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開元寺是離老狗臺南老家最近的一處國定古蹟,也是老狗還沒念國小時常去玩耍的地點。
因為綠地空間很大,而且又是知名古蹟,
最重要的是對面就是天仁兒童樂園,後來改稱元寶樂園。
做小孩子的怎會不愛去兒童樂園呢??
所以,老狗小時候就常被老爸老媽帶去那兒蹓~~~
 
然後,老狗在國小一年級的「遠足」又是去過開元寺。
從前叫「遠足」,完完全全用走的,就是現在的校外教學啦~~~
小時候的老狗在想:阿~我家就住那附近呀!
三不五時就看到廟門口的白色大象和藍色獅子,去那個地方怎麼會是「遠足」~~~
 
只是沒想到,隨著學業越來越重,也就日漸淡忘家附近的這座老廟。
之後負笈北上求學,在臺北定居、工作、成家,然後再也不曾去過這裡。
轉眼間,當年覺得為什麼廟裡的神像很大一尊,而且臉又有紅紅的、又有綠綠的小男孩,
如今已是白髮蒼蒼的中年大叔(怪叔叔??)。
 
某天返回臺南老家的早上,
這位中年大叔忽然想起廟門口的大象和獅子,
以及那尊臉藍藍綠綠的大神像,
於是心血來潮,步行個幾百公尺到這座已有330年歷史的古剎。
一邊回想童年,一邊幫這座古剎留下影像紀錄。
畢竟現在長居北部,要再有機會造訪,越來越不容易了。
 
好吧! 來說說開元寺的故事吧!!
開元寺,原為創建於1690(清康熙29)年的海會寺。
當時的臺灣地方官員-臺灣總兵王化行與臺灣兵備道王效宗有鑑於臺灣未有佛寺,
因而利用明鄭時期鄭經為奉養其母董太妃,
於1680年所建的「北園別館」為基礎興建佛寺。
此間佛寺位在柴頭港溪入海之處,因而命名為「海會寺」,為臺灣最早的官立佛教寺廟。1772(乾隆42)年,當時的臺灣知府蔣元樞整修該寺,奠基該寺的格局,
當時尚留下「重修海會寺碑記」碑,現在置於寺內的淨業堂內。
海會寺在1859(清咸豐9)年更名為「開元寺」。
之後多次的整修,基本上維持蔣知府時的格局,僅有增建外部的新建築。
如今所見的開元寺外觀,為七開間五落雙護龍之合院建築。
除了左右護龍分別為日治及國府時期所興建,
及最後方的大士殿在1963年改建為鋼筋水泥的二層樓建築之外,
其他各殿大致上保持蔣知府時整修後的外觀。
所以老狗小時候看到的開元寺,和現在的開元寺,在外觀上及內部的佛像幾乎沒有變化。
 
整座開元寺面積不小,在這篇分享文中分為以下段落,可以點選上面各連結來快速前往這些段落:
在現在以觀光為主的臺南市區裡,開元寺可以說是冷門景點。
就算是連假期間,應該也不會有太多遊客。
在現在的防疫期間,想到臺南玩耍,又想避開人太多的景點,
不妨來開元寺體會何謂「佛門清淨」,還可順道看看這座臺灣最早的佛寺。
在還沒造訪之前,先跟著老狗這條已經住在臺北很多年的「偽在地狗」來個實地了解吧!
 

外山門

 
 
開元寺的外山門,就是一般人「路過」時會見到的開元寺印象,也是老狗對開元寺最深刻的印象。
除了三川門式的屋頂之外,整座外山門看起來像是鐵窗的感覺,上方正中央有法輪,中門左右各有獅象一頭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走近仔細看,就會發現原因出在三座門都是鏤空的鐵門,而三川屋頂下方並不像其他寺廟的三川門有樑柱等結構,倒是有點像是鐵皮所搭建的。
根據開元寺官網所述,這外山門為1960年商人龔聯禎所建。
或許這種建築方式是那時的先進建築方式也不一定。
虎邊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中門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老狗記得小時候是可以從外山門的龍、虎側門進出的。
但現在平日並無開放,要進出必須經由一旁的慈愛醫院,走過側邊的護龍後,才能進開元寺的廟埕。
 

廟埕

 
開元寺的廟埕,相對於其他市區內的寺廟而言,不僅面積相當大,而且還有許多顆大榕樹。
這些樹在老狗的印象中並沒有這麼的高大,但就已經是大樹了。
經過了40多年,在寺方悉心照顧之下自然是更加茁壯。
 
站在三川殿門口向外山門望去,已經有綠蔭蔽日的感覺。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榕樹「們」都相當的高大,陽光從縫隙中透過來,出現美麗的光影。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偶而會有小動物出現在廟埕中。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在廟埕中的說明牌,上面寫「第二級古蹟」。
此說明牌在這裡應該已經有十多年了。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在廟埕中的碑亭,據官網所述為為1998年修復工程改建的設施,所以在老狗的印象中並沒有這個建築。這座碑亭中共有6面石碑,可以說是開元寺修建的歷程紀錄。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走近一點看外山門的背面,外面的高樓就是老狗小時候玩耍的地方之一—元寶樂園、保齡球館與大歌廳拆除後所蓋的大樓。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臺南市觀光景點指示牌,有沒有一種很懷舊的感覺??
因為只是標示臺南市區內各個景點的相對位置,但完全沒有寫距離。
靠這份指示牌找的到這些地點的話,真的要佩服當事人了!!
其實呀,這面指示牌是1970年代的產物,當時在臺南市區內的各個景點都有這樣一片。
老狗估計它站在這裡至少超過40年,因為當老狗還是小朋友時就見過它很多次了。
只是沒想到事隔40年,它居然還在這裡。
再好好的放個幾十年,它也可以成為古物了~~~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往內走回三川殿去。

三川殿

開元寺的三川殿,和其他寺廟一樣,是全寺裝飾最漂亮的一處建築物。
只是開元寺在清治時期是官廟,日治時期受到日本佛教的影響,到了國府時期又受到政策的影響,造成原本的寺產流失,又加上沒有太多信眾,因此並不像一些寺廟那麼的富麗堂皇。外觀上相對樸素許多。
話雖如此,但是七開間的三川殿,各門橫向一字排開,依然很壯觀。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屋頂的部分,只有中脊上的雙龍護塔裝飾,以及屋脊末端的燕尾裝飾而已。
但是因為面開七開間,所以屋脊長度長,然後有3個燕尾重疊,很有氣勢。
虎邊次間稍間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中港明間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次間稍間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至於屋簷下方就很精彩了。
中港明間有寺匾「開元寺」,內有1892(清光緒18)年之「小西天」名匾。
而門旁的對聯首字,告訴我們這裡曾是「山門」。
明間檐牆上的木刻透雕為「夔龍拱磬」雕刻,兩隻夔龍回繞狀似擊磬,取「吉慶」諧音。
而四個角落的蝙蝠,則代表「天官賜福」。
下方左右則為抱鼓石,石上亦有石刻。
兩側次間側門的兩側亦有對聯,是清朝著名貢生林朝英所書的竹葉體對聯。
至於檐牆上的透雕,以及兩側的牆堵泥塑,則有其特殊涵義。
而兩側的稍間門未開啟,末間則為圓窗,應是後期改建的產物。
虎邊末間與稍間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邊次間牆堵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邊次間檐牆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中港明間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次間檐牆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次間牆堵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末間與稍間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仔細看看側邊牆堵與檐牆上的木刻及泥塑。
虎邊牆堵上,除了虎、麟麟、象等泥塑外,還有「醜女改容」泥塑壁畫。
而龍邊牆著上,則除了龍、麟麟、象等泥塑外,還有「船師悔責」泥塑壁畫。
「船師悔責」與「醜女改容」皆是出於佛教故事。
而牆堵上方的水車堵與墀頭的畫作,則已不易辨識。
至於龍、虎邊次間的檐牆上,各有一幅木刻。
虎邊檐牆的木刻圖案為金瓜、石榴、仙桃、金蟾和蕉葉,意喻「金玉滿堂」。
龍邊檐牆的木刻圖案則為花、花瓶、如意、靈芝,意喻「新韶如意、平安吉祥」。
這兩幅木刻都為外方內圓,意喻「天圓地方」。
而在木刻的外側各有一幅對聯,文字的造型相當奇特。
在老狗查了開元寺官網的說明後,才知道在虎邊的是圓篆字,內容是「開化十方壹瓶壹缽, 元機參透無我無人」。
在龍邊的則是柳條字,內容是「開闢真機細縕無滯,元泉妙道色相俱空」。
巧妙的把「開」、「元」二字用在句首。
而龍邊及虎邊次間門邊,都是貢生林朝英所書的竹葉體對聯。
分別為「寺古僧閒雲作伴,山深世隔月為朋」及「修心須悟存心妙,煉性當知養性高」。
虎邊牆堵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邊次間檐牆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邊次間門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次間門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次間檐牆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牆堵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走進三川門內側,先看到三座門門板上的門神。
中門的門神是左、右護法,即韋馱與伽藍。
而次間門的門神則是「四大天王」,分別持著劍、琵琶、傘、蛇,代表風、調、雨、順。
這三對門神彩畫都是府城名師蔡草如於1972年的作品。
龍邊門神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中門門神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邊門神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至於三川門的屋架,則是傳統的「五瓜三通」抬樑式屋架,共11桁架。
但是木刻裝飾少,而彩繪裝飾多,幾乎每支通樑上都有彩繪。
而員光與束隨僅有淺雕木刻搭配彩繪裝飾。
然後,在「小西天」匾的對側,還有一方「開元寺」匾。
龍邊屋架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瓜通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明間桁架(向外)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明間桁架(向內)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邊瓜通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邊屋架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在前面可以見到三川殿中的次間有供奉神明,而且是很大一尊。
就是老狗小時候的印象中那位「臉綠綠的」—那羅延天力士,
以及另一位「臉紅紅的」—密遮金剛力士。
這兩位神明就是民間習稱的「哼哈二將」。
祂們的任務,在官網中所述是「對於入內仍嬉鬧吵雜的遊人有嚇止作用,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讓老狗印象如此的深刻呀~~~
龍側—那羅延天力士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側—密遮金剛力士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逛完了三川殿,接下來是彌勒殿。

彌勒殿

彌勒殿比起三川殿,外型簡單許多,是簡約的五開間建築。
中間三開間的空間供奉彌勒佛,龍、虎側的稍間分別為開山堂與淨業堂。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在中港三開間有向內退縮,類似「凹壽」的設計。
退縮的步口部分,屋架結構像捲棚頂。
這裡有面具有特殊色調的匾額「彈指優曇」,為1796(嘉慶元)年,當時的福建水師提督兼臺灣鎮總兵哈當阿所贈匾。
虎側外屋架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側外屋架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在這個位置左右側各有石碑一面,鑲於牆壁上。
龍邊的是1933(昭和8)年的重修碑記,虎邊的字跡模糊,看不清楚了。 
虎側石碑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側石碑特寫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側石碑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側石碑特寫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至於室內空間,在中央神龕祀奉彌勒佛,龍、虎側則配祀四大天王。
老狗個人認為心情不好時,只要看看彌勒佛,心情就會好了起來。
就如同上方的匾額「歡天喜地」,沒有什麼事是大不了的~~~
彌勒佛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持國天王、增長天王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廣目、多聞天王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是開山堂。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堂內奉祀延平郡王及歷代開山住持蓮位。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邊的淨業堂。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堂內奉祀寺徒神位。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在淨業堂內還有這面於1777(乾隆42)年時,臺灣知府蔣元樞修建海會寺時所立的「重修海會寺碑」。從這面碑可以看出當時的開元寺格局,和相今差別不大。而這面石碑,也成為歷年整修時的參考依據。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而彌勒殿的後側,就和前側一樣的樸實無華。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協侍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可千萬不要和多拉A夢裡的大雄扯上關係了。
在建築格局上同樣是五開間,但和彌勒殿一樣的樸實無華。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在建築物上的細部,可以看到次間與稍間之間的柱子上竟然出現對聯。
虎邊稍間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中港明間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稍間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至於大雄寶殿內部,可以說是在各殿中比較有裝飾的。
大木結構採用三通五瓜的抬樑式屋架
而在壽樑及通樑上有彩繪,另外還有雕工精緻的鰲魚雀替,可說是開元寺中很難得一見的。
而照片中這面「三寶殿」,和在彌勒殿前的匾額「彈指優曇」一樣,都是1796(嘉慶元)年由哈當阿所贈。
虎邊屋架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邊前雀替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邊後雀替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屋架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前雀替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龍邊後雀替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走到大雄寶殿的後側,則會發現在釋迦牟尼佛,協侍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的後方,還有另一尊準提菩薩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上方的這兩面匾,其中一面「宏教濟世」是前內政部部長張博雅所贈。
而配色較特殊的這面「惠濟蒼生」匾則為昭和年間(1940年)之物。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從大雄寶殿的後方看過去,實在很像是一般的民宅,連屋脊上的燕尾造型都相當的保守。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大士殿

現今的大士殿為1967年改建的二層樓鋼筋水泥建築,比較有趣的裝飾是一樓簷下的一排白象,以及二樓簷下前後的四個吊筒,分別是拈花、佛經、寶劍和金剛杵的造形。
另外,位在二樓的「不二法門」匾同為1796(嘉慶元)年由福建水師提督兼臺灣鎮總兵哈當阿所贈。
龍側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大士殿中央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虎側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左右廂房與其他室外空間

左廂房是1933(昭和8)年整修時的樣貌,建築上混合有閩南式屋頂、仿西洋建築石柱樣式的洗石子柱, 及日式建築的木構件和室內裝修。此處有禪房、客堂與父母堂。
左廂房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父母堂(1)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父母堂(2)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右廂房則為1982年改建,在禪房外有壁畫。
右廂房與彩繪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右廂房建築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右廂房屋頂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在廂房與各殿之間的空間,偶而會見到菩薩、佛像。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在大士殿的後方則同樣是大榕樹及停車空間。
這裡同樣是老狗小時候就存在的空間,只是當時的樹沒那麼高大。
臺南市 北區 開元寺 — 全臺灣第一座官建佛寺
 
走到這裡,整座開元寺的空間走的差不多了。
而老狥的開元寺懷想童年之旅,也告一段落了。
如果對「佛門清淨」之地有興趣的話,不妨到臺南玩耍時,安排到這裡走走。
可以有一個優靜的片段時刻來好好的淨化心靈~~~~~~
天啊! 開元寺~國小一年級遠足的地方,好古老的感覺,找機會我也要去拜訪一下
WWWCG wrote:
天啊! 開元寺~國小一年級遠足的地方,好古老的感覺,找機會我也要去拜訪一下


開元寺的確是很古老的寺廟!
歡迎到老狗老家附近來玩耍。
我家距離 開元寺 不到3公里
住在這 25年以上,還真沒有進去
小時候沒有跑這麼遠,現在以為他是旁邊醫院的一部份
這周日 或 下周末 找個時間去看看

這次的遊記,就某種意義來說,對我而言是感受最大的
寫的真仔細!
我小時候住在北園街,所以我三不五時都會跑去開元寺玩,生病的時候就去隔壁的慈愛醫院,那裏充滿回憶。另外裡面的門神是我爺爺畫的
老狗5550 wrote:
開元寺是離老狗臺南老...(恕刪)


我在這裡長大的,最懷念小時候門口有阿婆賣紅豆餅,都隨便賣有時候一個2元也在賣,遇到日本觀光客馬上漲兩個50元。

阿婆最疼愛附近的學生了....哭哭!!!

以前還會翹課去廟裡下睡覺勒!
我小時候也很常跟那位阿婆買紅豆餅,印象中她都戴著一頂遮陽帽,推著攤車到開元寺門口做生意
wcwc222 wrote:


我在這裡長大的,...(恕刪)
小時候沒有跑這麼遠,現在以為他是旁邊醫院的一部份(恕刪)


慈愛醫院是老狗小時候由開元寺開的,所以正確來說,慈愛醫院是開元寺的一部分才對。
那時我們那一帶的居民對這座新醫院期待很高,但最後是失望結尾。
最後等到成大醫院成立,臺南的醫療才真的向前邁開一大步。
至於對慈愛醫院失望的原因?
老狗不清楚,慈愛醫院剛成立時,老狗應該只有3~5歲吧!
a bathing ape wrote:另外裡面的門神是我爺爺畫的
 


哇~~~失敬失敬~~~
這篇文竟然讓名畫師之後大駕光臨。
老狗感到相當榮幸!!

開元寺對老狗而言,當然一樣是充滿回憶的地方。
而且是很深層的回憶,因為年代已然久遠。
四十多年來幾乎沒變,但山門之外的人、事、物已然全非。
實著令人感慨萬千。

我在這裡長大的,最懷念小時候門口有阿婆賣紅豆餅,都隨便賣有時候一個2元也在賣,遇到日本觀光客馬上漲兩個50元。

阿婆最疼愛附近的學生了....哭哭!!!

以前還會翹課去廟裡下睡覺勒!


有賣紅豆餅的阿婆喔?
老狗不知道呀!
或許是年代不同吧!

老狗知道的開元寺,是和天仁樂園、元寶樂園、元寶大舞廳有很大關聯的。
想起小時候老爸帶著老狗去天仁保齡球館,
球道的末端躲著一個人,球瓶打倒後用手工排回去,
球由旁邊的球道旁的回球道推回到打球的地方。
後來變成元寶保齡球館後,才有自動排球瓶機來排球瓶。

至於元寶大舞廳,在1970末,1980初期是很紅的秀場。
還發生了國內某知名紅歌手找槍手來"喬"事情,
據說結果是在對面的冰菓室把當地里長兒子的小命給取了。
這下發生了刑事案件,歌廳自然就很難繼續營業了。

陳年往事,多說了幾句~~~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