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界的辛德勒名單-Leica Freedom Train

有一部經典老電影-辛德勒名單,
最近要再重新上映,
我之前有在電視上看過這部黑白電影,
印象深刻非常感人,
不過當時還沒玩相機,
所以沒有從攝影的角度來觀賞這部電影,
只記得是黑白的...

而我個人從學習拍照以來,
就一直對黑白影像有些偏好,
那說到黑白影像,
聯想到的無疑就是leica了...

我喜歡聽以前的故事,
尤其是世界大戰那個時候的電影,
一直是我喜歡的題材,
學了拍照之後,
也跟著人家收藏了個年代比較久遠的leica相機來把玩,

眾所皆知的是...
leica到現在還留下許多二戰時期的相機,
在市面上流通,
之中也不乏當時作為軍事用途,
或者當時的納粹軍官所使用過的特規相機,

但也許不為人知的是...
leica當時也如同電影辛德勒名單的故事一般,
藉由一些秘密行動,
比如任用猶太人到海外工作,
或非法越過邊境,
而拯救了許多猶太人的生命,
後世人稱之為-leica freedom train

leica當時的義行一直沒有被公開,
直到後人經過詳細考證之後才出書揭露出這一段史詩般的歷史,

參考資料:
https://kknews.cc/other/je6n3ge.html

https://kknews.cc/photography/bq24e6o.html
驚天秘密:
Leitz家族最偉大的成就不是徠卡相機,而是...


2016-01-25 由 侃圖 發表于攝影




你看過經典電影《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單) 嗎?它記述了二戰時期德國工業家奧斯卡·辛德勒 ,透過開設工廠,雇用大量猶太人,並在後來拚命拯救他們脫離納粹之手多達 1,200 人,即使相比納粹屠殺之數僅為滄海一粟,但在那個年代那份勇氣,電影已讓無數的人感動落淚。

原來在攝影界,也有一個非常相似的故事,堪稱為攝影界《辛德勒的名單)》,而當中主角就是Leica前主席Ernst Leitz II。


Ernst Leitz二世




在1920年 Ernst Leitz II 從他剛過世的父親手中接過Leica,那時還是一間光學公司,然後就在 1925 年將第一部35mm 相機』Ur-Leica』(下圖) 推出市場,為攝影界帶來重要改變,這些大家都知道了。


Ur-Leica

後來,希特勒在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徠卡主席自此開始收到無數猶太人雇員的求助,並因此開展了一連串拯救工作,主要是「聘請」猶太人作為徠卡駐海外員工,並以此為由送他們離開德國從而免遭迫害,後人則稱之為「Leica Freedom Train」(Leica自由列車)。不僅Leitz員工,連零售商、員工家屬甚至親友都被「派遣」到Leitz公司在法國、英國、香港以及美國的分公司。


Kristallnacht(水晶之夜)後,在慕尼黑猶太人商店

1938年11月的「Kristallnacht」事件發生後,Ernst Leitz二世加快了猶太人轉移工作。這些猶太員工通過水路到達紐約口岸,然後再投奔Leitz曼哈頓辦公室——Leitz當地工作人員則儘快幫這些猶太員工在相機行業找到新工作。

每一個到達新陸地的猶太人都掛著一隻嶄新的Leica相機——Ernst Leitz二世送給他們新生活的禮物,價值昂貴的Leica相機能夠幫助這些新移民度過初期最艱苦的日子。要知道那個時候一套 Leica 相機的價格能在紐約置辦一個臨街商鋪,而事實上大部分被「派遣」的猶太人雖歷經千險都保留公司的相機,並且在戰後相當一部分被寄回了 Leica 總部。

除此之外,在這些猶太難民找到工作之前,還可以從Leica公司領取一份補貼。得到Ernst Leitz二世救助的猶太難民包括設計師、技術工人、營業員、商人以及攝影業猶太作家等。


徠卡槍式相機原型機,誕生於1937-1939年期間的Ernst Leitz(徠茲)紐約工廠

「Leica自由列車」在1938至1939年救助的猶太難民數量達到高峰,幾乎每幾周都會有一批猶太難民通過Leitz公司的派遣離開德國——直至1939年9月1日納粹關閉德國邊境。

沒有人確切知道送走了多少人,但這至少拯救了數以百計的生命。能夠在生死關頭挺身而出,這份勇氣值得敬佩,而徠卡本身優秀也許是個重要因素。有些人相信,正因為徠卡光學及相機製造水平高,而納粹作為一個極度重視政治宣傳的組織,自然也相當重視與徠卡的合作,所以對這種行動也就睜隻眼開隻眼閉了。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主席父親掌舵的年代就已建立起以員工為重心的企業文化,提供養老金、病假及醫療保險,也會獎勵擁有高技術的員工,所以留下了一個如此互信的勞資關係。(也留住了業內的頂尖老師傅吧?)


這種行動聽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徠卡一名高級員工Alfred Turk就因為協助當地猶太人(逃難)而被判入獄,Leitz繳交大量賄款才得以出獄。而Leitz的女兒也曾因為幫助猶太婦女偷渡到瑞士被關進監牢,歷經磨難被釋放後因試圖改善700多名烏克蘭奴工的生活再次遭到監視。

整個行動本來還一直是個秘密,Leitz家族一直不允許媒體對這些歷史進行公開,因此被埋沒了大半世紀!直至一位出生於美國加州後移居英國的猶太拉比Frank Dabba Smith通過仔細研究,出版了一本書名為《The Greatest Invention of the Leitz Family:The Leica Freedom Train(萊茲家族最偉大的成就:自由列車)》 的書,詳細講解了這段史上極正義卻又極低調的拯救行動。

最後,在1956年離世的Ernst Leitz二世終於在2007年被Anti-Defamation League(反誹謗同盟)追授「Courage to Care Award」(勇於關懷獎)以表揚他的功績。


但願有一天「Leica Freedom Train」(徠卡自由列車)也可以拍成電影,讓更多人認識。而有能力購買徠卡的你(笑),也應該感受當中傳承下來的道德力量,並成為下一個Ernst Leitz二世。

以上圖文是作為 Leica 相機死忠的大攝郎參考多篇中外文章整理而來,如有遺誤歡迎指正;也歡迎大家轉發讓故事得以延續……
jill1124 wrote:
驚天秘密:Leitz...(恕刪)


jill1124 wrote:
驚天秘密:Leitz...(恕刪)




jill1124 wrote:
有一部經典老電影-...(恕刪)
原來如此!讚!感謝分享!
推文~~~
道德&勇氣是最值得敬佩的~~
jill1124 wrote:
要知道那個時候一套 Leica 相機的價格能在紐約置辦一個臨街商鋪


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經濟大蕭條讓房價下降50-60%, 一棟紐約住家還是要4000美金以上, 店面理論上只會更貴, 絕對不是100-200美金的相機能比, 而從leica II發售以來, 到1930年代末, 即使在大蕭條中, 編號仍然增加了20多萬.


jill1124 wrote:
在 1925 年將第一部35mm 相機』Ur-Leica』(下圖) 推出市場


ur leica是原型機, 從來沒有量產, 1925上市的是leica I.
JonSnow wrote:
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恕刪)


先說明...
發文那一篇是我寫的,
第二篇我發的回文是轉貼自網路文章,

如果對於第一篇有不同意見,
我予以尊重,
如果對第二篇有不同看法,
那這個我就不能改了,
不然偶會被告捏...

關於leica家族這篇故事的真偽,
我個人是傾向於相信的,
因為作者有(Frank Dabba Smith)
https://choosemosaic.org/liberal/rabbi/
著作有(The Greatest Invention of the Leitz Family)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zzkKugEACAAJ&dq=inauthor:"Frank+Dabba+Smith"&hl=zh-TW&sa=X&ved=0ahUKEwiTpqv0tcffAhWEvbwKHSBBB9wQ6AEIJDAA
反誹謗聯盟這個組織存在(Anti-Defamation League)
https://www.adl.org
其設立的「勇於關懷獎」(Courage to Care Award)也確實在2007年授予一位德國人Ernst Leitz II
https://www.adl.org/jan-karski-courage-to-care-award
所以整個故事的大概也就八九不離十,
因此我就相信了...(我這個人很好騙

那關於網路報導的講法,
也許有些誇大戲劇,
不過其實也沒有那麼嚴重啦...

第一點,
一部相機當然不夠買黃金店面,
不過作者也沒有說不能夠用租的,
也沒講是市中心還市郊,
也沒有描述生意的成本或規模,
我想應該不至於錯到離譜啦...

第二點,
以leica的機身編號來看,
(leica有沒有逃稅賣黑機我就不知道了)
一直要到1936年,
才從18萬編到20幾萬,
我不知道J大的經濟蕭條是依據什麼來定義的,
(我個人的口袋是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很蕭條)
不過依照維雞雞的講法,
是指1929~1933這段期間,
但是leica一直要到1933年11月24日,
才生產到12萬6千台,
更不用說leica ll這個機型本身有沒有20多萬的銷量了,
嗯...黑數還蠻多的...

第三點,
leica第一台在賣的,
好像應該是如J大所講的沒錯,
不過作者對這邊也只是輕輕帶過,
也說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意思不就是不詳述了嗎?)
實際上網路怎麼查也都有資料,
反正相機是從原型機來的,
原型機也沒辦法賣,
然後作者的原文我也不能竄改,
所以這點就只能請大大見諒了...

jill1124 wrote:
是指1929~1933這段期間


這只是經濟大蕭條的開始, 1933跌到谷底, 之後也無法反彈, 直到1940年代二次大戰白熱化, 各國進入戰時體制才終結, 有人認為這是二次大戰的起因之一. 因此, 整個1930年代都稱為大蕭條年代.

而1939年時, leica的編號已經到30多萬號, 但我曾經看過有日本文章指出1930年代leica III的銷量不好, 大約只有數萬台, 所以才會推論大部分的銷量都是leica II創造, 不過這樣的推論過於輕率, 姑且不論該文章對錯, 編號不見得會完整使用, 說不定有跳號, 也有可能生產出來卻滯銷, 故我會將前文修正.

jill1124 wrote:
然後作者的原文我也不能竄改,
所以這點就只能請大大見諒了...


不用擔心, 文章公諸於世就是要接受檢驗, 畢竟個人能力有限, 總是會有疏漏, 需要公眾討論來補足.
JonSnow wrote:
這只是經濟大蕭條的開...(恕刪)


了解...
感謝指正^^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