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9 vs M10 照片的成像還是M9勝?


stephenwong wrote:
即是說只要寬容度差...(恕刪)


其實這個議題在之前就已經有許多人討論過。最後結果還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例如RIP CD成音樂檔,就我個人的經驗,在同一台電腦上,不同CD燒綠器所燒錄出來的檔案,聲音竟然會有差異。

擁技術派的人就會說,這是不可能的事,燒錄出來的檔案都是01的組合,怎麼可能會有差異。

但可以聽出差異的人又會有不同的解釋。

利用軟體去改相片,我相信確實可以修改至接近,但某些層面應該無法完全修改至一致。

總之,我是不懂技術層面的事,但就實際上的使用,確實有所差異,而且我個人是覺得有些差異不是容易利用軟體去改變的。


stephenwong wrote:
即是說只要寬容度差不多甚至更好的相機,都能夠將影像轉換成M9 look?
所以Nikon, Canon, Sony, Pentax, Fuji甚至手機,都能夠轉成M9 look的影像;以此類推,不同的鏡頭也能轉成相同的look,縮頭也能轉成50 APO的意思?


你這種質疑沒有道理
a.感光元件對不同波長光線的數位類比轉換
b.光學鏡頭把三維空間投影到2D感光元件表面的轉換函數
是兩個完全不相干的東西
我說的是a 請不要自動幫我延伸到b
此外影響光學成像除了CCD或CMOS
感光元件表面那片(無)低通濾鏡跟微稜鏡結構也對影像會造成影響
我說M9跟M10可能可以互相轉換有一個假設是感光元件外層濾鏡/微稜鏡的結構差異不大(畢竟是同家公司產品)
當然如果假設不成立後面的推論就不成立

這年頭要做這種轉換理論上也不甚困難
想要有M9 look就用相同鏡頭M9/M10同場景拍幾千張
餵給神經網路訓練一下就好
技術難度在於你要有這個訓練資料 還有照片像素高對設備要求高


"If your pictures suck, lense/camera may not be the first things to change."
乍看之下是看不出什麼差異,仔細看M10的飽和度調的稍微多一點感覺顏色比較艷,M9較偏灰
至於哪種比較好,其實不放在一起都還不錯。
以前也是被CCD洗腦好像CCD有多強,現在真心覺得照的到比較重要否則一切都是假的
http://www.reddotforum.com/content/2015/02/the-great-debate-ccd-vs-cmos-part-1/

透過以上的網站比對,照片在經過修正後,不管是CCD或CMOS,確實可以讓兩者接近,甚至分不清是哪台機身所攝。

BUT..............其中有段話可以參考看看。

“I learned quite a lot about both the M9 and M240 during this test. I was pleasantly surprised to rediscover the M9. The camera can indeed produce some really stunning images under the right conditions. To its credit and, in line with what CCD supporters say, the color palette produced by default in Lightroom (after my preset application) is extremely pleasing in most cases. Images have a bite and saturation that is very attractive. Deep blues, thick midtones and punchy highlights add to the M9’s inherent per-pixel sharpness. In daylight shooting with good, directional light and a scene with saturated colors, the M9 is truly hard to beat. Even though the camera is going on six years old, it still produces image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best. Its weakness, due to its CCD sensor, is low light performance. If your shooting needs don’t dictate the need for ISO 3200 and you’ve got some fast M glass to boot, well, by all means, the M9 can still work its magic for you.”

M240我不敢說,但M10的成像與M9相比,兩者真的已經很接近了,但在許多場景或光線的條件下,只要條件對了,M9確實能製造出許多更異想不到的效果,而且那種效果是無法完全靠LR調整出來。

也就是這樣的原因,讓我對M9仍是愛不釋手。


Iloveleica wrote:
主要差異不是看色彩,...(恕刪)

「主要差異的部分是立體感,空間感、層次感、真實感」

你高興就好。

套在LP、CD的差異,完全適用。

你想想,全用抽象的定義來比較,有多大的意義?
LP、CD間的爭議有結論嗎?
你如此比較,也有相同的下場。
hillside wrote:
「主要差異的部分是...(恕刪)


確實,每個人的感受各有不同,自己高興最重要。

但既然提到LP與CD之間的差異,分享一些我個人觀感。

我使用的LP系統為Clearaudio Statement,唱頭為Clearaudio Goldfinfer Statement,數位的系統為MSB DAC IV Signature,這兩者雖不算頂尖,但也算是一時之選,就我個人瞭解,只要LP非數位錄製,播放出來的聲音在基礎上,不會有數位感,即便有些LP為數位錄音,但與我的數位訊源相較,LP重播的效果仍然是較不會有數位感。

其他的特性我就不敢說,各有各的千秋,每張唱盤與CD重播起來都會有其優缺點,但基本特性絕對會有所不同。

至於M9與M10的成像會不會有基本差異呢?就我個人使用上的經驗而言,確實是有,這份差異瑞看個人觀感,抽象也好,真實也好,數據比較也好,我的形容確實只是一份觀感上的形容,至於我的體會是否能透過"抽象"的言語傳達出去,就看個人的體會與造化了。

好的音樂跟好的錄音是兩回事,

音樂質量高,
就算錄音再差也能觸動人心,
音樂通俗,
錄音再好也是不堪入耳,

啊到底是在聽音樂還是在聽錄音,
就看聽的人是什麼心態了...


啊到底是在玩攝影還是玩器材,
就看玩的人是什麼心態了...




底片時代,
玩家玩的是暗房技術,
入門的只能選選底片品牌和沖洗店家,
對什麼品牌忠誠沒什麼好誇耀的...

數位時代,
玩家玩的是數位暗房raw檔,
拍jpeg是廠商預先設定好的樣版,
樣版再美也是別人的東西,
沒什麼好誇耀的,

raw進了解檔軟體,
什麼品牌都一樣現出原形,
求神拜佛也沒用


心理作用扯一大堆怪力亂神,
庸人自擾之...

jill1124 wrote:
好的音樂跟好的錄音...(恕刪)

jill1124 wrote:
底片時代,
玩家玩的是暗房技術,
入門的只能選選底片品牌和沖洗店家,
對什麼品牌忠誠沒什麼好誇耀的...
數位時代,
玩家玩的是數位暗房raw檔,





底片時代的技術門檻追求條件應該是
底片的選擇,依不同拍攝條件選擇適用的底片。
拍攝時的曝光條件設定,尤其是拍正片的最佳曝光區容忍誤差會在1/3擋之間,商攝精準度更常用到1/8檔。
底片本身色溫選擇並不多所以CC濾片通常就是拍攝時需要的修正色溫必要工具,黑白片色波修正更是重要。

以下如果暗房不是自己動手而交給公司處理另當別論
沖片的藥水條件,設備的選擇。
沖片的流程時間控制,標準、增減感、溫度控制。
曬相的相紙選擇、放大機選擇、鏡頭選擇、相紙曝光時間、曝光時對高光區和低光區的區域遮蔽增減曝控制(老手用雙手揮舞,新手用小卡道具)。
顯影的藥水、時間控制。

這就是所謂硬功夫,進入門檻跟成本都相當高。

數位時代就是大家熟悉的狀態了。只是目前玩家口稱的Raw 檔,其實也是各廠商經過廠牌各自對影樣的認定詮釋標準加上技術將感光元件讀入的訊號經由影像引擎轉化成通用影像數位描述檔案。如果各位見過真正由感光元件讀出來的Raw檔影像就會很驚訝怎麼那麼粗糙不堪。
所謂的Raw 檔只不過將影像用更大的深度已不壓縮方式紀錄下來而已。Jpg 檔就是砍掉一些一般人用不到的資訊砍掉,並將資料用通規描述方式壓縮成更小量化儲存。
Iloveleica wrote:


確實,每個人的感...(恕刪)



「只要LP非數位錄製,播放出來的聲音在基礎上,不會有數位感,即便有些LP為數位錄音,但與我的數位訊源相較,LP重播的效果仍然是較不會有數位感」

上周,我在西雅圖,與一位微軟資深的工程師,
也談到數位、類比間的問題
我們有一共同的結論:
LP,重播的「味道」就是很多distortion結合而成。
CD,其失真又不同。
二者硬要擺一起比,就得面臨很多困境。

我仍有LP,也有CD系統,所以我沒要支持那一方。
只是,從音響到攝影,類似的爭論、比較,
從沒間斷,也從沒結論。

過度在「空氣感、真實感」這類議題上爭論,
常會陷入意氣之爭。
謹此。
hillside wrote:
「只要LP非數位錄...(恕刪)


確實,播放的distortion,光是線材、擺位、空間等等,都會大大影響其重播的聲音。

不要說是自己系統的重播的過程,光是錄製的過程就充滿了各種不同的Distortion,所以我一向不認同有所謂的原音重現這件事,或是所謂的"監聽".

但CD與LP的比較,應是以一種既定範疇內的概數而論,也就是說,是在一般普遍條件之下,會產生某種多數既定的特殊現象而定。

也就是說,LP在大多情況下,聽起來會比較不會有數位感,CD在大多情況下,聽起來會相對比較有數位感。這就是一種範疇內的概論,倘若超越這種現象者,稱為"異數"。

所以LP與CD是否可比較?當然可比,只是在一定範疇內相比較會較為客觀罷了。

在聽感,或是看覺部分的形容,大部分一般人也只能限於形容詞上的描述,例如「立體感,空間感、層次感、真實感」等等,除非有什麼特殊儀器下去做多方測試,但對於儀器的測試,我個人也認為僅是在某範疇內的參考罷了,並無法用以作為全面的定義,尤其是聽感與看覺這部分的知覺感受,更是難。

所以,每個人的知覺不同,感受不同,有的人在某些成面多分感受,有的人則感受少些,只能說一切都是一種很主觀的意識,只是自己能多份客觀的態度看待一切可能性,也是一種可以幫助自己提升能力的不二法門。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