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M-D, 一台沒有螢幕的數位相機。隨著Leica公司宣布停產,原本冷門的機種頓時多了一點討論熱度。雖然之前版上前輩有分享過相當精彩的文章,不過到目前為止,網路上依舊少有相關的資訊。這台機器在市場上明顯有兩極的評價,特別是針對它的理念有相當不同的看法。當然,這不是本篇想討論的重點,畢竟理念的東西跟色彩一樣都過於主觀,很難有什麼定論。這次純粹想跟大家分享近期拍攝的作品(並非評測文!),使用的器材為Leica M-D搭配Zeiss Planar 50mm f2,地點為德國馬堡市(Marburg),也是格林兄弟求學及完成格林童話之處。M-D的最低ISO為200,如果沒有特別標示,都是以ISO 200拍攝。

使用後的小小感想:
1. 沒有螢幕是一種心理依賴的改變。剛開始有點不習慣,拍幾張後就會自然忘掉螢幕這件事,回家打開電腦有蠻高的期待感。
2. 因為只能拍DNG檔,原始檔案的寬容度也很高,適合喜歡玩數位暗房的人。
3. 以前有試用過M240,個人覺得M-D的解析度跟色彩表現比M240更好。(M-D的感光元件在官方標示上其實跟M240的不同)
4. 很喜歡蔡司的鏡頭,50mm f2這顆非常銳利(光圈全開已經很銳利)、色彩飽和高、對比強,很適合跟Leica相機搭配。


歐洲的吊橋似乎不免俗地都有人會掛鎖頭。


馬堡大學的大學教堂,同時為神學院的所在之處。


古時的房門與現代的塗鴉,帶有違和感。










M-D的黑白表現很有韻味。


德國馬堡市的伊莉莎白教堂。自然光的印照下凸顯出宏偉且莊重。


蠟燭拼成的十字架,微微火光,更顯寧靜。


教堂五彩繽紛的窗戶,絢麗但不失典雅。


這張照片主要是想要測試M-D的(金)黃色表現,很棒的厚實感。ISO 400。


依舊是厚實的金黃色。


教堂內的座椅,透過大光圈表現出座椅之間的層次。


陽光灑下,植物甦醒。


腳踏車的老舊烤漆格外有味道。


馬堡老城區幾乎可見三四百年的老房子。




馬堡市街一景。





使用木箱包裝的葡萄酒,雖然不知道酒的味道如何,光看已經很有味道。


以灰牆襯托綠色植物,蠻喜歡這張的對比與立體。
是縮圖的關係嗎? 為何畫面感覺都蒙上一層霧... 原圖也如此嗎?
Leon19680819 wrote:
是縮圖的關係嗎? 為...(恕刪)


Hi, Leon大,

確定是縮圖的關係喔~~
原圖並沒有這樣的問題。
在我的 Mac Pro 上看很清楚.
照片很棒, 色調與 M240 並不同, 請多多分享.
色調很棒!多多分享!不知和M10比較是否有差異
leicaanfaenger wrote:
Hi, Leon大,...(恕刪)

無論構圖、色彩與氛圍都非常棒,一流的作品。
leicaanfaenger wrote:
Leica M-D...(恕刪)
前輩張張美拍,我都拍不出來那種味道,好想學哦⋯⋯,在此謝謝前輩之前的教導
請問是每顆蔡司鏡頭或只有這顆50/2搭Leica?要是M9也是?我是菜鳥什麼都還在學習中,謝謝前輩
sota919 wrote:
在我的 Mac Pro 上看很清楚.
照片很棒, 色調與 M240 並不同, 請多多分享.


Jahaha wrote:
色調很棒!多多分享!不知和M10比較是否有差異


c63t wrote:
無論構圖、色彩與氛圍都非常棒,一流的作品。


dahshin wrote:
前輩張張美拍,我都拍不出來那種味道,好想學哦⋯⋯,在此謝謝前輩之前的教導


很高興聽到各位的肯定,很謝謝大家~~

因為我沒有M10,所以無法提供比較心得了。
不過,感覺上M-D的色調似乎比較往M9的方向。

dahshin wrote:
請問是每顆蔡司鏡頭或只有這顆50/2搭Leica?要是M9也是?

請不要客氣囉~~
其實我也是看大家在版上的作品,一路慢慢摸索過來。
目前手上只有Zeiss 35mm f1.4及50mm f2。
這兩顆鏡頭蠻物超所值的,個人也很推薦搭配M9~~















leicaanfaenger wrote:
Leica M-D...(恕刪)
謝謝前輩
再請問前輩
相機直出?Lightroom ?如何設定
我用M9拍出來的感覺,很平淡(我不會設定,都用標準,對比、飽和......也不知如何設定?)
謝謝前輩
dahshin wrote:
相機直出?Lightroom ?如何設定
我用M9拍出來的感覺,很平淡(我不會設定,都用標準,對比、飽和......也不知如何設定?)
謝謝前輩


Hi~~Dashin,

關於M9的直出,
會比較建議先自訂白平衡,
然後銳利度設定最高,
但對比跟飽和建議不要設到最高,
M9在低光源的情境,
可以拍出很有味道的照片,
可以善用曝光補償,
例如在拍人文景色的時候,可以試著減曝光補償,
如果是風景的話,可視情況增加。
不過這都只是建議,
最終還是自己試試看對比,飽和及曝光補償的組合。
如果有時間修圖的話,
我真心覺得LR還蠻值得一試的。
透過數位暗房的過程,
或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風格。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