
Olympus 25mm f1.8
Olympus 25mm f1.2
中徠25mm
中一25mm f0.95
福倫達 25mm f0.95
Panasonic 35-100 mm f2.8
Olympus 35-100 mm f2.0
Olympus 40-150mm f2.8
Handevision IBELUX 40mm f0.85
Olympus 60mm f2.8
Panasonic 45mm f2.8
Olympus 45mm f1.8
福倫達42.5mm f0.95
Olympus 50-200mm f2.8-3.5 SWD
Olympus 300mm f2.8
Olympus 300mm f4 IS PRO
Panasonic 100-400mm
OM Olympus 100mm f2.8
OM Olympus 24mm f3.5 SHIFT(移軸)

--分格線--

以下為開箱源由前言:

回顧第一台OM-D E-M5上市的時候,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我手上拿的是Panasonic GX1,接上Panasonic 7-14mm f4超廣角鏡頭的時候,只要遇到比較昏暗的場合,無論我的手拿的再穩,也無法在較低的iso下拍攝出清晰的照片,很容易會有手震的情形產生,原因是因為快門速度太慢的關係,再加上鏡頭沒有防手震的功能,如果想在昏暗的場合手持拍攝的狀況下,我只能乖乖上腳架,偏偏現在國外有很多地方都不能使用腳架,比方說鄰近的日本,就很多景點都是禁止使用腳架的。

  2012年,Olympus OM-D E-M5上市的時候,我看到了世界初的五軸防手震,當下沒有想太多,就跑去相機店買下了第一台Olympus M4/3相機,接上7-14mm f4鏡頭之後,發現只要手持夠穩,1秒的慢快門在廣角端拍攝下,仍然可以成功拍出清晰且銳利的畫面,當時我感動到快要淚崩了,因為最早我使用的Canon或是Nikon相機都沒有給我這樣方便的感受,加上自己左右膝蓋總共開了4次十字韌帶斷裂修補的手術,所以我只要拿太重的器材,只要稍微站久一點,就會覺得很不舒服,所以一直在尋找一台能符合輕便且具有一定水準畫質的相機,那時候,拿到E-M5的感覺———就是它了!

  2014年,E-M5成為無反相機上傳flickr專業相簿的全世界第一名,也證明了畫質與體積的平衡點的輕便相機,是符合未來潮流及大眾期待的。有一句話說:「帶的出門的,才是好相機。」這句話真的完完全全說中我的心聲。

  而在前一年的2013年,Olympus推出了他們真正的旗艦機OM-D E-M1,產品的成熟度非常高,無論在操作手感、對焦速度、以及轉接高畫質的4/3鏡的支援度都非常好,可玩性非常多,產品的成熟度也高,漸漸的人們也相信小台的無反單眼,也能有工作使用上的可能性,取代了以往我們只能選擇傳統單眼的方案,選擇上多了許多。而E-M1也帶給我許多拍攝上的樂趣,是以往沒有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享受旗艦機的操作手感和優秀的畫質,但不用讓脖子或肩膀再去揹上笨重的相機,價錢也合理,不再是那麼難以入手,我要謝謝Olympus帶給我許多攝影上的樂趣,原來攝影可以這麼容易親近。

  即使這樣,E-M1還是有些不完美的缺點,比如說:C-AF (連續對焦) 的精準度,還是不及傳統單眼的旗艦級型號來的精準或是快速,雖然說在S-AF已經有非常快速的AF表現,但仍然有改進空間,加上自己有拍攝飛羽的需求,對焦能力要求非常嚴苛,如果不夠快、不夠準,失敗率極高,只能靠自己的技術來補足了。

隨著時間過去,數位相機硬體的進步飛快,Panasonic相機在入門、中階的G7或GX85都能有不錯的防手震或是4k錄影規格,而E-M1仍然停留在1080p HD規格,似乎有點不太夠用了,雖然經過幾次韌體的升級,但每次看到有4k錄影規格的相機推出,就會好希望E-M1能有4k錄影規格,可以直接用影片的方式紀錄我寶貝的小孩子,在這個過渡期間,我都是2台相機交換使用,如果有需要錄影的時候,一定會拿另一台有4k錄規格的相機來做錄影,E-M1這個時候就只能先收起來了,有那麼一點點的感傷。

盼著盼著,2016年從年頭等到年底,E-M1 II的上市即將到來,我相信是很多Olympus粉絲的期待…

--分格線--


這次瘋瘋的測試內容會很龐大…! 細部C-AF特別設定的部份會有影片教學分享,所以時間會拉的比較冗長一點,和以往一樣會用連載的方式來更新,也會看看版友們的意見來調整文章的內容,不過大家還是儘量避免攻擊片幅或刻意歪樓,不要澆熄我的熱情啊QQ,因為本篇主題是E-M1 mark II,離題的部份我會建議另開文章大家再過去討論,才不會浪費版友們的時間。


有任何補充內容,或是想要測試的內容歡迎提供意見,我們來討論看看,等拿到機子後,看看怎麼玩法可以把這台機子玩到極限。



ps:要追蹤此文章,可以在文章的右上角按訂閱,一更新就會有通知囉 : )



---分格線--- 測試&開箱開始

正式開箱 : ) ---- 動起來吧 !

PC141154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邪惡的小盒子…小朋友出走不少

PC141155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台灣首購的好禮-----Sandisk 280m/bs 64G記憶卡

PC141190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相比其他國家,台灣這次的整體價格和記憶卡的贈品相當的有優勢,以E-M1 II 變態的連拍張數,一張SDXC II U3卡是必須的

PC141156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開箱中…

PC141157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簡易說明書……咦= =沒了,也沒有光碟其他的東西,看來台灣比日本12/23早上市的原因在這邊嗎 ???

PC141160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內容物一覽,這次的USB線是USB-C規格,和E-M5 II 開始有的可以擺頭的小閃燈

PC14115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和BLN-1電池比一比大小,新的BLH-1電池真的好巨大,改善無反單眼的續航力,除了在軟體和省電設定上來做精進,其實還是直接加大電池容量會比較直接一些,Olympus終於忍痛做新電池了XD

PC141187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雖然電池容量變大了,但是多一顆BLH-1還是必須的 (1+1比較保險)

PC14118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SONY製造耶~~~~Q_Q 這兩家真的開始血濃於水了嗎 ??

PC14118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立馬為它充飽電 !

PC141197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放近小攝影棚幫E-M1 II棚拍一下

PC141195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美麗的背面…

PC14119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把手處,仔細看把手的曲線和深度增加了

PC141205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厚實的握感,感覺非常牢靠、紮實,手感比起一代好太多太多了,即使沒有上手把接上14-35mm f2.0還是相當不錯

PC14119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270度的觸碰翻轉螢幕,在E-M5 II、PENF機身上都看得到,這次的E-M1 II也有配置,這樣的螢幕在多種角度拍攝上有很大的幫助

PC141200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雙卡槽的設計,在旗艦機上已經是不可或缺的規格了,除了可以將RAW及JPEG格式分開儲存,也可以做同步備份,最重要的是為珍貴的影像紀錄做上一層保險,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哪天記憶卡GG了,還有另一個卡槽備份,尤其婚喪喜慶和重要活動紀念日,這些都是不能重來的……

PC141202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扣環的設計改到這個位置後,接上相機背帶也比較不容易影響到操作,大家應該都有背著相機要拍照之前,會先拉一下相機背帶,有時候會覺得卡卡的,E-M1 II這次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的部份

PC141194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機頂的滾輪按鍵配置,模式轉接盤不是平面的,小心機的改成有弧度的,我有發現Olympus近年的相機外型設計上的工藝水準真的愈來愈高,即使是旗艦專業機種也不會把它做的太過死板,許多機身線條部位的設計都是可以緊緊抓住你的視線原因

PC141203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耳機監視孔、HDMI、收音孔、USB-C孔,不難看出E-M1 II除了在拍照的部份,這次也提供了更多錄影硬體上的支援

PC141204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底部,有預留電池手把的電子接點


PC14120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接上12-100mm f4 PRO鏡,這個組合可以達到6.5級的防手震等級,我只能說這個防手震等級好像我們並沒有拿著E-M1 II,打開半按快門啟動防手震的功能,好像畫面凍結了,非常非常的穩定。

PC141206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接上4/3鏡的14-35mm f2.0

PC141207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另一個角度,哦,對了,接上14-35mm f2.0根本是超級大復活,對焦比在E-5機身還快,且C-AF對焦也是可以的,我的男兒淚已流

------分格線------



12/15

IMG_7492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跑到植物園找看看有沒有什麼小飛羽可以拍,結果下雨了… 我就順便讓相機淋雨40分鐘左右,所有運作正常

------分格線------

12/17 【牛刀小試直線追焦】飛羽的部份要稍等,順便分享 E-M1 II 的新功能C-AF 鎖定解說

※ 注意 ※ 有幾個是動態圖片檔案,所以會讀取的比較久一些些哦 (要稍有耐心等一下)

IMG_0562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首先,進到menu裡面,我們可以看到C-AF有鎖定的功能,上面及下方有看到遲緩、靈敏這四個字


但先請大家不要理會這四個字,聽我的解說可能會比較簡單一點,這四個字容易看了會誤會


從-2、-1、±0、+1、+2 代表是什麼意思呢 ?


正的數值愈大,代表C-AF 追焦每一次對焦的時間間隔非常短,適合像正面迎來的拍攝主題,以及跟焦及追焦自己本身技術比較好的人,能追的比較緊的人就可以把數值調高。

數值愈小,也就是負數從-1 降到-2,減的愈多,代表C-AF 追焦每一次對焦的時間間隔會拉長,適合我們在跟焦的時候,中間可能會有人或是別的事物從中間穿過或走過去,避免連續自動對焦速度太快對焦到背景,或是不想要對焦到的路人,比方說我在追焦天空的的飛羽↓



鳥在一瞬間俯衝而下的時候,我們選擇數值更高的+1 +2數值,如果不小心對焦點對到背景的時候,我們自己沒有跟焦跟到鳥的身上時,C-AF對焦的速度太快,就會拍到背景清楚且主體模糊的失敗照片,這個時候就可以視情將C-AF鎖定功能 -1 ~ -2 ,讓連續對焦的時間隔隔拉長一點,我們比較有比較充裕時間可以調整鏡頭對焦的準度,來提高拍攝的成功率。


透過簡單的 C-AF 鎖定功能,及E-M1 II 大幅提升的對焦性能,可以提高非常多追焦成功率或是困難拍攝的飛羽主題都能放心交給相機來處理。


對焦點和S-AF、C-AF 後面我會提供比較多種組合設定介紹,以及PROcap如何按下快門預拍到前一秒的畫面的功能運用

下面我放上C-AF鎖定 +2的寵物直線追焦照,和小孩奔走的追焦,真的非常輕鬆,比起以前我用X-T2、GX8、α6300都要來得輕鬆和準確,設定上也比canon和nikon簡單,可以快速調整,超級方便的啦



▲ 我家的爆衝吉娃娃,這個時間大概1.5秒內,速度真的很快,但是真的抓得到 (圖檔大請耐心等侯,讀取完畢後第2輪播放就會順暢)


▲ 兒子撞到頭 (圖檔大請耐心等侯,讀取完畢後第2輪播放就會順暢)

----分格線-----


12/17 【iso 200 - 6400長曝】

將「雜訊過濾功能」、「減少雜訊」兩者關閉,這兩項會對長曝及高iso做優化,所以這個是比較血淋淋的測試

分別測試 iso 200- 6400長曝,將鏡頭蓋蓋上,在全黑的場景下,長曝15秒、30秒、60秒,且裁切中央1106x751畫素再排列比較;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E-M1一代長曝15秒就開始出現許多白色熱噪點了(頗慘),接著來試試看E-M1 MARK II。

E-M1 II長曝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點我下載原大圖


放大100%照片,一直到iso1600長曝30秒時才出現明顯的白色噪點,iso1600長曝30秒和iso3200長曝15秒的表現差不多,我覺得這張照片其實可以存起來當作參考值,尤其是需要拍銀河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或是極光),因為這兩個拍攝主題大致上都是長曝秒數不會太長,30秒內的直接長曝會比較需要這張圖來參考,另外E-M1 MARK II 因為有livecomp作弊功能,所以長曝3個小時其實是可以完全不會有噪點的,雖然說這個影響不大,但還是會想要看一下硬上直接長曝進步的幅度;iso3200長曝30秒開始明顯出現藍綠紅色的噪點,在這個以後的數值,用直接長曝的話是一定要開啟機身降噪功能的。



----分格線----
12/18 【iso測試】

鏡頭 Olympus 25mm f1.2 @f8.0 / A MODE /

測試iso 64 - 25600,開啟降噪有無來做測試,同場加映HRS高解析度拍攝,均為機身jpeg直出,所有數值歸零 






 裁切中央圖片



E-M1MARKII iso比對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原圖下載


工作值在iso 3200 左右,iso6400我覺得用raw檔進軟體後期還能夠處理,機身降噪我是開標準,覺得細節掉太多可以改用「弱」,可以處理的iso等級大約比E-M1的iso3200高一級來到iso6400左右,iso12800用途只能縮圖銳利化了,iso25600就是純紀錄用的。高iso的穩定度非常高,一直到25600的高iso顏色才有跑偏的情況。(如果有紅色色弱的人可能會看不太出來顏色跑偏)

比較詭異的地方是,為什麼擴充iso64的細節會比iso200略多一點點(不明顯,但就擴充的的意義應該是細節會比較少才對…,找時間再來測這個部份)

----分格線----
幾個E-M1 II 和以前Olympus 相機不同的地方:

1、EVF更新率或LCD更新率的反應速度非常快,EVF幾乎和OVF不相上下,連拍追焦沒有延遲

2、電池變的很大顆,續航力很開心增加了,但是也變貴了

3、記憶卡有雙插卡槽:可以獨立設定雙卡同步,或是兩卡槽紀錄不同格式照片,也能指定錄影存檔的卡槽、決定卡槽1滿了是不是要存至卡槽2也能自行決定 (記憶卡卡槽設定在超級面板中的左下角,也會比去menu裡面找來得快)

4、menu介面不同了,多了很多設定,細部設定也不一樣了

5、AF模式多了預設MF,預設MF可以按「ok」鍵叫出超級面板,點選「info」鍵後,可以選擇半按快門對焦,或是轉動對焦環就可以設定這個模式下對焦的距離會是在哪個距離,所以可以設定999m (無限遠),對於拍攝遠景風景或是銀河星空就不用再對焦了。

6、C4K是電影格式,邊長為4096 x 2160 (17:9),和一般我們常見的UHD 4K不同 (16:9),邊長更寬;另外按下ok鍵,叫出超級面板後,左下角可以選擇影像穩定器(防手震)的模式,M-IS 2是光學防手震,M-IS 1是光學+數碼防手震,數碼防手震會裁切四個邊角來換取更穩定的畫面,要注意視角會變得比較窄的問題,M-IS 1不會有裁切的情況。註:E-M1 II 無論是1080p、4k、C4K不會裁切視角來錄影。

7、SCN場景模式取消了 ( 一3 一" 這個對初學者會有影響 )

8、錄影功能設定在menu選單直接獨立在一個大項裡面,撥盤(俗稱的前後滾輪,也可以獨立設定自己比較順手的功能)

9、menu中的播放選單設定中,「全部複製」功能可以將記憶卡1照片整個複製到記憶卡2去

---分格線--- 以下為menu中的新設定

10、A1->AF掃描器,可以設定對不到焦的情況下,可以讓相機選擇繼續對焦,還是對焦一次就停止…等設定

11、A1->C-AF鎖定,可以調整連續對焦的強弱度,視情況來調整

12、A1-AF限制器,可以手動調整鏡頭對焦的距離,比如說強制設定10公尺到50公尺內的對焦限制,除了可以提高對焦速度,也可以減少自己不想對焦到的位置(距離)

13、A1->AF區域標記,選擇「開2」,設定C-AF對焦,對焦點選擇全畫面對焦,才會出現像泡泡框對焦的追蹤設定

14、A2->AF調整,可以設定所有鏡頭對焦點前移或後移,或各別鏡頭設定也可以,適合陷阱對焦或是對焦點已經有偏移的鏡頭使用

15、B->轉盤功能,PASM均可以彈性調整前後滾輪(轉盤)的功能

16、C1->連拍設定:
靜音快門搭配低速度連拍 + C-AF設定 = 18fps/秒 AE/AF 連續追蹤對焦
靜音快門搭配高速度連拍 + S-AF設定 = 60fps/秒 全畫素輸出
->拍攝張數可以自行設定

17、C1->連拍設定(高速或低速連拍)PRO cap功能預設是按下快門前1秒鐘會紀錄14張照片,在這個之後則是照原本連拍速度開始連拍,14張之後的拍攝張數可以自行限制

18、C2->影像防抖,「靜態」的照片拍攝防手震設定改到這邊了

19、D1->設定->防震快門改到這裡面了,必須打勾ν勾選後才會出現

20、D1->多功能設定,按fn2鍵後不放,滾動後滾輪或前滾輪,可以設定多項功能,曲線功能被取消掉合併到超級面板裡了 (因為常用),多功能設定多了峰值和模擬光學取景器

21、D4->如果你想關掉對焦音,但不是想要開啟電子快門,請到這裡設定

22、D4->HDMI->輸出了多了C4K設定

23、USB連接模式可以選擇PCM錄音機

24、E1->ISO自動,可以設定全部 (也就是藝術濾鏡也可以自己調iso的意思)

25、E3->點測光,可以選擇□重點測光、□高光點測光、□暗位點測光

26、H1->記憶卡插槽設定 (可以由超級面板左下方進入設定比較快)

27、J1->按住時間,研究中



----分格線----

12/19

【飛羽追焦測試】

PC192372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天空版的魚鷹,全區對焦 + C-AF 18fps 追焦,58張miss一張





▲ 複雜背景的夜鷺飛行 16張miss 四張


PC19279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困難度很高的行進間對焦拍攝+急衝入水抓魚整段紀錄,但我手殘有一張手晃到一下就沒對到焦,C-AF鎖定設定+2設定太高對焦太快就miss一張 (連拍30張左右)



這三種我試過C-AF鎖定從 -1~ +2 都能順利對焦,而且還能使用全區對焦+C-AF (泡泡對焦)來追焦…太誇張了,複雜背景判斷也不容易迷焦,感覺E-M1 II 有非常好的運算設計在裡面。


拍飛羽變的很輕鬆很輕鬆…。

----分格線----
12/22

【Pro Capture 簡易說明】

其實簡單的說,就是紀錄全按下快門前1秒的連拍照片 (24張/18張),然後再持續的連拍

所以不容易錯過精彩的畫面,比方說下方我去拍的橙黃雀鵐,剛好可以拿來解釋 Pro Cap的功能




開啟ProCap功能的時候,請「半按」快門,此時相機會以每秒24張(S-AF)或18張(C-AF)不斷的連拍,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會紀錄前一秒到按快門的時間所連拍的照片,如果仍然不放開快門,會以機身每秒連拍張數開始連拍紀錄。


也就是說上面的照片,我是等鳥飛走後才將快門按到底來拍照


鳥在離開的一瞬間都是無法預測的,所以看到牠飛的一瞬間,再按快門,正常的情況下是幾乎來不及的,因為彎手指按快門和看到鳥飛走這個動作和大腦反應的時間加一加會很接近1秒鐘,Olympus設計的ProCap功能就剛好很適合類似的狀況,突發狀況下畫面總是馬上稍緃即逝,透過這個功能,就算是反應慢的人,還是可以紀錄到精彩的畫面。



PC220063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這功能可以運用在非常多地方…


如記者拍攝無法預知的畫面,先按半按快門不放-------------畫面發生後再馬上全按快門,就可以紀錄發生前的照片,像是舞台攝影、運動競技、生態攝影、人像拍攝(抓住每個瞬間精彩表情)都有他能使用的地方,真的是非常強大,而且是以全畫素在紀錄的。


----分格線----
12/31
【E-M1MK2的防手震---12-100mm f4 dual is】

大家明年見

拿出放在防潮箱好幾天的12-100mm f4 IS,以官方數據來說,和E-M1 MK2機身一起搭配雙重防手震下可以達6.5級


明白6.5級的人就會覺得不可思議,比方說你手上拿的是600mm的鏡頭,你的安全快門(不手震,在沒有機身防手震的情況下),民間的說法是大略為鏡頭mm數x2=分母,所以是約略為1/1200秒直接拍攝才不會手震。

如果你的鏡頭是50mm,你會需要1/100的安全快門使用iso3200,降一級快門就是1/50秒iso1600…如果連降6級,就可以最低的iso值和很低的快門來手持拍攝取得最高畫質的表現。


但前提,這一切都是理論基礎


原因是每個人手抖的程度不儘相同,實際上自己在拍的時候,鏡頭的焦段愈廣,慢快門下拍攝的成功機率也愈高,6.5級的根據的基準就不是那麼的客觀,所以才會造就現在好幾家相機品牌開始做機身五軸防手震,有時候會覺得為什麼用起來感覺沒有Olympus的五軸防手震來的穩定,因為每一家訂定的標準不一樣。


PC30238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C302390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上面兩張圖皆為手持8秒、10秒在12mm端拍攝的表現


如果龜毛一點把照片放大到100%,你會發現還是有微微晃動,我自己本身算是手非常抖的人,所以手抖的人在12mm端在快門6秒成功率會高很多,手邊有9-18mm鏡頭或是7-14mm鏡頭,用最廣角端來拍攝,其實手持能超過10秒不會再是夢想,在這種防手震表現上,我只有「變態」兩個字可以形容了…。


2017/1/4
25mm f1.2鏡頭拍出來的立體感還蠻舒服的,搭配E-M1MK2手感很好,配重也剛剛好,手把的深度好握不會頭重腳輕。

純機身就有5.5級的五軸防手震,可以讓我手持很簡單在晚上用低iso小光圈就可以拍下想拍的照片,即使是像這顆標準定焦鏡並非是廣角鏡頭也能有超過1秒快門的穩定好表現。


P1032666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快門1/10

P103266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快門1.3"秒,iso400,光圈F8 (手持拍星芒XD)

P103263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 浮洲火車站一角

--分格線--- 更新實拍照在下方(陸續補上)

P1100367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111085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108038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C31001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C29196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C270914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E-M1 II + 300MM PRO F4 IS + MC-14橫斑梅花雀 (eating)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C193352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C17064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C17118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1220898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122124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122091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1220776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1122221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2030046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C291476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P2040129 by 福興 鍾, 於 Flickr

…未完待續←持續更新中

lowlence wrote:
目前持有可以測試的...(恕刪)


就等你了

趕快先來占第一排位置
期待鐘大的飛羽測試

也好想要EM1 MARK II壓
但先前面還有300/2.8在排隊
只好等一陣子再說了

底片虫 wrote:
就等你了...(恕刪)


好滴 (I see)


eelke wrote:
趕快先來占第一排位置
期待鐘大的飛羽測試
也好想要EM1 MARK II壓
但先前面還有300/2.8在排隊
只好等一陣子再說了


WOW 我想想哦… 328也不好入手,除非買全新的 (328我是買2手的比較省錢),全新的太可怕了…!
拉張板凳等好文....
我也在排隊等機器...
我最佩服的就是鍾大可以用E-M1把飛羽拍得這麼好,
我使用相同器材的,就很清楚那要用心、用技術,更要放感情下去才有辦法的!

lowlence wrote:
目前持有可以測試的...(恕刪)


鐘大的愛真是強大
期待鍾大的開箱測試文啊!

lowlence wrote:
I believe...(恕刪)
佔個位子先,首發12/12是吧
lowlence wrote:
I believe...(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