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前言

這篇分享文,除了分享我實在使用Embody三個月的心得,與前一把Aeron做了對比
我也會大致說明對於所謂人體工學椅的看法,並在最後提出一些誤區,
許多觀點是出於我個人的主觀體驗,不一定能代表所有人,
基於希望幫助大家避開雷區的心情來分享
以下,圖多字多,請謹慎觀看

笨蛋,問題出在屁股

可能有些人知道,許多物理治療師會強調「正確的坐姿」
是因為長期坐著工作所帶來的壓力,往往是日後身體不適的主因
但許多人不知道,坐姿不正確的後果究竟有多嚴重
是的,我的肩頸出了狀況,然後開啟長達了兩年的復健
不良坐姿為何會帶來身體整體性的負擔?
網路上有非常多的文獻,請容我節省一些文字不多贅述
以下面這張在網路上找的圖片來說,我長期以來都是三個錯誤的姿勢在循環,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註:圖片引至這裡

在長期坐姿腰部缺乏支撐的狀況下,
我的腰首先出了問題,
腰椎的肌群長期承受坐姿骨盆前移產生的壓力後,
後腰的深層肌肉出現緊繃發炎的現象,
而這些傷害在真正開始出現疼痛感之前,很難被身體察覺
當我察覺到時,已經因為後腰肌肉長期發炎而無法仰躺了
每當我睡覺要仰躺時,從側面看,腰部幾乎是懸空的(因為無法放鬆)
導致我只能側睡,仰躺會讓我很不舒適
這還只是第一階段,我還沒完全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

病入膏肓

大約在去年中,我因為長期以聳肩的姿勢使用滑鼠,給肩頸帶來過大的負擔,
然後,我的肩頸、斜方肌及周邊的深層筋膜出現嚴重的發炎反應,
具體症狀有幾個:
1、肩關節活動不順暢,旋轉上臂時,肩關節會有聲音
2、上臂活動角度受限,手無法高舉過頭
3、脖子左右轉動角度受限,不管是往左轉還是往右轉,轉到一個角度後就會開始痠痛
4、後頸及斜方肌群痠痛難耐,會不由自主的不斷反覆抬頭、低頭來舒緩脖子不適

這些症狀痛起來時,會嚴重影響到睡眠,
不管我如何調整枕頭高度,都無法調到一個能讓我舒緩疼痛角度
然後,又因為身體自動調動其他肌肉來進行代償的結果,
讓整個上半身的發炎反應變得更加劇烈,
也就是所謂的「病入膏肓」

最痛苦的那段時間裡,我甚至好幾天無法入睡
只能選擇到醫院打激痛點注射,先設法放鬆已經有痙攣反應的肌肉
接著,開始了漫長的物理治療,
一般使用熱敷、吊頸、電療的物理治療方式,收效甚微,
當我持續在不適合的辦公環境之下工作,
新增的傷害又抵銷掉了已經沒甚麼效果的復健成果,
半年後,我決定改採「撥筋按摩」的方式進行治療
「撥筋」的過程極度疼痛不說,主要是「費用」實在驚人,
北部行情,膏肓區的撥筋按摩單次900元,一個療程20次,
我已經歷經了兩次完整療程,至今都還沒有完全康復
期間已經花費多少醫療費用,大家可以自己算算

治療期間,我開始著手更改我的工作環境
這個之後有機會再談,今日先把重點放在椅子上

我的第一把嚴格意義上的人體工學椅:Herman Miller Aeron


我試坐了各種品牌的人體工學椅品牌,包含國產的ENJOY 121、日系的岡村、米國的HM等等,
前後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大大小小體驗了不下二三十把椅子,
最後,我選擇了HM的AERON
這把椅子我只坐了兩個月,就因為某些我不喜歡的原因,而轉手賣掉
很抱歉沒有拍照,我以我個人的使用經驗,總結幾個優缺點

優點
1、就網布而言,HM網布的舒適度的確優於其他品牌的網布
2、腰部的結構可以做到比較到位的調節,在腰部支撐上優於我所體驗過的其他任何品牌
3、前傾功能在工作情境下挺實用的,但也不建議常用,畢竟前傾也只是把原本在腰椎的壓力分給骨盆而已,整體來說也不符合「正確坐姿」該有的樣子
4、有ABC三種SIZE,幾乎可以適配各種身高的使用者
5、能調節的地方非常多,可以依照身材做細微的調整
6、整體做工不在話下,椅子非常沉重,調節機構的阻尼感扎實,椅面升降時氣壓桿甚至會有像氣壓閥的聲音出現,聽起來蠻療癒的

缺點
1、頭枕的設計無法適合所有人,至少並不適合我;原本HW給AERON的定位就是「工作椅」,並沒有附上頭枕,這外掛上去的頭枕,對我來說設計不良,怎麼調整都無法達到一個合理的位置,AERON的機構,會輔助我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此時上半身非常端正,幾乎接觸不到頭枕,當我想要放鬆後仰時,頭枕的高度並沒有辦法好好拖住頸後端,位置非常尷尬,還不如不要頭枕
2、除非有擱腳凳墊高大腿,否則網布直接包覆椅框做椅面支撐的設計,坐久了大腿與椅框接觸面,還是會感受到稍微的壓迫感
3、對我個人而言,機構有點多,雖然學會它花不了幾分鐘,但機構越多,意味著故障的機會也越多,調整起來就稍微費力一些;除了常用的升降功能外,其他不常用到的調整功能,偶而需要調整時都得回想一下怎麼操作
4、除了存在感強烈的腰部支撐外,肩背的支撐非常普通,甚至普通到讓我感覺有些若有似無,許多第二線第三線的品牌在肩背的支撐都比它好

整體而言,我覺得AERON就像是上一個世紀的設計沿用到現在,
頭枕的設計很隨便,沒有發揮該有的存在感,
上背部的支撐是個硬傷,腰部支撐調節到位時,上背支撐就會降低,有時正坐時上背甚至接觸不到椅背
我個人感覺這把椅子優點是均衡,沒甚麼特別錯誤的設計,但也就僅此而已,
對我而言並沒有甚麼地方是出色到讓我願意使用十年的
所以三個月後,我就改買了Embody來取代

Embody:特點明確,但略有不足的人體工學椅

Embody首先讓人印象深刻的,絕對是那有如龍骨一般科技感十足椅背,
這樣的椅背設計,亮眼到頻繁地出現在各大影視作品中
那實際上的坐感是否也跟外型一樣出色?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我先下個簡單的結論:跟Aeron相比,「自適應」是Embody最大的特點
以下用圖說故事

先來看核心的支撐結構
這一塊塊錯縱複雜獨立零件組成的矩陣結構佈滿整個椅背,
矩陣結構連接在一片塑料片上,塑料片做了許多十字狀的切割,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這兩層關鍵結構,都具有一定的位移彈性,組成了Embody的椅背支撐,
當人靠著椅背時,椅背會依照人體的背部形狀,做自我調節;達到貼合支撐的效果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我必須要說,比起Aeron那種若有似無的肩背支撐,
Embody是走向另一個方向的「完美貼合」,
【甚至連靠在椅背上做小幅度的伸展,都能感覺到椅背跟著你的身體動作在做形變。】
如果Aeron的椅背只是讓你「靠」著,那Embody就是整個椅背「拖住」你,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體驗
因此Embody在上背的支撐上,完勝Aeron,甚至完勝我目前為止所體驗過的任何品牌

坐墊的部分,Embody下方由多個類似獨立筒彈簧的結構組成,
靠這個環環相扣的系統扣具把體重分散掉,椅面也有一定程度的「自適應」,
據說Embody光是椅墊就用上四層結構,錢花在哪?把腰彎下看就知道了!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椅墊的適應性,雖然也算是符合Embody的功能特色,
但我三個月來的使用感受上,我不認為這樣的設計對每個人來說都「舒適」
因為在某些角度上,坐在椅子上可以感受到椅面下方機構突起的異物感

可調整的功能

與AERON一樣,Embody依然採用多個控制桿來做細部調整
右手邊這根控制桿,整合了「高度調節」以及「椅背後仰阻尼感調節」兩種功能。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高度調節的部分,最高可以到非常高,值得一提是,Embody的最低處其實也還是算頗高,比Aeron還要高1.5公分,身高未達170公分或桌面很低的人,可能得注意一下,這把椅子也許不適合你

後仰阻尼感的調節是我蠻喜歡的功能,搭配椅背的龍骨,它能夠在不固定椅背角度的情況下,偶而做後仰放鬆的動作時,依然有足夠的彈性主動拖住後背,不會有不安定感,這個功能實際使用上對我來說很受用

椅面的調節
Embody沒有前傾的功能,但有椅面座深調節功能。我試坐過其他類似功能的椅子,多數都是透過椅面的「前後移動」來調整坐深,如果椅面往前調整太多,後面就會空出來,在屁股後方處會有空蕩蕩的感覺;
而Embody則是有個類似卷軸的結構,可以真的把椅面的布料向外抽,加深椅面,只不過這個不太好上手,需要在一定的角度下才能順利抽出來,內人就怎麼嘗試都無法成功把椅面往外抽

拉住兩邊的拉環可以把椅面往外拉,不是很好操作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這個像卷軸的結構,可以真正實現椅面放大,而不是單純前後移動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這裡碎嘴說一句,很多人覺得椅面前傾設計是Aeron的最大賣點,的確是!但我真的不認為前傾這種「戰鬥形態」是一個「正常的坐姿」,首先,Aeron的前傾會讓人覺得舒適,是因為椅背會跟著一起前傾,讓人覺得腰部好像也有支撐,但實際上,即便多了腰部支撐,依然抵銷不了身體前傾時,把壓力從腰椎移轉至骨盆和膝蓋來承受的傷害,我不相信有人有辦法用這種戰鬥姿態持續工作超過一小時,至少我是沒辦法;正確的工作環境配置,應該是不需要前傾,也能夠輕鬆工作,如果你的工作環境讓你不得已非得前傾,恐怕需要調整的是工作環境,前傾功能並非必須

右側上方控制桿可以獨立調節椅背貼合度,透過旋轉,調整椅背機構的鬆緊,達到最貼合背部曲線的目的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這裡我個人的感受是,可以調節的空間並不是太明顯,特別是在腰部的部分,如果習慣Aeron那種存在感強烈的腰部支撐,對比Embody之後,會覺得Embody的上背及肩的支撐屬於頂尖,但腰部的支撐卻感覺非常空虛,一定要整個屁股坐滿椅墊,下腰才會有比較明確的支撐感

左側的撥桿,功能與Aeron相同,
可以將椅背設定「固定」、「回正(兩段)」、「不固定」三種模式,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這功能的使用頻率我覺得是最高的,
當需要專注工作時,可以固定椅背,輔助人體以正姿來工作
想稍微放鬆時,可以鬆開椅背鎖定來後仰,
搭配後方的龍骨結構、阻尼感適中,後仰的爽度真心高

扶手的調整,
只能做高度調整,以及向外側/內側的調整,但無法做前後調整,稍嫌可惜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椅腳的部分,
這個沒甚麼好說的了,到了這個價格帶的椅子,基本上用料都不會太差,
H9靜音輪是常規配置,我在木地板上使用,基本聽不到甚麼聲音,
重達35公斤的乾重,推動時依然滑順好推,可以體驗到新台幣的力量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結論


總結一下我對Embody的看法,有些優點及缺點是相對的,我一併列出

優點:
1、做工配的上價位,整體很扎實,雖不會完全沒有異音,但比起我體驗過的國產品牌,HM的組裝扎實度明顯不是一個級別,使用上異音有限。
2、高密度織布的椅面,與皮膚接觸的觸感非常柔軟舒適不扎手。
3、上背部的自適性支撐堪稱一絕,幾乎做到完全貼合後背的程度。
4、椅面拉伸功能很實用。
5、後仰調節沿襲Aeron以來一貫的高品質,阻尼適中、彈性優良,後仰完全不會有不安心感。

缺點:
1、做工雖棒,但使用的塑料畢竟是環保材質,質感略差一點,使用久了容易留下刮痕,我才用了三個月,有些塑料的部分甚至開始黏手了
2、織布雖然很舒適,但真的很難清潔,保養上得花一番功夫。
3、相對於上背部幾乎100分的支撐,腰部卻顯得空洞,不把椅面整個坐滿的狀況下,腰部支撐感不是很明確,也很難調整到位,這是最最最可惜的地方。
4、我認為Embody是蠻挑身高的椅子,首先它的椅背很窄,如果是比較魁武的身材,可能在肩部支撐的感受上會大打折扣,其次是椅背略短,我身高184,Embody的椅背對我來說稍微有一點點矮。這造成一個奇怪的現象,太高的人會覺得椅背矮不適合,比較嬌小的人,會覺得椅面太高不適合。感覺上身高在170到180之間的人,會比較適合這把椅子。
5、這是很多人體工學椅共同的缺陷,就是缺乏一個設計優良的頭枕,或許這對品牌來說不算缺點,畢竟人家從來不把自己商品定位設定在「舒適」,頭枕自然也就不是必要的存在,但對於一些希望能同時滿足「工作/放鬆」兩種情境的用戶來說,頭枕的重要性絕對不在話下,就看品牌商認為這個需求痛點是否有需要被滿足了。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人體工學椅防踩雷血淚史,【Herman Miller Embody】三個月的使用感想(與Aeron做對比)



Embody使用三個月下來,進行調節的次明顯比使用Aeron少得多,
除了不及格的腰部支撐之外,其餘的部分幾乎都是高標的表現,
它對我來說,能用、夠用,但仍遠稱不上完美,
主要還是腰部、高度、頭枕這三項要素滿足不了我對於工作椅的全部期待,
我仍然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椅子,故事仍在繼續…..

寫在最後
有關於人體工學椅的一些誤區,提供給大家參考,避免踩雷

1、不要對人體工學椅產生誤解
人體工學椅只能「輔助」你用正確的姿勢使用椅子,但沒辦法「矯正」你長期下來養成習慣的錯誤坐姿以我老婆為例,她就是有辦法用極度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縮著腳把自己放在Embody上追劇;你必須提醒並且強迫自己用正確姿勢坐著,此時人體工學椅可以幫助你清晰的感受到坐姿是否正常。如果你是需要「強迫性」的矯正坐姿,有其他物理性的醫療型商品可以選擇,人體工學椅就只是一把椅子,沒這麼厲害

2、不要有錯誤的期待
絕大多數的人體工學椅,定位都是為了工作,從來就不是為了要「舒適」,如果要舒適,沒有任何一種椅子的舒適度比的上沙發。所以不要有那種「想要找到一把舒適的人體工學椅」這種錯誤期待,這是在緣木求魚

3、換一把椅子,無法解決你已經產生的問題
椅子只是整個工作環境中的一個小部分,螢幕的距離、桌面的高低、鍵盤滑鼠的配置,每個要素都可能是造成你姿勢不良的原因,如果換了把椅子仍然無法解決你的問題,你必須要朝整個工作環境的改善來著手。螢幕支撐臂、掌托、抽屜式鍵盤架、擱腳凳、甚至是升降桌,都是你可以去認真考慮購置的硬體,當你的身體像我一樣已經出了問題,舒緩疼痛就會是一種長期抗戰,此時任何一種硬體的置換,都有可能極大程度的緩解累積下來的傷害,該花的還是得花

4、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推薦
一把椅子適不適合你,沒試坐半個小時以上根本體會不出來,請務必到門市做徹底的體驗,並且要求門市提供符合自己工作環境的硬體配置,來進行體驗,例如在與家中同桌面同高、螢幕距離相等的桌前試坐半小時,你才會稍微體會到是否合適。

5、任何一種電競椅都不該出現在討論之中
電競椅的設計原型是賽車桶椅,賽車桶椅針對身體唯一的支撐設計,是左右兩邊的包覆,目的是防止賽車手在承受側向G力時被甩出椅面,這種設計拿來當成椅子用就非常不可思議,幾十年來,電競椅唯一針對「椅子功能」所增加的設計,只有硬加了腰靠和頭枕,其餘的結構依然是賽車桶椅,這種商品除了潮,基本上找不到任何可以被當成日常的椅子使用的理由,坐久了身體沒出毛病只能算是運氣好,身體出毛病則是預料中的事。為了身體健康,請遠離電競椅,哪怕只是一張平凡無奇的小學椅,都不會比電競椅帶來的傷害來的深
大量塑膠部件構成的椅子,耐久性跟易清潔度個人都會是很大疑問。

話說,很多國外椅動輒兩三萬起跳,不知道有多少是行銷與品牌溢價?
打開各大論壇還能看到一堆人各種花式狂推,別人在問兩三千塊的椅子都能亂入推三四萬的,
推薦詞千篇一律「幾百年保」、「健康無價」、「直上一勞永逸」、「別浪費錢買其他」多到看了都會背了,有些更講到好像能飛天、不藥而癒?
還有一些看起來是提問,其實是推廣,個人看下來、坐下來覺得外國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
不如買台灣品牌電競椅,支持本土產業又耐用好坐。
R.E
你這個等級太低了,床跟椅子都建議直接攻頂,HM的耐用性居然還有人會懷疑....
Chirony
買電競椅還不如買一般木椅子來做
pttAppsampler wrote:
大量塑膠部件構成的椅(恕刪)


已經說了,人體工學椅的功能是為了工作久坐而存在
電競椅這種健康殺手不在討論範圍內
樓主有沒有試過這把FREEDOM?
dinofly wrote:
樓主有沒有試過這把FREEDOM...(恕刪)


有試過,我對它的設計理念非常的感興趣,
走的是跟HW完全相反的路子,
比起多數人體工學椅有多個調節功能
Freedom只有高低、手把兩種調節功能,剩下全靠機構去配合人體的重量做連動,
是非常特殊的設計。以我的身高來說,試坐的時候是覺得非常的契合,
我目前也正在猶豫要不要也購入一把,
但目前台灣通路上布面材質的現貨幾乎沒有(我試坐過的是仿皮面),
問了幾個通路,布面的都要訂製,等待期有點長
從代理商這邊得到的回覆也一樣,都要等一段時間,
如果之後有入手,也會分享一篇心得
我自己目前使用eagohuman 1111網椅,還算滿意,但也不到很愛它,最近幾年已經開始直接蓮蓬頭洗它了xd 想當初為了找椅子,到處跑到處試坐,miller牌真的讓我傻眼,試了一次後直接放棄這品牌。

後來還是覺得eagohuman 1111最有感覺,買到現在也8年了,仍然使用中,也曾想過要不要換新椅子,但偶爾去店家試坐又覺得,嗯好像沒fu,感覺原本的椅子真的很好了,或許哪天心血來潮再去挑挑新椅子啦!
樓主最關鍵的是電腦桌太高吧!!看看你的龍骨椅的扶手已經調到這麼高了,不適當的桌高,坐再好的工學椅都沒有用,電腦桌太高,你的脖子跟肩膀是不是都受不了吧!!手部跟肩部都在不正確的位子上,買一張電動升降桌來搭配才是正解,正確的坐姿也要有正確的桌高來搭配,身體才會在正確的位子上,避免聳肩及仰脖的壞習慣。

還有 頭枕並不是AERON的原廠配備,結果看你都在嫌頭枕。

桌高有幾個關鍵點,桌面跟手腕及手肘成一直線(手肘剛好能墊在椅子的扶手上),螢幕中心點剛好在頭部平視時的眼睛中心。

基本上來說,除非你上身異於常人,不然一般桌高都在70上下是最適合,椅子坐下時膝蓋成90度,雙腳能平貼地面為最佳高度,是桌子高度來配合你的坐姿,而不是你的椅子去配合桌高。
nokia7650st3 wrote:
樓主最關鍵的是電腦桌(恕刪)


原本用的桌子桌面高68公分,現在用得桌子桌面高72公分
實際上我有使用抽屜式鍵盤架,後來換了一款新的,拍照時還沒安裝

使用滑鼠聳肩是坐姿所造成,
而坐姿又是因為長期使用了無法輔助坐姿的椅子,
骨盆一直前傾的結果,導致坐姿越來越不正常,
長期下來所累積的雙重傷害
桌面高度在使用鍵盤架之下,其實並非主要影響因素,

我知道頭枕不是原廠就有的東西
但我當初的確也是因為Aeron有頭枕,而在Embody和Aeron之間選擇了Aeron
後來覺得這頭枕根本是設計不良,沒有必要存在的東西
而Aeron的問題不單是頭枕,
對我而言,Aeron的整個設計都有點過時了,
最大的硬傷在上背的支撐

使用幾個月下來,我習慣了注意並被輔助矯正坐姿
再搭配治療後,身體才逐漸康復,
但Aeron的幾個問題依然讓我不是很滿意
且當我認知到頭枕根本用不到的時候,
才覺得當初怎麼不選擇Embody就好?
所以之後才又購入Embody,
對我來說,Embody是相對Aeron更適合我的產品

決定要再次換椅子之後,有去試坐過岡村的contessa,
頭枕的設計也是聊備一格的存在, 很難調整到位,
坐感上,我又覺得Embody比Contessa好,
考量之下,繞了一圈還是選擇了當初錯過的Embody
但使用三個月至今,我依然對於沒有頭枕這件事情挺遺憾,
我依然在物色能在工作和放鬆間自由轉換又平衡的椅子
只能說這條換椅子的道路,我還沒走到頭
弦外知音 wrote:
我自己目前使用eagohuman...(恕刪)


使用八年這麼長時間,氣壓棒沒問題吧???
要注意一下哦
目前用起來沒什麼問題耶!
每次洗完還會上點油xd
覺得挺不錯用的


Jason kid wrote:
使用八年這麼長時間,...(恕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