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住臺北的朋友一定知道在南海路有座植物園。
但也或許它就位在臺北市中心,與我們的距離實在太近,
甚至可說是唾手可得,因而忽略了這處難得的市區綠寶石。
其實,臺北植物園中不僅有植物,還有多處歷史遺跡,是許多臺北人所不知道的。
 
臺北植物園的出現,肇因於1895年日人領臺之後,為了解臺灣本島生長,以及南洋植物的特性,研擬在臺北城南設置苗圃。至1900(明治33)年,購得城南土地12,953坪,作為苗圃及植物栽培試驗區。1921(大正10)年,原址成立植物園,主要目的在於試種南洋植物,因此在植物園內有著許多非臺灣原有種之植物,例如如大王椰子、亞歷山大椰子等充滿著南洋風情的棕櫚科植物。1924(大正13)年,腊葉館(即臘葉標本館)落成,作為葉片標本保存場所,即為今日之市定古蹟「臺北植物園腊葉館」。1933(昭和8)年,因興築臺北公會堂,原位於該處之清治時期官署建築「欽差行臺」部分遷移至腊葉館旁,即為今日之市定古蹟「欽差行臺」。1949年二戰終了,在國府接收後,臺北植物園為省立林業試驗所接收,之後因精省之故,於1999年林試所改隷農委會,臺北植物園成為直屬中央機關的園林。也因為植物園特殊的成立背景與發展歷程,整座園區內有著與一般公園不相同的特色。例如種植的植物種類相當多,達2000餘種,並且藉由廣泛的物種收集而提供完整的植物保育資訊。而植物園中的荷花池,不僅水生動植物生態相當豐富,也是賞荷的一處美景。另外,由於發展沿革的特殊性,臺北植物園也變成一處收集文化資產的場所。園區就有腊葉館與欽差行臺等2處市定古蹟,以及不具文資身分的日式茶店—南門町三二三,而園區外則有南海學園內的4座歷史建築
 
在12月中的某個晴朗星期天上午,老狗背起相機來個市區小旅行,造訪了許久未曾謀面的臺北植物園。當然,也一併造訪了植物園內的三處歷史建物,包括:
欽差行臺,清治時期的官署建築;
腊葉館,是日治時期的植物葉片標本館;
南門町三二三,是1935年舉辦的台灣博覽會中招待客人的茶店;
如果是長住臺北本地的朋友,歡迎來看看這位可能許久未曾謀面的鄰居;
如果是住臺北以外的朋友,老狗這些照片正好做為過年期間來「無人臺北城」遊覽的參考。
就請各位朋友,繼續往下看下去吧!!
 
 

◢欽差行臺◣

欽差行臺,顧名思義是清廷派駐來臺之欽差大臣,即中央大員之接待處所,具有會議、辦公的用途。此棟建築由臺灣巡撫邵友廉於1892(清光緒18)年所建,1894(光緒20)年完工,原址鄰近臺灣巡撫衙門,為清治時期新建官署建築。
但國際局勢難料,這棟建築剛落成時即爆發甲午戰爭,隔年清廷即將臺灣、澎湖等地割讓予日本。日本於1895(清光緖21/日明治28)年領有臺灣,此棟建築即被作為總督府至1919(大正8)年為止。換句話說,在因緣際會下,清廷竟然為了日後的殖民統治者興建最高權力中心,而在日後日本領臺的50年間,有一半的歲月卻是使用前朝的官署建築作為殖民地最高權力中心,真可謂世事難料。
1931(昭和6)年,為紀念天皇登基而在臺灣巡撫衙門所在地興建臺北公會堂,鄰近的欽差行臺因而被分解、搬遷。部分的建築物搬到植物園現址,另有部分建築搬到昔日的圓山動物園和淨土宗臺北別院(善導寺)中。搬至動物園內的部分因颱風而損毀,其他部分因故拆除,僅有植物園內的頭門、儀門、大堂與部分廂房完好保存,作為熱帶植物標本陳列室。
二戰結束,國府接收後,這棟建築被林業試驗所接收管理。1986年,由內政部以「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為名指定為二級古蹟,後因重新考證相關事證後,確認建築本體實為位在布政使司衙門西側之欽差行臺,故由臺北市政府在2013年重新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
 
老狗記得最早造訪此處時,名稱還是「臺灣布政使司衙門」,但就在某次造訪時發現古蹟怎麼換名字了,覺得十分訝異! 因為這棟官署建築被搬遷至植物園中,而植物園又是日治時期栽培南洋植物的核心,因而出現了建築前方有著高高椰子樹,充滿南洋風味的奇景!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在建築物前方的欽差行臺說明立牌,應該是2013年之後設立的。
從立牌中可以看出目前尚存於此的建築有三進,稱為頭門、儀門和大堂。
這個「大堂」就是古裝劇中的「公堂」。
大人升堂判案時,兩側有衙役大喊「威武」的地方。。。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頭門相當寬,為七開間。
雖然屋脊曲線平緩,但面寛夠寬,依然能顯現出官署的威嚴。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仔細看看,就會發現欽差行臺的門面遠比現存的許多清代廟宇來的樸素許多,最大原因可能是興建當時的福建臺灣省財源拮据所致。
右側外牆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右次間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明間中門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左次間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左側外牆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中門的左右側各有石鼓1座,上面的石刻為左龍右虎,符合中國傳統的堪輿學。
左石鼓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右石鼓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從頭門的明間中門步入,就會見到在內側的儀門,以及位在左右側的廂房。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儀門的牆面上有著「螭虎團爐」木刻,往內則有中廊與大堂相連。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站在儀門內往外看,分別見到頭門和儀門的左右兩位門神。
儀門下方的樹葉為在大堂內的特展「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的裝飾。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儀門內的中廊,屋頂採用卷棚頂。
可以想像青天大老爺問案時,衙役站在中廊兩側的情境~~~
老狗大概小時候包青天看太多了吧!!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站在中廊往頭門門口望,這就是青天大老爺的視野...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現在在大堂內的展出—就是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的執行成果。
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是農委會為了保留臺灣原生植物物種的一項專案。
此專案計畫利用全臺各地的植物園,儘力保留臺灣原生植物物種,以保護原生植物不被入侵的外來強勢物種侵佔棲地,以維持生物的多樣性。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在這裡有全臺各地植物園簡介,以及在方舟計畫中扮演的角色。
由於這個特展持續展出相當長一段時間,有興趣的朋友可在到訪時詳加了解。
臺北植物園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福山植物園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蓮華池藥用植物園(1)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蓮華池藥用植物園(2)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四湖海岸植物園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嘉義樹木園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恆春熱帶植物園(1)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恆春熱帶植物園(2)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在參觀完這個專案計畫的特展後,深深了解到「原生植物保種」,以及「生物多樣性」這兩項議題有多大的重要性。因為「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各種生物在自然界食物鏈中各自扮演一項角色,最後維持在巧妙的平衡中。當「生物多樣性」不再存在,食物鏈中少了幾項生物,而且又有外來強勢物種的介入,影響的是其他多種生物的生存。
舉例來說,老狗某次到高雄參訪某工廠,老闆說最近廠區外有許多蒼蠅,原因是氣候變遷,原本在生物鏈中負責授粉的蜜蜂消失,果農只好養蒼蠅,替代蜜蜂來授粉。但事實上,蒼蠅的大量存在,勢必又造成其他生物生存上的問題。這類問題在現在的生物界中層出不窮,甚至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也因此,「生物多樣性」及「物種保存」才會變成現今的重大議題。
 
欽差行臺的大堂高度相當高,作為官署建築的威嚴就由此來展現。
想要了解中國傳統建築的大木作構作,來欽差行臺可以看的很清楚。
不過,現在的建築樑柱已經大部分在多年前整修時被抽換為水泥柱,相當可惜。
大堂屋架(右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大堂屋架(中央)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大堂屋架(左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儀門與大堂之間的左通廊,也是方舟計畫的展出場域。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展出的內容就和生活中的原生植物及生物多樣性有關。
生活中的原生植物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植物保護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植物多樣性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除了海報之外,還展出了一些植物標本。
植物標本(1)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植物標本(2)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儀門與大堂之間的右通廊,則是展示植物園地底下的東西。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其實,植物園地下是一處史前遺址,在這裡以海報作為說明。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至於儀門與頭門之間的左右側,各是一間廂房。
左前廂房內,是欽差行臺的建築物大木結構分解展示。
在這裡可以看到中式傳統建築的大木結構構件,它們的名稱,以及如何組裝成一棟房屋。。
大木結構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束木、束隨、瓜筒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瓜筒、頭巾(右向)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瓜筒、頭巾(右向)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頭巾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雞舌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斗、關刀拱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關刀拱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二通、桁木、大通、柱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大門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板門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另外,也展出欽差行臺當中非關結構的小建材,如方磚、紅瓦等。
這些展出品應該都是整修時拆下保留的。
方磚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紅瓦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六角磚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尖峰筒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右前廂房則是欽差行臺的前世今生解說。
欽差行臺的故事,在文章前段已經說明,就不再贅述。
欽差行堂的前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搬遷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舊臺北城地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搬遷前市區鳥瞰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建築概說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大事記(1)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大事記(2)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建築工藝解說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看完右廂房的展示,走到頭門與儀門之間的天井。
這天的晴朗天氣令人心曠神怡。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走出欽差行臺,四處可見原本不屬於臺灣平地的植物,這就是植物園的歷史背景所造成的特色。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腊葉館◣

腊葉館就在欽差行臺旁,原為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腊葉館」,興建於1924(大正13)年。這棟建築的原始用途為乾燥植物臘葉標本的保存場所。1945年國府接收後,這棟建築也由林試所接收,繼續作為標本保存之用。2000年,植物標本全數移至林試所新大樓,這棟建築內部改建為辦公室。2008年,由臺北市政府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2017年,按原樣重新整修,於同年修復後重新開幕。
 
腊葉館在外觀上最大的特色,就是紅磚牆與屋頂的切角頂。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走入建築之外。順著指引方向前行,會見到模擬昔日製作植物標本的場景。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登上二樓,會見到很特殊的二樓中央挑空區。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往下看,會看到用來支撐2樓的仿西方古典式樣之金屬製圓柱,共7根。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建築屋頂為西式芬克式桁架。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腊葉館建築模型展示。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位在二樓的舊器材,標本製作與保存之必須工具。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櫃子中現在展示的是標本製作過程所需工具與材料。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收藏品意像展示。
在這裡的收藏品,除了實體標本外,應該還有手繪圖片。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標本製作設備展示。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一樓的展示空間,展示內容與林業發展、物種保存等有關。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簡單參觀之後,把握冬陽到室外活動,走向荷花池去。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老狗在3年前腊葉館剛開幕時,曾經到訪參觀,當時並寫了這篇分享文:
臺灣林業研究與植物資源調查之濫觴 -- 台北植物園腊葉館
3年來展出內容沒有太大變化,唯一不同的是2樓空間原本不開放,現在已經改為可自由參觀。
 

◢荷花池◣

荷花池可以說是一般遊人在植物園內最常駐足之處。
夏天來到此處可見滿池荷葉、荷花。
但若像老狗在冬日來到此地,則是見到南海學園內各建築,
包括獻堂館(教育廣播電台)、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原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建築)等的婆娑倒影。
目前,因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在整修中,因此中式建築的美麗倒影少了一處,期待幾年之後再現。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國立歷史博物館原址,在日治時期為「臺灣總督府商品陳列館」。國府接收後,於1955年利用此建築設立「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2年後更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承接原屬河南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以及二戰後日本歸還古物作為館藏基礎,如果曾進去參觀過的朋友,應該會對陳列於一樓,源自河南博物館的石刻館藏有印象。日治時期的商品陳列館建築為木造樓房,於1971改建為現在的宮殿式混凝土建築。由於建築物已使用近50年,封館全面整修也是很正常的。根據官網的資訊,在今(2021)年7月整修完工,即將重新開放。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雖然池中幾乎見不到荷花,但在池畔的水盆中卻有幾支荷花正開花中。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就拿它們來練練功吧!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練著練著,見到池畔的這位仁兄正打算起飛,調好快門光圈等著它,幾秒後拍下了這一幕!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池中自在悠游的魚。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池中的一株落羽松,葉子轉紅很漂亮!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老狗上次造訪植物園是在2018年的3 月,那時歷史博物館還沒開始整修,荷花池中的建築物倒影相當漂亮。另外,那一次的造訪還遇上了築巢在池中的紅冠水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面這篇。
臺北市 中正區 植物園 南門町三二三與荷花池 -- 春日早晨之城市小旅行
 

◢南門町三二三◣

南門町三二三位在植物園中的一隅,相傳是在1935年舉辦的台灣博覽會中,用來招待客人的茶店。在國府接收後轉為林試所員工宿舍。
之後,就和其他的日式宿舍一樣,歷經人去樓空、殘破不堪、大力整修,最後開放參觀的歷程,只是這裡整修與開放的時間較早,老狗也來過這裡好幾次了。
 
從大門外往建築本體看,就像是很常見的日式宿舍建築。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建築的屋頂採用的是「入母屋造」的形式。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由於建築原先的設計就是茶席,因此外觀頗符合現代人對「茶道」的印象,有著大大的玻璃窗及垂直木條。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建築的另一邊面對的是「枯山水」,遠處的高聳現代建築,是入選全球5大豪宅之一的松濤苑。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枯山水中的島嶼,上回來造訪時拍到了「龜」,這回拍到了「鶴」,光看外觀猜的出來嗎?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在枯山水旁有電塔,是教育廣播電臺的發射天線。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室內空間有一大片是直接踩在地上的,在這裡改造出一個櫃台來。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雖然無人可以解說,但是自己翻翻在櫃臺上的說明,仍然可以知道這棟建築及週圍庭院的一些語彙。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室內空間,沒有高架地板的的另一個角落。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另一部分的空間應該就是茶席了,以「書院造」的手法佈置最主要的空間,即為一般民居或宿舍的「座敷」。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座敷之所在,日式民居中的「床脇」和「床之間」也在這裡出現。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另一個空間約當日式民居的「居間」,只是因為原本是茶席,而不像住家設置有「押入」做為收納空間。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走出室外,看到放在地上的石頭,上面還綁了十字形的繩子。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根據在櫃檯上手冊的說明,這應該就是關守石,代表人行止步之意。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在庭院中有不少地方都放置了像這樣的石塊,請參觀遊客不要任意走進悉心養護的枯山水庭院中。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園內步道◣

看完了南門町三二三,來看看植物園內的步道。
如果是對植物有興趣的朋友,沿著步道在園內走走,必然有不錯的收穫。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順著步道走走,兩側都是各個地帶的特色植物。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回到了博愛路出口附近,有張大地圖看板,可以幫助參觀者不迷路,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博愛路端的大門,似乎還保留者日治時期的大門樣式。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左右兩支厚重門柱,象徵是官方所有的園林。
欽差行臺、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畔 —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植物園之冬日散策
 
外地的朋友,如果不知道臺北植物園在那裡,看看下面的地圖應該就很容找到了。

 
裡面看起來很大
感覺能到處拍照,景色也漂亮
台灣景點都差不多
好棒
古色古香..別有一番風味
有幾張照片有點背光看不太清楚,不過整體都還不錯喔 謝謝分享
老狗5550 wrote:
住臺北的朋友一定知道(恕刪)

很大很完整的清代建築
謝分享好想去喔
冬天可以有這樣的地方散步真不錯耶!走起來很舒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