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禮拜,大概是我近年來看過相機版最熱鬧的一段時間。自從Sony數前年發表了A7系列之後,開啟了一條成功的全幅E接環道路,吸引了多少Canon與Nikon用戶投向索尼的懷抱,討論區只要是Sony的相機就會有很豐富的討論,而Nikon不久前也才剛經歷了內部的大重整,調整步伐重新出發,今年逐漸開始有Nikon要推出全幅無反的傳聞。

終於在一個多月前,Nikon官方釋出了影片,而且是每隔幾天就有新的預告、新的內容、新的謠傳,後來變成整個相機版的熱門討論都集中在Nikon即將到來的全幅無反身上。發表那篇文章到目前已經有超過37萬人次點閱、討論串破百頁、超過千則留言,在過去相機版是相當罕見的事。一切又彷彿回到數年前數位相機正在蓬勃發展的時刻。而目前全幅無反的這股熱潮,還在每天持續加溫中。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推出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台新的機種,而是Nikon對於光學品質的新定義,包含了新的機種、新的接環、新的鏡頭系統、新的技術;其背後所代表的涵意不會只是一個新的產品線,而是代表未來整個Nikon相機產品的方向。這台對於Nikon這個百年企業未來具有重大意義的Z7,所有人都在等著看,它還能夠帶給我們什麼新的衝擊。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本篇文章超長,所以我們在視窗的左上角做了一個會移動的索引,讓各位不容易迷路。如果你有想去的地方也可以直接去看看。
◎關於Z接環
◎外觀介紹
 -FTZ轉接環
 -Z接環新鏡
◎功能介紹
 -電池續航
 -操作性
 -儲存速度
 -對焦能力
 -臉部AF
 -暗部對焦
 -防手震
 -各級ISO
 -影片
 -選單新頁
◎使用心得
◎照片實拍
附錄:轉接AF速度




◎ 關於Z接環



▶在介紹Z7之前,先認識Z接環。
這次Nikon Z系列發表前的五個預告主題:光線、接環、機身、鏡頭、攝影師。加上所有的宣傳,其實你看到關於的機身本身並不多,反倒是接環與鏡頭、光學品質等內容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因為鏡頭才是Nikon的根,而接環是位在鏡頭質素與實現高畫質之間的橋樑。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017我們說是Nikon的100週年,其實早在1917年的時候是根本連Nikon這個名字都沒有。那時候這間《日本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Nippon Kōgaku K.K.》主要負責的業務是望遠鏡、顯微鏡與工業用光學元件,1932年才正式使用了Nikkor這個名字,你在目前的相機鏡頭上都看得到這個名稱。而Nikkor最早的產品也不是用在一般相機,而是裝在飛機上的航空攝影鏡頭。真正要出現Nikon這個名字,是要到1946年,這家公司決定開始做自己的相機時才出現,那台相機的造型還是像是Leica的連動測距式,一直要到讓Nikon大紅大紫的單眼相機Nikon F,是要到1959年的事,F接環就是從這裡開始。

不過數位相機時代很少在談「接環」,因為它既不性感,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功能,而且廠商沒事絕對不會改,接環通常是定了就定了,一次使用20年以上是所在多有,但接環的設計會直接定義這整個系列。Nikon現在最廣為人知的F接環從1959年用到現在,至今使用了60年,才剛推出的D3500到現在都還能夠使用早期的AI系列鏡頭,可能不能自動對焦、可能沒辦法測光,但一定有辦法接。F接環尺寸始終不變一直是Nikon對於老用戶的承諾,從1959年到現在都是如此。所以對於Nikon或他們的用戶來說,推出全新的Z接環真的是一件非常大的事。

而Z接環最重要的兩個定義,就是16mm的法蘭距,以及55mm接環內徑。這兩個數字替整個Z系列的機身做定義,我們在這裡介紹這兩個數字會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使用16mm法蘭距與55mm口徑接環?
兩個要素:體積與進光量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縮小體積:
法蘭距,指的是卡口到感光元件的距離,每家廠商、每個接環的法蘭距長短都不一樣。最短不到1公分,最長可以到10公分左右。而法蘭距的長短也會直接影響機身與鏡頭組合的尺寸,所以如果想要讓機身縮小,縮短法蘭距是必要的。

由於官方沒有解說的網頁,所以我們就擅自使用了Nikon Youtube官方影片截圖: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左邊方形與圓弧形是鏡頭的簡化圖,右邊方形是相機簡化圖。藍色線條是傳統的數位單眼、粉紅色是Nikon Z系列。有一條一條斜線的是感光元件的所在位置。

原本相機因為內部有反光鏡,所以從鏡頭到感光元件之間會有很長的距離,但無反光鏡相機少了這個結構,所以可以直接把法蘭距縮短,借此大幅度地縮小機身的厚度與體積。Nikon Z採用了16mm,是目前所有相機廠商中第二短的法蘭距。
  
我們拿Z接環與其他各不同廠牌的產品做個比較:
接環 反光鏡 片幅 法蘭距(mm) 升冪排列
Nikon Z × FF  16
Fujifilm X × APS-C  17.7
Canon EF-M × APS-C  18
Sony E × FF/APS-C 
Leica L × FF/APS-C  19
M4/3 × M4/3  19.25
Canon RF × FF 20
Hasselblad XCD × Medium 
Fujifilm G × Medium  26.7
Canon EF / EF-S FF/APS-C  44
Sony A / Minolta A FF/APS-C  44.5
Pentax K FF/APS-C   46.46
Nikon F FF/APS-C   46.5
Pentax 645 Medium 70.87

從上表可以得知,反光鏡是影響法蘭距最直接的要素,有反光鏡法蘭距一定會長,而目前這個距離最短的可換鏡相機是Pentax Q,僅有9.2mm,不過它的感光元件僅有1/1.7"實在太小我就不列了。所以基本上你可以說,Nikon Z的16mm法蘭距可以說是所有數位相機中第二短,所以Nikon可以說是極盡所能的在將機身體積縮小。


為什麼不乾脆把法蘭距縮得更小,這樣就有更小的機身呢?
理論上是可以的,根據原廠的人員聽內部工程師轉述,法蘭距的完美理想值是0mm,也就是感光元件是直接貼在最後一片鏡片上。但這根本不可能,因為依然會有一些必要的元件要存在,例如感光元件前方的濾鏡層,或者是快門組件等等,Nikon的研發人員還有在將這些光學元件與快門組件再縮得更小,因此16mm是在畫質與體積的前提下能夠縮短的極限。


接環內徑影響:進光量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接環的內口徑大小會直接影響光線進入的多寡,接環內徑,顧名思義就是鏡頭接環內圈的直徑,只要這個直徑越大,我就能夠做出光圈入光口直徑越大的鏡頭,進光量也能夠越多。進光量越多,就代表越容易做出大光圈鏡頭。



我們再拿各家的數據來看看:
接環 反光鏡 片幅 接環內徑(mm) 升冪排列
M4/3 × M4/3 38
Fujifilm X × APS-C 44
Nikon F FF/APS-C
Pentax K FF/APS-C
Sony E × FF/APS-C 46.1
Canon EF-M × APS-C 47
Leica L × FF/APS-C 48.8
Sony A / Minolta A FF/APS-C 49.7
Canon EF / EF-S FF/APS-C 54
Canon RF × FF
Nikon Z × FF 55
Haseelblad XCD × Medium 61
Pentax 645 Medium 61.2
Fujifilm G ×  Medium 65

前面的法蘭距與反光鏡有直接關係,而與接環內徑有關係的是片幅尺寸,很合理吧?因為鏡頭的成像圈必須永遠大於或等於感光元件尺寸。所以感光元件越大,鏡頭內徑會越大。

再大下去就是中片幅了,但請注意,就算是最小接環內徑的Haselblad XCD也要比Z接環多11mm,所以有許多人臆測這否能讓Nikon Z塞下中片幅,我想是有點困難。其實Z接環看起來很大沒錯,但那是以全幅無反的角度來說很大,但它也就跟Canon EF/EF-S/RF差不多而已啦~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的接環內徑超大,以至於機頂觀景窗的位置已經一部分都變成弧形了,Nikon表示55mm已經是做到極限,再大下去機身就會變得更寬更高,所以55mm已經是與機身體積相抗衡下最好的設定。

題外話一下,Canon在1987年推出的EOS系統在最初設計時,目標就是利用54mm的接環內徑做到f/1.0的鏡頭光圈、這是當初Canon在設計EOS系統時就訂下的目標,當時Canon也是忍痛狠斬FD接環,的確是有遠見,但FD接環的鏡頭與用戶也是徹底放棄,不過EOS系統也的確是開啟了一片榮景。所以相機界也一直有人說Nikon是被F接環綁住,其實不是沒有原因。現在全片幅的Sony E接環內徑是46.1mm,我們再來看看未來十年他們會不會跟著做出改變。(如果他們把全幅接環改大,就代表當初E環是設計給APS-C,並沒有想到全幅;如果沒改,或許就代表一開始就已經想好要做FF了。)


再來,接環大還有什麼好處?對焦速度可以提昇: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因為接環大,鏡筒當然也會跟著大,鏡頭內部的空間一增加,工程師就能夠在裡面裝下更大的自動對焦驅動器,對焦速度當然也會越快。

Nikon要以55mm接環內徑與16mm法蘭距迎接下個一百年。同時這也意味著在Z接環鏡頭上的畫質將能夠提升至另外一個境界。





◎ 外觀介紹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第一波推出的有三個產品:
  • Nikon Z7
  • Nikkor Z 24-70mm f/4S
  • F轉Z轉接環(FTZ)

盒裝的外貌已經不是過去金色的Nikon了,Nikon Z系列主要色系都是以黑色為主。開箱完畢。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7搭載了與D850相同畫素的感光元件,4570萬畫素,然而雖然畫素數量與D850相同,也都是背照式感光元件,但Z7不同的地方在於感光元件上埋設了493個對焦點,而D850的對焦點是做在對焦系統上,兩者有根本上的不同。

另外,順帶要替Nikon澄清一下,很多人以為Nikon的感光元件是向Sony買的,其實不論是D850或Z7的感光元件,都是Nikon自行研發設計,Sony做的是代工生產,並不是直接去買Sony的產品來用。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過去的Nikon F接環,一開始就只是個單純的金屬圈,隨著科技進步加入了測光功能、對焦馬達、資訊傳遞的功能等等,鏡頭也從最基本的non-Ai、AI、AI-S、AF、AF-D、AF-S等等,同一個接環可以加入超多功能,F接環可以說是相機的演進史一點也不為過。

Nikon也希望新的Z接環能夠符合下一個百年的需求,同時也能達到縮小體積與堅固的特性,所以Z接環從原本的3爪改為4爪、與鏡頭的資訊傳遞捨棄掉所有的機械式連接,變成全電子式。當然還有16mm法蘭距與54mm的內圈口徑。

根據Nikon的人員表示,在開發Z系列時,思考的是未來的可行性,所以電子接點從原本F接環的9pin拓展為11pin。其實對於傳遞光圈資訊、自動對焦、相片資訊等等功能來說9 pin的接點已經很充裕。但未來會有什麼功能誰都不知道。他們透露,若是未來所有的相機都可以做到全時的網路連線,就有可能將AI智慧型運算的功能加進去,我們並不太了解他說的智慧型運算是什麼意思,但可以確定的是,這11個電子接點在目前的科技上,還沒有到完全發揮的程度。還要隨著相機技術的發展才有可能逐一解開。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系列使用的都是與D5/D850同級的鎂合金機身,快門簾與快門減震系統也與D850完全相同,可以耐用超過20萬次。在機身與同系列鏡頭、轉接環的所有接縫處都經過防滴防塵處理,就算是擁有無反光鏡相機的輕巧,也能夠確保有Nikon最高階產品的耐用品質。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機身側面。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機身連接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分別是:
  • 3.5mm耳機
  • 3.5mm麥克風
  • USB-Type C
  • HDMI Type C
  • 快門線連接埠

這次Z7拿掉了Nikon專業機身才會有的10pin閃燈連接埠,是該往前進了,現在每家閃燈觸發器都是做機頂熱靴搭配無線電傳輸,真的沒人在用10 pin這個規格了。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有棚拍需求的使用者,盒裝內也附上了USB/HDMI的傳輸線架,防止拉扯脫落。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機身右側握把處,過去從D3時代開始的紅色三角褲,隨著時間演進逐漸變成一條細細的線。

握把處的手感就小編的經驗來說,會很明顯的比Sony A7系列來的厚實,這的厚度有一大部分要來自於Nikon在Z7裡面延用舊有電池EN-EL15系列。然後手指深度也算足夠,其實有點像小編自己的D610這類入門的全幅數位單眼。在高度的部分小指依然會懸空一半。握持的時候指甲與鏡頭還會有一段距離,我在使用A7系列時很常會覺得指甲碰在鏡頭上。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機身前端還有兩顆Fn鍵。過去這裡其中之一是景深預覽鍵的位置。小編已經習慣,所以將Fn繼續使用景深預覽,而Fn1設定成對焦模式/對焦點大小,這樣就能做到非常直覺而簡單的切換。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如果你只看機身的整體造型,其實看不太出來像是一台Nikon的機子。很多東西都不是Nikon過去的設計語言,例如Nikon過去的後轉盤都是藏在機身內,但Z系列變成整個外露;Nikon字樣也是頭一次做成45度角朝上、對焦輔助燈的位置也改動了。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但如果你從細節來看,你會毫不猶豫的知道這是Nikon的機種。機頂右側操作區就像是D850的複製品,開關機鍵、錄影鍵、ISO與曝光補償都在這個位置,排列的位置也幾乎完全相同。不過曝光補償還要更朝機身外側移動。

唯一不見的是快門鍵再往右撥的液晶螢幕發光顯示,過去是綠底的反射式液晶,現在換成黑底白字的OLED自發光式液晶螢幕。它的亮度可以隨著環境變化,不常使用也可以完全將之關閉。在全黑或大太陽底下都看得見。但上頭的數據位置是固定的。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雖然設定是與D850同級,但模式切換卻不是像Nikon高階機種的按壓+滾輪做選擇,反而是中階機種的滾輪式,老實說我自己比較喜歡這種,一隻手就可以完成切換。


▶關於記憶卡...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記憶卡的部分:單卡槽,而且是XQD單卡槽。很多人對此不滿,覺得專業機種就該用雙卡槽云云。雙卡槽的確是一個明確而簡單的備份方式,不論你是一張拍完直接換到下一張,或者是拍一張一次儲存兩個位置都很方便。如果是依我的使用經驗來說,雖然我自己的D610也是雙卡槽,但我是幾乎沒有用過第二卡槽啦。

然後有更多人罵為什麼XQD記憶卡。一部分是因為不好買、一部分是貴。比較不好買是真的,因為SD卡連便利商店都有賣!貴的話是因為XQD一定都是高速卡,容量也大,所以通常都是兩三千塊一張,但其實相對於SD UHS-II相類似的速度與容量下,XQD的卡甚至還可以找到比較便宜的。但如果你過去買的卡都是200-500塊,那還是別上來說嘴好了...

另外一個用XQD卡的好處是,XQD在寫入時會做資料檢查,確保寫入後的資料與原始資料相同。我們已經看過太多、太多、太多「照片中出現奇怪的橫條紋」這種問題,一大部分是拍到日光燈的橫條紋,另外一派就是遇到記憶卡或讀卡機錯誤。每個攝影師可能多多少少遇過SD卡出問題,就算是大牌子也會出狀況。所以如果你真的在乎資料安全的話,或許各位應該試試看新科技才是...

關於單卡槽的想法,小編想要分享一下Nikon大使Joe McNally的說法,這是網友在他的粉絲團下提問的回應: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我瞭解你的意思。但請記住,我是拿著一次只能拍36張的底片相機長大的,拍完我把底片們放在一個包包裡。替國家地理雜誌工作時,那個包隨時都放著200-300捲的Kodachrome(沒有備用),然後就這麼從...例如說印度,就這樣寄回華盛頓。換到數位之後,我用單槽的CF卡用了好多年。所以我想對這種事情的耐受性相當足夠。我從來、沒有遇到XQD卡出狀況過,從來沒有。所以我ok。這台相機有非常多優點,這問題不會阻擋我繼續前進,並且持續找尋看它能帶我到什麼地方。」

我認為真正有雙卡槽需求的攝影師是新聞或體育攝影,這類會在短時間內產出超大量照片的使用者,但Z7/Z6不會是這個族群,例如新聞或體育用的相機一定會有網路連接埠(Canon 1DXII/Nikon D5/Sony A9都有)我認為Z系列在未來會有更精確分類的機種給這樣的使用者。如果目標是這個族群的機種還沒有雙卡槽,那就是Nikon真的搞不清楚狀況。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機背操作區總覽。注意過去Nikon DSLR一直都有的雙排按鍵設計取消,絕大多數的按鍵都被移到右邊,只剩下播放與垃圾桶在左上角(如同絕大多數中階以上的機種)。N家的使用者肯定會不習慣,尤其是過去習慣於左右手同時使用的朋友們,左手突然會沒事做。但整體在操作邏輯上是一樣的,按鍵的功能也完全相同。

不過有個東西不見了,那就是對焦點鎖定撥桿,過去這個功能都會做在圓形五向按鍵(或稱[多重選擇器])的周圍,現在直接取消。小編用Nikon相機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遇到一個場合要把這個功能打開過...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機背右側。慶幸的是Nikon留下了搖桿功能,你可以用它來移動對焦點、選取選單功能、切換照片,甚至是放大畫面。你甚至可以在機身內找到[與多重選擇器相同]這樣的設定,也就是100%完全一樣的功能。

喔對了,本篇文章的外觀照片全部都是大圖,各位可以拿來檢視機身細節。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機背左側。你的左手只能用來拿相機、播放照片與刪照片。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7採用369萬點OLED電子觀景窗,放大倍率是少見的0.8x(D850是0.75x)



點數(萬點) 放大倍率(換算全幅) 實際尺寸 最高更新率(fps)
Nikon Z6/Z7 369 0.8x 1.27cm 60
Canon EOS R 369 0.76x 1.27cm 無數據
Sony A7RIII/A9 368.6 0.78x 1.3cm 120
Fujifilm X-H1 369 0.75x 1.27cm 100
Leica SL (Typ601) 440 0.8x 1.67cm 60
Olympus E-M1 MarkII 236 0.74x 無數據 120
Panasonic G9 368 0.83x 無數據 120

很多使用過Z7的人,都說這是他看過最大的EVF,不不不...那是你沒用過一台kit組要價40萬的Leica SL,那片440萬點0.8x的EVF我覺得依然是目前相機中最大的電子觀景窗。不過Z7的369萬點0.8x也已經是非常好的了。

老實說,我一直期待著Z7會做像D850、D700系列的圓形觀景窗,雖然沒什麼特別的意義,但我想不只我,一定有非常多人喜歡觀景窗做圓形(希望未來可以推出圓形轉接目鏡)。



還有一點是規格上看不出來,但我覺得是一個小特色。Z7的觀景窗做得比較突出,所以鼻子比較不容易碰到螢幕,小編鼻子大還是會碰到一點點,但如果是我用Sony的相機,我的鼻子是會壓在螢幕上。另外,Z7並不支援看觀景窗時觸控選擇對焦點,所以也不用擔心誤觸的問題(根本沒這功能不需要擔心)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另外,在觀景窗內部不只是螢幕,從眼睛到這片小螢幕中間也有一整組鏡片,為了達到「看一整天也不覺得累」的目標,Nikon甚至在內部用上了非球面鏡片,然後在靠近眼睛的那端還使用了防油防指紋的氟鍍膜,基本上就是一顆小型的高階鏡頭在觀景窗裡。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機背螢幕為3.2吋210萬點,可多點觸控,而且是拍攝、錄影、選單全可觸控。然後Nikon把放在觀景窗前端的氟鍍膜也用在螢幕上。

同時螢幕也可以翻轉。螢幕可上翻約90度、下翻45度。但在這裡也有巧思,螢幕垂直於90度的位置會有一個刻度卡著螢幕,在這個位置你可以垂直往下看到整個螢幕。要再繼續上翻超過90度也可以,但會有一部分被遮住。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螢幕下翻45度角。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7使用的電池是全新的EN-EL15b,其實跟過去的EN-EL15或EN-EL15a相比,只是多了一個USB充電的功能。而你原本舊有的EN-EL15系列完全都可以繼續在Z7上使用。


Z7與D850在外觀上的比較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00週年的Nikon代表的是一個全新的世代,去年的D850是第一款新世代Nikon的計畫,Z7則是下個系列作品,兩台相機各自有不同的意義。D850的定位比較像是數位單眼的巔峰;而Z7是帶領Nikon走向下一個百年的全新產品。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7 D850
長(cm) 13.4 14.6
深(cm) 6.8 7.9
高(cm) 10 12.4
單機身重量
(含電池記憶卡)
675g 1005g

在體積與重量上,Z7與D850都有顯著的差異。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7 + 24-70mm f/4S     vs.     D850 + 24-70mm f/2.8E VR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接環尺寸,內徑55mm對上44mm,各位應該能夠從這個尺寸體會到進光量的差距。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少了反光鏡,就能夠將法蘭距縮短,進而將機身厚度縮小。連接埠大致上相同,但Z7的USB是3.1 Type-C,而D850的是USB3.0 Micro B。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右側握把處D850很明顯的較高較厚,握持感對小編來說當然厚實許多,小指也能夠受到完整包覆,但我可不希望Z7做到這種程度,Z7算是在厚實與小體積上做了一個平衡。但如果Nikon未來願意推出小指握把,我想會有很多人願意買單。



▶F Mount to Z Mount轉接環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若你問Nikon用戶在過去幾年為什麼不跳家?他可能有許多理由,像是機身可靠性、表現不錯的寬容度、低雜訊或操作性等等。也一定會有人跟你說「鏡頭包袱」,不可諱言,當鏡頭持有數量到一定的程度時,跳家的成本是很高的。

身為相機的使用者,我們最擔心的是廠商開發了新的接環與相機,就把舊有的用戶拋棄了,就像當初Canon在30年前放生FD接環的用戶一樣。Nikon過去開發約莫400顆鏡頭,如果不能轉接在這台號稱迎向未來的100年的新產品,總是對舊有的用戶交代不過。所以Nikon Z系列發表時除了機身與鏡頭之外,再來就是轉接環。Nikon稱它為FTZ(F Mount to Z Mount)。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但FTZ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它只能讓約95顆鏡頭自動對焦,在1994年以前發表的產品是無法自動對焦的。小編整理成下表:

鏡頭類別 描述 發表年份 自動對焦 測光 機身防手震(3軸)
AF-P
AF-S
AF-I
內建自動對焦馬達 1994
AF-D
(不含SWM)
AF-G
AF
支援機身對焦馬達 1986
AI
AI-P
AI-S
純手動對焦 1977
F (Non-AI/Pre-AI)
Nikon Series E
最早期的手動鏡 1959

比較特別的是最早期的最早期的Non-Ai鏡頭通常要「磨屁股」才能裝在數位機身上,過去只有Df可以接,但因為FTZ轉接環沒有機身的測光耦合桿,所以也可以接上。

FTZ約可以接上360支F接環鏡頭。但因為沒有對焦馬達轉子,所以許多舊款的AF系列鏡頭都不能自動對焦。100%支援自動對焦與測光的都是1994年後推出的新產品,就算如此還是有95顆可以用,算是誠意很夠了。

小編看過不少人用,但不能自動對焦的鏡頭像是:
  • 50mm f/1.8D,號稱Nikon送給用戶的禮物
  • 85mm f/1.4D,舊時代的超大光圈人像鏡
  • 20mm f/2.8D,無比輕巧的超廣角
  • 80-200mm f/2.8D,小黑三,最平價的望遠大三元鏡頭

F接環過去富有盛名的鏡頭們,很多到現在都是無法自動對焦,雖然是有些可惜,但其實這些鏡頭對於現在高畫素相機來說都已經不夠銳利了。但幸好Z7/Z6都有內建峰值對焦,舊有的圓形合焦指示也依然留著,所以你不在乎速度的話,鏡頭依然可以完整使用,也可以正確的測光。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F接環正面沒有對焦馬達轉子,無法讓AF鏡做自動對焦。

另外,接環的左下角有一個可以壓下去的小按鈕或扣環,我沒見過那個東西,D850機身上頭也沒有。請問各位N家用戶解答,各位可以點開大圖來看看。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7 + FTZ + 24-70mm f/2.8E VR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鏡頭卸除鈕,F環與Z環都是在同一個位置。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接環新鏡:
▶24-70mm f/4 S
▶35mm f/1.8 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雖然新的接環能夠有更大的進光量,同時也能夠有更好的畫質,但第一波推出的產品卻是小型化為賣點。作為鎮店之寶的話題之作58mm f/0.95 Noct要到明年才會推出。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有別於過去Nikkor的高階鏡頭都以金色環,或者是N字樣的Nano Crystal Coat來表示。Nikkor的Z接環上頭都是以Nikkor S來表示高階產品,S Line的定位就像是Canon的L或Sony的G Master,而Nano Crystal Coat已經變成標準配備。這也代表Nikon宣示要以鏡頭光學能力為主打的決心。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目前規劃到2020年的12顆鏡頭全部都是高階款S Line。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4-70mm f/4 S 35mm f/1.8 S
接環 Z Z
最大光圈範圍 f/4-22 f/1.8-16
光圈葉片數 7片 9片
鏡片結構 11群14枚 9群11枚
特殊鏡片 ASPH x 3
ASPH ED
氟鍍膜
SIC鍍膜
Nano Crystal Coat
ASPH x 3
氟鍍膜
SIC鍍膜
Nano Crystal Coat
最近對焦距離 30cm 25cm
放大倍率 0.3x 0.19x
濾鏡口徑 72mm 62mm
體積 7.6 x 8.6cm 7.3 x 8.6cm
重量 500g 370g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的人說,他們很猶豫要不要稱這顆鏡頭叫做kit鏡,因為kit鏡在過去通常給人的是便宜且低品質的印象。但這顆24-70mm f/4 S是高階產品,它的定位是跟大三元系列相同的。f/4的光圈是為了縮小體積,但畫質絕對不是入門級的表現。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兩顆鏡頭都是紮紮實實的金屬鏡身,接縫處也全部經過防滴防塵處理。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這顆24-70mm f/4 S也是世界上第一顆可以收合的全幅鏡頭。而且不需要按按鈕,直接轉動就可以把鏡頭縮小。但如果要拍照的話,就還是要先拉到24mm端,收合時是完全無焦的狀態,也無法AF與拍照。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35mm f/1.8 S的對焦環是一大圈金屬製(24-70mm f/4S也是,但小很多),摸起來真的很像Panasonic的高階鏡頭。





◎ 功能介紹




● 電池續航力

在小編前陣子發文請求測試想法的文裡面,最多人在意的就是電池續航力。因為官網上經過日本相機協會CIPA的規格是330張,簡直是不知道多少個世代以前的規格,單顆電池只能拍330張的話可是會直接澆熄想要專業拍攝用戶對產品的熱情。所以有非常多人想要知道小編測試電池續航力的部分。

給各位看一張照片,是我在9/7實際拍攝一整天之後的電池資訊: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 相機電池紀錄總共按了920次快門,68.13G的檔案
  • 其中有1342張照片、12則影片、1個相機記錄檔(.DAT)
  • 911張FINE (L) JPEG*
  • 457張RAW (L) 14bit
  • 這其中包含了約400次快門是用在高速連拍追焦上
  • 影片畫質3840 x 2160 30fps,總時間為07:39
  • 加上不時的檢查對焦清晰度,還有看照片
  • 使用習慣為當下拍完就關機
  • 無連接Wifi/藍牙、螢幕亮度都在中間值、螢幕/觀景窗使用機會各50%

最後剩下的電量為9%,這樣應該可以當作實際使用的狀況來看。


我們來看一個比較極端的環境,也是許多測到超強續航力的媒體/部落格客所得到的方式:間隔定時拍攝。

上面影片是我以5秒為間隔,在條件皆完全固定的情況下拍攝。原本看網路上多數人的評測通常是一千張左右。我想1張5秒,所以差不多一個多小時就結束了。結果我們在原地等了3小時09分鐘,Z7總共拍了2237張照片。但這種數值真能反映實際拍攝情況嗎?我想除了縮時攝影以外都不能。

其實拍過縮時的人都知道,縮時攝影的拍攝張數肯定比單次拍攝的電池續航力長。就算螢幕都是開著的,也肯定會拍比較多張。我不明白確定的原因,可能是一般使用會時常開關機、或者是對焦、使用觀景窗或各種功能等等。 就好像我前陣子測Sony A9+400mm f/2.8GM全程使用高速連拍一樣,一場球賽下來超過4000張,電池才掉一半,與CIPA的650張數據完全相左。所以極端或少數環境下測試不一定能反映一般用家的真實情況。

但就小編目前短暫的實拍經驗來說,官方經過CIPA認證的數據:330張,大概就是第一格電的電量。我沒有深究CIPA是怎麼去測試的,但我認為這個CIPA的數據非常背離實際使用。

如果要我非常保守的說,根據經驗如果你用非常浪費電的方式在使用,例如只用電子觀景窗、把省電功能關閉、不太關機,應該也可以使用500-600張左右。普通使用應該可以在800張以上。330張這種數據就把它留在官網上就好。



● 操作性

高階的數位單眼往往都會在開機速度上做文章,由於不需要液晶螢幕顯示就能拍照,所以開機可以做到超級快,通常在0.5到0.1秒之間。但無反光鏡相機沒有光學觀景窗,所以不開機就是一片黑的狀態
。光線要先進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將訊號處理之後送到螢幕去顯示,需要花相對長的時間。我們來看看Z7的開機速度:

我是撥動開機撥桿之後,直接去按快門,並且設定成MF,所以這是開機到實際可以拍攝最短的時間,大約需要1秒鐘才能完成。

快門聲音的部分也實際紀錄給大家看一次,包含了不裝鏡頭與裝鏡頭:

快門聲(不裝鏡頭) 快門聲(裝上24-70mm f/4 S)

這是以9fps,也就是Z7最高的連拍速度的快門聲。以小編的感覺來說,快門的震動不大也不小,我目前用到過最輕的無反相機快門應該是Fujifilm X-H1,在稍微吵雜的地方就會完全不知道自己按了快門的那種。

如果你擔心Z7的快門震動會影響畫面,你有兩個方法可以減少或避免快門震動:
  1. 電子前簾快門,聲音較小。但最短快門時間會被限制在1/2000s,ISO最高25600
  2. 寧靜攝影(電子快門),完全無聲,且不會有快門速度或ISO限制(RAW檔也可以維持14bit)



影片是小編講解Z7大致上的操作內容。Z7由於機身變小,所以捨去了一些原本在DSLR上的按鍵,例如機身左側的對焦模式切換鈕,我將這個功能換到機身正面的Fn1去,並且使用前/後滾輪去設定對焦模式與對焦點大小,操作起來也相當快。而對於一般人可能比較冷門的BKT或閃燈曝光補償鍵,也變成選單內可自訂的功能。雖然捨去了一些快捷鍵,但都還能夠找得到。

基本上所有過去在高階DSLR上找得到的功能,你都能夠在Z7上找到,如果沒有,你也可以在選單內找到快捷鍵設定。操作習慣之後其實也不太需要進選單裡面慢慢找。




各位過去在使用Nikon的數位單眼,放大畫面或相片的方式可能都會從"+"與"-"這兩個外框被放大鏡符號包住的按鈕開始。直到D5/D500系列出現之後多了一個觸控縮放的功能。

拜EXPEED 6處理器所賜,相片的縮放已經能夠做到毫無延遲、立即的程度,放大後相片與相片間的切換會有一點點lag,但可以接受。

至於照片單張單張的大幅度移動,速度還是沒有很快,我是說像Fujifilm X-T2或Olympus E-M1II那種毫無延遲到令人吒舌的程度,Z7還做不到,不過X-T或E-M1 MarkII可沒有4570萬畫素,所以我不太有意見。而且在選單裡面一次可以選擇跳10張或50張,所以要快還是可以很快速瀏覽。

反正相片放大不要慢就好,這是我覺得最基本的要求。



● 連拍儲存速度

雖然Z7的官方數據是最高每秒9張,但這是有條件限制的。每秒9張的意思是在固定第一張測光的條件下使用連拍,如果你要完整AF+AE的話,會變成5.5張。這大概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

還有一個更細節的內容,是如果你選14bit RAW的最高畫質,連拍速度會降為8fps。只有在12 bit RAW才有辦法達到9fps。

然後新推出的電池手把裝上後,將不會提升連拍速度,僅僅是續航力提升為兩倍。

RAW (L) 14bit JPEG FINE*


  卡彈前連拍張數 平均相片尺寸 總大小 總儲存時間(含拍攝)
RAW (L)
14bit無壓縮
18 87.2MB 1.57G 18秒
JPEG (L) FINE*  24 19.1MB 458.4MB 22秒

這個為什麼458MB的儲存時間會比1.57G來得長我實在搞不懂...

Nikon只有在最高階的D4/D5系列能夠達到非常多的連拍張數,雖然選單裡面都是寫「最高連拍張數」設定到200張,但實際上能夠維持高速連拍的張數都非常有限。這樣母湯啦,緩衝區不做大點,你連拍速度做再快也沒用呀。



● 對焦能力實測

如果你想要看的是轉接F接環鏡頭的對焦速度,請移動到本篇文章最後的附錄區。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7的賣點之一,就是擁有覆蓋畫面垂直與水平各90%的對焦點範圍,共493個對焦點。每一個點都可以任意選擇。

Z7的對焦點分類方式與過去的數位單眼不太一樣,請見下圖組:

細微焦點AF(限AF-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單點AF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動態區域AF(限AF-C)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廣闊區域AF(小)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廣闊區域AF(大)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自動區域AF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過去數位單眼的對焦點都是單打獨鬥,一次使用一顆的概念;但埋設在CMOS的對焦點通常會是一組對焦點協同合作,概念有點像D4首創一次五顆的[群組區域AF]。如果你還是喜歡使用單一顆對焦點,你可以選擇[單點AF],如果對焦範圍比較大,就可以選擇[廣闊區域]。

而過去著名的3D自動對焦也取消這個名字,相類似的功能在[自動區域AF]裏頭,點按ok鍵就對焦框就會持續鎖定物體,也一樣是靠物體的顏色與對比度去追蹤辨識物體。

過去追焦時好用的[動態區域AF],只留下9點,25/72/153都刪掉了,運作概念一樣是以最中間點為優先,中間點離開物體之後會由周圍的8顆對焦點接手。

而新功能[細微焦點AF],則是一次使用1/4顆對焦點,如果你要拍的是非常精細的物體,這個功能想必會非常有幫助,但限於AF-S時才能使用。


我們先來看一下在拍照時,兩顆新鏡頭的對焦速度:
24-70mm f/4 S 35mm f/1.8 S


24-70mm f/4 S與35mm f/1.8 S的對焦速度都相當棒,就是高階鏡頭的對焦能力表現,對焦毫不拖泥帶水。





我們使用[自動區域AF]的鎖定對焦功能,來看看實際運作的情況:


將上面的拍攝的照片做成動圖: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將每張照片放大檢視對焦的區域:
0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打包下載]

雖然車子剛進站的速度不快,但每一張照片都是有準的。



● 臉部自動對焦

因為Sony有推出超好用的[眼控對焦],所以好多網友也關心Z7有沒有類似的功能。

答案是沒有,沒有眼控,只有臉控。

(有點可惜,隔壁棚的Canon EOS R有眼控,但只限於單次對焦,CN兩家請加油)

Nikon稱這個功能叫做[自動區域AF臉部偵測],只有在[自動區域AF](也就是全畫面)中可以使用。當畫面中出現人臉時,Z7就會自動去框出人臉,但你還是必須要自己使用AF-ON或半快門來對焦。下面這則影片是我請同事在拍照模式下錄製:

  • 00:00~00:10:當畫面中出現超過1個人以上時,人臉框的旁邊就會出現小三角,告訴你可以使用方向鍵去選擇其他人。
  • 00:13之後:持續按著AF-ON,做連續自動對焦。對焦時框框會呈現紅色。
  • 00:20:即使人臉背對,對焦框依然會在人頭上。
  • 00:30~00:35:即使用另外一個人臉干擾,對焦框依然會抓住原本的人臉。
  • 00:40:頭髮遮住臉會影響臉部辨識。
  • 00:50:過大面積的物體遮擋依然會影響臉部辨識
  • 01:24:要用頭髮騙過臉部對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你必須要遮住很多。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在使用前我一直以為493點可以像官方圖這樣覆蓋滿整個畫面,其實實際運作時你永遠只會看得見一個點。開啟人臉自動對焦時也會把人臉框住,上圖肯定是自己選的對焦位置。


我們來看看影片的臉部辨識對焦:

影片的臉部辨識我設定成AF-F,就讓相機自己去對。邏輯上是與拍照時一樣,但因為影片對焦就不會像照片這麼快速直接,對焦起來會比較順暢一點。

以人臉對焦來說,Z7的技術算是很聰明的,人臉辨識的方式跟我理想中的差不多。我很喜歡轉頭時對焦框依然鎖定在頭部的設計,或者是移動時被其他人臉干擾時,依然會抓在原先的人臉上。整體的作動方式都相當合理。是很聰明的辨識系統。


 
● 極暗處對焦能力

Z7可以做到全對焦點都擁有-4EV的對焦能力。這次小編終於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情,剛好有機會遇到Nikon新加坡的人,抓著他死命地問,他傳了一個維基百科的曝光值表給我: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擷取自維基百科《曝光值》

-4EV代表的意思是,在光圈f/2.0、ISO100的條件下,曝光時間1分鐘的亮度。稍微換算一下,意思就是:
  • ISO12800 f/2 1/2s,
  • ISO25600 f/2 1/4s,
  • ISO51200 f/2 1/8s, 總之就是很暗的意思


好,這太虛幻了,用亮度表示的話,-4EV是這個意思: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擷取自維基百科《曝光值》

-4EV就是0.156勒克斯,也就是1平方米0.156流明。沒什麼感覺嗎?常見的飛利浦螺旋形省電燈泡(11W)一顆是700流明。-4EV大概是一顆燈泡亮度的4500分之一。根據維基百科內容指出,差不多也是極光較明顯時的亮度。

數位單眼的對焦系統是相位式,而且是要拿副反光鏡反射到機身下方對焦系統的光線來對焦,會受到反光鏡的光線折損影響,最低對焦亮度通常指的是中間的那一點,例如D850/D5/D500都是最中央點-4EV,其餘198點-3EV,同時準度也會有差。但Z7的493個對焦點是混合式(官方不願意透露是多少相位與多少對比),從最邊邊到中心點都可以做到-4EV。

裝上35mm f/1.8 S 裝上24-70mm f/4 S

各位要先知道,進光量會直接影響暗部對焦能力,f/1.8光圈的鏡頭就是能夠比f/4的光圈獲得更多亮度。我們這次拿到的35mm f/1.8 S與24-70mm f/4 S,各位可以比較一下這兩顆鏡頭在極暗處的對焦能力。附帶一提,差距非常大,是「對得到」跟「連看都看不到」這樣的差距。

敝公司的攝影棚把門關起來、燈全關,光靠門縫的光線,就差不多是-4EV的亮度。如果不開啟[低光源AF]功能的話,幾乎是對不到焦的。而開啟後較容易看見,也對得到焦,基本上看得到就對得到,但對焦速度會變的很慢。建議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還是開啟對焦輔助燈。我想上述的物體都不會發光也是一個困難的點,如果你拍的東西會發光,像是銀河或極光的話,可能成功率或速度會高些。



● 五軸五級手震補償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7搭載了機身5軸5級手震補償系統,這也是Nikon首度在感光元件中加入了這個功能。當你使用Z接環鏡頭就能完整使用到5軸5級;如果是轉接F接環就會變成3軸3級,鏡頭負責X與Y軸、機身會加入ROLL的軸向,共3軸3級。

我們分別來看看1/20s、1/10s與1/5s快門速度下的穩定拍攝成功率。為求具備統計意義上的最低標準,所以我們在完全相同德環境下拍攝30張連續的照片:


▶1/20秒:
0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3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打包下載]


▶1/10秒:
0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3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打包下載]1/5秒:
0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0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1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3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5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6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8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9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3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打包下載]根據小編的自由心證,1/20s成功率約為27/30,90%;1/10s成功率約12/30,40%;1/5s成功率12/30,也是40%。要在4570萬畫素裁切到1:1的情況下還能夠有維持穩定的畫面,老實說非常困難。其實我一點也不期待1/30s以下的表現,但1/20s秒的狀況還不錯,以小編的標準來說有9成。但1/10s與1/5s的成功率就驟降,變成40%。但就算是1/5秒也還不到5級手震補償的效果。
小編一直認為這個5級並不是要你真的去測試在安全快門的極限(70mm的安全快門約為1/2.5秒),而是提高1/30s或1/60s的成功率。小編在測試時一直都是以1/60s或以上的快門速度在拍攝,因為依照過去經驗,3600萬畫素以上的相片實在很難不模糊,如果要獲得銳利不晃動的畫面,快門速度才是關鍵。



● 各級感光度


各級感光度的部分,光線與過去都相同。然後這裡我拿D850來做個比較。兩台相機是在完全相同的位置拍攝。但鏡頭可能有放大倍率的差異,所以構圖上來說不太相同。兩台相機的Picture Control設定都是Standard。

Z7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3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6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4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8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6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32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64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D85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32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64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4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8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6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32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64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7 128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56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512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024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D850 128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256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512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102400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7 JPEG打包下載] [Z7 RAW L 14bit打包下載]
[D850 JPEG打包下載] [D850 RAW L 14bit打包下載]

我們發現D850的畫面比較清晰一些,同樣是70mm,24-70mm f/2.8G VR拍的畫面會比較大。在雜訊的部分,D850的表現會來的好一點點。兩台相機的雜訊抑制都是Normal,在ISO3200以上就比較容易看得出來,D850的畫面硬是要更乾淨一點。但Z7其實表現也相當不簡單。



● 影片實拍

Nikon Z系列相機,是第一台可以用全片幅不裁切,4:2:2 10bit的相機,同時還有N Log檔,高達1300%的動態範圍,而其他廠商多多少少都會做一些裁切,Nikon Z是很難得在錄影這塊走在業界前面的,我們給予掌聲。但比較可惜的地方是N Log必須要以HDMI輸出才有辦法獲得,沒辦法錄製到記憶卡中。

而Nikon的人也直截了當的跟我們說,如果攝影師是以錄影為主,建議買Z6,原因請看下表:


Z7 Z6
全幅擷取 Pixel Binning, 像素合併 Over Sampling, 6K超取樣
APS-C Over Sampling, 6K超取樣 Pixel Binning, 像素合併

像素合併的意思是,幾個像素點合併為1個點輸出4K影片;超取樣則是使用超過4K畫質的像素去濃縮成4K。同樣是4K影片,超取樣的畫質一定會比像素合併來得好。這也是為什麼錄影建議使用Z6的原因。那如果你要用的是APS-C或Super 35的畫面,那也可以選擇Z7。因為它是裁切後再做超取樣。

Z7的4K影片畫質最高為3840 x 2160 30P,流量144Mbps,H.264/MPEG-4壓縮。或者是1920x 1080 120fps的高格影片,同時也有直接輸出FHD 5倍慢速(120fps放成24P)的選項。


Z7除了機身手震補償可以在錄影時使用以外,同時還有獨立的電子減震功能,我沒有看到官方數據可以增加幾級,但我可以讓各位看看電子減震的畫面裁切量:
電子減震開啟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電子減震關閉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另外,本次測試的兩顆鏡頭都是搭載步進式對焦馬達(同AF-P鏡頭),除了在錄影時能夠獲得比較流暢的對焦動作,同時還能夠在選單內設定對焦的速度,這是Z系列的優勢;同時如果你是轉接F接環的AF-P鏡頭,也能夠使用調整對焦速度的功能,反而F接環機身還沒辦法喔!


以下影片都是3840 x 2160畫質,請各位盡量以4K畫質播放:

35mm f/1.8 S在光圈全開時也能夠有非常銳利的表現。





35mm f/1.8 S表現的散景非常柔美,可以從這則影片中看出端倪。





這則影片全程開啟機身VR,但沒有開啟電子防手震。請參考看看防手震實際在影片運作的方式。



▲音量有點大請注意。

這則影片使用了AF-F自動對焦。






這則影片的ISO介於12800-25600之間。


影片為FHD 120fps,感光度約為2200左右。



● 選單新增內容

雖然Z7的功能對於Nikon用戶會相當熟悉,但依然有一些新的功能會藏在機身選單內,截圖讓各位看看。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新增衍射補償,也就是繞射補償,在小光圈時也依然能夠保有好的畫質,不受繞射現象影響。

Picture Control新增中範圍銳化,銳利化的程度會較為自然。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自訂控制鍵功能設定相當充足。

i選單的樣式實在跟Sony長得一模一樣,也是可以完全依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搭配。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新增低光源AF,相機會以較慢的速度在極暗處做檢查,可提升合焦成功率。


手震補償系統新增Normal與Sport模式,兩者在補償的級數上沒有差別,差異在於啟動補償的時間點。Normal是半按快門時啟動,而Sport是全時啟動,方便攝影者用穩定的畫面構圖。




 

◎ 使用心得與建議



▶所有Nikon用戶都會熟悉的手感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在機身的設計與操作手感上,所有的Nikon數位單眼用戶都一定能夠感受到完全相同的操作邏輯,以及一貫明確直覺的選單介面。你會需要花一點時間去適應新的按鍵位置,但很快就會上手。同時也保有Nikon不肯妥協的機身扎實感,這些都能在Z7上面體會,我想每一位Nikon用戶都會有如此感受。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Z7的對焦能力上,使用Z接環鏡頭追焦的表現不錯,但我認為要等到望遠鏡頭推出後才能夠比較容易看得出真正實力。而單次自動對焦速度,在使用Z接環鏡頭的成果也滿好的。但我總是覺得,常常有時候在物體的對比度不夠強時—例如遠處迷濛的山景,或天空中的雲朵—Z7就常會猶豫,需要多試幾次才能夠正確合焦。暗部對焦的部分也能夠在相當陰暗的地方成功合焦,如果真的非常暗,可以開啟低光源AF來提高成功率。但總體來說要追上D850那種毫不拖泥帶水、對到哪就是哪、幾乎不會來回確認的對焦可靠度,我想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但對於人臉追蹤辨識的能力來說,辨識的表現非常好,它知道應該抓在哪個人的臉上,也會在人物轉頭時繼續追蹤頭部,失去臉部時也會自動去追其他張臉,這點倒是做得很聰明。


錄影的部分,全幅不裁切的4:2:2 10bit加上N Log的規格,肯定會吸引到不少錄影攝影師的目光,不過如果你想要盡可能的獲得最佳畫質,建議可以選擇以超取樣讀取的Z6。同時Z系列自帶有機身手震補償+電子防震,對於拍影片的朋友來說也是一項優勢。


▶Live View終於真的可用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就我個人而言,Z7吸引我的就是Live View的自動對焦能力。因為過去Nikon數位單眼的Live View幾乎沒有變化,對焦速度不僅慢,對焦成功率低、暗部的對焦能力也差、雜訊又多,基本上可以說是沒什麼優點的功能。每次在攝影棚拍攝時,我想用Live View看光線的位置,Live View總會讓我覺得浪費時間。有了Z7可以直接解決這個問題,而且畫面還可以直接用USB或HDMI送到螢幕上,我就可以邊調整拍攝物邊看實際畫面,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我會說Z7能夠跟D850平起平坐嗎?我並不這麼認為。D850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產品,你甚至可以說它是數位單眼的頂峰,它的一切都做到極專業,我想Z7唯一明顯贏過D850的,只有體積、重量與Live View的對焦速度。所以我覺得如果你已經有一台D850,而且是已經很習慣拿它來工作的,其實我想Z7的能耐不容易吸引到你的目光。

但如果你想要在專業功能之餘,同時也能夠有輕巧的體積,或者是你需要一台能夠陪你上山下海的全幅機種,但又希望能夠盡可能的減少背包或行李箱裡的重量;或者是你過去就是Nikon用戶,想要換一台輕便的機種,又同時想要繼續使用過去習慣的鏡頭,那Z7真的是不二之選。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綜合本篇文章所有實測,小編認為Z7繼承了Nikon的優良基因,以光學技術為起點打造新接環,獲得輕巧體積與頂尖畫質,同時也延續了Nikon的操作性。初步使用約一週的時間,Z7會讓我持續想要再發掘它的能耐。屆時台灣正式發表後,建議各位去現場試玩實機,體驗Nikon對於下個100年的想望。


Nikon Z7表現不錯的地方
● 擁有D850的畫質,但更輕巧的體積與重量
● 翻轉螢幕
● 臉部追蹤辨識表現優異
● 搭載5軸5級防手震,提高照片成功率,老鏡也可受惠
● Z接環鏡頭畫質優異
● 操作快速,有許多自訂功能
● 目前唯一的一台全幅錄影不裁切,同時擁有4:2:2 10bit畫質
● N Log有13檔動態範圍
● 電池續航力實測約1000張左右,與官方數據330相去甚遠


Nikon Z7需要加強的地方
○ 連拍緩衝區不足,張數最多在20張左右
○ 物體對比不強時對焦不容易合焦
○ 沒有眼部自動對焦





◎ 照片實拍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9000 f/4.0 1/8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7mm ISO2500 f/4.0 1/4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00 f/4.0 1/2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55mm ISO100 f/4.0 1/8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49mm ISO100 f/5.6 1/15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00 f/4.0 1/4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450 f/4.0 1/20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00 f/5.0 1/10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00 f/5.6 1/10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00 f/5.6 1/8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24mm ISO100 f/6.3 1/64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24mm ISO140 f/4.0 1/125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24mm ISO100 f/7.1 1/2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100 f/1.8 1/64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100 f/1.8 1/25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140 f/1.8 1/4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100 f/1.8 1/32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100 f/1.8 1/1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100 f/1.8 1/1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10 f/4.0 1/8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360 f/4.0 1/8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220 f/4.0 1/8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2000 f/4.0 1/320s

請點開看看貓咪眼睛中的細節。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800 f/4.0 1/2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800 f/4.0 1/2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640 f/4.0 1/2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400 f/4.0 1/16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1000 f/4.0 1/16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40 f/4.0 1/64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60 f/4.0 1/8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00 f/4.0 1/16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68mm ISO110 f/4.0 1/8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600 f/4.0 1/25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00 f/5.6 1/2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00 f/5.6 1/2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00 f/4.0 1/32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100 f/5.6 1/2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24mm ISO110 f/4.0 1/2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70mm ISO400 f/4.0 1/20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2000 f/1.8 1/6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2500 f/1.8 1/6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2500 f/2.8 1/60s

這張照片之後過了晚上九點,餐廳為求氣氛就把燈調暗。餐廳裡的男男女女聊天的氣氛也更熱絡了,卻也苦了拍照的小編。接下來畫面變得超暗,我能做的,就是跟跟服務生要兩杯蠟燭來打光。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2800 f/1.8 1/6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25600 f/2.2 1/60s

現場的光線遠低於這張照片。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3200 f/1.8 1/60s

現場的亮度差不多跟上圖一樣,老實說把火拿開我其實看不太到肉在哪裡。為求不打擾到其他客人,我也把對焦輔助燈關閉,有-4EV的對焦偵測能力,合焦不是一件難事,但吃飯是。(為什麼吃飯喝酒的地方總愛弄的那麼暗是因為這樣對坐的人會比較美嗎)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4500 f/1.8 1/60s

35mm f/1.8S的散景也相當柔美,亮度均勻,沒有明顯的二線性。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4500 f/2.0 1/60s


蠟燭的光線質感令人意想不到的好看,光線來得自然。這張照片顯示在ISO5000下,那片橘子依然保有非常多細節。然後Z7的自動白平衡也能夠忠實的呈現現場的色彩,表現非常優異。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7200 f/2.0 1/60s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NIKON Z 7 35mm ISO3600 f/1.8 1/60s





◎ 附錄:F接環轉接對焦速度



Nikon Z7 全幅無反延續百年傳奇

我們這次還多做了F環轉接的對焦速度,而且還在Z7上多做了錄影的對焦,雖然鏡頭數量不算很多,但應該大致上可以讓各位知道轉接的成效如何。

對焦的方式都是固定,以觸控對焦的方式,由左至右各5次對焦。方便讓各位網友做相互比較。但D850沒有觸控對焦,所以就用傳統的移動畫面來對焦。Z7的畫面是HDMI輸出擷取,而D850是我用手機錄觀景窗的畫面。兩者都能夠忠實反映真實的對焦速度

以下列表分別有十顆鏡頭,其中有兩顆Z接環、8顆F接環,依照接環與焦距排序,表列如下:
  • 24-70mm f/4 S
  • 35mm f/1.8 S
  • 14-24mm f/2.8G
  • 24-70mm f/2.8E VR
  • Tamron 24-70mm f/2.8 G2 (A032)
  • 24-120mm f/4G (70mm獨立測試)
  • 60mm f/2.8G Micro
  • 70-200mm f/2.8E FL
  • Tamron 70-200mm f/2.8 G2 (A025)
  • 105mm f/1.4E
  • 500mm f/5.6 PF

這已經是我所有能夠跟國祥借到的鏡頭,同時其中還有兩顆我自己的Tamron鏡頭。各位可以在下列表列中找找看有沒有自己已經有的,或者有興趣的鏡頭。



Z7拍照模式 Z7錄影模式 D850拍照模式
24-70mm f/4S
35mm f/1.8S  
14-24mm f/2.8G
24-70mm f/2.8E VR
Tamron 24-70mm f/2.8 G2(A032)
24-120mm f/4G

70mm
獨立

60mm f/2.8G Micro
70-200mm f/2.8E FL
Tamron 70-200mm f/2.8 G2 (A025)
105mm f/1.4E
500mm f/5.6E PF


Tamron的兩顆鏡頭是完全無法對焦的狀態,可以拍照,但只有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可以構圖,接上鏡頭就會立刻出現錯誤。我想因為這是全新機身的關係,我相信未來不只是Tamron,所有替F接環做鏡頭的廠商都快趕快更新鏡頭韌體。

另外,小編發現無反光鏡相機常有的問題是,對焦在背景,而前景物體小且模糊時,不容易對焦在前景物體上;但數位單眼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即便像不清楚,依然會直截了當的在前景物體對焦成功。其實每家無反都會這樣,Nikon在這方面算是起步比較晚的,加上轉接環的因素,其實狀況看起來就會更明顯。最明顯的是24-120mm f/4G鏡頭,在這種情況下對焦會有些吃力。而其他鏡頭能夠教快反應。一方面與鏡頭對焦馬達有關,一方面與機身的對焦演算邏輯有關。



---------------------
本篇文章特別感謝以下人員的協助:
Avril, Cody, Martin



---------------------
本篇文章其實大多數時間都花在功能測試上面,其實拍照的時間並不多。下一篇我們將會以商業攝影的實際應用切入,會以實拍為主,同時帶到Z7的畫質表現與功能。敬請各位期待囉~
頭香嗎?
這時間PO出來 想必是半夜趕出來的吧
小編辛苦了
先留言再慢慢看
小編 辛苦了

真是令人期待的相機~
NIKON 有沒有可能因為這新卡口延續百年傳奇






讓我們看下去
Sony A9完勝,無論是價格、機身性能、鏡頭支援;完封勝!
對焦滿聰明的,
桔衣的同事,滿有型的

法客You wrote:
Sony A9完勝...(恕刪)

可是我看過sony的 通通都是本末倒置的概念!鏡頭也沒小到哪邊阿
Z7 沒興趣, 500mm f/5.6 PF 這支請幫忙和540 PK測試一下!!

ki_min wrote:
最近幾個禮拜,大概...(恕刪)


各家一起努力造福客戶吧!
ki_min wrote:
最近幾個禮拜,大概是...(恕刪)

10pin...
我的WR-R10還好還可以接上去...只是A10轉接器這就掰掰了XD
只是有些副廠的遙控器就是用10Pin的
家裡有一隻這樣不知道算不算GG了

小編那個過去四葉草的旗艦配置機身
你可以把錄影鈕改成模式切換喔~~
可以一隻手完全處理,並沒有你說的需要兩隻手完工喔
你可以找一台D500/D5/D850等等都是如此,更早的旗艦應該也有

關於XQD卡我說個笑話
之前去拍鳥曾經看過有鳥友記憶卡爆滿了
結果要請在場的鳥友救援,結果好死不死他認識的都是用D4s級別的(那時D5尚未問世)
只有XQD+CF,他是雙SD卡的D7200
結果只好GG了
卡好不好借也是要看朋友XD
現在對有些人來說還比較方便勒,因為XQD的備份機,用XQD的機身
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狀況

小編可以補充一下
AF-D有四顆以上應該是可以自動對焦的
因為他們都有SWM馬達
分別是
28-70mm F2.8D/17-35mm F2.8D/80-200mm F2.8D/300mm F4D/以及可能那時期的D鏡大砲

極端情況的電池使用
ex. D500 拍3000張出頭,電量耗費28%
回看、等待,總耗時2hr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So狗不叫世界和平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