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富士單眼相機如此小眾

有夠煩
K K wrote:
我現在仍然只用以下...(恕刪)
有去台灣X系列試用會應該都知道~ XD

印像是做底片有些技術剛好可以用在面膜上之類的...

窮苦人 wrote:
PTT有篇文章,裡面...(恕刪)
富士有一點挺好的,單純論畫質,入門機種不會輸旗艦,但是旗艦也做得很用心,還是很有吸引力。
富士就是有點貴
我看了很想買,無奈錢不夠只好先買二手X100S試試
分母夠大,趴下去的趴數也不算少了;看銷售與市佔是廠商CEO的責任,
消費者挑品質摸口袋選八字相合的,愛用想用最重要,這單看規格不準,
恐怕看市佔也不準;

像日本無反市佔第一的O家,依我個人偏見就認為不是很OK,MIC沒關係,
不過品質就有點令人擔心了,所以就到EM1為止,M43我反而去選市佔節節敗的P家,
價格相對便宜的水貨撿來用夠了;經驗累積下來也會形成個人偏見,錢自己在花
當然要有自己一套看法,別無聊到去亂攻擊他牌就是了;

至於富士的市佔如何從未去關注,會知道一點點都是版友提到順便瞄到的,對我完全
沒影響;粗選器材就是看價錢規格(鏡頭最優先),會注意到富士是那小小一圈光圈環;
“市佔”這兩個字惟一對我比較有意義的,是在朋友圈子裏的;這市佔可高的咧;

尤其X100系列幾乎人手至少一台,我光是常常被他們洗腦推坑就夠煩的了,只是在
評估之下覺得還是可換鏡使用彈性較佳,所以入門試水溫的第一台,是現在消失的
XM系列(加1650kit,XF27,XF18),但那手感與質感...,入手第三天就出掉了;
從來等到XE2+1855kit出現才又回歸,然後對品質與Roadmap基本上建立了信心,
才又陸續添購其他器材;

假如以我的標準,富士X-System的現況已經是站穩腳跟,比起從前算是”壯大”的了,
至少現在變焦鏡鏡皇與定焦一條龍幾乎齊備,在APS-C系統領域有誰比它用心!?
富士沒有FF反而優點,因為它沒理由把APS-C當小媳婦看待,然後相對小眾也別
指望副廠”支援”,要在無反殺出一條血路來沒有盟友,凡事必須自己來!

在數位浪潮的衝擊下,無論是廠商或消費者一樣都沒什麼安全感,帳面數字上的大眾
或小眾能有多大的意義!?達到基本上該有的流通性與後勤支援保證就夠了!攝影器材
“進步”的步調相對緩慢,但達到一定位階的幾乎都可以用很久,所以更不需要去在意什麼
大眾小眾的問題了;即使是其他先進提到更冷門的Pentax,願意搭廉航去一趟日本的話
(或上日本Ebay),二手店的器材多到選不完(我們都是拿著超市那種提籃在逛的),就像
很多人講的,省下來的付機票還有剩,量多的話用餐住宿也包了;

收攝影器材最好有點耐性(以前大家也都是這樣子的),即使C.N.S大廠缺貨難買的狀況
有比較少!?更甭提衝組的就是要付貴森森的上市價,還有當災情白老鼠的風險!
不過,富士現在現在多了個偽中幅要養,對APS-C的Roadmap與供貨可能有受到影響,
關於這點我也頗有微詞,但這與市佔毫無關聯.
啊~潛水好久了,今天忍不住浮出來呼吸一下~

富士相機嘛,個人相當喜歡
已經很習慣它的存在了
大概到了[防潮箱裡如果看不到富士相機,將是很可怕的事情]的程度

個人觀點:
富士的顏色無可替代
機身操作方式無可替代(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不要跟我說Leica甚麼的,買不起)
而且鏡頭做的很用心,相對其畫質表現價格也合理

目前看來差不多就是18mm/f2跟18-135mm表現差強人意
其他都有水準以上的表現
部分鏡頭甚至到達優異的程度(例如90mm/f2,50-140mm f2.8等)

APSC無反系統也找不到更完整以及可靠的鏡頭群了吧

我也不是什麼重度使用者
就算一年出勤機率不到幾次也沒關係
它已經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希望富士可以堅持自己的道路繼續走下去
身邊玩富士的朋友都很明白自己選擇富士的原因,
這些朋友對富士的黏著力都很高。
而這種品牌黏著力是在其他小眾品牌裡很少見,
個人覺得這一點會讓富士使用者越來越多。

不過,富士的訂價策略要成為大眾應該很難吧,科科。

MTB LIFE wrote:
身邊玩富士的朋友都很...(恕刪)


玩攝影富士算平價了吧XD
kfegk2002 wrote:
玩攝影富士算平價了...(恕刪)


+1

我自己也用過Canon/Pentax/Olympus/Panasonic/SONY等其他廠牌
以富士提供的商品內容(外觀/操作/品質/畫質....ect.)綜合考量
個人也是認為價格算平價了

其他家的大概只有Panasonic可以拚一下
(當然部分掛Leica商標的商品例外...)

Panasonic算是另一家個人覺得比較貼近一般消費者的廠商
可以讓你掏錢的時候不會想太多的那種
MTB LIFE wrote:...富士的訂價策略要成為大眾應該很難吧...


我現在手上剩的原廠鏡不多,正確價格沒刻意去記,就憑粗略印象敲敲計算機,
看看是否平民百姓"負擔不起":

XF1855 F2.8-4.0:2013年跟著XE2一起進門的Kit,扣掉機身大約8K;

XF35 F1.4:2013年全新入手價好像沒15k;

XF56 F1.2:入手價3W多;

XF35 & XF23 F2.0 WR:一上市就都買了,16K左右;

XF18135 WR:也一上市就買了,印象中近3W;

富士早期連個像樣的標準變焦都沒得選,稍有要求的只能挑素質很好的定焦
(可以算是靠它們打下富士X的基礎),硬說價格親民那還言之過早;

後來三元鏡與其他常用變焦陸續上市後,專挑2W以下的鏡頭應該也綽綽有餘了吧!?
商人是最現實的,看看副廠的"支援"可窺知一二,現在不但原廠閃出了,便宜的副廠閃&
離閃器也有了,就連等了很久的AF電子轉接環也終於上市了,雖然比不上前三大戶,但
好歹已經得到"應有的重視"了吧!?

其他系統我用的更早更久,表面上原生APS-C卡口的鏡頭一堆,但高品質定焦以及
恆定2.8變焦,幾乎都靠副廠去補!C家EOS M系列觸控體驗佳介面好上手,
但鏡頭就那幾支,若非有1122 & 22 F2在那邊頂著,我也不會多此一舉繼續入手M5;

至於無反老前輩NEX系列...還真不適合我這種笨蛋去用的,衡量價格與素質之後,
竟然挑不出鏡頭來買,到目前為止就兩支Kit以及18200 Lite長眠防潮箱,90%
以上時間沒上原廠鏡當香爐在用,後來富士與A7出現後連當個香爐都免了!

以我個人的偏見,鏡頭群選擇最完整的就屬無反開山始祖M43,不過看看他們現在
機鏡的體積與價格...似乎也討不到太多便宜,所以我手上現有的M43器材數量比
富士多很多,但出勤率不成比例;

我承認自己對片幅大小是有先入為主的偏見,對於體積與價格的接受度會以此為
基準,但同時也認為沒一個系統天下無敵,以目前技術水平能選的只有最佳的折衷;
以自己的個人偏見(非專業用途的話),評估之下覺得APS-C(無反)是最佳折衷,
所以工作之餘最常用的就是這個類別,連隨身標準變焦DC都順便換成APS-C的了;
沒辦法,我比較能接受的畫質底線就是這樣,更何況現在連個1" DC都要賣個3W多,

體積是大了些沒錯,但(富士)APS-C貴嗎!?

其實我入手的富士鏡當中,比較貴的就是特大光圈人像鏡皇,還有造工質感不錯的
耐候天涯鏡,這好像也不是一般人必備的鏡頭吧!?要補長焦,XF55200也是不到2W
就有,造工質感與光學表現如何可以自行去查查看,這還嫌貴那我也沒辦法!
說機身貴的話,XA系列好歹也出了四代,而且XA5機身至少還有部分金屬部件,
而我花3W多入的EOS M5可是全塑膠機嘔!

當然,每個人對價格或CP值的看法各自不同,但既然公開PO出來給其他人"參考"那就
表示可受公評,所以請問M大:"富士的訂價策略要成為大眾應該很難"的依據在哪裡!?
在下只是一般大眾,不會覺得富士便宜,但同樣不覺得它貴!

您大方便的話,APS-C不限品牌,對照我列出的富士器材,開出一張堪可比擬的原廠
器材清單,有的話我全買下來,在這樓出示發票開箱給你看,OK!?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