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881977 wrote:
其實,單買1545...(恕刪)


對對15-45單買還要8千多
看到px賣8900$
覺得這顆鏡頭跟機身一起買很超值~
之前用eos m50 那雙核對焦真心快啊!點哪拍哪而且點螢幕馬上就綠框。
我也覺得其實富士對焦不算到慢。但會前後找一下對焦或拉風箱按快門或觸控點下去螢幕會小黑平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靠之後韌體改進。但日常算堪用了~追焦可能比較不行…
之前有固件升級在AF-C模式下半按快門按鈕時,提高AF精度覺得有差~
富士最良心的就是會韌體升級啊!連入門機也有~
這台4K錄影只有15P啊!
有30就完整了。

官網這樣寫的喔
建議修正,避免誤導。
joachim0530 wrote:
給您拍拍手,雖然您...(恕刪)


其實要提到C家,一定又會惹惱很多人,但有些是行話,說出來給大家了解也好。
29年前,我高中時期也迷上了攝影,那個年代的相機是正準備進入電子機身前期,當時N家還是FE2、FA、F3這類機械式造型,雖然已經有A(AV)、S(TV)模式,此時C家推出了T系列全電子化機身,尤其是T90成了當時最先進的高階相機,這也是後來EOS的前身原型。但他的鏡頭環還是用機械式的鏡頭,AF系統只是在啟蒙階段。我當時就是用T90,因為我也是年輕人,怎可能會喜歡當時延續20幾年前的老造型相機。況且T90的測光系統就是現今的DSLR觀景窗那樣的刻度,而且支援點測光,這令我初學者來說是再方便不過了。而其他廠牌都還是指針式全域測光。底片的動態範圍沒有現今數位相機大,正負多1檔半就掛了,點測光才能解決初學者這問題。

後來我進入到攝影業界,漸漸了解到整個攝影歷史,及業界的問題。C家在這之前相機發展史上,並沒有太多地位,整個工商攝影業界,除了中片幅120以外,在135中就屬萊卡、Contax,而N家是唯一日本廠能夠力抗歐洲品牌的相機,但相機廠商說穿了在那時全部都是中小企業。C家並非是中小企業,而是大企業,他從事辦公事務機與輸出設備,電子產品他有背景,因此才會造就出當時最先進的電子化機身。要先知道35mm SLR這規格典範是N家的發明,他至始至終就是相機廠,有著日本相機創始者的使命感與血統,而萊卡也同樣,他奠定了雙眼M系的地位,至今所有的相機都是以這二款設計為藍本。

C家從要此挑戰工商攝影業界的領導權,N家是當然是主要敵人,但不容易。工商攝影業界會是市場指標,誰佔有多數誰就能讓消費者以為誰是市場主流。T90的致命傷就是並沒有AF系統,因此也沒有傷害到當時N家地位,一直到EOS出現,但N家也不是省油的燈,因為電子產業在80年代就已經很蓬勃,要找供應商不難,N家很快就追上電子化相機。為了保住龍頭地位,後續F4、F5高階指標性產品出現,在工商產業界屹立不倒,在N家眼中對手可不是C家,而是萊卡及Contax,因為這二家能夠延續當然有二大原因,首先是機身耐用、其次是鏡頭都是蔡司鏡片,這也是為何N家品牌耐操的原因,因為必須能夠與這二家水準一致。

在這時候C家只能用科技來對抗了,為了進入AF時代,他直接背叛自家消費者,EOS全面改鏡頭環,而進入90年代為了推出高階相機EOS1及超音波馬達對焦系統,又再改一次光圈環規格,這是他最大致命傷。這是為何在老相機市場上看不到什麼C家的東西,便是這個原因。

而N家不願意背叛消費族群,因此只能在現有鏡頭環上動手腳,增加了對焦軸小孔,但光圈依舊是手動,只是在最小光圈處做了個防呆鎖扣,變成類比式撥敢,也就是D環AF系列,一直到數位時代才有G環,電子光圈及超音波馬達,但依舊保留了光圈撥桿,鏡頭環至始沒動,N家不願意背叛消費者,這也成為現在改裝鏡頭領域中,N家鏡頭一定可以找到任何品牌相機轉接環的原因,便是他的類比光圈撥桿。N家的老機與老境一直都很夯,前幾天去光華一家專賣二手店,無論是105mm阿富汗少女鏡,或是50mm F1.4,價格依舊居高不下,尤其是85mm機械鏡,居然還有二萬身價。

但對面櫥窗一字排開都是C家的5D3好像一波換機潮,N家的同樣D800/810為何比較少見到二手? D850不是已經出來一陣子了嗎?
再回顧到90年,C家是大企業,在大企業眼中東西太過於耐用不是好事,一切都要以營利為目標,沒有像這些相機老廠的使命感以及唯一命脈。因此耐用耐操從不是C家的廣告文宣,雖然C家有推出了EOS1,但他的主流市場還是落在普羅大眾內,在這當時雖然已經二分天下,但N家在工商業界的地位還是最強。尤其是新聞業界、以及NASA及軍方,都是指定N家,最近國家地理雜誌出了本新書,紀實攝影大師介紹,裏頭10個個攝影師有7個使用N家,其他用歐洲品牌。

進入了數位時代後,C家逮到機會出頭天了,畢竟感光元件可不是像電子產業那樣小廠就能做,在當時N家採用CCD,就是為了堅持品質與水準,而C家可想而知大企業成本是考量,採用CMOS,N家從D100、D70、D80(D200)為止都是CCD,這段期間與C家市場還是不分上下,後來CCD卡住了,由於很難突破一千萬像素及成本越來越高,卡了幾年最後才放棄CCD,從D90開始採用COMS,此時晚了近二年了。而後C家推出了5D,中高階全幅相機,這是一是工商產業期待的135數位化標準商品,此時業界全面倒向C家,而N家遲遲無法推出全幅相機對抗,而C家都推出了5D2,N家才推出D700,這時候整個工商產業都已經是5D的天下了,當然不了解歷史的人會誤以為C家一直是主流。

N家會出現財務危機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是,本身只是中大型產業,相機是唯一主要產品,並沒有自己的感光元件產線,不像其他品牌C家S家或P家,沒做相機也不會有事。N家後來推出D800,才漸漸把工商產業市場收復,但這已經無法改變很多人以為C家才是主流的事實。在此我要替N家喊冤,一般消費者並不了解,在工商業界,相機是屬於消耗品,本來就有固定的經費成本在做器材替換,尤其是進入數位相機後,機身更是直接變成耗材,這對C家來說最符合他的理念了,反正每隔三年就要換機身,沒必要做那麼耐用。我並不是說C家品質不好,而是跟N家來比,N家耐用的元素是比較強項的。消費者畢竟心態與工商產業不同,這是行話阿。

N家畢竟與C家理念不同,N家還是以追求品質,與影像的細節為主,所以他推出產品的種類與時間絕對比不上這些大廠是以搶先機為主。而正當N家陷入感光元件難關時,此時S家殺出程咬金,買下Minolta相機部門,S家想既然我都能做感光元件,何不我來挑戰DSLR市場,就這樣每當N家提出設計圖請S家代工時,S家就等於知道了N家的意圖,馬上先推出商品搶先機,把產線故意拖延交貨,N家是經常吃悶棍的。也就這樣相機界三足鼎立。進入數位時代後其實很多傳統相機廠紛紛倒閉,Contax已經消失,萊卡搖搖欲墜,實在相當婉惜。

在國際收藏家相機這一項中,萊卡、Contax 等這些都可以看到很多名家收藏,而在日本相機中也只有N家有這樣的市場,在日本都有N家百年博物館。N家是日本優質產業的代表,年初傳出財務危機這並不難理解,當時日本政府希望富士出手救N家,原因是富士也是當時能與國際抗衡的底片大廠,在消費市場世界第二,在印刷商業市場世界第一,數位化之後,同樣面臨財務危機,是N家極大的幫助,把技術轉移給富士,因為這二家公司是當時代表日本對抗國際市場,幾乎是兄弟關係。

隨著年紀增長,也一路看著這產業發展歷史,當然對於N家有著濃厚的情感,我有攝影魂當然對相機品牌有堅持魂,同樣有感情依靠。在其他品牌上,無法看到這類故事。

雖然還有其他品牌,PENTAX、OLYMPUS,這些也都是近百年公司,在過去雖然也發明或開創了一些技術,但以行銷法則來說,前二大廠就已經瓜分了80%的市場,剩下的就是這些品牌爭食,這些廠在發展歷史中也都有生產過120中片幅相機,但畢竟120市場本來就很窄,這些公司要不被收購要不合併,不然難以生存,N家與C家在135市場上打了30年主流戰爭,而在這之前C家也是跟其他日本廠平起平坐而已,只有N家才能對抗歐洲品牌。

不可否認現在的市場多樣性,N家沒有能力去應付這樣廣大市場的變化,每出一種新花樣,就會刮走一些消費人口,N家幾乎都是老客戶在全力支持,因為N家從沒背叛他的族群,當然新世代的消費群跑來跑去,是N家沒辦法掌握的。後續又太多品牌殺入戰場,N家財務危機可想見。老頑固或許是形容N家最好的詞。

N家真的是老頑固,至今是世界上還在生產底片相機F6、F3A,連50 F1.4機械鏡頭也還在生產,在日本一些相機店都還能看到N家底片器材專櫃,這樣的老頑固可見那種使命感有多強。我也是老頑固,當然也愛老頑固東西,呵呵。



附圖,N家到底有多好玩,無論新舊鏡頭相機都可互換使用,縱使用他牌相機也都能轉接上N家鏡頭,且電子光圈也不擔心。
收藏這些有名的老鏡,成像品質一點都不差。N家DSLR有個特殊功能,可以把老鏡頭光圈直轉換到EXIF數據上。

cdx wrote:
放錯版了~這邊不可...(恕刪)


有辦法改位置嗎? 我不清楚說....

shuiwuhen wrote:
這台4K錄影只有15P...(恕刪)


改正了,謝謝提示。

gg881977 wrote:
其實,單買1545...(恕刪)


其實不可否認,N家對焦系統的確沒有他牌來的快,所以跟富士來比,當然馬上有差異。XD
EOS6D2 wrote:
artemas大應...(恕刪)


呵呵,反正知道我意思就好XD
無反、類單這些新名詞搞得我好亂,我只是簡單分類只要是有M模式就可以說是類單
我想很多人都是在相機數位化之後才開始接觸單眼相機。在底片時代累積的鏡頭是資產,但到了數位時代也有可能變成負擔。
CN的全幅無反其實大可繼續沿用原來的接環,拆掉反光鏡小改款就好,用CMOS對焦在小相機或手機上早就已經不是什麼瓶頸,這次兩家不約而同放棄原來的接環,想必眼光是放在往後的十年二十年。
再説,大家鏡頭都不買新的,是要怎麼刺激經濟成長。😅

joachim0530 wrote:
我想很多人都是在相...(恕刪)


無反主要目的就是要縮小機身,但單反的鏡後深度距離是物理性,這點是無法改變的,也就會發現為何很多無反原廠鏡頭為何鏡後桶身會比較長,便是這原因,縱使沒比較長的,就必須要縮小鏡頭口徑,會發現前後玉的鏡片都很小。而要改接原本135鏡頭一定要透過轉接環,就是利用專接環來延長鏡後深度,這樣才能符合原本投影距離。無反為何都要改轉接口規格,一方面是前述問題,一方面是防呆。
而N家推出新的Z7為何新規格口徑加大,原因是原本135的鏡頭環已經是比別人小了,假設沒改的話,投影會打到環上,因為太靠近感光元件了,其次是N家想利用機會順便改善以前的弊病,對於全電子化鏡頭是個契機。無反對於縮時及錄影比起DSLR來說是最好的出路,但不能在被原本鏡頭環給束縛缺失,這樣推出全新系列鏡頭是有幫助的。

對於玩家來說鏡頭本來就是必須投資的,會變成負擔是因為換系統才會出現的問題。至於經濟成長那是企業要去傷腦筋的事,我身為消費者何須去管這事,我們只要是對自己有利的的商品考量就好,對吧XD
artemas wrote:



無反主要目的就...(恕刪)

回到正文,XT100的螢幕變成往左翻,對自拍或錄影或許是加分,但是對於直幅高低角度拍照就不像TX2/3往右翻來的好使。現在TX3剛上市,如果TX2有清倉價的話,或許可以考慮收一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