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還記得2011年底Nikon推出1吋感光元件的1系列時,跌破了全世界相機迷的眼鏡,當時大家都還把重點放在APS-C與未出現的平價全片幅上頭。有人說這個系列非主流,也有人說它是好相機,不可否認的J系列創造了在日本與台灣不錯的銷售成績,但小編自己走在路上卻鮮少見到V系列。相對於J系列,V系列主打的是更高階的拍攝功能與操作,但在外觀上似乎較不受網友們所喜愛,特別是小編前年前所介紹的V2,下方的留言幾乎要被關於外觀的討論淹沒。時間來到2014年的V3,這一台全新的機種在機身上又重新打造,外型更洗練,但內部的功能也同時更強悍!除了使用最新的EXPEED 4A影像處理引擎之外,對焦系統也更強化,詳情也請見小惡魔的報導囉!

外觀介紹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V3使用全新的1839萬CMOS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承襲1系列的CX片幅格式,13.2 x 8.8mm的大小,在輕巧與畫質之間做個平衡。除此之外,V3使用了最新的影像處理器Expeed 4A,小編認為它與V3搭配起來的處理速度能夠讓其他產品難望其項背,等一下在操作影片裡面各位就能感受到這片處理器的強大之處。

在對焦系統的部分,從原本V2的135點,變成了171點。其中包含了105點相位對焦(V2為73點)、66點對比式對焦(V2為62點)。對焦點佔畫面的範圍更廣,對焦的效率也會提升。對焦的速度的部分請各位在介紹完相機外觀之後繼續檢驗V3的表現。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過去Nikon 1 V系列的相機都有一個突起的軍艦部,原因是為了放入電子觀景窗,以此來與J系列做出專業級與消費級的區隔。V1與V2都是如此,特別是V2仿造DSLR的軍艦部設計,我想這原本是Nikon的美意,沒想到有不少網友對這樣的外觀嗤之以鼻。先前的V2評測回應中就有很高的比重在抨擊V2的外觀。只能說一個產品設計得再好,外觀如果無法吸引人購買的話還是會面臨被打入冷宮的命運。

V3的設計團隊下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們把軍艦部砍掉,把造型向J系列靠攏,同時當然也捨棄了電子觀景窗。外觀從原本V1的平實、V2的...(不知該從何解釋),變成V3的低調中帶點強悍。V3的外殼完全是由金屬打造,上手時就能體會V3所要表達的高質感設計。

另外也不得不提新的kit鏡10-30mm,有別於前陣子介紹的Samusng NX-M 9mm的無鏡頭蓋設計(但小編覺得有點不負責任就是了,再怎樣硬的強化玻璃都還是有可能會撞傷或留下指紋咧),這顆新鏡頭也是無鏡頭蓋設計,不過它是不需要手動上蓋,而是如同一般的小相機,前端內建檔片防止鏡片撞傷。小編個人很喜歡這個設計,因為每次拍照我都要先把鏡頭蓋放口袋,拍完之後總要想想自己蓋子是不是掉了,然後在那裡摸屁股找蓋子。有了這個就再也不用擔心鏡頭蓋掉了~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各位觀眾!先不要管這是用來做什麼的,請問你在哪裡有看過這樣子的設計呢?

登登!答案是Nikon Df。我不知道Nikon底片時代有沒有設計長這樣的滾輪,但數位時代也就只有Df與V3這樣設計。好用嗎?小編個人覺得ok,只是有點不太習慣而已。Df的滾輪手感比較硬,滾動的時候需要稍微出力,而V3則不會有這個問題,不需要特別出力就能夠直覺的滾動調整設定。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閃光燈的出力不大,在ISO160的情況下GN為6.3。但可以打跳燈。

話說相機閃燈內建跳燈功能似乎是近年來相機的趨勢,我想應該稍微有做功課的各位都知道,部分相機內建的閃光燈可以用手掰的方式,達到閃光燈向上打的目標。這個功能到底是哪台相機開始的?不說各位可能知道,答案要回到4年前,2006年2月26日,Panasonic 推出的DMC-L1是世界上第一款(感謝網友jenhoxen提供資訊)推出可活動內建閃光燈的相機。

跳燈是在攝影領域中被廣泛利用的概念,因為它實在是夠簡單,我想大概是最簡單的用光技巧了吧。跳燈的原則是不把閃光燈直接對著被攝體,反而是面對其他地方-如天花板或牆壁-讓光線反射回來到被攝體身上。由於天花板或牆面的面積大,所以反射回來的光線會比較柔和,其原因是光線的面積大,被攝體身上的陰影被四散而來的光線覆蓋掉了。同樣的道理各位可以看看晴天與陰天下的人像,晴天下的人臉很容易有銳利的影子,相對陰天因為有雲層擋住作為柔光,所以光線相對柔和。這也就是為什麼閃光燈直打會很醜的原因之一,光線若沒有經過塑光的配件或者是調整,是很容易打出刺眼難看的光線,毛細孔分泌的油脂可能也會因為過於集中的光線而被拍的一覽無遺。

關於使用這種非外接式閃光燈的跳燈打法,因為閃光燈的出力小,所以要拍成功不容易,小編有幾點建議:
1. 把閃燈出力開到最強:
 不管選單裡面說這閃燈有TTL還是怎樣,反正有最高開最高,有+3EV就不要只開+1EV,我保證這閃燈用來打跳燈一定不夠力的,閃燈曝光補償開到最大就是了。
2. ISO開高一些:
 這裡由於前一點相同,因為閃燈出力不足,光靠閃燈是不夠照亮現場的,閃光燈在這裡只負責製造柔和的光線,要有充足的亮度則需要相機感光度的補足。
3. 要注意反射的位置:
 由於是利用反射的原理,各位要記得以前物理課學到的入射角=反射角,如果你距離被攝體太近,可以閃燈卻是對著上方45度角打的話,跳下來的光很有可能是落在被攝體後面,或者,直接打在他臉上。
4. 要注意牆面的色彩與材質:
 一般的白色牆面不會有問題,可以跳出面積又廣又白的光線。由於閃燈的光線是白色光,所以不管牆面是什麼顏色,反射出來的光線都會被影響到,牆面是黃色的,當然最後跑出來的會是偏黃的光線,紅色牆面就會給你紅色的光。黑色會吸收光線所以有打跟沒打幾乎是差不多的。
 材質也是個重點,如果天花板是金屬材質(某些婚宴場合都會這麼做),打下來的光就會很像直打的光線,很生硬;又例如辦公室天花板使用內嵌式的燈管,裡頭有銀色的反射條,這些反射條被跳燈的光線打到就會四處亂跑,拍出來的照片很容易會有奇怪的光現在畫面中,各位需要用些智慧去閃避、或者是另外使用一些道具去解決這種情況(但這過程中會有很多有趣的發現就是了,這也是攝影好玩的地方。)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這顆10-30mm屬於電動變焦鏡頭,開機時會自動伸長,廣角端與望遠端的長度幾乎是完全一樣的。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V3使用的是...Micro SD!上方則是USB與HDMI孔。不過我不太能理解為什麼V3非使用Micro SD不可。畢竟SD規格是當今使用最廣泛的記憶卡規格,我能想到的原因只有:V3裡面太擠了。

說到記憶卡,小編倒是有個對未來記憶卡的想望,我覺得在不久的將來記憶卡都會消失,全部都是直接上傳到雲端,拍了就上傳,但這個世界的網路速度與涵蓋率都要達到一定水準才行。在那之前,體積大的記憶卡-如CF-會被SD取代,而SD會被Micro SD取代,因為大記憶卡的速度再快,不久之後都會被小記憶卡追上,小到最後被網路速度追上,然後就捨棄記憶卡了。不過,相機不裝記憶卡,直接內建快閃記憶體在過去不是沒有的,2007年的Sony Cyber-Shot T2內建4G記憶體,不過消費者馬上就證明這種無記憶卡的做法不通,出去玩久一點就知道麻煩。

希望我的預言可以成真這樣未來搞不好就可以靠預言海撈一筆(欸是嗎?)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機殼是全金屬打造,但機頂用的是金屬髮絲紋,頗有使用高級筆電的感受。

開關機的原理與前代的V2一樣,不過作動的位置不太相同。V3與V2都是撥動撥桿來開機,不過V2的撥桿做在前面,是跟Nikon自家DSLR的位置相同,需要用食指去「勾」;但V3做在後面,開關機方式就變成必須用食指去「推」了。會這樣設計其實很有道理。因為V2有非常突出的握把,所以在握持上用食指勾的動作是非常合理的;V3基本上整台機器是扁的,只有一點點突出的握把,如果把這個撥桿做在前面,視覺上會突出一小塊,看起來怪怪的。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V3機身上依然看的到這個V系列特有的插槽規格,你不能稱它為熱靴,因為它不論寬度與深度都比一般標準熱靴座來的小。V3的這個是拿來給各位接各種外接配件用的,過去有閃光燈、GPS套件,現在隨著V3一起推出的則是電子觀景窗DF-N1000。

如果我想要接我強大的的SB閃光燈系列呢?你必須要裝一個熱靴轉接座才行。不過Nikon 1系列好像就是不希望你去裝SB系列的產品。阿不過SB系列的都太強大了,要踏進Nikon家不使用他們的閃燈很可惜哪~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在機頂的旁邊有後滾輪與AE-L/AF-L按鈕。後滾輪有趣的地方是它能夠往「裡面」按,這個功能作為自訂按鍵Fn2使用,預設是ISO值。而平常則當作是快門來設定。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Fn1設計在機背,預設為白平衡設定。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下方的F鍵是快捷選單,有點類似D5300或D3300上頭的info鍵功能。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機背螢幕採用的是3吋104萬點液晶螢幕,電容式觸控操作。各位知道嗎?Nikon對螢幕可是很小氣的,君不見前陣子小編寫的D4S-一台要價將近19萬的機皇-也只有3.2吋92萬點,如果我的理解沒錯的話,V3的這片螢幕是Nikon所有液晶螢幕中密度最高的,而且,是的,它看起來真的很漂亮。(阿人家Canon用3.2吋104萬點都不知道做多久了,Sony的A99使用3吋123萬點也是2年前的事情咧...)

看看右邊,蒙皮一大塊!這麼小一台的微單眼還能塞那麼大片的蒙皮我都要哭了。而且這種材質比V2的更好抓,質地也比Fujifilm的那種荔枝皮更軟,簡單來說,這塊蒙皮非常好握!另外有一點也可以提,Fn1與下方的F鍵捨棄了在V2身上的方形設計,反而向Coolpix A的同心圓金屬設計靠攏。但畫面左邊卻是V系列的長方形金屬髮絲紋按鍵,同時裝在一起好像有一點不太協調。

另外,有沒有人覺得V3的背面很像Sony RX1?把左邊的按鈕拿掉就真的非常像啦~!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是這片螢幕。厚度不到一公分。握著螢幕時會有種不太協調的感覺,但薄薄的手感很棒。另外,V3內建Wifi,可以將照片傳到智慧型手持裝置。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當然可翻轉也是不可或缺的功能,向上翻轉可超過90度。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向下翻轉可接近90度,把相機舉高也沒問題啦!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機身是中國製造。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近期的Nikon電池都更新了,在原有的型號後面加個a。例如D3300從EN-EL14變成EN-EL14a、D4S的從EN-EL18變成EN-EL18a等等,據說是因為日本的電檢法規有變所以推出更新款。V1使用EN-EL15、V2使用EN-EL21,V3卻沒有照就有型號,反而是推出了全新的EN-EL20a。反正不管怎樣未來Nikon的電池看起來都註定會加上一個a了。

這顆電池容量為1110mAh,單顆電池續航力有310張。不過上次我們看過Samsung NX mini單顆電池可做到2330mAh、650張的電池續航力。雖然三星的電池過去在手機產品中有些小「記錄」,但電池容量夠就是好阿!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相機廠商們都不願意把這些看起來很大顆的電池塞更多容量進去,三星電池這麼薄一顆都能做到2330mAh,我就不相信EN-EL20a這麼厚一粒塞不下2000mAh啦!有電池相關產業的網友可以為小弟說明一下這是個什麼樣子的狀況嗎?

接下來我們介紹鏡頭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關於Nikon 1系列的標準鏡就有三支:
⦿10-30mm f/3.5-5.6:V1、J1/J2的kit鏡
⦿11-27.5mm f/3.5-5.6:V2、J3的kit鏡(也有10-30mm的組合)
⦿AW 11-27.5mm f/3.5-5.6:AW1的防水kit鏡

但Nikon還是要再多來一支10-30mm,它的全名是:

1 Nikkor 10-30mm f/3.5-5.6 VR PD -ZOOM

這顆鏡頭有幾個特點:
1. 無鏡頭蓋設計:這我們在文章的很前面就有提到,與小DC的方式相同。
2. 屬於電動變焦鏡頭(PD-ZOOM):第一款具電動變焦的標準焦段kit鏡。
3. 沒有手動對焦環。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鏡頭上粗粗的地方就是變焦環,不過沒有對焦環的設計我想是因為體積不足,手動對焦只能從機背的飛梭旋鈕去控制,操作起來其實很不直覺。

而電動變焦鏡頭的好處,我想應該就是開關機會自動伸縮鏡頭,還有錄影的時候變焦會比較平順。前一代的kit鏡11-27.5mm也是收起你縮小體積的那種,不過旁邊有一個解鎖鍵每次開開關關的會有點麻煩。Nikon使用電動變焦鏡頭之後,我想那種解鎖機制未來會消失吧。

變焦環反應速度
變焦環的反應往往是能否拍到決定畫面的關鍵。這裡我從兩個面向來看,一是拍照,二是錄影,而且很奇妙的,這兩者對於變焦環的反應會有所不同。我們來看看差異如何:
畫面的一開始是為拍照模式(00:01~00:45),旋轉變焦環的時候反應很快,無論是拉往望遠端或者是廣角端,在反應的時間與速度表現都令人滿意,已經短到不太能夠意識到有延遲發生。若是使用微量的變焦(00:37開始),其細微程度也足夠與手動變焦鏡頭比擬,有些電動變焦鏡頭雖然變焦速度快,但在需要細微程度變焦的時候卻無法兼顧,一次會跳一大段的變焦距離,10-30mm這顆鏡頭不會有這種問題。若硬是要挑出毛病,就是在迅速拉近、拉遠做切換的時候(00:23),鏡頭會跟不上,但沒有人會這樣拍照您說對吧?

錄影的部分(00:45~01:33)與拍照差異非常大,變焦速度相對來說非常慢,即便是用手快速的轉動一大圈也無助於提升速度。鏡頭在錄影時的變焦,並不是偵測你在變焦環上移動了多少距離,而是偵測移動了多少時間。無論變焦環轉動速度快慢,實際變焦的速度時是完全相同的。我想Nikon是為了錄影時的滑順度才設計了這樣的機制。不過從廣角端拉到望遠端可需要不少時間,而且很難用手腕單次旋轉就拉到望遠端,你必須要用左手多轉幾次才行,我覺得這個部分算是設計比較不足的地方,多轉幾次變焦環其實就是意味著錄影畫面更容易晃到。小編倒是希望錄影的變焦速度與拍照相同,讓使用者自行去決定速度。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鏡頭底部還藏了很多資訊,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ED(Extra Low Dispersion):低色散鏡片,可以消除色差所造成的紫邊。
IF(Internal Focus):內對焦機制。意指對焦鏡片組在鏡頭的裡面而非鏡片的前端或後端,所以對焦時鏡頭長度不會變,然後對焦時第一片鏡片也不會旋轉(不過對這顆鏡頭來說沒差,因為它根本沒有螺牙可以裝濾鏡)

Aspherical:非球面鏡片。球面鏡片(鏡片的曲面呈現拋物線型)會產生降畫質的球面像差,因為球面鏡片無法將光線很精準的集中在一點,所以就有了複數曲面的非球面鏡片,能夠讓畫質清晰銳利。

PD-ZOOM(Power-Drive Zoom):電動變焦能讓錄影變焦更滑順,鏡頭收起時也會靠內部馬達自動收起。其他廠商如Panasonic或Sony的電動變焦頭,能夠透過機身上的變焦撥桿來直接控制鏡頭變焦,如此就能夠使用單手完成拍照的動作。不過目前Nikon還沒有在機身上設計變焦功能。



功能介紹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對焦速度
Nikon在V3上再次提昇了對焦點的數量,其中包含了相位式對焦點與對比式對焦點兩種,到底這是什麼意思呢?小編先稍微介紹一下這兩者:

■■■■■相位式對焦(Phase Detection AF)■■■■■
在DSLR上,光線穿過鏡頭、反光鏡之後分成兩個光路,一個是反射上去讓眼睛看到(還穿過對焦屏與五稜鏡等等),另外一條路是直接穿過反光鏡(是半透明的沒錯)到達後面的副反光鏡,副反光鏡將光線往下反射,接著會遇到兩片鏡片把光線分做兩路,最後達到負責偵測對焦的感應器上頭。

為什麼叫做相位式呢?這個對焦感應器是兩個做為一組,如果反射下來的光線是準焦的情況,光線會分別聚集在這兩個感應器正中間的位置。而因為它們的位置相對,所以只要光線沒有聚集在它們的正中央,光線就會聚集在相對的位置上。例如,左邊感應器聚焦位置偏離中心右邊0.5mm,右邊感應器聚焦位置離中心左邊0.5mm(大概是這樣的概念但方向與數據是我亂舉的)。這個跟中心差的距離就被稱為相位差。對焦的目標就是把相位差修正到0,也就是光線在兩個感應器的聚焦位置都是正中央。最後對焦馬達靠這個相位差距的資訊來作動,達到合焦的目的。

相位式對焦的優點是速度快、低光源也可對焦。但精確度會不如對比式對焦來的準確。

■■■■■對比式對焦(Contrast Detection AF)■■■■■
請想像一下,畫面的對比度是模糊時較高,還是清晰的時候較高呢?答案很顯然是後者,畫面細節越多,對比度越明顯。對比式對焦利用這個現象來作動,精確度很高。絕大多數的小相機都是使用這種方式來對焦。

對比式對焦的優點是精確度很高;而缺點是速度較慢,畫面暗一點就很容易迷焦,因為光線不夠會根本看不出來對比度差異。


■■■■■混合式對焦■■■■■
微單眼為了追求輕巧,把反光鏡的機制移除了。所以相位感應器是直接做在感光元件上頭,裡面有獨立的感應器來負責感光。相位對焦的速度快,所以相機會先交給相位對焦來負責,對焦系統先計算出主體的距離、相位差程度之後,先作動鏡頭來對焦,當對焦快到達正確位置的時候,再將畫面交給對比式對焦系統最精確的檢查,一次對焦會有兩個對焦系統介入,可同時具備兩種對焦系統的優點。

當然還有其他種對焦方式,例如Canon EOS 70D的雙像素對焦。不過目前多數都是以這三種為主要,其他的都是以相位或對比去做變形。講這麼久,那V3到底屬於哪種呢?答案是混合式對焦系統。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圖片來自Nikon官網,內文為ki_min翻譯。

上面圖中藍色的點就是相位+對比式的混合對焦點,總共有105點。四周的綠色點就是對比式對焦點,共有66點。而右下角的三個解釋Nikon並沒有多加說明,小編只是照著英文去翻譯,但目前還沒有得到台灣相關單位的詳細解答,我想各位搞清楚這些位置就好了,可以讓大家善加利用這些對焦點的特性來做對焦。


■■■■■對焦點區域模式■■■■■

V3的對焦區域分為三種:自動區域、單點,以及主體追蹤。自動區域總共有41點,覆蓋的範圍與相位+對比式混和對焦點的範圍相同,但這裡的每個點的覆蓋範圍與前面說的相位+對比的點不一樣,比較寬一些。單點就不用我說了,單點的範圍最小,適合做精確對焦時使用,涵蓋的範圍就如前一張對焦點分布圖一樣。

主體追蹤模式開啟之後,相機會要你使用ok鍵來選擇一個位置,然後對焦系統就會咬著這個位置不放,作動方式就跟Nikon自家的3D追蹤對焦一樣。不過在微單眼的這個功能裡面,V3大概是我看過咬最緊的追蹤模式之一了(Sony A6000也讓人印象深刻)。我在影片裡以相機移動代替物體移動。一般相機移動稍微快一點,框框馬上會跑到別的地方。這則影片中也有框框跑走的情形,不過那些都是框框移開畫面,或者是移動速度過快所造成。

主體追蹤模式大概是小編使用相機最不常用到的功能。因為它追蹤需要時間設定,而且需要盯著畫面看,不若3D追蹤對焦使用快門鍵或AF-ON就能夠啟動。再者,畫面中被攝物如果真的移動得很快,那你根本沒時間去按設定框框來追蹤,甚至要設定框框位置都無法;如果移動不快,各位大可以選擇對焦點來慢慢追就好,不需要在選單裡去挑主體追蹤模式。不過V3依然是我見過的相機中算非常快的,對常使用到這功能的朋友們一定會有幫助。


■■■■■對焦速度■■■■■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知道對焦系統的運作方式不會影響你拍照,真正有影響的是對焦的速度與準度。這裡我們來看看V3的對焦速度表現如何:

無可否認,V3的對焦速度真的超級快。我從影片開始沒多久就直接全按快門了。拍照通常要半按快門對焦,接著全按快門鍵來釋放快門,如果你一開始就全按快門的話,一般的相機-無論是DSLR或小DC與微單眼相機-通常在食指按下後到對焦完成、快門釋放中間這段會延遲一下,因為相機與鏡頭需要時間來對焦。但這裡影片你幾乎感受不到延遲。V3的對焦速度不僅僅是快而已,表現相當驚人。


■■■■■觸控對焦■■■■■
V3的螢幕支援觸控,當然也能夠觸控對焦。觸控對焦有兩種模式,一是對焦後即拍照、二是觸控後僅對焦,快門釋放交給快門鍵。

其實觸控對焦只是使用手快速選擇對焦點而已,對焦速度並不會有差異。這裡其實我想給大家看的是對焦的範圍與速度。還記得剛剛對焦點的圖嗎?畫面中間是相位+對比式混合對焦點,而四周的是對比式對焦點。
注意看我在使用四周的對焦點時,對焦速度會比中間區域的對焦點來的慢一些些,你必須要很專心才看得出差異。如果是在畫面四周的對焦區域,可以注意到畫面有非常短暫的畫面模糊到清楚的瞬間,那個就是相機在逐格的做對比檢查,因為最新的EXPEED 4A影像處理引擎之故,可以大幅度的減少這個檢查的時間,如果你用過一般的小DC就能夠體會V3的快速。但如果是遇到在中間的相位+對比式對焦點,這個速度又會更快上一層樓,幾乎是瞬間就完成對焦。


■■■■■連拍■■■■■
Nikon 1 系列一直以來都強調他們的連拍功能。速度不僅快,而且緩衝區也大,所以能夠一次連拍非常多張照片。而且不會因為連拍速度增加而對於畫質有所限制,就連60fps連拍都能夠拍攝RAW檔。另外,在連續自動的情況下,最高可到20fps都還能啟動連續自動對焦。

RAW

從00:10~01:44,按下快門到完全儲存完花了1分34秒。

JPEG FINE

00:09~00:54,按下快門到儲存完畢花了45秒的時間。

其他的數據除了儲存時間以外我都已經測過了:
一般的6fps連拍,RAW檔可拍47張、JPEG可拍58張、RAW+JPEG則是45張。其他的10/20/30/60fps全部都是上限40張,無論是RAW還是JPEG或者是兩者皆有。拍攝時若不是把40張上限全打光的情況下,都能夠立即進行拍攝,儲存檔案不會影響到繼續拍攝的工作。

我們來看看這片螢幕的觸控靈敏度表現,以及操作方式的示範。


■■■■■捕捉最佳瞬間■■■■■
捕捉最佳瞬間分為三種功能:慢速查看、智能相片選擇器,以及動態選擇。

慢速查看是,在你半按快門的當下,畫面會變成慢動作,約1秒鐘的畫面會以5秒鐘的速度播放,而且會不斷循環,所以接下來你相機不管再怎麼動都只能看到剛剛半按快門後一秒鐘之內的東西了。在這慢速循環的過程中你可以慢條斯理的按下快門,拍下你想要的照片。最後產出一張照片。

智能相片選擇器是半按快門後就開始記錄,一直到按下快門後,相機總共會拍下5張照片,其中包含了按下快門的前2張、按下快門時、按下快門後2張,共5張照片。相機會根據照片裡的人物是否有眨眼、晃動與否、構圖如何等等標的來從5張照片裡面推薦你最好的1張照片。儲存時你可以設定存1張或是全部。

而動態選擇的功能,是半按快門後就開始記錄,前前後後總共會拍40張照片,而V3裡可以設定按儲存的時機,你可以選擇記錄全按快門後的40張;也可以記錄全按快門前後的40張;或者是全按快門前的40張照片。前後的時間可設定前後共2/3秒、4/3秒或2秒。儲存只有1張或全部儲存可選。拍出來的成果如下: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這是我使用全按快門前後的40張照片全部儲存。

其實這些功能就是善加利用連拍,以及半按快門後就開始記錄照片的特點,Nikon 1系列從第一代就有這些功能了。不過各位要小心的是第三個動態選擇功能,如果你選擇一次儲存40張的話,內建緩衝區會瞬間被用光,在你按下儲存的那一刻開始是無法再繼續記錄的,小編因此錯過很多拍照的好機會。


■■■■■動態快照■■■■■
動態快照就是影片,而且是長度4秒鐘的慢速影片。影片輸出時你可能選擇原廠的背景音樂、現場收音,或者靜音。跟一般的慢動作影片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動態快照能夠在半按快門的時候就開始記錄,你可以選擇全按快門的前1秒鐘、後0.6秒來做記錄,或者記錄全按快門的前1.6秒。

儲存有兩種格式,一種是MOV,記錄下來的影片放到電腦上會有聲音;另外一種NMS就沒有。上面這則影片是以MOV來儲存,另外,最後的照片淡入效果也只有MOV才有。

如果是使用NMS儲存的話,影片只有4秒鐘。但NMS的好處是能夠把這些4秒的短片接在一起。






上面我取了3段NMS短片。這是我參加朋友婚禮的幾段小記錄,我用V3把它們接起來,最多可接8段影片,共32秒鐘。不過依然是沒有音樂。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不過我覺得剛剛介紹的MOV影片裡的音樂有點...瞎。因為不管你錄什麼都是那段音樂,沒有其他的音樂可以選擇。不過能將幾段4秒鐘的影片接在一起滿不錯的,事後就能用這些影片來回顧,一次就大概能抓到整個活動的重點。


■■■■■先進短片■■■■■
V3可錄製不同速度的影片,分別是120fps、400fps與1200fps。但它也有4秒短片(就只錄4秒鐘),以及跳接這種特別的影片。我們這裡來看看各種不同速度的影片比較。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120fps:


400fps:

怎麼剛剛120fps的影片沒問題,現在400fps的畫面一直閃爍呢?那是因為室內的光源會閃爍,只是我們的視覺系統察覺不到而已。

再用每秒鐘400張的畫面,來看一次這些好手們的精采動作!


影片能慢,當然也能快囉~以下這則影片是快速動作:



■■■■■創意轉盤■■■■■
V3新增的創意轉盤列在「創意」模式轉盤下,其實說穿了就是個圓形的色調選擇器,然後立即調整就能夠立即檢視這樣。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圖片來源為Nikon官網 ki_min翻譯。

雖然上頭寫15種特效,其實每1/4圓上頭都有16格刻度,每一格都會差一點點色調。我想是什麼色調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位能用這個效果快速的選到自己想要的顏色。以下就創意轉盤的四個方向來讓各位看看色彩表現。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各級感光度雜訊表現■■■■■
V3的感光度範圍從160到12800。不過有趣的地方是V3在ISO6400與12800個別設了兩個項目,分別是ISO6400與NR6400;ISO12800與NR12800。這兩個NR是被特別獨立出來,與其他感光度共同表列的項目。而且特別的是這兩個NR在拍攝時會強制開啟電子快門。

各級感光度測定方式與我們過去的作法相同。我們來看看V3在各級感光度的表現吧!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打包下載所有圖片]

各位應該可以發現,ISO6400與12800的降噪雖然成功的消除大部分的雜點,但是也丟失了非常多的細節。

接下來是細節的部份: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從兩組來看,小編會覺得ISO堪用值約在3200左右。至於降噪的ISO6400會漏失掉很多細節,若非不得已,大可以開啟原生的ISO6400,之後再進入電腦做降噪會是較理想的選擇。


■■■■■影片實拍■■■■■
V3可錄製FullHD 1080 60fps規格的影片,但有趣的地方是它會自動拍照,而且是全畫素的3:2尺寸JPEG檔,不會影響到任何影片流暢度,影片也不會中斷。目前相機市場在錄影時拍到能達到與V3相同標準的算是非常少見。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你可以選擇自動記錄照片的數量,1分鐘1張,或者1分鐘4張。

這次影片只有拍到一則,各位可以看看殘影的表現。排球賽到了第三局,雙方從14:13一直平手,非常緊張,最後是靠什麼技巧得勝的呢?


以下是擷取出來的照片,我只取其中6張。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FullHD影片的時候是全畫素的5232 x 3488,但若是其他模式-如動態快照-則是5232 x 2396的16:9模式,V3真的是太強大啦!



使用心得與建議

■■■■■外觀總算是贏在起跑點■■■■■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這或許跟各人喜好有關係。但小編覺得V3看起來就是走沉穩、內斂的風格。全機外殼以金屬打造,頂蓋使用髮絲紋處理,搭配10-30mm也是具質感的409克,稍微有點重但質感有加分。而包覆在機身右側前後的蒙皮也是亮點之一。小編認為就外觀來說V3是V系列中我最喜歡的一款。


■■■■■能夠信賴的對焦■■■■■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對焦速度真的超快,不會拉風箱,就算是對不到焦也不會拉風箱。雖然現在各家為單眼都喜歡宣稱自己是全世界最快(後面還有很*號呢),但我覺得準不準、使用起來可不可靠更重要。V3這點做得不錯,使用一個多星期到現在還沒有那種「顯示合焦但不準」的狀況出現。

但相對來說,這需要10-30mm鏡頭的配合,對焦速度需要對焦系統、影像處理器以及鏡頭的多方配合。我想新款的10-30mm與V3配合下來對焦速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需要更快、超快、飛快的記憶卡■■■■■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V3設計好的地方是儲存的時間不會影響拍攝的進度,儲存的同時還可以繼續拍照,就像數位單眼一樣,這代表V3裡面具有足夠的緩衝記憶體。而EXPEED 4A處理器更能夠讓所有照片-無論是連拍或單張拍攝-都能夠達到1839萬全畫素的5232 x 3488解析度,處理速度超級快。唯一的問題是:你的記憶卡夠快嗎?

當我使用「捕捉最佳瞬間」的「動態選擇」功能時,我選擇40張照片一次儲存(會使用用全部儲存不外乎是為了測試,雖然同樣的畫面在40fps的連拍下也能夠捕捉,不過「捕捉最佳瞬間」能夠捕捉按下快門前後的照片)相機在這個功能下,邊存邊處理的機制就會完全失效(因為半按快門它就開始預存了),在照片完全儲存好之前你是無法好好的拍下照片的,這時候相機形同廢鐵,拍完一次就要等一分多鐘,現場的畫面再好都不可能會再出現第二次,也導致我這次使用相機拍新人結婚的照片多以失敗收場(但我不是該場婚禮的攝影師請大家放心)。

當然,一般人可能不會像我40張全部都存,甚至張張都是RAW檔,總數750MB左右(JPEG約350MB)的龐大資料,卡片的寫入速度如果不夠可是會讓你尷尬連連的。小編使用的是Transcend MicroSD 16G UHS-I記憶卡,以上述設定來說居然需要1分30秒左右才能夠儲存完畢。但這不是V3的錯阿!V3設計得好,可是怎樣強大都會受限於記憶卡的儲存速度所限。要換新記憶卡規格嗎?僅僅三個星期前,4月18日Toshiba才推出世界第一款UHS-II規格的MicroSD記憶卡(寫入120MB/S),事實上第一張UHS-II的SD卡也只去年中的事情。如果各位想要發揮V3的完全形態,買張飛快的記憶卡是必須的。

V系列就像是DSLR中的D4S,主打超快的對焦、飛快的處理速度,還有可靠性,小編認為它的表現能夠與其他旗艦級的微單眼或部分數位單眼相抗衡,唯獨感光元件因為尺寸的先天因素,在高感光度雜訊上可能還是會小輸APS-C等級的機種。但如果要把體積一併考慮進來的話,V3也是相當有競爭力的。各位如果預算充足,小編建議大家都應該找機會試試這款造型、手感徹底改造,而速度又更進一步的Nikon 1 V3。


Nikon 1 V3表現不錯的地方
⦿對焦速度非常快
⦿連拍速度每秒60張,而且每張都能夠記錄RAW檔
⦿120fps高速影片能達到720P的畫質
⦿影片錄影時能夠拍攝全畫素照片,且不會中斷錄影
⦿104萬點螢幕細緻漂亮
⦿10-30mm的無鏡頭蓋設計相當方便!

Nikon 1 V3需要加強的地方
⦿高速影片僅能錄3秒鐘



實拍照片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我就是速度 Nikon 1 V3
RX100 III要發表了

V3我看不太樂觀 要買等跳水吧

不知道1系列有沒有要推出等效35mm大光圈的定焦鏡
喔喔~照片好漂亮
請問 ki大 , 那個竹林步道是在哪裡拍的???
那個湖景則是在涵X樓外圍拍的嗎?

emogu wrote:
請問 ki大 , 那個竹林步道是在哪裡拍的???
那個湖景則是在涵X樓外圍拍的嗎?


竹林步道是在溪頭~然後湖景是涵碧樓沒錯喔!不過是裡面就是了。
ki_min wrote:
還記得2011年底N...(恕刪)



XD
有網友跟我一樣想問竹林
好像講不到重點

沒賣點的感覺

勾不起吸引力

ki_min wrote:
還記得2011年底N...(恕刪)


目前也有考慮這款
不過價錢很不親民

emogu wrote:
喔喔~照片好漂亮請問...(恕刪)



應該是溪頭往竹盧的步道

ki_min wrote:
還記得2011年底N...(恕刪)



也太離譜了吧.......

明明ISO 800就"爆"的一踏糊塗了.........

怎麼還稱ISO 3200為堪用植????


失為N家人....

看到這種規格....這種價錢....

我都想直接買S家了...
電池的話…

因為電壓不同

nx mini的電池是3.8V/ 2330mAh)

而v3的是7.2V 1110mA

換算成Wh的話nx mini是8.8Wh左右

V3電池上面是寫8Wh

所以兩顆的電量直接已能量來看的話大概差個10%左右

所以應該是不會差太多才是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