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廣告

網拍機油,全是自辦進口? 台灣機油進口商有多少?

545433 wrote:
且你這顆引擎也是要使用10w60的機油


我這台的引擎是Alpina基於M62去修改的,但對於使用什麼機油
國外討論區說用0W30的比例較高一點,雖然也有人是用10W60
但我自己都是用5W40, 我個人對機油沒有特別要求,就大廠便宜合成油就可以了
至少這幾年開過的幾台車,沒有因為機油造成引擎的任何問題

回到本版主題,網路油商的相關討論
我以前也跟網路油商買過油,是也都沒什麼問題
買過Total , Shell, Fuchs ,只有Fuchs感覺比較差,其他兩款都ok
但最近比較多都是用Costco賣的Chevron 5W-40
或是請朋友認識的貿易商拿Valvoline,這個算是用過的機油裡面感覺不錯的

前陣子在FB某社團,看到有人一直在貼國外的機油零售價照片,來表示國外的機油也不便宜
用以抨擊網路油商把零售不便宜的機油賣那麼便宜的價格,可能有鬼
但對比Costco裡面賣的機油,或是我之前透過朋友認識的貿易商拿的機油
品牌機油就真的差不多那個價,網路平輸商的是有便宜一點,但也不是誇張的低
我覺得要小心的不是網路油商,應該要小心那些想高價賣不知名品牌/台灣神油的吧
.
545433 wrote:
你是故意裝傻還是要混(恕刪)


答案都錯。


那要看多冷...(cold cranking simulator)

Low-Temperature Viscosities
Cold-cranking viscosity at defined temperatures depending on the viscosity grade of the oil -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ASTM D5293 (cold cranking simulator). The procedure simulates the cold start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orderline pumping temperature of max. 60 000 mPa.s at defined temperatures depending on the viscosity grade of the oil according to SAE J300. 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viscosity and yield stress according to ASTM D4684, ASTM D3829, ASTM D6821 or ASTM D6896 (mini rotary viscometer).



mPa.s跟Pumping Viscosity at Temp 根據油的粘度等級,在規定的溫度下為60,000mPa.s

mPas越低,可泵送的發動機油就越輕,越快,並且可以在低溫下潤滑發動機

MRV(Mini Rotary Viscometer)

我記得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實驗 把車 推到冰庫。觀察機油流到CAM的時間.........



以上 是我亂說的.....如有錯誤。這是很正常的。
網路訊息 虛虛實實。
Xantia_L wrote:
0W還好吧。盡量選基(恕刪)


除了看各種技術的優缺點外,我最後還是會依據官網, 網路上找得到的UAO, VAO 的數據最最後判斷了,
畢竟我自己無法實際去做這些測試

下表是我收集到的數據,如果以黃色項目為主要訴求, 1. 5W30 VW504.00 規範 2. 10度 Cst 低 3. HTHS 越高約好
4. NOACK 越低約好 5. 含 100 ppm 左右的 Mo, 6. TBN不要太低, 7.價格不可超過 400/1L; 這些前提下,我找不到比 Red line Euro 5W30 CP 值更高的產品了,即便是 Moul 300V 5W30 也不見得比較強,而且這款添加劑濃度太高不合適, Motul SPECIFIC 504 00 507 00 5W30 數據上完全不如 Red line Euro 5W30

Xantia_L wrote:
答案都錯。那要看多冷(恕刪)




~0度C(30F)的環境30, 5W20, 10W30 的機油建立油壓時間完全一樣,都是6 秒,而需要6秒是因為機油幫浦吸到油,打油出去後 ,把原本管路填滿所需要的時間,但實際上在台灣,非高山低區都不可能出現 0度的低溫,
所以以這數據來看,在台灣30號的單級機油,冷啟動一瞬間的磨損跟 5W 幾乎一樣, 而如果這6秒是應為機油幫浦以固定體積(這是因為它設計的關係)送油,跟黏度高低無關(除非黏度高到機油幫浦吸油端吸不到油,才跟黏度有關,這需要很低溫才會發生), 0W 的機油也是要6秒才會建立油壓


這是各種黏度機油建立 3 Bar 油壓所需的時間,我記得我算過 0度C 下, 0W30, 5W30, 10W40 之間的差異0.x 秒而已,這次我就不再算了,我只是分享我的經驗,並沒有要說服任何人


所以,如果是我在台灣的環境下, 0W, 5W, 10W 對"我"來說,冷啟動磨損差異非常小, 我寧願不考慮冷啟動磨損的差異,去換其他參數更好的機油...例如, NOACK 低, HTHS 高的機油
真正要拿到便宜,應該不是在一般門市大量購買,有可能是跟經銷商之類的...不然200元以下的機油這麼多。拉到台灣 還要分賣給一般賣水貨的門市。如果一罐 賺50元。那鋪貨價可能150元...

至於有沒有可能,拉到假機油,在台灣好像還沒發生過。(平行輸入)但是拉貨的人,也未必知道機油 有沒有問題。

台灣平行輸入的潤滑油(汽機車),日期可能放比較久,包裝國外都改變了。台灣還繼續賣舊貨
或是API SN (SM) 其實一樣的東西 已經API更高等級。

ACEA 應該這一兩年就會更新 有看到添加劑廠商,已經準備好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4684293&p=3

例如 有些規範會必移除 新的來取代。如ACEA A5/B5 未來A7/B7
導入新的 ACEA C6

潤滑油,汽柴油共用。我是沒影響,因為我不會去使用柴油車的。在Mehrbereichs-Servicemotoröle認證。
正常一般汽車就MB 229.5了。

https://360.lubrizol.com/Specifications/Daimler/Daimler-MB229,-d-,5

https://360.lubrizol.com/Specifications/Daimler/Daimler-MB229,-d-,51


可以知道 柴油車 低灰份。低TBN 添加物Phosphorus 也限制更多(添加物更少)。大概要環保,我是沒有環保觀念的...
汽車沒有硫 太多的問題。倒不如汽油品質搞好一點,所以共用那是商人的內宣。

原廠的規範 通常是比較低。但是這是標準。很多機油(潤滑油)可以給得更高級。

至於保養廠的老闆。當然利潤優先。給你符合 規範。有沒有送測 不是重點。這也是我採取的標準,用賓士認證因為他們登錄。
宣稱不表示,Approval


高 HTHS 不是我追求的...有原廠標準3.5就夠了。太多反而增加太多聚合物。老車引擎設計沒這麼精緻。
製造商指定的範圍內。

Flash Point 我會參考。但是希望220度以上。
回歸正題....
有人能回答
台面上~到底台灣有多少比較大間的貿口商?
而那些代理商....真的都不會被影響到嗎?
Richard0423 wrote:
但我自己都是用5W40, 我個人對機油沒有特別要求,就大廠便宜合成油就可以了
至少

找銷售量大,口碑好的水貨商買就好,我是一般消費者,我不在意代理商是否被影響,反托拉斯法就是希望廠商間有合理競爭,讓消費者有價格合理的商品可以買,我從1992年就開始用水貨商的機油了,汽車幾乎都是新車5000km以前注意機油消耗量,只要正常,我就自備機油了,所以的汽機車,用了都快30年的水貨機油,也沒有任何一部車會吃機油

最近一台汽車2017 VW Golf R,也只有滿一年回原廠保養一次,怕包固問題用原廠油,但一回家我就漏出來給性能較差的汽車與機車用,這部車4年保固內也就花這一次4000多元的保養費而已,其他都是用水貨機油,它只有1250km用新車德國原本加的機油而已,也改引擎晶片,也都沒吃機油5000km,機油減少量不超過25cc

如果對第一次買的水貨商沒把握,同時跟總代理也買一罐回來比較顏色,氣味,1L 的重量差異不要超過4g,3者都吻合,要是假油的機會很低,第一次用隨時從油尺觀察機油異樣,如果有油溫,油壓錶,也可以再注意看
Richard0423 wrote:
回歸正題....有人(恕刪)


不會不會。因為這些進口商。俗稱公司貨的,商品不會只有潤滑油(汽機車) 工業用的利潤更好
如果只是靠汽機車 潤滑油。我看通常會被水貨打死。除非 台灣獨賣。

台灣神油都能活下來了。你覺得呢?!
記得API查詢 台灣大概有100種機油。

這串討論 不是有一個說是開保養廠的老闆。
問他最清楚。倒底保養廠是進什麼油品。 應該是嚴選最高級的最新科技的。
請教一下~
如果說原裝進口油....
那瓶身上回收標章是台灣4角型的.....
文字全英文
那~是否貼紙是在台灣才貼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