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時間寶貴,建議樓主可以省下重複發文的時間,多欣賞美妙的古典樂
一再重複發文其實並不能增強說服力,反而徒增反感,何必呢?

流行樂和古典樂只是體裁和表現方式不同,本質其實並無不同。

馬勒8在Youtube的點閱不到百萬,
但貝多芬9已經都八千多萬了,差距達百倍之多,
連Hilary的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都輕易破千萬了!
何者為古典樂主流?從數據就可以輕易知道,何苦自以為是?







天問情 wrote:
那麼多古典樂作品不想聽 聽不來就算了。還要把華格納這種低級之作吹成這樣
拜託聽華格納這種下等樂而已是在發什麼燒...(恕刪)


我覺得一般然畢竟不懂 對古典樂知之甚少 事實上就藝術史上的整體評價 華格納生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及對後世的影響 是公認在一切音樂家之上的 包括像貝多芬評價也不過是"德國偉大作曲家" 華格納則是像"神"一般的存在 也就是一個人同是戲劇家又是音樂家的情況非常罕見 華格納就是幾百個世紀以來少數的天才 當然對一般人來說 反正也不可能去聽 就算不知道這些根本也沒差 但是在古典音樂領域 樂迷與樂迷間 要分高下 就看你聽什麼作品 聽多少 和能講出什麼論點了 例如近幾十年最受注目的馬勒 在樂迷心中標準就是進階高階的象徵 反正只要能聽懂一些皮毛就可以拿出來講 所以才會形成這種等級之分 目的也是在與他人較量 只是就一般樂迷來講當然免不了會有這種區分 站在我的高度就不會有這種想法了 畢竟我是覺得沒什麼好爭的 古典音樂作品這麼多不管什麼高階低階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好和專精的曲目類型 去跟人爭爭贏了又能得到什麼

不過你提出的倒也是個有趣的觀點 就是藝術是什麼? 藝術的價值又是什麼? 倘若藝建議術品不論是畫作 雕刻還是文學音樂等...我要不懂欣賞又怎能體會其價值 事實上藝術欣賞本來就是依靠天份佔多數 只是每個人天生對藝術領域各項專長項目不同 可能有的善於繪畫 有的善於舞蹈 有的則是音樂或文學而已 只不過就是這天份和興趣有部份也是要靠環境影響 一般來說出身社會較低階的 確實理論上在休閒嗜好是較少往藝術方向法展的 所以很多都是成長過程中 或脫離家庭出社會公做 取得一定成就 且社交圈拓展以後 才接觸到這些藝術相關資訊 進而從中選擇培養 而比較起來 古典音樂比起繪畫 雕刻美術來講 欣賞方式 資源取得算是相對容易的 隨便音響加唱片或上網就能輕鬆欣賞 且音樂音位又必然與音響系統結合 也因此其中就有許多商機 特別是在鎖定高消費族群上流社會的高價機種 必然是透過古典音樂來行銷

所以要說什麼高級低級的 這標準誰說的算? 很顯然一方面主要是社會大眾共識 生活經驗常識 另一方面就是市場經濟選擇了 要賺有錢人家的錢 賣高級音響 賣字畫 賣雕刻 等藝術品 或是鼓勵小朋友學音樂學繪畫學舞蹈目的就是在此 你想這其中哪一項是便宜平價的? 是社會低階負擔的起的? 所以這必然會有這種結局 當然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認知 什麼藝術不藝術的在我眼中都是垃圾又如何?... 這樣想確實也沒錯 但這想法畢竟也只能放在心裡 總不可能在現實生活公開場合到處講吧

至於在音響界 那個什麼喜多郎 確實有可能會被當測試片在用 因為我感覺那種配樂類唱片 在鑑定方面可以比一般流行歌好一些 畢竟流行音樂人聲佔比太多 動態壓縮過大 又大量使用合成音效確實不利於器材鑑定 且總給人感覺太過大眾化 就平時看一般人在聽的隨處可見 拿出來確實也沒說服力 那相比之下一些配樂類純音樂作品 一般人也比較少在聽的 感覺就好像嚴肅高級一點 且比起古典音樂也相對簡單欣賞 因為我個人天生音樂鑑賞力極強 其實那個什麼喜多郎的我聽個幾秒就知道肯定是比古典樂簡單才會有一些人選擇來聽 就所謂的 退而求其次 音樂必然是關於選擇 能聽古典樂的燃當然聽古典樂 就是不能聽才會往下選爵士或配樂類 不然在往下就一般流行歌 實在無法襯托出高階音響用家品味 當然這標準前題都是對有玩音響的人有差 若是一般民眾沒在留意這一區塊的當然沒差了 高興聽什麼就聽什麼 但玩音響的當然不得不講究一些 看那些國外的世界級高階音響展 端出來的全是古典樂 因為這東西端出來才有面子 才不會丟人 要不然在那種場合 又拿一些街頭電子舞曲 搖滾重金屬吵吵鬧鬧的 那誰會去看這家產品


ldw406 wrote:
「講出一套看法或針對單一作品深入研究」不是"音樂天分",而是"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講不出來不代表沒音樂鑑賞天分,只能說他沒"評論或學術研究的天分"。有的優秀藝術家可以創作很棒的作品,但他自己也

不太能對自己的作品說出長篇論述。聽音樂也是一樣,講不出來不代表聽者沒感受到,他只是不知道該如何用文字語言去論述他所聽到的東西。...(恕刪)


1.
這觀點我倒是不能完全同意 不懂就不懂何必給自己找理由 整天聽著流行歌是哪裡能對古典音樂作品有所感受 不用講什麼專業見解 就算憑感覺一堆人都沒個依據

像我本身也是沒有學過音樂的人 對音樂方面所有理論與技巧方面沒有一樣懂 更別說提供任何專業見解 但對聲樂部份 聲音好與壞比較就是聽得出差異 這點說真的沒辦法 我個人一開始聽古典就是很偏好特別是歌劇 大型聲樂作品類 對聲樂人聲天生就有很強的感受力 加上豐富的相關作品欣賞經驗 歌劇唱片收藏 所以有這種能力去分辨其中差異 當然有可能就專業人士來看會有另一套標準 但是就一般人平常根本都不聽聲樂的人來說 聽起來應該都是一樣 反正是比較不出來的 很顯然的就是平時就沒有培養欣賞古典音樂的習慣 聽得又都是一些聲音修改過多 壓縮過大 合成音效使用過度的流行歌曲 對於聲樂這種真正比較接近真實聲音的 便毫無鑑別能力 且由於音樂視野狹窄 不僅本身不懂 經驗不足 又沒有一套標準 就只好跟著媒體輿論 人云亦云了

畢竟古典音樂欣賞對一般人來講 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 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 只能說還是天份佔絕大因素 大部份的人音樂鑑賞能力肯定都還是只能聽一般流行歌曲水平而已 再上去可能連聽一部音樂劇 電影配樂 或爵士樂都很困難了 更別說是古典樂 講的這些都是事實 否則古典樂這麼好 早就人人聽古典了 更何況是在音響圈需要鑑定高階器材的發燒玩家

我知道我這人講話是比較直白 但有些事真的容不得這樣強詞奪理 今天不要談什麼深度的專業音樂鑑賞方面理論 就光講感覺 以馬勒《第八號交響曲》來說 其中差別就在於 有能力欣賞的人 自然能感受到其非凡藝術價值 要沒辦法欣賞的人 肯定就是一堆吵鬧噪音集結了 那你說這種感受的意義何在? 包括對一些初級古典樂迷也是 聲樂類或大編制合唱作品都會被歸類為高階曲目 像台灣馬勒迷算是不少 甚至還有專屬協會 但唯獨第八號其以聲樂為主的特殊性 讓許多古典樂迷包括馬勒迷也望而卻步 這已經不是能不發表一套看法或見解的問題了 也跟文字敘述 表達能力無關 而是根本連完整聽完都存在著問題 試想一部作品連聽都聽不完了 是能發表出什麼心得?

所以說不要去扭曲這種標準 每個人都有自己具備天份的項目 而我個人只是碰巧音樂鑑賞能力極強罷了 這點要能夠去理解或接受 就好比有些人天生就很會下棋 很會畫畫 很會玩魔術方塊 很會堆積木 很會拼拼圖 很會摺紙發機等等... 只不過音樂鑑賞力強弱在音響這領域影響是很大的 音樂鑑賞能力強 相對的評論高階器材能夠比較客觀 另一方面也能夠透過音響系統 去感受音樂藝術的價值 不然的話很多高階玩家 升級系統其實聽到後來都是在聽那種所謂的爽度 事實上就光是那些流行歌是聽不出音質好壞的 弄到最後當然就是自己騙自己 畢竟相對的高階器材就是要往上高階錄音來襯托 流行音樂預設低階系統撥放 拿高階器材說真的效益不大 就是浪費錢 享受亂花錢的樂趣而已
ldw406 wrote:
反過來講,若一個很有論述能力的人,吸收了音樂史與樂理等相關音樂知識後,再去聽音樂,卻仍屁不出什麼實質的東西來時,那他對音樂的感受力應該真的很薄弱,但我也覺得這樣的人應該是稀有動物,因為一

個人只要不是聾子,聽音樂一定會有某些感受。...(恕刪)


2.
一時還看不明白你是想批評或諷刺什麼 不過人對音樂的感受力確實與專業知識無關 畢竟學校或音樂教室沒教的可多了 一些書本或網路提供的資料訊息 學理上的曲式結構分析 民間專業音樂老師舉辦的講座等等...可能有助於理解作品 但畢竟不能取代聽者本身的感受 音樂還是人在聽的 尤其是對一般音樂欣賞者來說 古典樂可能簡單一點 簡短一點的小曲 聽著玩的或許可以 換成動輒數十分鐘數小時大作豈能輕易欣賞 別說這些平時都只會聽流行歌的人 古典樂迷裡也多的是聽了好幾年也還是只能聽基本入門曲目的 所以說根本問題還是在天份 我在這邊也不只一次以我的經驗跟各位解釋 古典樂真的不是你想聽就聽的 曲目都有公開 試問有哪一部是隨隨便便就輕鬆聽完的 也就是天份會限制人對於音樂的理解範圍 我也始終不明白為何我聽來是很簡單 很好聽的 到了一般人就變得很困難 很難聽了 個人是傾向認為 人對音樂的感受力強弱 主要還是大腦對旋律和複雜和聲的處理能力 就像我一直舉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為例 這很明顯的我在主題裡肯定講不下百次 再怎麼沒好奇心部感興趣的 或多或少也會去找來聽聽 更何況我還怕各位找各種理由拒絕欣賞 還特地提供連結影片 花時間做研究寫導聆 逐段逐句詳解且一解再解 但相信很多人嘗試過後就應該深感自身不足 我想這就是差異之處

至於所謂的音樂感受 什麼才是較實質的?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能至少整部作品完整聽過聽完才行 注意到所有的音樂會導聆 也都是以幫助民眾能順利聽完 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要是連這點都做不到 根本就沒有後續的相關論述了

還有音樂學者主要也是關注在其專精的領域 例如有的專攻器樂 有的專攻聲樂 戲劇音樂等...也不見得就是對音樂各類作品無所不能 但不能否定專業學者之所以能成為專家 能持續深造研究 肯定也是對這領域有極大興趣才辦得到的 可能從小學音樂學出興趣 一路從國小音樂班到大學音樂科系這樣走來 所以無論如何在音樂鑑賞力來講肯定都是有一定水平的 即使面對的是較為陌生的曲目類型

不過我覺得作為音響玩家 聽不來就算了 但即使沒興趣 好歹還是要裝個樣子 不然拿來當測試器材用也好一點 不要像耳機板一些玩家 就這些日本流行歌聽一聽就想學音響前輩發表評測 那當然參考價值不高 甚至還看過很搞笑的 花了幾個小時到人家耳機店聽著高階器材 最後得到的結論 竟然是根本不用去也寫得出來的 那與其這樣何必白跑一趟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
klarinette wrote:
愛聽馬勒&華格納自詡天生就懂得,註定欣賞古典樂?...(恕刪)


1.
關於這部分我稍作解釋一下 就是有關古典樂欣賞難易程度區分的普遍性標準

一般來說 古典樂曲目是有入門 進階與超高階區分的 只是一般人聽的畢竟都是些普通流行歌 自然不會有這種區別 相對也不會懂在古典樂界是有這種差異 就以交響類型曲目來講 貝多芬九大肯定是基礎必聽 而之後的進階是什麼 目前主流的選擇就是馬勒 這包括像在音響圈也是如此 各位不要看到耳機板一堆日本動慢人物 日文歌就受影響 以為玩音響的人會聽這個 其實根本不是 台灣耳機圈有其自然形成的特殊文化 主要是受鄰國日本影響 而對岸雖然也有部分耳機玩家如此 但就我觀察到的 至少還是有少部分高階用家 選擇古典音樂作為主要鑑賞音樂 其中馬勒就是代表音樂家之一 所以相比之下 台灣耳機玩家除非是針對一般低階系統 不然是不太能夠提出有參考價值的建議就是如此

至於為何馬勒可以視為古典交響樂作品類型的進階 其實是有很多因素 主要當然還是由市場決定 畢竟音樂廳有票房收入 唱片業有銷售量等等考量 必然會有大量的相關人員投入 並極力推廣宣傳 那要說為何最終這些音樂消費者選擇了馬勒作為進階代表 而非同時期的其他音樂家 如布拉姆斯 德弗札克 布魯克納 西貝流士 蕭士塔高維契等等... 我個人認為 馬勒的音樂可能還是有較多容易被樂迷接受和理解的地方 但有同是具備一定程度的深度 內容也較為豐富不單調 再者就是標準的問題 這標準一部分是由專業 一部分是由共識決定 就是當大多數樂迷認知到 倘若能夠欣賞某些作品 就是代表進階 代表等級提升時 那勢必會嘗試朝這方向努力 畢竟大多數的樂迷 其實也不太清楚自己要聽什麼 想聽什麼 能聽什麼 很多就是大家聽什麼就跟著聽什麼 有點像是盲目追求名牌一樣 古典樂對這些人來說 就像是眾多音樂商品類型中的精品 而這其中精品中的精品 便是樂迷們所要追求的更高層次 只要能夠學會欣賞 好像就能證明自己比其他樂迷高階 也算是自我肯定的一種表現方式

而華格納就根本無須多言了 在古典音樂世界裡 華格納就是唯一的神 不要說受一百多年來底下多少信徒膜拜 音樂界學術界 藝文界裡 更多的是 很多音樂家包括馬勒都公開承認自己是華格納之徒Wagnerian了 其他還有很多指揮家 聲樂家 演奏家 評論家 學者 各行各業裡的頂尖精英 上流社會高級知識分子...都有

但重點是 這些對我個人而言是沒差的 我不存在這樣的標準 我不需要自詡為高階古典樂迷 因為我天生就是高階古典樂迷 對音樂藝術的感受力鑑賞力就是這麼強 全都是不需透過訓練 不需他人指導 因為是天生就會的 這便是所謂的天份 一般人之所以沒辦法欣賞古典樂 是因為他們沒有這種天份 而一些古典樂迷之所以鑑賞力無法提升 曲目無法拓展 也是因為天份不夠 道理就如此而已 所以古典音樂圈很多衡量標準都不適用在我身上 不要拿我跟一般古典樂迷比 畢竟一開始就不是在同一基準點的

至於在音響圈之所以有跟上近幾十年來的這股馬勒旋風 主要還是歸功於HI-FI立體聲技術的發展 特別又是數位化錄音技術的演進 更有利於高階音響系統呈現更多細節與動態 就音樂性來講 馬勒音樂也比起其他浪漫樂派作曲家有著更動聽的旋律主題 在家上些許的棍難度高深感 可以讓高階燒友能與其他低階只會聽簡單古典入門小曲的音響玩家做區別 這點也是主要吸引發燒友之處 也就是說 各位既然來到這邊 就多少學點經驗 長點見識 都已經把事實現況講得這麼清楚了 別老是活在象牙塔 做個井底蛙 音樂世界何等浩瀚遼闊 就幾首日本歌 幾個日本女歌手 聯合動畫美少女耳機廣告 是能引導你走向正確的音響之路? 只能說台灣耳機圈真的太封閉 就一群學生在那邊鬧 根本沒幾個專業 甚至還有一些資深玩家也跟著聽動漫歌的 試想都幾歲的人還聽那些歌 那得出來的結論肯定是更不可思議了
klarinette wrote:
我愛死冰川清志了但我不會說我天生就懂得,註定欣賞演歌啊...(恕刪)


2.
這點很難講 搞不有人喜歡什麼周杰倫 林俊傑的 也有可能成為華語流行歌曲專家 只不過流行與古典比較起來 歌迷與樂迷間在評論音樂方面層次上還是有明顯差異的 看過一些歌迷評論專輯 內容真的相當空洞

但不管怎樣 喜歡某一類型的音樂 經常聆聽 相對的在經驗上還是會豐富一些 況且聽日本演歌的人確實很少 它既不流行也不古典 可以說是日本早期某一時期的流行歌 依現在的角度來看 或許可以算是經典日本老式歌曲 聽眾年齡層偏高 一般J-pop迷大多年輕族群 當然不可能去聽 至於耳機板這些玩家喜好的所謂ACG 主要也是J-pop歌曲 只不過範圍更加狹窄 嚴格講還不能算是J-pop愛好者 但有趣的是 耳機板整天講ACG 可是事實上 很多真的算ACG範圍的音樂反而都不聽 例如動畫電影配樂類 宮崎駿 久石讓 迪士尼等等...也就是說 他們所謂的ACG 其實是美少女限定 也就是要有動畫女性人物主題的那類的動畫片的相關音樂才聽 所以他們有的會講 「ACG女毒」 這個連在一起講的反而比較正確 畢竟純粹講ACG範圍還是比較廣的

而日本本演歌按理說式日本音樂文化的一部份 它的特色主要是在 比較沒有模仿歐美流行音樂性質的痕跡 不然所謂的J-pop 其實主要也是歐美那一套 沒什麼特別的地方 全世界的流行樂大概都那個樣 我個人是不太愛聽 結構上也太無聊過於簡單了 至於日本演歌的話我當然也是不可能去聽 它雖然有其風格但感覺都太過類似 聽起來好像都是那個樣 所以跟一般流行歌好像也半斤八兩 畢竟流行歌也是大家互相抄來抄去 至於耳機板有沒有動漫迷聽演歌的 我在想應該沒有 我覺得就算有演歌主題的動漫片 角色或劇情設定恐怕也很難成功 畢竟演歌這種形式還是與一般常見J-pop差異過大 音樂本身就容易使動漫迷排斥 光靠動畫人物形象好像也很難彌補 且就商業手法來看似乎也無此必要 確實沒道理說為了宣傳日本傳統演歌 而從動漫迷這邊下手

但要說古典主題倒是還有幾部打出知名度 不過那一部份是古典樂迷支持的緣故 例如《交響情人夢》 他因為有翻拍成電視劇和電影 所以有可能這些日劇日影迷會因為覺得好像劇情不錯去找原版漫畫來看 而就我了解它應該也不是主打美少女系列 不然像耳機板動漫迷愛看得好像都是要有一群動漫女性人物的那種 當然我不曉得那些片是要演什麼 為什麼這些人會這麼愛看 也不知道什麼原因 或許這世界上有些人就是註定要喜歡看動漫人物吧 譬如說看了某部動畫片 覺得女主較好可愛 就到處在動漫板宣傳請同好支持增加人氣 那動畫公司可能就會衍生相關音樂產品 但其實發聲的是幕後聲優 所以造就相關產業商機 除了動畫公司外唱片公司 還有周邊商品各廠商都能因此獲利 部份耳機廠可能也因此分到一點好處 所以從頭到尾這跟音響方面專業都是無關 所以我就很擔心看到動漫迷因為喜歡動漫歌買了耳機在那邊提供建議的 低階系統用也就算了 少部份高階用家聽了這麼多動漫歌曲 聽爽了那感想是什麼 我好像也沒看過有誰詳細描述的

klarinette wrote:
還有,128k vs 320k mp3光音量就差一截了,更不說與flac/wav的差異(流行樂哦),樓主確定聽得出IE800和手機附贈耳機的不同?...(恕刪)


3.
在音響圈看到有人在吹噓自己聽感多好多好 能夠分辨有損無損差異的早已見怪不怪 特別是在專業度更加不足的耳機論壇更是常見 但我個人總覺得 只是聽音樂而已真的不要這麼辛苦 試想就算真的能聽出差異 那也是在 很專注很專注的 好不容易勉勉強強的有點半信半疑的情況下猜對 然後再來自以為聽感很好 實際上根本無此必要 我常在說板上一些音響耳機高手 言過其實 自相矛盾 你要聽感這麼好的人 這麼厲害的人 早就發現古典樂的好而聽古典樂了 怎麼可能還會愛聽流行樂? 尤其玩音響的人 透過古典音樂能發掘更多器材實力 體會更多樂趣 這樣花錢升級上去相對才有意義 要不然都聽流行歌的 花大錢買了一堆器材 真要問聽出什麼心得 很多也講不出個所以然來 頂多就證明自己有錢而已

所以說 我會建議 先不要特別去介意什麼有損無損 128或320的差異 試著就一般平時欣賞音樂的方式 如果不是能很明顯的能感覺到其中差異 那其實也不必勉強 真要很刻意去聽 那也實在是有點違反正常欣賞音樂的方式 畢竟哪有這樣在聽音樂的 更何況聽的不過就是一般流行歌 本身就沒有什麼音樂性 藝術性 你會想聽也是因為覺得好聽 想跟著唱而已 甚至也稱不上是音樂欣賞 那再來計較什麼音質好壞 有損無損那豈不是相當矛盾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還不能體會出其中含意 也就是說 假設一個高階耳機玩家 到處講說 自己是一個追求器材聲音表現 對音質相當在意的人 結果呢 聽的卻都是些不講究 也不需要講究音質的流行歌 然後再來針對這些不講究音質的流行歌的聲音表現 拼命花錢買器材升級 那你想所得到的結果會是什麼? 所以說根本原音還是在我主題裡一直強調的觀念 先講究音樂 再講究音響 一個沒有音樂鑑賞能力的人如何鑑定音響聲音表現

像我自己也是剛剛才從國家音樂廳回來...




還有網友質疑本人不是熱愛音樂的人 甚至質疑本人的音樂鑑賞力 ...這事都是相當無理的 難到花錢到音樂聽就拍張照片證明自己曾經來過 那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當音樂廳是來玩的嗎? 我是經常出入國家音樂廳 或許讓人感覺有些隨性 好像稀鬆平常像便利商店買東西一樣 但其實很多音樂音響經驗還得透過實際演出體會 光靠平時聽的錄音 唱片來檢視音響系統遠遠不夠 先別想著一定要花大錢去堆器材 最起碼先建立起一套衡量的標準再說 而不是整天再聽感比賽 比誰聽感好 聽感再好還不是流行歌 甚至還有卡哇伊日本卡通歌的 就這樣還還整天出來教大眾選購音響器材 還講得頭頭是道 很顯然的是完全沒搞清楚狀況



VitusMac1398 wrote:
Ie 800+Macbook Pro 13吋 2017
沒有很專業的配備,但自己是音樂系的學生,對音樂有一定認識
個人喜歡德奧樂團聲音豐厚的傳統音色,因此買回來的都是柏林愛樂,Dresden,巴伐利亞電台交響...(恕刪)


1.
印象中那種筆電平板的推力 應該比起手機好不到哪 只是聽流行的當然沒差 但如果是要聽古典的話恐怕稍嫌不足 依你目前的配備似乎搭個隨身型耳擴會比較好 畢竟筆電比較不會帶著邊走邊用 如果是手機或隨身播放器再加個耳擴就不太合適了

2.
這部份其實也沒得好選 原因是古典音樂市場很小 唱片公司即使主打「名家」「名團」「名盤」「合集」「全集」「低價套裝」...都未必好賣了 何況沒名樂團 無名之輩 且古典樂作品本來就是德奧大宗 德奧當地樂團平均知名度高於他國也是必然 所以現在那種單張高價的古典唱片新發行 主要大概都是靠古典藝人在推 例如之前的曾宇謙在DG發行的那張就是 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 古典音樂圈 樂迷專業度足夠的還是少數 大部份真的都是只能聽些簡單小曲 標準曲目 甚至聽了十幾年 幾十年還在入門階段的都有 畢竟要對古典樂有那種極端狂熱 及非凡的藝術鑑賞力 能夠長時間專注聆聽數小時的能力也很不容易 大部份真的都是聽好玩聽氣氛聽氣質聽高級而已

再者現在古典大廠比較傾向 經典老錄音低價套裝重發 很多在當時就是名家名演 在LP時期消費者也是優先選知名樂團 且當年錄音技術不如現在數位錄音簡化 專輯製作成本都很高 一些小樂團 不知名演奏家 指揮家 聲樂家根本很難有機會參與錄音 只是後來隨著數位錄音技術發展 唱片製作困難度成本下降 讓一些小廠也曾在唱片業輝煌時期有過一些成績 主要就是主打自家特色 例如一些專作發燒錄音的發燒名廠 推銷該國音樂作品 或者發掘冷門曲目 等等...只是現在線上聽音樂 Youtube Spotify...太方便 想聽什麼網路都有 一些冷門作品可能樂迷聽一聽覺得沒什麼也就不會想買去唱片 更何況大多數樂迷程度根本基本曲目都聽不完整了 更遑論去找冷門作品來聽 所以說像一些小廠根本很難生存 不似發燒名廠的話至少還能賺音響這一市場消費者 另外有些小廠發行的錄音確實不好 選擇大廠確實是比較穩定一些 特別是一些早期黃金時期流傳下的經典錄音 當年都是花大成本製作 各方面平衡調整都非常到位 有很多都還比現在的數位錄音好 再加上唱片公司很多低價套裝系列 看起來都是相當划算的選擇

至於我個人的話當然是不能拿來跟一般樂迷比了 我聽古典樂很早就找冷門曲目來聽了 尤其是我偏好收藏「全集」 特別是作曲家的全集類 我覺得這是除了能夠聽到作曲家大部份的作品外 也是一種比較能夠全面理解作曲家的選擇 所以我古典樂懂很多 聽很多 評論能夠比較客觀是這緣故 當然重要原因是我本身有這種能耐能輕易欣賞任何作品 古典音樂欣賞對我不存在「難度」這種東西 一般樂迷哪有辦法像我這樣聽 也不是要把自己講的多厲害 畢竟樂迷裡程度比我好的 或跟我一樣程度的也是有 只是不多就是了

VitusMac1398 wrote:
本人覺得古典音樂除了華格納跟馬勒能夠測試耳機的性能,還有理查 斯特勞斯的作品都能測試耳機三頻性能...(恕刪)


3.
確實是如此 只是台灣耳機圈主要受限動漫主導言論 整天女毒 ACG J-pop的 導致這方面訊息早已落後其他地區太多 而音響圈前輩當然不會受這些耳機玩家影響 跟上現行古典趨勢主流也是必須 不過音響發燒友古典樂畢竟專精程度還是不夠 很多大作品還是聽不來 依我的了解 華格納的部份大多就是聽聽序曲 整部歌劇完整聽完的我還沒見過 理查‧史特勞斯的話主要可能挑些管弦樂作品來聽 至於馬勒就聽的比較多一些了 目前有看過聽完整的評論 第一 第五 第六都有 主要就是不帶聲樂的 不論音響迷或愛樂迷通常都比較不會排斥

還有一部份原因就是 之前一直強調的 馬勒音樂代表的就是「古典進階」 這標準共識全世界通用 而各位不了解古典音樂的自然不懂這套邏輯運作模式 因為音樂進階了 音響才能進階 所以只要音響一進階 相對的做為評測員 端出來的音樂也必須跟先前的音樂有進階差異 例如之前用韋瓦第 莫札特 用小編制室內樂 獨奏器樂等 到了器才一升級 就要展現相對應水準的音樂及錄音 例如改用馬勒 大編制等等... 所以自然就會去古典音樂圈收集相關曲目進階的資訊 這並不是在給音樂類型做等級劃分 而是在正確商業手法操作上 必然會給消費者傳達這樣的訊息 而不是像耳機板這樣整天搞笑 幾十萬的器材還在日本流行歌 卡通歌的 很顯然的就是搞不清狀況 各位可以看像很多耳機商業配 如果器材等級夠 他也絕不拿流行歌 動漫人物出來宣傳就是這道理

就像你說的要測試耳機三頻性能 難道又拿一般流行歌 電子舞曲 吵吵鬧鬧搖滾饒舌嘻哈能測的出來 很多人還不清楚為什麼 簡單講 那種錄音 基本預設音量過大 加上背景合成音效轟隆隆的 在這麼嘈雜的情況下 是很難測出什麼樣的性能 況且這都還沒考量到流行閱錄音動態壓縮過大 聲音修改過多的問題

所以看到有些人甚至不懂怎麼測耳機 還充內行教人選購 給建議就真的相當好笑 我有時真不懂這些人在想什麼 要說井底之蛙 不知世界多大 那我在討論串中一再展示給各位看 也花了相當多時間做說明 相關評測一堆 是真的都還沒看明白還是怎樣 還是真的有人覺得自己聽流行歌在音響評測上會相當厲害


VitusMac1398 wrote:
例如巴伐利亞電台交響樂團2013年由Mariss Jansons錄製的阿爾卑斯山交響曲。在山峰一曲中小號解析度優異,首席小號,與第二小號所吹的旋律能分辨。而Bass Trombone跟Tenor Trombone的聲音也能清晰分辨。圓號在「獵人」動機的張力表現不俗。最後木管重新奏出「山頂」旋律能感覺出「理查斯特勞斯」不捨得山頂難忘的經歷。整體來說好的錄音+好的耳機,真的超棒,聽了共鳴感超重...(恕刪)


4.
分析的相當不錯 看來你會的不少 確實理查‧史特勞斯留世作品就是管弦樂與歌劇為主 幾首名曲錄音也算不少 我這邊有的是老錄音肯陪指揮的管弦樂作品全集9CD 這套賣到現在還在賣 記得前幾年Warner重發行低價系列 不過這部份我聽的比較少 主要專精的還是在歌劇方面 收藏的也是全集 裡頭收錄理查‧史特勞斯全部15部歌劇 從 貢特拉姆 Guntram(1894) 火荒 Feuersnot(1901) 莎樂美 Salome(1905) 厄勒克特拉 Elektra(1909) 玫瑰騎士 Der Rosenkavalier(1911) 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島 Ariadne auf Naxos(1912/16) 沒有影子的女人 Die Frau ohne Schatten(1919) 間奏曲 Intermezzo(1924) 埃及的海倫 Die agyptische Helena(1933) 阿拉貝拉 Arabella(1933) 沉默的女人 Die schweigsame Frau(1935) 和平之日 Friedenstag(1938) 達佛涅 Daphne(1938) 達奈的愛情 Die Liebe der Danae(1940)...到隨想曲 Capriccio(1942)



藍光的話目前則有 《火荒》 《莎樂美》 《玫瑰騎士》其他陸陸續續都在物色當中 原則上可以的話還是會盡量收集完全 畢竟理查‧史特勞斯作品水平是很高的 像歌劇的部份在我聽來每部都很優秀 由其他特別擅長編織厚實的聲響效果 及華麗夢幻的和聲效果 例如《玫瑰騎士》中相當著名的一段 1:27:40 ...像這種音樂編排 在史特勞斯歌劇很常見 只是一般人 只能聽流行歌的 當然就不能體會真正的音樂之美 藝術之美 就普通流行歌這樣聽聽唱唱 談戀愛的時候戀愛情歌 甜甜蜜蜜 失戀時候就失戀情歌 療傷止痛...你說就這種水平能聽古典音樂? 怎麼就沒想過要超越 要進階 一輩子對音樂的理解就止於流行歌曲? 所以說跟這些人談音樂藝術困難點就在這邊 所謂的「正向藝術感動」 註定只有少數人能獲得 看耳機板這些玩家 花了幾萬 十幾萬 幾十萬買一堆 最多也是日本流行歌 動漫歌聽一聽 或許跟他們介紹這些音樂作品 好奇之下會找來聽聽看 但聽不來終究就是聽不來

不過我建議要增進聽感 還是以歌劇多了聲樂複雜變化會進步較快 像以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來說 我個人倒是蠻推薦《莎樂美》的 主要是這種很多段落聽起來不和諧的 起伏很大 充滿戲劇性的音樂 基本上都是進階樂迷 高手在聽的 不要想說聽的多懂 就是把它當做訓練就好 我覺得或許多少會有些效果 當然如果聽沒幾分鐘就頭昏腦脹 昏昏欲睡 音樂欣賞能力這麼差的話 那也是沒有辦法 可能有人天生大腦無法處理複雜音樂 類似老舊電腦 一次執行過多程式就當機一般 像我知道有的人雖然不愛古典樂 但一些長篇歌劇 當做背景音樂聽是還聽的完的 就是在音樂本能上不會產生排斥效應 純粹是個人喜好問題而已

至於你說的好錄音+好耳機 那好錄音肯定不會是流行歌 但共鳴的話倒是看個人 例如耳機板最常見的「女毒」 就是針對喜好日本女聲的歌迷產生的一種「共鳴」 不過我會比較傾向解讀為「聽覺高潮」 畢竟它是一種帶有生理反應的現象 這樣描述會比較貼切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