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家八成是連M4/3也要放棄了吧...

elf0724 wrote:
此說法比較偏向短期獲...(恕刪)

說難聽點, 如果買4/3的人眼光夠遠, 當初為什麼會認為這種小片幅可以發展的很順利?
當年Canon把FD整個砍掉重練, 是因為Canon眼光不夠遠, 偏向短期獲利?
EOS接環+USM專利卡了別人十多年, 導致專業長砲市場根本就是Canon的天下, 直到最近才解套
Olympus在錯誤的時間點(DSLR數位化)選擇了一個錯誤的片幅(錯估了半導體進步的速度)
未來還要繼續被4/3綁死而放慢m4/3開發速度嗎?(把研發資源拿去延續4/3)
Panasonic放棄一切4/3, 研發目前速度最快的contrast af system, 已經打響了名號
我不知道市場還有多少年可以等Olympus

早在EP1出來前我就在01上曾經預估過, 4/3會式微, 而不是像大家期待的4/3 & m4/3並存
不過兩年前大家好像根本不認同我的想法(看著手上一堆4/3鏡頭, 當然不會輕易認同啊)
接下來看Olympus是選擇讓4/3這個包袱拖垮m4/3
還是手腳砍一砍, 加快速度追上Panasonic
meridian wrote:
說難聽點, 如果買4...(恕刪)

前文已提及Olympus要棄置43確實也有可能
但背後的決策分析完整性並非所說的那麼簡單
未仔細評量各因素之交互影響即直接認定43鏡頭已是冷飯
眼光之短淺莫過於此

認為當初買4/3的人都是眼光不夠遠這種說法純係成敗論英雄
拿結果來證明原因
小片幅發展必定不順利的說法若成立
相機製作的歷史恐怕要改寫
43系統在市場上的挫敗與其全歸因於片幅
毋寧看成是Olympus市場策略問題

至於43及M43是否可能共存及如何共存
前面已有許多精闢的討論
不再贅述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elf0724 wrote:
未仔細評量各因素之交互影響即直接認定43鏡頭已是冷飯
眼光之短淺莫過於此...(恕刪)

沒關係, 誰眼光淺, 誰眼光遠, 兩三年後就知道了, 希望到時你不要忘記曾說過的話
meridian wrote:
沒關係, 誰眼光淺,...(恕刪)

43是存是廢的可能性前文都已指陳
並沒有否定其中之一
要強調的是論述應該要謹慎及考慮完整性
真正懂得分析的人可以有條有理地爬搔梳櫛說出一番道理來
信口開河的人隨便胡謅也有1/2的機率
兩三年後又如何?
我的個人網站 goo.gl/bbs37a & 我的 www.flickr.com/photos/elf0724
一直戰片幅很奇怪。Olympus就算要放棄4/3,放棄的也是「反光鏡」,而不是「片幅」吧!Panasonic的m43繼續使用43片幅,發展不也很順利?

要不要拿掉反光鏡才是問題癥結所在,某程度來說就像要不要從底片過渡到數位,並不是特定片幅才會面臨的事,而是所有DSLR廠家遲早都會遭遇的問題。
樓上意見中肯 片幅大小沒有改變

to elf0724
有時爬爬古文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
OLYMPUS E-P1 get!!
Victor0907 wrote:
要不要拿掉反光鏡才是問題癥結所在,某程度來說就像要不要從底片過渡到數位,並不是特定片幅才會面臨的事,而是所有DSLR廠家遲早都會遭遇的問題。

這要看電子技術能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白天使用GF1都很順 但一到了光線不足的地方

LCD Delay的情況就很嚴重 畫面雜訊也會大幅增加

雖然OVF看出去也是黑嗎嗎一片 但那種延遲感就是會拍的很不舒服
Dirty Deep Done Dirt Cheap
Victor0907 wrote:
一直戰片幅很奇怪。Olympus就算要放棄4/3,放棄的也是「反光鏡」,而不是「片幅」吧!Panasonic的m43繼續使用43片幅,發展不也很順利?

小弟認為「片幅」應該不等於「系統」

以目前O家和PA家來說
4/3和M4/3
光鏡頭上至少就需要轉接環
而且4/3機身好像也不能用M4/3鏡......不是想不想接,而是能不能接


說歸說
但小弟基本上,還是對4/3系統抱持樂觀的態度

我覺得M4/3也許可以期待P家,
4/3就只能期待相機的耐用度了...
meridian wrote:
早在EP1出來前我就在01上曾經預估過, 4/3會式微, 而不是像大家期待的4/3 & m4/3並存
不過兩年前大家好像根本不認同我的想法(看著手上一堆4/3鏡頭, 當然不會輕易認同啊)
接下來看Olympus是選擇讓4/3這個包袱拖垮m4/3
還是手腳砍一砍, 加快速度追上Panasonic


坦白講,我自己抱持的觀點也是4/3終究要被M4/3取代,當然,除非Olympus想出什麼點子讓4/3的機體大小擁有獨特優勢是M4/3不能達成的,但,就假設這是不可能的事。

其實我想講的是,維持對舊鏡的相容性,並不妨礙Olympus向前的速度,除了Canon以外,大家的多少都維持了某種程度對過去老鏡的支援,或者保留測光機構,或者保留機身馬達,但「保留」這些功能會影響往前的進度嗎?我不認為。

要宣判4/3機身的死刑,OK,不過那未必是兩三年內就會發生的事,要宣判4/3鏡的死刑?我想還不用急,內含PDAF的轉接環不是Olympus自己的獨角戲,包括Panasonic自己,甚至包括Sony動的也是相同的念頭,為的我想也不是延續舊系統的生命,真正重要的意義是,與其讓舊用戶手中鏡頭完全無用武之地,然後跳槽,大家寧可弄出一個轉接的方案,盡可能讓新系統將舊用戶吸收過來。

但是4/3真的就沒有與M4/3並存的可能性?我的意思是,如果到最後,4/3真的Mirrorless化,那跟M4/3又有多少分別?Olympus又需要多少額外的研發預算來應付4/3?說穿了就是個鏡後距跟卡口不一樣的Panasonic G2罷了,以現有的4/3鏡用戶數,加上未來希望升級的M4/3用戶數,養不起這樣一台機身?

我反而覺得,如果Olympus真宣佈「我們全面放棄4/3,在M4/3上另開跟G2/GH-2一樣的新產品線,重新推出高階M.ZD鏡,請大家跟我們一起重練」比較像自找死路,但另一方面如果Olympus宣佈「我們在M4/3上不搞GH-2,也不搞更高階的M.ZD鏡頭」,那看起來也是死路一條…

這樣4/3和M4/3並存的可能性聽起來有沒有高一些?

BTW,「式微」跟「消失」還是不一樣的,看機身對焦馬達的設計「式微」多久了,但是在可預見的十年當中,篤定還有一堆人要靠著全幅機身撐著這些老鏡一直用,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只是在相機界,這「凋零」兩個字常常是代表半甲子甚至是一甲子的時間。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