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Nikon Z7,我最想知道一件事....Z環vsF環

潛出水面 wrote:
客觀上SONY的硬...(恕刪)


不太了解 S 家怎麼只剩下機身可談?
一直強調將來只剩下無反沒有單反?
要不要順便預測一下,未來的無反機身功能到多強?是否真的能達到?
再來談有沒有單反,是不是比較有意義。

來幫您預測一下好了,就拍照功能
FF相機
5000萬畫素
全域快門
相位 + 對比對焦 埋個3000點好了
只要有眼都可控的對焦(屁眼不算)
14-bits raw 30張 連拍
AF + AE 20張 連拍 (p.s. SD卡 儲存速度扛的住嗎?)
EVF 不黑頻
應該夠強了吧…還有需要補充的地方嗎?

您有看過 Ki_min 大的那篇文章嗎?
24-70mm f/2.8 大亂鬥
直接移到對焦速度那邊 (不過我想請各位注意Sony的對焦作動方式) 那段…
您有發覺嗎?這已經說明 A9 圖型處理器速度已經超快,甚至已經超過需求了,
但 A9 仍需先掃瞄 CMOS 才能進行對焦,跟單反是獨立對焦系統是不一樣的。
單反只要打開電源,只要有光,對焦就是持續性,
這就是為何體育跟極限拍攝仍是單反的天下…
這是無反再怎麼樣趕,也無法避免掉的情形,
跟小路大大提出的看法是一致的。(D5 對焦是最快速)
這不是無反單反的問題,這是物理光學跟電子設計的問題…
這就像是 OVF 跟 EVF 的問題一樣,只能做到很接近,但不可能完全一樣…

上述那台機子,應該夠強了吧,對一般民眾應該非常夠用了吧。
如果大家都用不到這麼強的功能呢?
學學 C 家吧 (Canon 推 iPad 版 DPP Express 影像處理 app),它懂得客戶

另外,賣相機不是在賣手機,對我而言,
一台機子最好能讓我操個20~30年,我就很滿足啦。
您看到的族群應該都是婚攝,汰換率高的工作,
但他們喜愛無反的原因,是因為全域快門 + 眼控 對焦速度只是工作節奏
這也是婚攝越來越難經營的地方(機子太好用,非專業充斥專業)

每個人都有喜好,真的不需要這種爭論,適合的位置放入適合的機子就可…

blueneo007 wrote:
等你用過eosr再...(恕刪)


所以說,魔鬼盡在細節中。。

最近我有用Sony無反。。。
標稱電力,Sony贏Nikon幾條馬路!
然而,實際使用時,Sony掉電好快(快到我懷疑能不能夠有標稱的拍攝量。),反而Nikon掉電不快(絕對有信心能拍到600張照片或以上。)。。
然後,大家都是使用高速連拍模式(都是實實在在的拍照工作,不是摸擬盲按快門!),兩家其實是勢均力敵!
在每次高速連拍一組照片翻看其中兩三張確認曝光和合焦效果的狀況下,A9和Z7都能夠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兩台機身都能夠拍攝3500張相片而能夠保持約15~20%電力。

還有很多很多的魔鬼細節,看規格表根本是看不出來的。。
當然,前題是不亂用,起碼要看得明白說明書,然後使用『正確』的拍攝方法和設定。

其實我還有更多說話要說,不過礙於自身身份,以至為免進一步歪樓,我還是少說為妙了。。
最後只能夠多講一句,『魔鬼盡在細節中』。。

Nikon縱有很多白痴設計,然而Sony並不會好多少!
但我比較奇怪的是,Nikon做的不好的地方,Sony會做得不錯;相反,Sony做得不好的地方,Nikon卻有更好表現!
而且兩家並不會重壘錯處或弱點。。。
真是好生奇怪。。。
潛出水面 wrote:
客觀上SONY的硬體規格以及CP值大家心知肚明還是比較好的...(恕刪)


這種"好"要看消費者是否買單。
原本是不會買全幅無反,仍是以單反為主,因為我不錄影,不用LV(EVF),無反的"好"對我沒吸引力。
但是我會買X3,因為我買這個"好",接200mm以下的鏡頭,手持或上腳架用LV,這OK的。
200mm以上繼續使用(買)Nikon單反。
NIKON DX仍使用F接環,今年也有出新的DX機身與FX鏡頭,這代表還在養F產線。
或許有人終其一生,都不曾碰過單反相機,而且逐漸成為潮流,那時候的單反自然沒市場,但不是現在,是不知何時的未來。

套用一下(此話出自要人跳家的口中,應更有說服力):
cuteyu wrote:
要不等 SL 接環出全了在出清原系統改 SL 也可以,...(恕刪)


SL聯盟集三家的資源,不像單家還要考慮以下犯上,顧慮有的沒的,這個"好"是不是更貼近消費者?
當它出現更貼切自己的產品時,不跳家嗎?
搞不好Sony全幅無反比F環更早消失。
要講Sony有多"好",就先把SL聯盟這個比下去再來講。
nikon_user wrote:
SL聯盟集三家的資源,不像單家還要考慮以下犯上,顧慮有的沒的,這個"好"是不是更貼近消費者?
當它出現更貼切自己的產品時,不跳家嗎?
搞不好Sony全幅無反比F環更早消失。
要講Sony有多"好",就先把SL聯盟這個比下去再來講。

SL聯盟集三家的資源
所以LEICA SIGMA PANA三家要合併了嗎?還是交叉持股?
集資源?想太多了吧,M43的PANA和OLYMPUS有集什麼資源嗎?
S5PRO的FUJI和NIKON又集了什麼資源?........阿不就共用卡口而已
同一間公司不同部門都會互鬥了,何況是不同公司

以這三家而言,要拍照選LEICA要錄影選PANA
但LEICA價格就是在那邊,所以先跳過
至於X3全幅,我比較好奇.....阿是要出多少畫素,每次想到畫素除以3,有夠小一張照片就謝謝再聯絡了
不要叫我再去看X3大樓了...閱
另外X3可換鏡全幅的價格.....也是一大疑慮

就拍照而言,個人看這波一堆無反相機,最有力的競爭者是FUJI
我猜大概是GFX 50S賣太好,成本攤提後可以殺低價了
50R據說只要4500美金
https://www.fujirumors.com/fujifilm-gfx-50r-pre-orders-start-now-with-up-to-2800-bundle-savings/

雖然期待台灣來個好價錢,不過個人覺得也許直上100S是比較好的選擇

至於[要講Sony有多"好"].....阿枝,只是我看到有競爭力的產品,CMOS剛好都是索尼出的.....果然索尼罪大滔天,搞到百姓怨聲載道
junk89 wrote:
S5PRO的FUJI和NIKON又集了什麼資源?........阿不就共用卡口而已...(恕刪)

這是買Nikon的機身,和聯盟有何關聯?

聯盟的定義:在通訊協定相同下,各自發展機身與鏡頭及相關周邊,不單只是卡口相同,如果卡口相同,那就不用聯盟選副廠鏡頭就可以。
目前也是針對全幅無反,扯(非全片幅)那些不相關的,目的為何?

junk89 wrote:
以這三家而言,要拍照選LEICA要錄影選PANA,...(恕刪)

此話是閣下所說。

在SL聯盟未公開前,個人即表態等待X3改卡口的無反,如今感覺只是賺到。
junk89 wrote:
至於[要講Sony有多"好"].....阿枝,只是我看到有競爭力的產品,CMOS剛好都是索尼出的.....果然索尼罪大滔天,搞到百姓怨聲載道...(恕刪)

一碼歸一碼,沒有人否定Sony Cmos的好,只是說它無反最好,要人跳家首選就是它,無法苟同。

junk89 wrote:
SL聯盟集三家的資源
所以LEICA SIGMA PANA三家要合併了嗎?還是交叉持股?
集資源?想太多了吧,M43的PANA和OLYMPUS有集什麼資源嗎?


不用以這麼狹隘的觀點來看待集合資源的講法,
沒人規定要合資成立研發單位或是公司合併,才能稱為集合資源吧!

M43 系統可以使用 Panasonic 與 Olympus 雙方的鏡頭與閃燈,
SONY E 系統能使用 Sigma 與 蔡司 推出的鏡頭,
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資源共享啊
小弟用A9近一年的時間,對Sony電力的部份還頗有心得,所以您說的這點很有興趣想了解一下

irontheone wrote:
最近我有用Sony無反。。。
標稱電力,Sony贏Nikon幾條馬路!
然而,實際使用時,Sony掉電好快(快到我懷疑能不能夠有標稱的拍攝量。),反而Nikon掉電不快(絕對有信心能拍到600張照片或以上。)。。...(恕刪)


我使用A9和以前用Nikon D5的拍攝習慣與拍攝節奏完全相同,沒有需要拍的時候會直接關機,幾乎不使用連拍(一場工作裡電池用到連拍的張數是0~20張),雙卡raw同步儲存,全程AF-C自動對焦,約1/4~1/3的照片使用閃燈,拍攝當下會檢視圖片刪圖(a9的原生/轉接環各佔一半)

這一年來在這種拍攝節奏下,A9一顆電池的張數都很固定,約4.5~5個小時的時間,可以拍最少900+,最多超過1100~1200(平均量是1000出頭剩2%以下),D5相同的拍攝條件一顆電池我是拍1800~2000張電力剩餘個位數,但張數是指從早上到晚上10~14小時的時間,因為已經一年沒有用D5,使用4.5~5小時的時間我已經不記得剩餘的電力(以前用D4從早到晚大約是1500~1700張…所以我每次看大家d4/d5動不動就拍三、五千張都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我連2000張都有困難…)

ps. sony是接手把有兩顆電池,第一顆用完會自動切換到第二顆,所以我可以記下電池用到完全沒電拍的張數,但d5是一顆電池,所以電力用到個位數我就會換電池,不然工作時沒電就慘了。

A7R3前一日充飽電,一顆電池出門旅遊三天兩夜,拍600多張照片(連拍量約20張),第三天晚上回家電量剩餘約40%多,A7R3是比A9更省電,我曾經有一場拍封面的工作忘了帶充飽電的電池,拿出A7R3發現機身只裝一顆剩餘14%的電池,因為是拍書封和少量的內頁,只需給編輯10~30張選用就足夠,我就直接用這顆14%的電池拼了,但中間不敢開檢視刪圖,最後在1個半小時的時間(13:43~15:17),拍358張照片(幾乎都是單點擊放快門,僅17張使用H+連拍)。

所以不是想凸槽,只是小弟很好奇,A9使用EVF的CIPA標稱量是480張(我都是使用EVF),您說到Sony掉電快到讓您懷疑能不能夠有標稱的拍攝量,您的使用情況為何呢?這樣我也好避免出現相同的情況,謝謝。

回到Z7的正題,Z環vsF環,小弟的看法還是很簡單,Z7絕對可以拍和D850一樣專業的照片,但拍專業的照片和專業的需求並不一定劃成等號,專業的需求如您說的有很多魔鬼的細節,用了十多年N家DSLR,我是覺得從機身硬體設計來看,Nikon對Z7的定位和D5/D850/D500還是刻意讓它保持距離,而軟體的對焦系統,單反和無反無法直接從數據比較(我對Nikon不願意公佈Z7的相位對焦點數量這件事一直很好奇),但Nikon過去一直是以對焦性能做定位的分水嶺(Nikon老法師都知道同一個型號的對焦系統不會真的讓你以下犯上),後來因應市場變化才有所謂高畫素機也稱為旗艦的宣傳

說實在A9到現在我自認為很熟悉了,大部份時候對焦我也覺得不輸D5,有時候還覺得全畫面都能對焦的A9更好用,但在真正嚴苛考驗對焦的環境裡(複雜背景穿透/低光源人物移動/大逆光…),A9跟D5一比那個差異就擺在那裡,現階段無反在這方面要趕上單反還未夠班,如果Z7/EOS R或pana未來的新機在這三點能跟D5有相同水準,那我也會很有興趣的 xd。

Z環對自家鏡轉接的支援度,所有使用者都給接近在F機身體驗的高度評價,所以讓F環使用者願意持續投入在Nikon我想才是Z環的重點。

ps2“沉默不代表它爛“大大說到「24-70mm f/2.8 大亂鬥」那一篇A9+24-70gm的對焦問題,小弟還是要說一下,01對無反的測試一直都用AF-S在測試,無反的相位與對比對焦系統可以講的太多,簡單說就是A9的AF-S沒有使用的必要,A9必須用相位對焦為主力的AF-C才能發揮真正的實力。
nikon_user wrote:
一碼歸一碼,沒有人否定Sony Cmos的好,只是說它無反最好,要人跳家首選就是它,無法苟同。

"要人跳家首選就是它,無法苟同。"<-------我又沒說跳SONY,就說我想跳FUJI了,除非索尼OOXX....


nikon_user wrote:
此話是閣下所說。

是阿,阿謀我可以改"要拍照選LEICA要錄影選PANA"+SONY.....這樣你比較聽得下去嗎

nikon_user wrote:
這是買Nikon的機身,和聯盟有何關聯?

聯盟的定義:在通訊協定相同下,各自發展機身與鏡頭及相關周邊,不單只是卡口相同,如果卡口相同,那就不用聯盟選副廠鏡頭就可以。
目前也是針對全幅無反,扯(非全片幅)那些不相關的,目的為何?

目的為何?<---------
沒啥目的啊,就過往經驗,在公堂之上大膽假設一下.....有問題嗎
挖塞.....還有聯盟定義歐,所以聯盟有簽合約白紙黑字英文版來看看嗎
還是說說而已.....話說SIGMA社長一開始也說不考慮出FE MOUNT鏡頭啊,結果還不是要出.....最後連FE MOUNT電影鏡都出了
在商言商而已別想太多

至於非得針對"全幅無反"來說.....說實在,這個"全幅無反"才剛開始,沒啥歷史可以談,只好從M43無反開始說,至於S5PRO算是多嘴一下而已
Jiayou wrote:
不用以這麼狹隘的觀點來看待集合資源的講法,
沒人規定要合資成立研發單位或是公司合併,才能稱為集合資源吧!

M43 系統可以使用 Panasonic 與 Olympus 雙方的鏡頭與閃燈,
SONY E 系統能使用 Sigma 與 蔡司 推出的鏡頭,
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資源共享啊

我認為就是共用卡口而已啊,至於各公司的資源那當然是各自的資產與價值
但就是有人有多餘的想法.....無言

我也要回歸主題.....我認為Z環vsF環的PK賽還沒正式開始
正式鳴槍起跑是Z環出大三元,那時就熱鬧了
至於F MOUNT的未來.....我的小黑一還好好的,沒啥問題啊
價格問題.....我不過用台幣9千元收,還能跌嗎?.....反正我又不賣鏡頭的
PS.話說小黑一光學素質不知道可以PK到小黑幾說


junk89 wrote:
我認為就是共用卡口...(恕刪)


共用卡口也沒意義
鏡頭接點也沒共用
所以鏡頭也不可能共用
接點不同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