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朋自台北來相聚,相約在古都府城,剛好在社群看到同學分享蝸牛巷照片,看著各式大大小小,平面或立體的蝸牛,想說去過台南好幾次,卻還沒去過這可愛的地方,就順道來安排個台南慢遊之旅吧~
蝸牛巷、神農街、水交社文化園區、牛稠子車站公園、小啡巷
▼短影片:小啡巷咖啡,更多照片請將文章看到最後唷

蝸牛巷|尋找蝸牛去
在附近的停車場停好車後,跟著導航走就發現了蝸牛巷指引牌,讓我們跟著蝸牛一步一步往前行吧!

「蝸牛巷」起名源自台灣文學家葉石濤1991年四月於臺灣新聞報副刊發表的小說〈往事如雲〉中提及的「蝸牛巷」場景,現在所稱葉石濤故居的「蝸牛巷」是他在台南停留最後一處的居住地。
其小說〈從舊城到府城〉的部分文字,刻印到地磚上。

平日的到訪,沿路走過後發現,好多店家都剛好店休,不過好處是遊客較少,如此一來可以讓我們仔細尋覓藏身於各個角落的蝸牛。
▼蝸牛巷明細圖
匆匆瞄了一眼地圖,不經意地就往前走,沒想到一下子就走出了蝸牛巷到了大馬路,趕緊再繞回來瞧瞧,原來地圖看起來很大,但巷子其實很窄密,此時就需要像蝸牛慢下腳步,才不會稍不留心就錯過。
掃描下方的QR code可以看到今日昔景的舊照片。

結合葉石濤筆下的意境所搭建的布景及3D彩繪牆,藍色彩繪牆部分損壞,造型的布景上文字訴說著當時台南的生活日常,中間的透明解說牌〈往事如雲〉文中的字句:「在這蝸牛巷的巷頭買了老屋居住,貪的是這巷路位於府城西門町最繁華的宮古座戲院後頭,是鬧區中幽靜的山谷的關係。」。
真的~在這繁榮的街區,漫步在蝸牛巷時,總讓人感受到寧靜與自在,會不自主地放輕聲量及放慢腳步。(藍色背板有損毀所以只剩下這一小片)

老咪失去原有的光彩,漸漸凋零生鏽~等待有緣人讓它再次重新上路奔跑


除了商家還有許多民宿,更多的是一般住戶,所以在尋找蝸牛的同時,勿大聲喧嘩造成居民的困擾。

這間民宿的蝸牛又大又亮麗啊~


牆上有四格的卡通漫畫,也是蠻吸引遊客目光的地方


店家門把上的蝸牛很吸睛,甜點與點心店更吸引我~不過都沒有開門.....


各式蝸牛都是每間住戶都精心之作,我最喜歡手繪的蝸牛

無殼蝸牛找殼趣


仔細看是蝸牛扭蛋機耶,上面寫著:小蝸牛大夢想,努力往前夢想就會實現!

懷舊的建築、斑駁的鐵門及復古鐵窗,在這狹窄的巷弄裡,保留著樸實溫暖的氛圍。

這間奶茶店門口是許多遊客會來拍照取景的地方


可惜我愛吃的銅鑼燒店今天沒有營業


蝸牛巷雖然不大,慢慢尋覓其中也待了好些時間。看到這個地磚,該去吃飯囉


剛好在這附近有之前吃過的魚麵,趕緊過去瞧瞧,看了菜單都沒看到,老闆說因為深海魚不好捕獲,所以已經停賣3年了

接著前往國華街,中午用餐時段的車潮讓行人都快無路可走了,走走停停還買了蛋塔、蔥花大餅邊走邊吃,朋友說要吃富盛號,我上次來吃的是街邊店,這次店面有營業,騎樓的座位較多也較不擁擠,二樓的用餐環境文青舒適,不過平日沒有開放。

點了碗粿跟浮水魚羹,加入黑醋及微甜的魚羹,整個酸甜滋味讓人胃口大開。

逛街途中~還發現超大間的古早柑仔店,門口展示著秤重糖果、餅乾,上方吊著各式玩具。
超有兒時懷念的感覺啊,趕緊衝進去看看


好多小時候愛吃的、好玩的,也有一些較現代的餅乾,不過現在較少吃零食,所以東看看西瞧瞧後,買了紅燒魚片及自沾醬的巧克力棒。
神農街|古樸老街
接著步行前往神農街,原本老舊而沒落的街道,近幾年轉變為文創藝術集散地,沿途高掛的燈籠、老屋及傳統木門,都散發著濃濃復古風情。


道路兩旁有些手作風格的店家,有的標示店內禁止拍照,相信是為了保持原創性,不過應該是平日而且太早去了,所以也沒啥店家有開門

在民宅後方巷子內,有放置板凳,有著文青的名字「板凳巷」。

彩繪著日常生活


巷內燈籠高掛,相信夜晚點燈後可以感受不同的風情。

離開神農街前看到賣冰品店的狗狗正無辜的望著外面等待客人進門


水交社文化園區|飛機眷村
水交社文化園區是老公朋友推薦的,他說雖然剛好星期二休園,外圍還是蠻好逛的,還傳了鞦韆小女孩照片及園區照片來誘惑我們,所以就被吸引來囉。

遊客中心前有各展區簡介,旁邊就有洗手間,有提供衛生紙,每天有定時檢查,環境很乾淨。

▼水交社文化園區地圖
原水交社日式宿舍群區域,曾經是日治時期駐防臺南機場的臺南海軍航空隊,其官兵、眷屬之居所。2004年,臺南市政府以「原水交社宿舍群暨文化景觀」名稱指定古蹟,作為保存臺南眷村文化資產的重要據點。後於原址成立「水交社文化園區」,本園區並規劃為八大主題館。

位於遊客中心後方的:C1眷村食堂—相聚場

眷村食堂繼續向前走的:B2藝術特展館—微微光

走近一看


入口處

裡面的空間可以婚禮包場,有婚紗禮服租借與攝影,也可以舉辦抓周/生日/派對活動及場地租借...等。
乾燥花的手作教學
回到遊客中心旁邊,終於發現可愛的鞦韆女孩了。

▼MOI盪鞦韆
"MOI"在法文意謂"我",就=我盪鞦韆,如同每一個兒時的我們那麼純真、可愛。

更小的MOI

水交社原為日治時期駐防臺南機場的臺南海軍航空隊軍眷宿舍;1953年空軍成立知名的雷虎特技小組,飛官及眷屬亦居住於此,這也就是水交社被譽為「雷虎的故鄉」的起源。

飛機廣場D1區域的F-5E戰鬥機東南亞迷彩塗裝 (原展示在嘉義縣竹崎親水公園移置水社交園區)

一邊努力的近拍駕駛座艙,一邊想像著駕駛飛機上天空翱翔的感覺。

飛機兩旁都有高台,可以上去拍飛機或與飛機合照。

再來一張F5E的尾部照,老公很愛拍飛機,男生應該都有個TOPGUN的夢吧,我就


園區的最角落處D3場域,有擺放另一台F-86戰績也很好拍,是固定在地面上,所以還可以跟飛機合照喔!

A1文學沙龍館—老張串門
除了有眷村文學,裡面也有輕食餐飲休憩空間,享受文化洗禮時也可以填飽肚子。

荷花池內有小魚唷,店家還貼標示請勿餵食,還註明有人丟煎餃,丟煎餃也太誇張了吧


A2眷村主體館—敝墟書店
敝墟音同「必需」,是書店的核心理念:「文化與閱讀是生活中的必須」。
此空間有主題書展、泡書區、視聽室、選物推薦、藝術家創作展等數個藝文角落,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再來逛逛。

▼裝置藝術:等待的風景

從家裡往窗戶向外望的視角,各種不同等待的心情,現代人應該都是看著手機等待著對方的回應吧!

水交社文化園區自5/3(三)起自2023年12月31日,全面展館免門票,離台南市區也很近,園區很大還有很多展館,很值得一遊喔!
逛完了水交社文化園區,就準備往國一前進回高雄,搜尋一下仁德附近景點,有個小而巧的無人車站,感覺很有復古風,十分貼合今天的懷舊行程,不多說立即前往

牛稠子車站公園|復古車站
牛稠子車站公園是當地里長與里民共同努力之下,將原本的閒置荒地重新整建。
以廢棄的舊鐵軌的打造出月台、候車亭、鐵軌、平交道,猶如一個迷你車站,現今鐵路地下化及高架化,已經很少可以看到鐵路平交道了,這裡也可安全的拍攝鐵軌的相關素材。

入口處旁的木製公車亭,搭配白色柵欄,十足的復古鄉村風。

月台有提供舊舊皮箱及拉桿箱,可以營造出真實搭車的氛圍。
大大囍字很有喜氣感

古早味的懷舊汲水器,閩南話稱為「水拹仔」(拹,音




復古雜貨店有舊的電影海報及舊電器,裡面有營業喔,有一台自動咖啡機(老公晃過去說不知道有沒有人買??)


這牛稠子車站公園真的是很迷你,處處充滿濃濃的懷舊感,鐵路平交道、舊皮箱、電影海報及列車時刻表、菸酒公賣局販售牌,讓長輩們可以回憶,年輕人也可以進而了解。
附近剛好有個跟公園一樣小而巧的咖啡,順道來嚐嚐甜點暫作休息,我一直以為是小咖巷,想說裡面怎麼這麼多小飛象的飾品,原來就是小啡巷(小飛象)

小啡巷咖啡|就是小飛象
由兩個貨櫃組成,前方這個是點餐櫃檯及廚房,後方的貨櫃是內用區。


內用區座位

我想吃的提拉米蘇跟布丁都沒有


裡面都是可愛的小飛象擺飾,牆上還有兩幅小飛象的畫,看了心情都雀躍了起來

蛋糕點選的分別是焙茶巴斯克、老奶奶檸檬磅蛋糕及伯爵鮮奶茶去冰微糖,有著淡淡焙茶香味的乳酪蛋糕吃起來很綿密,檸檬磅蛋糕扎實不會太乾,檸檬微酸加上上面糖霜很合宜。

帥帥的店員很親切,甜點價格也很實惠,空間也很舒適,可惜沒廁所小小不便,整體而言還是給


整天的古都慢遊之旅,很喜歡這種悠閒漫遊的小旅行,蝸牛巷經由蝸牛擺飾拉近戶與戶間的距離,舊建築風貌擁有各自的特色,眷村矮房子、大大的步道,可以自在的奔跑與遊憩,偶爾空出時間讓自己靜下心來,才能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與身邊的小細節,期待下次的小旅行

(照片皆提供大尺寸歡迎點進照片觀看高清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