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台灣車款扭力樑調教的好的車款有哪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ZRKPn_FjU
可以看看嘉瑋的評價,雖然影片是2.0的不過底盤跟懸吊都一樣
空間 舒適 歐系調教

香蕉週刊 wrote:
看到蠻多人都說扭力樑好維修調教的好其實不輸獨立懸吊


事實如此,Renault北紐跑7分55秒,我猜沒幾台比他便宜的車使用獨立懸吊能跑到這成績

andy6989 wrote:
+1真的調的不錯~308...(恕刪)


是啊~

在一個是到右拉出彎前才看見煞車燈,出彎回正還有6x km/h,另一個是左拉入彎後就出現煞車燈,右拉出彎回正時剩4x km/h的情況下。
另外在繞椎,一個是過了第3根達70km/h,另一個是3、4根中還減速,過了第4根達70km/h。

兩相比較下,調得真是不錯。

感謝提供影片連結。

香蕉週刊 wrote:
但配備不同調這事情...(恕刪)


現在真的都歪掉都在討論調教的好的扭力樑也不錯
但消費者真的在意的還是為什麼跟國外配備不一樣吧
感覺有點模糊焦點了
Skoda Fabia,開起來非常驚訝的穩
本來就知道歐系車操控都不差,但Fabia真的有超乎想像
在PSA面前,別跟我說誰的扭力樑調得好的

我同意扭力樑、獨立懸吊各有優缺點

但這真的不是用來給扭力樑緩頰的理由

福特被勦的點是臺灣特規。因為臺灣在銷售的扭力樑車款不在少數,不喜歡的人其實也有很多獨立懸吊車款可以選。端看自己選擇

而福特搞臺灣特規,被酸爆是福特自己要承擔的。我看不爽的,是一堆人在嘴說調得好的扭力樑不輸獨立懸吊,你開不出來這種鬼話

當然我不敢嘴PSA的扭力樑,調得好的扭力樑,操控的確一樣很有樂趣很犀利

但這根本不是用來說嘴的理由,因為調得普通的獨立懸吊,也不會輸那些好的扭力樑,調整好的獨立懸吊,扭力樑更不是對手。

那來說到扭力樑的先天問題

一是舒適性,一是安全性

扭力樑的兩側輪子是連動的,所以如果左側後輪壓到坑洞往下掉,右側後輪也會被往下拉,但右側後輪又沒辦法往下,於是右後車身會往上抬,左邊往下掉,右邊往上抬。晃動就是比獨立懸吊要嚴重。這是先天物理限制,尤其在臺灣這種路面品質很不怎麼樣的環境,如果只是一個坑洞那就算了,臺灣的路面狀況就是一路顛,車尾就是一路晃。 寶獅車主都對自家的扭力樑讚嘆有佳,但沒有一個車主不承認車尾的確就是比起獨立懸吊要來得晃。

所以在臺灣這種路況(尤其是臺灣),扭力樑就是比較晃,舒適性就是有差,這有什麼好爭論的? 也許駕駛坐前座"比較"沒有感覺,但後座超級有感,前座也並不是不會有感覺,單純你自己屁股遲頓無視而已。

安全性是另一個可以深入討論的點

當然如果你看麋鹿測試的通過速度,寶獅的車根本是逆天的變態。但這並不代表在"現實"世界裡,扭力樑沒有安全性的隱憂

網路上一大堆影片是這樣的,路況良好視線良好大直線的高速公路,有時雖下雨但也不算特別濕滑

一台車看似正常的切換車道,突然就失控往左甩(左切的話),然後立刻往右大甩上牆去了,當然也有一甩直接上牆的。

這種影片不只網路一堆,現實世界也很常發生(多得是沒被拍到的)

可以發現,不少這樣撇出去的都是扭力樑車款,當然不是說獨立懸吊就沒問題,而是我們來分析,為什麼這種狀況多半跟扭力樑脫不了關係

原因跟上面說的兩側輪同動有關

假設往左切車道,切的過程中,內側後輪壓到突起物,這時內側(左側)後輪會抬起,因為扭力樑會把右側後輪也往上抬,所以右後輪瞬間的抓地力會下降,同時右側車身會下沉(這是同時發生的)

這種事故通常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失控的車在換車道時,會突然出現一個很不合理的車身側傾,這就是因為切換車道過程,內側輪壓到突起物,造成右車身下沉的結果。然後因為右後輪失去抓地力,車尾就追車頭去了。下一步要嘛不是直接親內側護欄,不然就是駕駛急煞+反打,車身立刻反方向更大幅度的甩出去,看是甩到翻車還是噴去撞另一側護欄,運氣好的在路中間停下來沒被追撞,這種都是有燒香拜佛的了。

當然你可以說,這跟輪子的抓地力不足也有關係,也可能懸吊老化了。沒錯,這些都是綜合原因,如果輪胎好一點,也許在這個狀況發生時,輪子仍能有足夠的抓地力,就不會失控了。但是別忘了,造成外側輪抓地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扭力樑使外側輪同動造成的。這是根本原因,輪胎抓地力、懸吊條件等等,都是第二因素。輪胎真的很爛的,也許真的高速切車道壓到貓眼石就噴了(當然通常壓到貓眼不是大問題)

當然也不是說扭力樑高速切車道就會有事,這樣說是不負責任的,但是整體性來說,扭力樑在做這些動作時,如果運氣不好踩到路面凸起,或是換車道動作較大,或是剛好路面有比較滑一些,綜合來說發生這樣意外的機會就是比較高。

這不是只有理論上告訴你會這樣,實際上很多車就是這樣滑出去的。 不要拿獨立懸吊也會失控的影片來說嘴,講的是比例。扭力樑先天就是有這個症狀

當然現在的車多都有循跡防滑,不過別忘了,循跡防滑是等輪子開始滑了才會幫你救車,而且從來不保證能救得回來,救回來是你賺到,救不回來的狀況也履見不鮮

有循跡防滑多一次機會,不代表就無敵。

當然獨立懸吊也不是無敵,兩者是程度上的差異,不是開扭力樑就一定會失控,開獨立懸吊就一定安全。 這些東西,護衛隊都無視。

yagami7215 wrote:
在PSA面前,別跟...(恕刪)

中肯~推~

yagami7215 wrote:
福特被勦的點是臺灣特規。因為臺灣在銷售的扭力樑車款不在少數,不喜歡的人其實也有很多獨立懸吊車款可以選。端看自己選擇

而福特搞臺灣特規,被酸爆是福特自己要承擔的。我看不爽的,是一堆人在嘴說調得好的扭力樑不輸獨立懸吊,你開不出來這種鬼話




多爬文 !!



福特原廠已經有說明了 .

第一波(歐洲)跟第二波(大陸)會有高低階(多連桿/扭力樑)的區分 .

從第三波(台灣/澳洲/紐西蘭)以後開始就都是扭力樑配置 .

以上需要看後續有發表的地區是否真是如此 ??

原廠說法接不接受就看各人了 .

FORD FOCUS 上市發表會(2'56有回應ST-Line採扭力樑問題)



現在還在嘴的 .

簡單說就是 : 意識形態上的不爽 !!

建議去試駕親身體驗後再來說嘴 !!



不覺得討論聲量下降了嗎 ??

其實就是很多人都是在等試駕後才要來評論(批判) !!


chienchenghung wrote:
多爬文 !!福特原...(恕刪)


我說過了,好不好開,操控怎麼樣,那跟我無關

反正我本來就沒有考慮福特的車,以前有獨立懸吊時沒考慮,以後改成扭力樑也是

我不評論福特新的扭力樑操控到底好不好

我只跟你說,扭力樑的先天限制就在那裡,管你是福特、寶獅還是NASA,物理特性就在那裡,不要整天叫人去試了再說

拿操控來嘴扭力樑表現不俗,講得一副開不快沒資格嘴。我才想問,你多久一次開你的通勤車上賽道體驗一下操控性?

就算去試駕體驗又如何? 在道路上體驗什麼操控? 福特要辦賽道試駕再來跟我說試了再說(但我還是不會去試),從營業所開出去在馬路上繞十分鐘你叫我體驗什麼操控性?

我根本不在乎福特給扭力樑還是給多連桿

我回應的是那些護航扭力樑校調論、開開看再說、你開不出來、操控很好... 這些只為護航偏頗事實的言論

扭力樑先天的物理特性,不是什麼試試看再說,鐵板釘釘的東西還要凹

賽道成績的確可以跑得很快,那又如何? 人家寶獅早就證明扭力樑的操控不俗了。舒適性天限就在那裡,安全性隱憂就在那裡。不敢面對?


調教好不好是比較出來的,你覺得好別人不一定覺得好
我自己目前開過幾台,Fabia是真的蠻不錯,舒適跟穩定都有兼具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