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用 Z6 錄影所做的功課

mobilefun wrote:看到你整套裝備上架...(恕刪)


其實我還有更輕的武器 :Pilotfly H+ (890克)加 SONY RX100M5 約 299 g (含電池),合起來約 1.2 Kg,考慮到RX100M5 的電池太小,通常會在Pilotfly H+下方加掛一顆 ASUS 行電,讓RX100M5邊充邊錄,這樣也不超過 1.5 Kg,也能達到 4K,且有 S-Log2。

說起來主要是天文攝影,剛好手邊有現成的器材順便玩玩而已,不太會因此再擴充什麼的。天文攝影(主要深空天體),花了一年的時間才算進入狀況,在研究了ATOMOS NINJA FLAME USER MANUAL後,並看了幾個 YouTube 教學影片,才發覺到錄影這部分的學問還真博大,真的可以好好玩一玩。

目前連入門都算不上,等基本的馬步學好,或許就可以買個校色器了。
我不是謝舍 wrote:學到好多新名詞尤其...(恕刪)


其實也才準備要入門而已,目前正在研讀這個網站的資源,算是蠻有系統,不用到處 Google,若英文閱讀能力可以,很建議可以好好學習的地方。
難得看到也有用z6玩錄影的同好
忍不住回文了
先感謝您的無私分享
謝謝您
小弟也來分享一下小弟研究的方案
如不嫌棄~可以一起研究
小弟目前還原nlog
大多用s-log2或3~有發現panasonic的luts在某些場景也蠻適合的
這個影片是用nlog拍攝的
也還在學習~如果不好還請見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ZxxunSwXk&t=68s










chobits1007 wrote:
難得看到也有用z6玩...(恕刪)

請問穩定器是使用哪一款呢?
chobits1007 wrote:難得看到也有用z6...(恕刪)


太好了,越多人一起研究,一定可以進步得更快。

剛又做完一些練習(說實驗好像比較恰當),等整理好再貼上來。
小弟使用的穩定器
是大韁的如影s

續正文......


這篇若要下個主題,應該就是「認識自己的相機

最近都在研讀這個網站的文章,一些入門的文章目前還是免費(進階的要收費,等那天功力夠時再說),光要理解這些免費的文章可能就要花很長的時間。

根據站長所寫的「How to Expose N-Log for the Nikon Z6」裡實測的 unofficial N-log curve,如下圖:

及與其他 log curve 的比較:


N-log  : 黑的 IRE = 7.5  中灰的 IRE = 35 白的 IRE = 61


手上剛好有含黑、中灰、白 的 QpCard 及早些時候買掃描器附的 Kodak 校色卡,再依這篇「What is a Waveform Monitor and How to read a Waveform Monitor (Part Two)」所說,稍為改良一下,做了如下實驗:

  • 器材:Nikon Z6 + FTZ +  Tamron 90mm F2.8 微距鏡頭(底片時代的),適合用來拍攝色卡這些小物。
  • 燈源:考慮到光源的持續與不變(就不能使用自然光),只好改裝一只頭燈,使用其強光模式,拍攝這些色卡剛好夠用。(平常拍照當然使用閃光燈,持續光源的燈具或許以後再說吧!未來還是以戶外的自然光為主,燈具這些配件讓專業人士去使用。)
  • AtomHDR 固定在 800%
  • ISO 固定為 800
  • 快門固定為 1/60s
  • 改變光圈來看 Waveform 的變化決定最佳的曝光

實驗開始,首先就碰到一個問題,如下圖紫色框縱座標表示的是什麼?絕對不是 IRE,翻遍手冊也查不到,那如何判讀曝光是否正確呢?(讓中灰落在  IRE = 35 處


(註:圖中黑、中灰、白在 Waveform 不是水平,往右逐漸變高,這是因為我把光源放在右邊,光線照在灰卡上分布不均勻的關係,肉眼看不太出來,但從 Waveform 就能看出差別。)

總算想到,把畫面錄下來,進 FCPX ,套用 FCPX 內建的 Panasonic V-Log 及從LUTs by IWLTBAP   免費下載的 Luts ,其中的 U-PANASONIC-V-LOG-HDR-LTR 與 U-PANASONIC-V-LOG-V8-LTR ,再叫出Luma Waveform 查看各別動態範圍的變化,以套用 FCPX 內建的 Panasonic V-Log 為例,得到如下的圖:


從上面兩圖的比較,若決定於後製時套用 FCPX 內建的 Panasonic V-Log,那麼在曝光時中灰要落在 Ninja Flame 裡 Luma Waveform 12 的位置,白不要超過 200 ,黑則在3-4 左右。

如此,再分別以不同的曝光參數(這個不重要,主要還是看 Waveform  來決定)錄製影片,再進 FCPX 分別套用上述三條 Luts 交义比對後得到如下的結果:


  • 上述兩圖是使用FCPX 內建的 Panasonic V-Log,可以得到最佳的動態範圍。


  • 曝光時中灰落在 Ninja Flame 裡 Luma Waveform 25 的位置,套用 U-PANASONIC-V-LOG-HDR-LTR Luts 可以得最大的動態範圍。
Ninja Flame 裡 Luma Waveform
 FCPX 裡 Luma Waveform

  • 曝光時中灰落在 Ninja Flame 裡 Luma Waveform 12 的位置,套用 U-PANASONIC-V-LOG-V8-LTR 可以在套用 Luts 後讓中灰得到較高的 IRE 值,或許人像的後製可以套用這條 Luts,能夠得到較白的膚質,這會比較討喜
Ninja Flame 裡 Luma Waveform
FCPX 裡 Luma Waveform


註:後知後覺,發現在 Monitor Mode 選 Rec709 , Luma Waveform  的縱座標應該就是 IRE 吧!(手冊沒說明,只能這麼猜了)


接下來的實驗以套用 FCPX 內建的 Panasonic V-Log,更換不同的色卡來看看呈現的效果如何。


拍攝裝置是這個樣子:



首先以 QpCard 調整曝光讓中灰落在 Ninja Flame 裡 Luma Waveform 12 的位置

曝光參數
Waveform
光源固定,再分別換上不同的色卡,列出曝光參數、 Luma Waveform、影片進 FCPX 後無套用  Luts  的  Waveform、影片進 FCPX 後套用Panasonic V-Log  Luts 的  Waveform

Kodak Gray Scale


曝光參數
Luma Waveform
無套用 Luts
Panasonic V-Log Luts



Kodak Color Control Patches


曝光參數
Luma Waveform
無套用 Luts
Panasonic V-Log Luts



Kodak Q60


曝光參數
Luma Waveform
無套用 Luts
Panasonic V-Log Luts



Kodak Q60

(因為內含人像,可以稍為過曝一些,看看膚色的表現;這組 +2/3 EV,多一張放大人像的截圖)

曝光參數
Luma Waveform
無套用 Luts
Panasonic V-Log Luts
人像放大



Kodak Q60

(因為內含人像,可以稍為過曝一些,看看膚色的表現;這組 +1 EV,多一張放大人像的截圖)

曝光參數
Luma Waveform
無套用 Luts
Panasonic V-Log Luts
人像放大
包含人像的這三組,那一組最佳呢?這當然因人而異,女生大概都會喜歡最後這組的表現吧!
目前暫時可以得到一個結論FCPX 內建的 Panasonic V-Log Luts 不適合夜景的拍攝,套用後可以發現暗部的細節被抹掉了。只能期待 Nikon 官方能夠發佈正式的 N-Log Luts

最後把錄製好的影片簡單剪輯成一支 Before/After 的影片:



然後,突發奇想,Z6 在短片模式與照相模式的測光是否一樣

(註:底下的實拍圖不確定是否只是我的 Z6 會這樣,還是每一部都是?請先考慮清楚再依此模式錄製影片。)


  • 在光源固定短片模式下,以 QpCard 調整好曝光參數:ISO 2000 F3.5 1/60s



  • 中灰落在 Ninja Flame 裡 Luma Waveform 12 的位置



  • 切換照片模式,調整曝光參數:ISO 2000 F3.5 1/60s,可以發現測光的結果(光源不變),測光表顯示過曝  +1 EV。 



(註:拍攝這組照片時,圖中黑、中灰、白在 Waveform 比較水平,這是因為我把光源放入小型柔光罩裡,光線照在灰卡上分布就均勻多了,因此呈現水平。)

這意謂著若在大太陽下看不清 Ninja Flame 裡 Luma Waveform(可能連相機的 LCD 螢幕調到最大亮度也一樣)看不清時,一個變通的方式:在照片模式下從觀景窗看曝光數據,調整讓測光表 +1 EV ,記下來 ISO值、光圈、快門,然後切換到短片模式並調成記下來的曝光參數,開始錄製影片,後製就可以套用 Panasonic V-Log  Luts 以得到最佳的動態範圍。

再次審視,發覺U-PANASONIC-V-LOG-V8-LTR  Luts 可以套用前述的素材不需重拍,一些截圖就懶得上傳編輯,直接看 Before/After 影片:


改套用U-PANASONIC-V-LOG-V8-LTR  Luts 後,整體亮度增加了一些,暗部細節也較內建的多了,不過,色彩飽和度似乎變淡了,或許夜景的拍攝可以用它來套用。

在台灣七月的大太陽下試拍,以上述變通的方式於照片模式  +1 EV,分別以機身內錄與 N-Log 錄了兩段影片,結果Panasonic V-Log Luts後畫面暗了一點,反而套用U-PANASONIC-V-LOG-V8-LTR  Luts 與機身內錄較接近。不管是機身內錄還是 N-Log 錄的,我這木眼沒看出甚麼差別,要說有,應該是第二段影片裡的白雲, N-Log 錄的細節較豐富。
 

 
實驗到這裡,為了看不出差別的 N-Log 要付出重量增加、攜帶不方便、無法上三軸(可以上,但我拿不起啊!),終歸還是輕便為王道,等那天 Nikon 發佈正式的 N-Log Luts 或許再回頭來玩玩。
請問一下最近用z7拍影片,鏡頭是z 24-70 f2.8移動時,影像會左右晃動(水平抖動)問題改怎麼解決呢
請問一下最近用z7拍影片,鏡頭是z 24-70 f2.8移動時,影像會左右晃動(水平抖動)問題改怎麼解決呢
濕液男 wrote:
請問一下最近用z7拍(恕刪)


電子減震關閉試試看
再不行你就需要穩定器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